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美食>

來康康吧,說不定又能省下一大筆!

換個名字就能賣貴10倍

有些「李鬼」式產品,智商稅收得相當隱祕,從糧油米麵、生鮮果蔬到咖啡和酒,行外人分分鐘上當。

1. 藍 山 咖 啡

藍山風味咖啡,不是real藍山咖啡。

國內賣的「藍山拼配咖啡、藍山風味咖啡」,大多是根據藍山的風味特點,用其他豆子模仿拼配而成。真正的牙買加藍山咖啡產量超少又超貴。據法律規定,只有藍山咖啡比例超過30%的牙買加咖啡,才能被稱為「牙買加藍山拼配咖啡」。

這種¥59/KG還包郵的就算了。

2.貓 屎 咖 啡

國內大部分貓屎咖啡粉都是假的,即使是真貓屎咖啡也絕對不推薦購買❗️

飼養麝香貓的方式不人道、有安全風險、並且真的不好喝……之前我們科普過啦,後臺回覆「貓屎咖啡」可檢視。

3. 真 鱈 魚

有些「真鱈魚」其實是用便宜的油魚冒充的。

真的鱈魚只有三種:大西洋鱈魚、格陵蘭真鱈、太平洋鱈魚。有些不良商家會把油魚套上「真鱈魚」的名字來冒充正品。知名演員馬伊琍也中過招:

@二寶

原來「真鱈魚」不是「真的鱈魚」,它價錢比鱈魚便宜一點,但是口感完全和鱈魚沒有關係啊……

4.黃 金 鮑 魚

黃金鮑魚不是真·鮑魚。

其實就是給便宜的非洲海螺,安上一個真·鮑魚殼,偽裝進口鮑魚,行業內也叫「鮑螺」。

5. 姬 鬆 茸

姬松茸也不是真·松茸。

從分類來說,松茸屬於口蘑科,姬松茸是蘑菇科。松茸之所以貴,主要是香味濃郁獨特,而且嬌氣難養;而姬松茸就粗放多了,產量也大,兩者價格能相差10倍以上!

6. 希 臘 式 酸 奶

希臘式優酪乳不是真·希臘優酪乳。

希臘優酪乳比較濃稠,是因為製作過程中過濾了乳清,營養成分也濃縮了。希臘式優酪乳跟「老優酪乳」差不多,全靠增稠劑和果膠模擬口感。這位朋友總結得很到位:

@蕾 :乳酸菌飲料並沒有乳酸菌,大果粒優酪乳不是真優酪乳,老優酪乳主要靠增稠劑。。

7. 兒 童 醬 油

兒童醬油只是瓶子比較小而已。

大部分兒童醬油,實際配料和成分,都跟普通醬油區別不大,鈉含量也沒有低到哪去,賣得卻更貴。

某款「有機兒童醬油」鈉含量高達511mg/10ml,甚至比普通醬油的452mg/10ml要高。

8.全 麥 面 包

有些自稱「全麥麵包」,一看配料表就現形:只添加了一點全麥粉,甚至大部分是小麥粉,放一丟麥麩裝裝樣子。

一個小常識:配料表的先後次序是按用量大小排列的。所以,識別真·全麥麵包,要看配料表裡全麥粉不是排第一位,含量至少在45%以上,。這種就不太行

@ 丁丁丁:所謂全麥麵包,是全麥粉少量,精麵粉為主,加糖幫助發酵的澱粉類產品。

9. 調 和 橄 欖 油

有的「調和橄欖油」號稱添加了特級初榨橄欖油,實際含量超,級,低,90%以上是其他油。

PS:如果你買的是純特級初榨橄欖油,請注意,不要高溫用!比如加熱到冒煙再大火炒菜,高溫會讓橄欖油營養損失,又白花錢了。

PS:如果你買的是純特級初榨橄欖油,請注意,不要高溫用!比如加熱到冒煙再大火炒菜,高溫會讓橄欖油營養損失,又白花錢了。

10. 0 膽 固 醇 油

「本油不含膽固醇,富含維生素E,容易被老人小孩吸收」,是妥妥智商稅話術。

所有植物油都具備這個特點。

11. 波 爾 多 葡 萄 酒

不是所有波爾多葡萄酒都好喝。

這可能是大家對葡萄酒最大的誤解之一!波爾多這個名字吧,聽起來蠻高階的,實際產區很大,法律也比較複雜,無論品質好壞,從這裡出產的酒都能被稱為波爾多……

12. 老 年 份 酒

葡萄酒並不是越陳越好。

酒組同事經常提到「陳年潛力」,潛臺詞是:這支酒很不錯,經得起放,因為很多品質一般的酒根本經不起陳年……即使是好的酒,也有適飲期。不要再迷信老年份酒一定好喝了!

13. 拉 菲 傳 奇

拉菲傳奇跟拉菲,完全不在一個水平線上。

拉菲傳奇的品質未必不好,但價格跟拉菲有十倍以上的差距,屬於蹭名氣式產品。大部分拉菲傳奇指的是:由拉菲旗下的酒商生產,由拉菲釀酒師把控釀造過程的酒商酒。發現沒有?原料並不是拉菲葡萄園產的,通常是從其他酒莊收購後調配。

同理,拉菲傳說和拉菲珍藏也是一樣的。

14. 拼 接 牛 排

賣得很便宜的「牛排」可能是拼接肉,通常形狀特別規整。

@ Lumos!:很多牛排店(以自助牛排居多)用的都是拼接肉,屬於牛肉的邊角料,非常便宜(╯-╰")沒有加熱到全熟可能還會吃壞肚子。

減肥食品巨坑無比,

一看成分表就現形!

@13:速食的雞胸肉真的好難吃,味道稍微可以接受的,多吃一點熱量就和麥當勞的板燒雞腿堡熱量差不多,更何況雞腿堡從味道、蛋白質含量等來說更適合成為健身餐,真的遠離淘寶各類健身餐,你本來可以瘦的更舒服

@胡蓓蕾:減肥的時候專門買苦到不行的黑巧 以為會燃燒脂肪 其實在燃燒智商

@ 大爺圓滾滾:最大的智商稅可能是:水果吃不胖。事實證明任何食物攝入過量都會胖。

15. 即 食 風 味 麥 片

吃即食風味麥片&水果穀物片,真的真的沒法減肥!

能減肥的燕麥片叫「純燕麥片」,成分表只有燕麥。那種吃起來香香脆脆的玉米片、穀物粒,或者像碎片狀一衝就化開的「麥片」,都是增肥利器……很多讀者反饋自己被坑過:

@ :麥片!全是糖!我吃這個肥了好幾斤!

@ :卡樂比麥片,普通水果版本的熱量比少糖版本低!價格還便宜!真是氣死我。

16. 防 彈 咖 啡

光喝防彈咖啡就想瘦?

防彈咖啡裡除了咖啡就是黃油、椰子油或MCT油,which means「脂肪」,如果不是嚴格執行生酮飲食的朋友們,洗洗睡吧。(普通人也不建議用生酮法減肥,有風險)

17. 果 蔬 脆 片

emm,各種綜合蔬果乾、果蔬脆片,增肥效果顯著。

雖然有「果蔬」倆字,其實是油炸貨,熱量巨高,也就當小零食補充點纖維素吧。如果真的想吃,建議買凍幹脫水的。

這些是常見油炸果蔬幹

真·無鹽無油無新增的蔬菜乾,試吃評價分別是:掃帚、牆皮、硬紙板。

18. 代 餐

還有各種代餐奶昔、餅乾、麵包!減肥的朋友慎重!當年編輯部做低卡零食大測評,就發現某寶上有些塞滿乳酪和果乾的「代餐麵包」,營造出有料又飽腹的錯覺。即使沒有額外新增糖和油,難道果乾裡的糖就不是糖,芝士裡的脂肪就不是脂肪了嗎!

@ 簡妮 :減肥的各種代餐,價格虛高之外,含糖等成分高,長期會營養不良對身體不好……還不如正經吃飯…

@BLACK:左旋肉鹼餅乾,買了當代餐減肥,巨難吃,貴,且最關鍵的是並不頂飽!還得乖乖吃飯。。。

@樂多:買過所謂的能量代餐棒,說是能有飽腹感,熱量低,不會吃更多零食,結果根本扛不住把代餐棒全吃了又胖了一圈

一條準則:好吃/好喝的代餐都不減肥。我們CEO親身實驗證明:

19. 無 糖、低 脂 產 品

務必警惕各種無糖、低脂話術,因為——

(1)真低脂的,往往糖沒少放:

@ief :所謂0脂肪優酪乳,乍一看特別健康,實際上生產商為了保持口感,會加很多糖,其實一點也不健康

(2)真無糖的,往往是高脂產品:

@軒12:消化餅乾是個大坑,鼓吹無糖,裡面脂肪含量太多,當了兩週早飯漲了兩公斤吧也就。。。像這種號稱無蔗糖全粗糧的代餐餅乾,長得似乎很健康:

一看配料表,100g餅乾裡有23.9g脂肪……

(3)某些標註「無蔗糖」的產品,是廠家在跟你玩文字遊戲,還能偷偷作弊放其他糖啊!@思甜

大家買標明“無糖/無蔗糖xx”產品的時候,一定要看清楚配料表,比如所有表明無蔗糖豆漿粉的,都放了麥芽糖漿,比如某些無蔗糖會放更升糖的葡萄糖或者蜂蜜。反正糖尿病買無糖食品的時候一定要注意看配料表。

(4)如果用代糖降低熱量呢?dbq,雖然沒有熱量,但甜味刺激食慾,還是容易長胖。。。

@Yuhan:無糖餅乾無糖飲料會刺激胰島素分泌,讓你更胖胖/::<

總之,標註無糖低脂≠熱量低,朋友們擦亮雙眼!!!

日常也處處藏雷,

60%的人被它們騙過…

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智商稅,就是廣告詞誇上天,實際營養價值和功效卻不值這個價的產品,真是防不勝防惹~

20. 土 雞 蛋 & 初 生 蛋

土雞蛋、初生蛋的營養成分,跟普通雞蛋差別不大。

初生蛋部分微量元素比普通雞蛋高一點,但人一天也就吃一兩個蛋……影響微乎其微。

@弱冠年華:店裡土雞蛋比普通雞蛋貴兩三倍,說是營養高了一倍,那我吃2個普通雞蛋,營養不就趕上它嘛,而且還便宜…

@丁丁丁:土雞蛋小販售賣,沒有經過沙門氏菌消毒,可能食用時更不安全。

另外,顏色深淺不能代表雞蛋好壞。

雞蛋殼的顏色取決於原卟啉色素的含量,而這種色素的合成能力取決於雞的品種。蛋黃的顏色取決於雞蛋中β-胡蘿蔔素的含量,也就是取決於飼料中β-胡蘿蔔素的含量。——資料源於知乎@韓冬梅營養師RD,中國註冊營養師

21. 乳 酸 菌 飲 料

乳酸菌飲料既不能助消化,也不能減肥。

其實它就是一瓶酸酸甜甜的糖水。拿市面常見產品來舉例,一瓶就喝進去50g+糖,比可樂熱量還高,遠遠超過WHO(世界衛生組織)推薦攝入量。

@ 倩:養樂多!糖分爆表!!!!

@樸小熊 :以為益生菌飲料真的能對腸道有益,後來發現毫無卵用不說,全都是糖,令人發胖。

22. 羊 奶 & 駱 駝 奶

很多朋友問的羊奶、駱駝奶……它們的蛋白質、鈣等營養成分不比牛奶高。

之所以價格高,是因為沒有量產,產能低。

對比了兩款主流全脂滅菌純奶,羊奶除了鈣略多,蛋白質、乳脂含量都比牛奶低。

23. 進 口 維 C 泡 騰 片

很貴的進口維C泡騰片、軟糖、咀嚼片等等,跟2塊錢一瓶的中國產維生素C藥片作用差不多。買維生素補充劑,關鍵看核心成分劑量。也不要迷信「天然」跟「合成」,還不如多吃點水果蔬菜,複合維生素一步補充到位。

@時光:維生素泡騰片,介紹的是功能是提高抵抗力,補充維生素C,讓面板好什麼的,泡出來不過是一杯甜味汽水。

24. 桃 膠

桃膠不能美容。

桃膠是植物,沒有膠原蛋白,它的主要成分是大分子多糖,不能被人體吸收,但可以潤腸通便,銀耳同理。至於傳說中更滋補的「老桃膠」,真的就是放久了顏色變深而已……

25. 燕 窩 & 阿 膠

燕窩跟阿膠,作用約等於心理安慰劑。

之前企鵝科普過燕窩,後臺一堆人點名想看阿膠,好吧,阿膠主要成分是膠原蛋白,跟豬蹄差不多。但,這個膠原蛋白吃下去,並不會直接長到臉上啊朋友!

@SUsu是個大妹紙:最貴的智商稅可能是阿膠糕和燕窩了吧

26. 網 紅 食 品

有些號稱「堅持就有神奇效果」的網紅食品,也騙了不少人:

@L·S:因為霍老師爆紅的紅豆薏米水,我喝了之後不僅沒有瘦下來一斤而且還便祕了 淘寶一些商家還出了一下紅豆薏米的茶包,四十多一盒,買了之後超級後悔。

@จุ๊บL哈哈哈.jpg:智商稅啊,那不就是宣稱有各種神奇功效的“醋”麼?蘋果醋那都是小兒科,玫瑰醋美容養顏美白,黑豆枸杞醋明目補腎,苦瓜醋排毒祛溼…我大學時還抱著一顆虔誠的心每天喝一小杯,恨自己沒有太多的錢把所有功效的“醋”買一遍來包治百病…現在想想買“醋”的錢我吃火鍋喝奶茶它不香嗎?

廚房裡的智商稅也不少

除了吃吃喝喝以外,大家在廚具上砸的冤枉錢也好多啊!

廚具區討論熱度第一名,就是麥飯石鍋。我們收到了34條留言,好壞參半。有的說用了半年還沒發現什麼問題,有的說它比不粘鍋更容易壞:

@馮丹穎:同坑,買了麥飯石鍋2個月,已經起皮了……

27. 麥 飯 石 鍋

麥飯石鍋並不是真石頭做的,也別相信什麼「吸附金屬離子和致害元素、調節水質」的養生保健效果,當不粘鍋用沒毛病。

它是用塗層模仿成麥飯石的樣子,跟不粘鍋的主要區別在於塗層用料。麥飯石鍋的塗層材料更復合,而不粘鍋塗層主要成分是特氟龍。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知乎搜@老爸測評實驗室 的檢測報告。

@ Celia :看完電影《黑水》認識了一種叫特氟龍的人工合成材料,而且發現我家兩個麥飯石鍋都有該塗料(歐美國家已經禁止使用,中國國家質檢總局2019年才開始開始論證特氟龍是否危害人體健康)。以後買鍋碗瓢盆塑料製品這些東西就會特別注意聚四氟乙烯、PFOA、PFOS、C-8這些字眼。想把鍋都換成鐵鍋、不鏽鋼。

28. 脫 糖 / 控 糖 電 飯 煲

脫糖/控糖電飯煲到底算不算智商稅?咱也不敢說,大家品品吧。

實現「脫糖減肥」的原理是,降低米飯中的部分支鏈澱粉,從而減少碳水化合物攝入。

實際操作呢?簡單來說:瀝掉米湯(去除部分支鏈澱粉),通過預設程式蒸飯,使米飯口感偏硬(更難嚼爛,不易消化,所以血糖上升較慢)。——資料來源@範志紅,知名營養師

@F:媽媽買了降糖電飯煲 後來我去知乎搜了 就只是把飯在水裡浸了浸 沒啥效果

29. 破 壁 機

榨汁機&破壁機,並不會讓蔬果變得更營養,還會讓維生素C大量氧化流失。

破壁機這個名字太tricky了。讓我們重溫一下初中生物知識:細胞壁具有全透性,意味著……

但也不是說它毫無作用,確實能攪拌出更細膩的質地,不過從反饋來看,閒置機率挺大的。

@安之若素:破壁機又重又吵,洗洗還不能全放水裡。

@Michelle:大到破壁機,小到手持榨汁機,說到底,都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榨汁機,它們只是來粉碎水果的,纖維和渣還需要自己再過濾幾把。哎!說多了都是一把心酸淚呀。現在這些機器都雞肋的被束之高閣,還佔了廚房空間!氣人

@faintzz紅豆川:跟風買過慢速榨汁機,結果發現這貨只適合果汁店……家用既佔地方又難清洗,用了幾次就閒置了,平均每杯果汁成本高達兩三百元……後來又買了破壁料理機,準備做冰沙,結果發現噪音巨大,而冰沙這個東西吃的頻率太低,又閒置了……

30. 各 種 廚 具 的 迷 思

嚴格來說,以下這些不算智商稅。但是想提醒大家:別迷信博主和廣告宣揚的功效,買廚房用具一定要從平時的使用習慣出發!!

比如買鍋:你能拿起多重的鍋?使用頻率多高?是否有時間保養?

@Esther:買了據說超好用的雙立人鍋。結果發現我根本就拿不動…拿不動… 從此以後這個鍋給我爸健身用了

@玉玊:買了章丘鐵鍋,399元,就是一口普通的鐵鍋,想要不粘鍋必須自己用油養鍋,鍋壁還很薄,這個價格實在是智商稅了

@伊晚央:那個俊俏靚麗的不鏽鋼炒鍋,什麼破玩意兒,炸東西我有更好用的鍋,炒菜更別說了,超級難用!技術不夠硬可千萬別買!

比如買刀:你在廚房用刀的場景通常是怎麼樣的?會不會磨刀?這就決定了什麼刀型適合你,而不是盲目追求進口貨和鋒利度。

@伊晚央:雙立人菜刀和鍋!我沒拍蒜,但我拿來切藕了……正品是正品,但是不知道哪裡不對,完全不如中國產十八子張小泉,甚至不如我另一把四十塊包郵的一體式不鏽鋼菜刀好用!

@陽仔:慘痛經歷呀~~我為了省一百塊錢,買了wmf的大馬士革主廚刀而不是三德刀。主廚刀型很不適合我的用刀習慣,後來補買了旬的三德刀和雅的牛刀。

日本的三德刀這種刀型,刀身有三分之二的長度是平刃,切菜方式和傳統菜刀一樣,直上直下,比較符合中國人使用習慣

再比如買各種網紅小家電:仔細想想,使用場景多嗎?使用頻次和體驗提升,是否值回票價?先想清楚,能減少很多衝動消費。

@夏小拉 :我在鍋上花的最不值的錢就是養生壺和自動鍋。養生壺現在已經淪為燒水壺,用它煮湯燉東西真是太不好熟了!自動鍋也是。

總而言之,即使產品再好,不適合個人使用習慣也是白搭。

還有兩點很多人會忽略:

別貪小便宜,別買大包裝

商家都會瞄準消費者心理推銷,正所謂「買的不如賣的精」,想用優惠券薅羊毛,反被商家薅回去的可能性更大。

31. 警 惕 假 折 扣

網購即使加上折扣,也未必比實體店便宜;點外賣,原價➕滿減可能比特價套餐還划算。

@靜_靜:之前看到豆瓣有人爆料,天貓小黑盒殺熟,明明花錢買了會員,本來應該享受折扣價,商品定價卻遭到差別對待,導致打完折比別人原價買還貴。。。

@松明:餓了麼上許多商家的滿減與特價優惠不共享,所以在大額定位滿減商家,可能全點單品,原價比特價套餐便宜不少………

@之夏 :天貓超市零食價格會浮動,所有折扣都是在漲價的基礎上疊加,也就是用完券和滿減都不一定比普通超市便宜。之前有人安利我去買溜溜梅,天貓一桶加量裝480g 打完折35元,但是小賣部一袋60g才3元。

32. 大 包 裝 食 物 的 陷 阱

某寶有些零食禮盒,看著包裝精美,種類齊全還便宜,簡直是直男送禮首選。其實呢?單價不僅比散買貴,裡面好些零食還是常年賣不動,才拎出來打包清倉的。

女生感沒感動不好說,商家挺感動的,又能割韭菜了

有些大包裝產品也是,算下來單價可能比小包裝更貴。即便是真便宜,萬一吃不完又不便儲存,到頭來更浪費。

@Shirley Gu:衝動買沒吃過的大包裝食物嚐鮮,後來不是不好吃,不想勉強自己吃下去了,就是想起來的時候發現它已經過期了。真正吃完的少之又少。

@子末:網上買水果便宜量多,但1-2人真不太適合網上買水果,很容易一次性全熟然後吃不了全扔掉。

@盛夏詩雨:囤零食也是個坑,覺得好吃一下子買了很多,吃膩以後放到過期都不去碰…現在好多了,要吃再買。也是搞不懂以前的自己,明明也是很容易買到的東西,因為沒必要的囤貨而造成了浪費。

@HMRA: 買飲料大杯的價效比未必高過中杯…杯子看著長高了…但是也細了…

33. 還有個小彩蛋——牙膏!

@大湯湯有隻大臉貓:作為一個牙醫,我必須說,除了抗過敏的牙膏(一般含有鍶),一般的牙膏成分都差不多,不用買幾十塊錢的主打什麼炫酷亮白的,買個幾塊錢的,好好刷牙照樣牙齒健康。當然如果你是喜歡不同的牙膏口味想買貴或者不差錢就想貴的來,那麼請隨意~

如何避免被收智商稅?

有3個重要原則,請反覆背誦牢記於心:看配料表!

看營養成分表!多問問身邊人的使用體驗!

這幾位朋友也給了很多購物建議:

@之夏 :安利一下,之前買護膚品會去天貓官方店,但後來發現有些東西在同樣打折的時候屈臣氏會更便宜。

@KITTY :1. 新品最好等一會兒再買,一是可能更便宜,二是可以看看別人的評論知道這是不是雷,2. 要注意觀察一些巧克力和餅乾蛋卷的包裝,看看是不是華而不實。有些零食包裝外表看起來很華麗,實際上只有貼著透明的包裝的一點點零食,特別不良心。3. 袋裝薯片雖然佔地方,但比盒裝薯片好吃,4. 水果乾什麼脆脆的要摸一下包裝,不然很容易買到碎的(哭狗頭保命)

經過這段時間,大家花出去的每筆錢都更謹慎了,然而消費陷阱真是無處不在。

75094

麵包

醬油

最新評論
  • 1 #

    好文章,可惜不會有很多人信,50年後再說吧

  • 2 #

    袋裝薯片好吃是因為是土豆直接切片炸的。桶裝薯片是用土豆泥壓成型炸的(所以一樣大)。

  • 3 #

    我爸媽都知道蛋類營養差不多啊,可是土雞蛋啥的就是口感好啊!奶類,喝牛奶就拉肚子的人,不喝羊奶駱駝奶這些沒有過敏源的咋整?還有,別拿西醫那套過來套中國的食補藥補方法,紅豆換赤小豆,薏仁請炒熟,而且這個不減肥,只是祛溼好嗎……阿膠那些,我只能說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吧,反正我家裡人吃了效果很好,但不是每個人都適合,請在吃之前諮詢專業的中醫醫生!!!

  • 4 #

    特氟龍的特性是耐高溫不沾,履帶式麵包機隔熱紙就是利用這個特性,但是用2個月每天工作10個小時需要更換,到期了就粘了,有沒有學材料給講講,炒菜鍋塗層會不會跟著菜進去

  • 5 #

    就這家咖啡豆我差點就買了 玩咖啡 玩來玩去還是喝茶更適合我 玩咖啡真是智商稅 買了一大堆裝備 發現手衝要掌握好溫度 各種各樣的規定不然甭想喝好咖啡。美式咖啡機 從幾十塊看到上千塊 從家用看到商用都沒合適的 意式就算了 一大坨咖啡粉就出那麼一小杯對於勤儉持家的我來說簡直是浪費 不玩 意式咖啡機也是從幾百塊看到幾萬塊 不是品種太多眼花繚亂 還好當初沒一時心動剁手 現在每天早上都是奶油球 糖包混著紅茶喝當早餐 還有一大箱的奶油球

  • 6 #

    說起吃,如果必須在脂肪和糖中選一個,其實動物脂肪比糖更健康。很多食品強調低脂,卻為了口感新增很多白糖,反而不好

  • 7 #

    鱈科 鱈屬的 明太魚不是鱈魚?

  • 8 #

    我媳婦給兒子買了一瓶核桃油!!!一百毫升裝一百塊

  • 9 #

    雞蛋營養確實沒啥差別,但是洋雞蛋白煮蛋有股雞屎味

  • 10 #

    說一個我的例子吧,我大一軍訓195斤,一個月軍訓結束182斤,然後大學體育課手欠選的健美每天舉鐵(否則期末不及格)臥推八次和體重相當的重量算及格。大學四年沒錢,學校的飯絕對健康。小碗米飯加炒蔬菜,少油少鹽,下午五點吃飯十一點睡覺,九點多餓的受不了吃一個蘋果,還有Sunny長跑,大三寒假我就146斤了,沒別的辦法,運動加蔬菜水果,吃什麼不重要,重點是運動量,還有無氧運動!

  • 11 #

    燕窩,阿膠還有魚膠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長期吃誰用誰知道。

  • 這菜好吃到到飆淚!皮Q肉嫩,香掉魂
  • 正當季的六種水果,老婆天天要吃,越吃越水嫩,新鮮又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