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美食>

沙晴草軟羔羊肥,玉肪與酒還相宜。

這兩句詩摘自宋代詩人晁公溯的《飲兵廚羔羊酒》,意思是沙灘上的天空晴朗,地下的草木柔軟,此時的羔羊正是肥美,美玉一般的脂肪和美酒相得益彰。

大家都知道我是內蒙人,從小就愛吃羊肉,對於羊肉的腥羶味一點都不敏感,尤其是到了這個季節,我會和牧區的朋友聯絡,費盡力氣地弄來一隻腥羶味更重的山羊解饞貼秋膘。可是這個“優點”不是所有人都有,像是我們一家三口就吃不到一塊去,更別提其它朋友。尤其是本人最愛清燉羊肉,只放蔥姜和鹹鹽,更是倍感壓力,老婆孩子嫌棄做法太單一,早就想換換口味。

二十多年前,河南各地盛行享用紅燜羊肉,這道菜不僅美味還有很好滋補的效果,所以大街小巷都能看到製作紅燜羊肉 的館子,有一句話叫做“紅燜炊煙浩蕩處,今日早市沒有羊”可以形容當年羊肉暢銷的情景。二十年後的今天,我拋開身上的懶散,改變固有的習慣,斗膽和大家分享這道紅燜羊肉,為了家人的胃口和健康的身體,也要講清楚說明白做得香。

紅燜羊肉講究火候,對於配料有比較高的要求,正宗的做法據說要用到32種各色調味品,成菜要求肉嫩,味鮮,湯濃,色澤紅潤明亮,咱們在家的條件有限,所以儘量做到還原其使人饞涎欲滴的本色。而且這道菜當中使用的調料有好多是藥食同源的品種,所以也可以被稱為“滋補藥膳”。好了,接下來我就“老鼠偷餃子,一步步來”,回憶當年的味道。

家庭版紅燜羊肉

食材準備羊肉一塊,胡蘿蔔一個,土豆一個,紅棗一把,枸杞一把,蔥姜。

調料準備桂皮,香葉,山奈,砂仁,小茴香,丁香,花椒,陳皮,肉蔻,十三香,郫縣豆瓣醬。

製作紅燜羊肉不能用太瘦的羊肉,最好選擇肥瘦相間帶有筋膜的部位,吃起來才有口感。但是各種蔬菜可以多放,而且吃完羊肉之後可以當做火鍋涮,粉條,豆腐,白菜,麵條等等隨你喜歡。羊肉洗淨切大塊,胡蘿蔔,土豆去皮切滾刀塊,蔥姜切塊備用。在寧夏回族自治區的鹽池縣盛產灘羊,從出生開始就享用豐茂的青草和沙蔥,所以這種羊肉的腥羶味非常小,通過影視劇和各路名人的推薦早就為人們熟知,所以身邊有灘羊出售的朋友一定要嘗試一下,味道鮮美不說,做菜的難度還很低。行軍鍋熱鍋涼油,放入平時炒菜兩倍的油,二斤羊肉加入十幾粒炒糖色,看到鍋中糖色起沫變成棕紅色倒入羊肉翻炒上色。紅燜羊肉的第一個失誤通常是泡羊肉去血水,但是紅燜羊肉的第一重要步驟就是這麼直接,不用泡不用煮,好像炒雞一樣下鍋生炒,上色去腥羶味一點不發愁。看到鍋中的水分基本炒幹,放入小茴香一小把,花椒十幾粒,陳皮七八條,香葉五六片,白芷兩片,山奈兩片,肉蔻兩個,砂仁兩個,桂皮半指長一塊,丁香最多兩粒,十三香一勺,大塊蔥姜一把。當年的紅燜羊肉使用香料品種多用量大,很有點豪爽的感覺,但是現在不同,放多了會有類似熬藥時苦澀的味道,所以香料宜少不宜多。把羊肉撥到一邊,加入郫縣豆瓣醬炒出紅油,倒入兩大勺料酒繼續翻炒,然後加入醬油兩勺,一勺白糖調味倒入準備好的開水沒過羊肉兩倍以上,大火燒開轉小火燉煮100分鐘,倒數20分鐘的時候放土豆,胡蘿蔔,大棗,倒數5分鐘放入枸杞。時間到了之後加入鹹鹽翻炒均勻即可出鍋裝盤。紅燜羊肉的第二種失誤是先加鹽,放大料,加老抽,所有燉菜都建議出鍋之前放鹽,可以減少燉煮的時間,大料對於羊肉鮮美的味道會造成破壞,以後一定牢記“豬不吃花椒,羊不吃大料”這句口訣,加入老抽會使羊肉看起來黑乎乎的,尤其是今天吃不了,明天見不得。

在咱們的生活當中有很多美食都和流行時尚有很大的共同點,紅燜羊肉在二十多年之前很是火爆了幾年,可是在短短的時間之內就會被其它新鮮的美食所代替,到了現在很少有人再去做這道羊肉美味。可是咱們也不是一天成長起來的,很多以前的回憶有時候會不由自主地在腦海中閃現,這就是美好記憶的力量,生活當中自有你我難以忘懷的當初。這種菜有一個響亮的名字叫做“江湖菜”。

好了,看到這裡感覺嘮叨說得認真仔細的朋友歡迎點贊,轉發,收藏,你的快樂關注是我進步的動力,你的評論指正是我滿滿的收穫,萬分感謝!

  • 這菜好吃到到飆淚!皮Q肉嫩,香掉魂
  • 適合家裡煮的豆腐煲,小孩子都自己吃了兩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