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美食>

本期導讀:30年都被剝雞蛋皮困擾,煮雞蛋時水裡加入它,一隻手就能剝蛋。

小時候每次剝雞蛋都剝得坑坑窪窪的特別難看,每當剝成這樣時我媽都會說:“這是新雞蛋,不好剝”。久而久之,我就以為我媽買的都是新雞蛋,不好剝殼。

直到自己生活了之後才知道被騙了,蛋殼不好剝可不一定是蛋新鮮,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沒有煮好。

那麼下面我們來分析一下導致水煮蛋不好剝皮有幾個原因?

第一個原因確實是雞蛋很新鮮,剛下的雞蛋由於水分比較大,蛋白和蛋殼之間緊緊地貼在一起,所以煮好之後很難剝下,但是這裡要注意是剛下的雞蛋。市場上販賣的雞蛋很少有剛從雞屁屁裡掏出來的,所以這樣新鮮的蛋現在已經很少了。

第二個原因是煮蛋的水溫太高,很多人煮蛋喜歡沸水下鍋,但是雞蛋非常容易熱脹冷縮,沸水下鍋蛋清更容易貼近蛋殼,所以煮好之後不容易剝下,甚至有些蛋在煮的時候就炸開了。

第三個原因就是雞蛋沒熟或者過於熟了。雞蛋沒熟時水分比較大,蛋白容易黏在蛋殼是。如果雞蛋煮得過於熟了,水分幹了,蛋白也容易黏在蛋殼上,所以恰到好處的火候又非常重要。

下面通過分享我的煮蛋方法,來總結一些容易剝蛋殼的小妙招。

準備食材:

鵪鶉蛋適量(最近囤了好多鵪鶉蛋,就用這個為例吧),清水適量,食鹽適量

開始製作:

第一步、鵪鶉蛋或者雞蛋在水煮前都要用清水清洗乾淨。因為煮蛋時,蛋殼上的小氣孔會變大,如果表面不清洗乾淨,髒東西很容易進入蛋的內部。

第二步、將蛋放入鍋中,再放入等量的清水。如果是從冰箱裡拿出的蛋就直接冷水煮。如果是室溫的蛋,可以在鍋中加些溫水煮。

第三步、在水中加入一勺食鹽,這是蛋殼容易被剝下的關鍵。食鹽不僅能殺菌,還能使蛋殼更堅固,煮蛋時不容易壞殼,剝時也更容易。

第四步、蓋上鍋蓋,開大火煮到水開,然後調中小火煮,鵪鶉蛋的話水開後煮8分鐘,然後關火悶3分鐘,如果是雞蛋的話水開後煮10分鐘,然後關火悶3分鐘。

第五步、這一步也是使蛋易剝皮的關鍵,就是過涼水,剛煮好的蛋要馬上過涼水,這樣熱脹冷縮,蛋白就和蛋殼分離了,非常好剝皮。

第六步、開始剝皮,過完涼水的水煮蛋一隻手我就可以輕鬆剝皮分分鐘就剝了一大碗。

​下面我們就來總結一下水煮蛋容易剝皮的關鍵步驟。

1、煮蛋時水溫很重要。如果雞蛋是剛從冰箱拿出來的就要冷水下鍋;如果是室溫下的就要溫水下鍋;切記不能沸水下鍋。

2、煮蛋時加入食鹽很重要。食鹽可以使蛋殼更堅固,不容易黏蛋白,所以煮好的蛋更容易剝皮。

3、煮蛋時間很重要。雞蛋沒熟或者過於熟了都不容易剝皮,煮蛋時間恰到好處最重要。鵪鶉蛋開鍋後8分鐘關火悶3分鐘。雞蛋開鍋後10分鐘關火悶3分鐘。

4、蛋煮好後過冷水很重要。蛋煮好後一定要過幾次冷水,使蛋的溫度降到常溫,這時剝蛋才更容易。

人人都會做的水煮蛋,想做到鮮嫩好吃容易剝皮其實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果想讓自己煮的蛋容易剝皮的話,上面這四個條件缺一不可。製作料理本來就是一件看似簡單,操作起來卻不太容易的事,只有熱愛生活的人才能製作出好吃的料理。希望你就是下一個熱愛生活的人。

最新評論
  • 這菜好吃到到飆淚!皮Q肉嫩,香掉魂
  • 美食推薦:酸蘿蔔燒鴨肉、黃瓜炒木耳、多味茄條、宮爆肉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