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美食>

作為一個地道的周口人,可以說對本地美食再清楚不過了。像周口本地獨特的特色小吃還是挺多的,而且好多都是在外地吃不到的。有人說周口的小吃太少,真的是這樣嗎?今天小編就來總結了一下代表性的十大名吃,你吃過幾樣?

1.逍遙鎮胡辣湯

逍遙鎮胡辣湯是中華風味名吃之一,色香味俱佳,且能醒酒提神,開胃健脾,源於河南省周口市西華縣逍遙鎮。

胡辣湯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北宋末年。當時的天子宋徽宗雅好風月,軍國之事一無所長,但琴棋書畫、吃喝玩樂等卻無所不通。所謂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因此淫侈奢靡的風氣自上而下,遍及國中,而尤以汴京為最。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勾勒出了大宋-前數十年的繁盛,其中的各色飲食種類多多、風味各異,演變、流傳,就成了有名的開封小吃。因此,真的說起淵源來,胡辣湯還和東京汴梁城有著不可分割的關係呢!

所謂胡辣湯,可不是指湯中放了胡椒與辣椒,實際上正宗的胡辣湯中只用胡椒不用辣椒,胡辣湯的意思,就是“胡亂辣”,各種辣味加在一起的那種辣,其他的解釋,不是附會就是望文生義。經過民間若干年的加工發展,一種以適合北方人口味、辣味醇郁、湯香撲鼻的胡辣湯在逍遙鎮誕生。胡辣湯不僅色鮮味美,還有防病健身的醫藥價值,而且經濟實惠,不管貴賤貧窮都能消費享用,所以受到眾的消費者的普遍歡迎。

當時,閣老嚴嵩為了討皇帝歡心,從一個道士手中得到一付助壽延年的調味藥獻給皇帝,以燒湯飲之。該湯美味無窮,龍顏大喜,命名為"御湯"。明朝亡後,御廚趙紀攜帶此藥逃至逍遙鎮(今周口市西華縣逍遙鎮),受逍遙胡氏之恩,遂將此方傳授於胡氏。因此湯香辣味美,併為胡氏所經營,後慢慢被當地老百姓傳稱為“逍遙鎮胡辣湯”。

2.淮陽黃花菜

黃花菜,屬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又名金針花、黃花草、七星菜、安神菜。主要分佈於東北東部地區,喜生於乾燥的山坡、荒地、乾草甸子、田邊路旁。具有“觀為花,食為菜、用為藥”的美稱。它的胡蘿蔔素的含量不亞於胡蘿蔔,肉質肥大,花味清香,營養價值很高,是著名的鹼性食品。

黃花菜炒肉是東北家常菜之一,還可以打滷、涮鍋。

3.槐山羊肉

槐山羊肉,河南省周口市沈丘縣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槐山羊體質壯實,結構勻稱。頭大小適中,面似三角形,分有角無角兩種。豎耳,直須,雙目有神,頸粗稍短,前軀較寬,背腰平直,肋骨張開。中軀呈圓筒形,後軀發達,尾短而上翹。四肢有力,蹄質堅硬,行動敏捷。

2015年06月19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槐山羊肉”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4.顧家饃

沈丘老城麵塑起源於沈丘縣老城鎮南關居委會下灣村,距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當地人習慣上把沈丘麵塑稱為顧家饃。目前,有3000人從事顧家饃的生產製作。顧家饃在當地及周邊,影響廣泛,人人皆知。每逢春節、廟會,凡來老城趕會的人均購買之。除此之外,在外工作的人回鄉探親時,都要捎些顧家饃,作為禮品饋贈親朋好友,現在顧家饃已是聲名遠播。

顧家饃起源於當地一位姓顧的人家。明末清初,在沈丘老城南城腳邊住著一家姓顧的人。顧家憑藉有利的地理位置,以賣饃賣茶為生。清朝末年,為擴大營生,顧家後人顧二別子,把顧家饃發展為工藝品,傳承到今天已是第十七代。在清朝康熙年間,由家住沈丘老城的御醫劉璐,帶進皇宮敬獻給康熙帝品嚐,由此成為進貢皇宮的貢品。

據顧家饃第十七代傳人顧鬆堂介紹,顧家饃基本上以手工操作為主,作坊的製作工具,還保持著原始性、傳統性。揉麵、制饃坯在木案上操作,蒸饃一律用大口鐵鍋,單竹秕,秫稈鍋蓋,燃料一律用木柴或莊稼秸稈等。如果用煤作燃料以籠箱蒸之,或用機械化製作,其產品就會出現變形,有裂口裂紋等瑕疵。

顧家饃工藝考究,從選小麥到描彩勾花紋共72道工序,具有饃體渾圓,外型工整,無裂口裂紋,不歪不扭,立而不斜,臥而不堆;外觀潔白、光滑、鋥亮,在Sunny下如瓷般迎光閃亮;饃底部呈陰陽八卦圖形,構建了顧家饃的獨特商標。

顧家饃的造型多取材於民間常見的動物、瓜果、魚蟲以及人們喜聞樂道的民間傳說。其彩繪以勾線與著色相結合,很接近河南朱仙鎮木版年畫的色彩,用白酒溶化食用色塗到饃坯上能滲透,色彩飽和,經久不褪。捏製和勾勒的各類麵塑千姿百態,形似神真,而且都帶有吉祥和喜慶的色彩。如猴騎虎、猴騎馬等寓意“馬上封侯”,小狗、小兔、小刺蝟、小雞、小鴨等,都表達著勞動者需要把自己的生活裝飾得豐富多彩,期盼美滿生活的吉祥寓意。

2009年沈丘縣城關鎮因顧家饃麵塑工藝被文化部評為“中國民間藝術之鄉”。

5.項城白芝麻

項城白芝麻,河南省周口市項城市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

項城白芝麻種植歷史久遠。明清時期種植記載。項城市榮獲白芝麻生產原產地認證標記。項城白芝麻色澤白潤,香味純正,籽粒飽滿,皮薄肉厚,千粒重≥2.8克。

2018年2月12日,原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批准對“項城白芝麻”實施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6.醬蒲菜

醬蒲菜,是淮陽縣醬菜廠獨家生產的調味食品。蒲子屬多年水生植物,生長在沼澤地帶。蒲葉呈扁片狀,寬1-1.5釐米,高2-3米,露出水面,色澤青綠,可制各種編制品。根莖生長在水下或淤泥深處,直徑2-4釐米。淮陽城湖淤泥深厚,土質肥沃,蒲菜生長條件得天獨厚。根莖剝去外皮,呈銀狀,生吃脆甜無絲,味美可口;熟吃久煮發脆,鮮嫩芳香;醬制別具風味,更為獨特。據《淮陽縣誌》記載,孔子於前489年到陳州(今淮陽城)時,在陳絕糧飢餓難當,其學生子路下城湖拔了幾根蒲子,剝去根莖的外皮。試嘗之後脆甜可口,於是仲尼師徒飢腹得飽。袁世凱的堂侄袁壽山久居淮陽,愛吃蒲菜。給袁壽山做飯的廚師為了投其所好,讓他一年四季都能吃上蒲菜,便將剝好的蒲菜醃製在甜麵醬內。數月後吃著脆甜,醬香濃郁,酯香純厚,別具風格。後來美馥齋、四美齋等幾家醬菜作坊也按上法醃製醬制,於是廣大群眾也吃上了醬蒲菜。該產品1984年榮獲省同行業優質產品稱號,多年來暢銷不衰,實為老少皆宜,饋贈佳品。

7.固牆手擀麵

固牆手擀麵有自己的獨特之處,遇水不散,出水不粘,溫潤涼爽。觀其形如玉帶臨風;察其色若飛雪鱗鱗;品其味似玉蘭入口;可謂面中極品!倘若用一細白瓷碗盛之,配以番茄雞蛋,蒜泥黃瓜,佐以涼啤,美極!爽極!享此美味,此樂何極!

其實真正懂得麵條的人還是應該去嘗試一下手擀麵的味道。當然,要吃到上等的手擀麵,必須去嘗一嘗固牆手擀撈麵。

固牆手擀麵雖籍籍無名,但亦非泛泛之輩。精通手擀麵者多出於韓屯、徐屯等地。傳說項城袁家喜食手擀麵,聘有一來自韓屯的師傅,專門為其做手擀麵。一次,有一來自韓屯的親戚來看望韓姓師傅,到袁家時天色已晚,只好留宿,剛好師傅才擀好一案板麵條,以供袁家人第二天食用。師傅便在面上鋪一棉布,上覆一草蓆,便讓客人睡在上面。第二天早起,師傅揭起草蓆,麵條仍不粘不連,韌性十足,令人歎為觀止。

固牆手擀麵有自己的獨特之處,遇水不散,出水不粘,溫潤涼爽。觀其形如玉帶臨風;察其色若飛雪鱗鱗;品其味似玉蘭入口;可謂面中極品!倘若用一細白瓷碗盛之,配以番茄雞蛋,蒜泥黃瓜,佐以涼啤,美極!爽極!享此美味,此樂何極!

若燴麵如長風大俠行走江湖,痛快淋漓,快意恩仇;那固牆手擀麵則似得道仙子幽居深谷,衣帶飄飄,瀟灑俊逸。

若有使君長相伴,美味珍饈也不奇! 可憐世間無識者,空餘金樽長嘆息。

8.關德功燒雞

關德功燒雞,又稱關記燒雞,是河南周口市的傳統名食,屬於豫菜系。型美觀,色佳味美,美口不膩。不論熱涼只要提著雞腿一抖,即可骨肉分離。以獨特風味令人傾倒。已有100多年曆史。關記燒雞是清代光緒年間,由關德功祖父關洪斌創制的,早在清末民初已譽滿周口、漯河一帶。

9.鄧城豬蹄

鄧城豬蹄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傳統名餚,屬於豫菜系,源於商水縣鄧城鎮。它以清滑爽口,柔韌脫骨,味醇酥嫩,香氣濃郁出名,獨具風味,吃過後,脣齒留香、回味無窮,奇特的香味會使你產生一種不可抵擋的癮欲,讓你吃了永難忘,吃了還想吃。小編前段時間在鄭州見到了一家店,招牌為鄧城豬蹄,買了吃、還是老家的味道正宗。鄧城有名的不僅是豬蹄,還有一個葉氏莊園也是個不錯的旅遊景點。

10.太康肘子

太康肘子是享譽中原的風味名吃,用料為上等豬肘,輔以特製名貴材料和獨特製作工序,特點“肥而不膩、色澤鮮亮、濃香怡人、酥爛可口。”被譽為“天下美味之大成”而馳名中原。正宗“肘子”,唯有“宋記”。宋記“太康肘子”唯一正宗。創始人為宋友華先生,故品牌名為“宋記”。

  • 這菜好吃到到飆淚!皮Q肉嫩,香掉魂
  • 大排檔招牌菜在家也能做,辣炒花甲鮮美多汁,出鍋顏值驚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