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一朝秋暮露成霜,幾份凝結幾份陽

霜降,是二十四節氣之第十八個節氣。鬥指戌;太陽黃經為210°;每年公曆10月23-24日交節。天氣漸寒始於霜降,霜降是秋季的最後一個節氣,是反映氣溫變化的節氣,是秋季到冬季的過渡,意味著即將進入冬天。俗話有講“霜降殺百草”,霜降過後,植物漸漸失去生機,大地一片蕭索。霜降不是表示“降霜”,而是表示天氣漸冷;凍則有霜,大地因冷凍或將會產生初霜的現象。霜降節氣後,深秋景象明顯,冷空氣越來越頻繁。

老話說:“春捂秋凍夏打盹”,但其實人們在這個時候最容易忽視對自己身體的保暖,因為身體上的關節等一到了這個時期,最容易受涼,從而引發一些疾病。因此,在這裡,我們就來跟大家聊聊“春捂秋凍”之最不能凍的5大位置。

一、腳部

腳是人體的第二心臟,人體許多筋絡的路線都起源於腳,尤其是腳腕以下部分,更是全身筋絡活動的地方,人體的五臟六腑、四肢百骸,在腳部都有對應的反射區,刺激或鍛鍊腳,就能通過筋絡給全身器官以積極有益的影響。祖國醫學早就有“上病取下,百病治足”之說,因此,腳部的保暖措施在秋冬之際是必不可少的。

二、肩膀

肩膀一直以來都是非常容易被忽視的受涼部位。大家有沒有這樣的經歷,冬天縮在溫暖的被窩裡,但是隻要露著肩膀,就會覺得很冷很冷,如果不理會它的話,第二天起來肩膀立馬就會變得又疼又酸,這其實就是肩膀受涼受寒引起的。所以,在這個季節,大家一定要注意對肩膀的保護。

三、腹部

上腹受涼容易引起胃部不適,甚至疼痛,特別是有胃病史的人更要加以注意;下腹受涼對女性傷害大,容易誘發痛經和月經不調等,經期婦女尤其要加以重視。有些女孩愛穿露肚皮的時裝,我們建議秋冬季節最好就不要穿了。同時,晚上蓋被子一定要把肚子護好,這點同樣適用於夏天的時候。

四、脖子

脖子是寒氣入侵的主要位置,很多人一到了換季的時候就會咳嗽,嗓子發炎,其實主要根結就在脖子。因為這個部位受涼,向下容易引起肺部症狀的感冒,向上則會導致頸部血管收縮,不利於腦部供血。所以,秋天的時候,一條溫暖的圍巾可以說是老少皆宜,人人適用啊。

五、膝關節

我們在看一些電視劇的時候經常會發現,裡面的女孩子們到了冬天還都是光著腿,看上去很漂亮。但是,這樣做是非常危險的,由於關節周圍的末梢神經對溫度和氣壓變化特別敏感,因此受涼以後,會導致周圍的血液迴圈變差,區域性毛細血管和組織發生了變化,釋放出一些炎性物質,出現紅腫、疼痛等症狀,進而引發關節炎。

所以,秋冬季節,保護膝關節是尤為重要的。但是,如果沒有特別需要,還是不要專門戴上護膝護肘,因為它的透氣性和活動性不如平常衣物,反而不利於關節部位的血液迴圈;同時,當關節感到不舒服的時候,不要著急熱敷,因為熱敷反而會使關節受熱過度,導致關節疼痛加劇;還有,一旦發現關節僵直、變形、腫脹等,不要經常揉,因為這樣做容易使軟骨或骨刺剝落,成為關節遊離體,卡住關節,影響活動。對於腫脹關節,還會刺激發炎的滑膜,加重關節積液。

總而言之,秋冬交接之際的保暖措施還是很有必要的,到了這個時節,我們除了適當的保暖以外,還應隨時注意天氣變化,加強體育鍛煉,增強抵抗力。小晟推薦的運動量為:每天30分鐘的適宜活動量,例如散步、騎車、跑步、游泳。還有,多補充維生素D,多晒太陽,也能有效地預防以上五個部位的受涼。當然,在飲食方面,少吃一些高脂肪類的東西,因為它們所含的酮體對關節有較強的刺激作用,同理,海鮮也應該少吃。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天天看,人人說,你知道天氣預報背後故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