首頁>健康>

不是為吃貨找藉口,確實有科學依據! 一日三餐作為自古以來的傳統,什麼早餐吃的飽,中餐吃的好,晚餐吃的少,這種理念似乎已經成為鐵律! 但我告訴你,這是錯誤的,起碼現在是錯誤的。 我不是養生專家,也不是營養專家,僅僅就工科男的邏輯思維角度來談這個問題。 中國曆來是農耕社會,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早睡早起是健康的生活模式。 那麼我們自然可以理解了一日三餐,和吃飯的要求了。 早晨早起,一上午從5點要幹到12點,吃飽了才好幹活,才能堅持這麼久,到了中午,日頭大了,日頭下去也3點了,下午農活時間也 不怎麼夠了,那麼休息時間很富裕,可以從容點、吃好點,犒勞一下自己,同時也是補一下身體,就不一定要求吃飽了。到了下午,因為晚上不需要幹活了,吃少點自然就無所謂了。由於農耕時代,基本沒有什麼夜生活,同時為了節約糧食,早睡自然成了必然的選擇。蛇冬眠是為了啥?不就是冬天不好找食物,只好冬眠節約體力。 但現代社會的作息規律完全不一樣了,996都慢慢成了常態。人們的夜生活越來越豐富,工作時間再也不是農耕時期的5點,而是9點了,晚上娛樂的,工作的,熬夜加班的成了常態。 對人體正常需求來說,有消耗必須要有補充,晚飯以後的工作生活狀態,同樣是極其消耗體力腦力的,完全不亞於正常上班的勞動強度,因此,夜宵是必須的。 那麼早上吃的飽,中餐吃的好,完成吃的少對不對呢?肯定也不適應現在的節奏。現在早餐工作時長僅僅只有3個小時,而且因為有了夜宵鋪墊,早晨解餓感並不是特別強烈,因此早餐不需要吃的太飽,能滿足三小時體能消耗足夠,再加上早晨時間緊迫,因此快捷的牛奶,早點已經足夠。 中餐同樣也做不到吃好,中午休息時間有限,下午還需要正常工作3小時,也沒有時間去做豐盛的菜餚,也完全沒必要,工作量等同於上午,因此也不用計較飽和好,足夠就成。 那麼只有晚餐有充足的時間,我們的飲食不僅僅是為了勞動做補充,還要修養身體,晚上則需講究營養口味了,可以精緻享受了。不管你晚上加班不加班。好是必須的,至於飽,看個人需求了,需要勞動的多吃點,不勞動的少吃點。 夜宵是必須的,晚餐時間基本是6-8點,現在人的睡眠幾乎在11點以後,這期間時間比正常工作時間還長,消耗是巨大的,現在社會也用不著靠睡眠來節約糧食,那麼吃一點夜宵,不要餓著肚子,睡眠反而更踏實,不會出現餓的睡不著覺了。同時睡眠的過程,全身放鬆,更利於營養的吸收,有利於身體健康。 為了苗條而不吃夜宵是不對的,夜宵並不是肥胖的主要原因,肥胖往往是因為飲食的不規律,撐的時候撐死,餓的時候餓死,造成消化系統紊亂。 所以我總結出來的飲食規律應該是:早餐點心-中午點心-晚上大餐-夜宵點心。(點心不是糕點哈,是吃的合適,填一下肚子就好)。吃多了會瞌睡重,大家都知道,消化食物是需要耗氧的,反而影響工作的,因為你不是農民,沒有那麼大的勞動量。 勞動量不夠,而你又吃的太多,結果就是長肉。 所以農耕社會的作息時間和飲食規律是完全不適合現代社會規律的,必須要徹底改變。 不要提倡早睡早起了,不要提倡一日三餐啦,不要提倡早餐吃的飽,中餐吃得好,晚餐吃的少啦! 至於早睡早起對工作效率的影響,下文再談我的奇談怪論!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為健康,做加法 | 蘿蔔這樣吃,肝好、腎強、肺氣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