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美食>

榆林古稱“上郡”,始於春秋戰國,興於明清,明朝九邊重鎮“延綏鎮”(又稱榆林鎮)駐地,有“小北京”之美稱。榆林市位於中國陝西省的最北部,黃土高原和毛烏素沙地交界處,因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地域文化造就了這裡豐富多元的飲食文化。這裡簡單介紹部分榆林美食供大家參考。

炸豆奶,以豆漿為主要原料炸制而成,故名炸豆奶。做好的炸豆奶色澤金黃,外脆內軟嫩,口感香甜甘美,入口即化,豆香馥郁。

羊雜碎(也稱羊雜燴),是由羊的血、心、肝、肺、腸、肚等混合燴制而成,故得此名。羊殺後其內臟均以副產品處理,因此,也有“羊下水”的俗稱。羊雜碎味道酸辣兼宜,無腥不膩,湯鮮味美,入口生津。

馬蹄酥,榆林佳縣的一道特色小吃,因形似馬蹄而得名,又名蜜碗。原是佳縣民間走親訪友時的名貴糕點,現已成為尋常百姓的美味佳餚。馬蹄酥色澤褐黃,紋層清晰,脆酥綿甜,存放時間長,不易變質。

菊花鍋是榆林市的傳統名菜點,花卉入菜在中國曆史悠久,菊花做菜更有2000多年的歷史了,屈原早就有“夕餐秋菊之落英”的吟詠。唐元結《菊譜記》中記載:“在藥品是良藥,在蔬菜是佳蔬”。古人吃菊的方法很多,隋唐時代,宮廷御膳在火鍋中放置鮮湯、魚丸、鮮肉、雞脯,把菊花掰撕成瓣,蓋鍋悶煮,片刻可食湯鮮肉嫩兼有花香,相得益彰謂之“菊花鍋”。

榆林拼三鮮是陝北美食裡的一道名菜,以豬肉、羊肉、雞肉為主料。據說乾隆皇帝私訪榆林時,曾吃過此菜,讚不絕口。後來,被帶入宮中,作為招待外國使臣的壓軸菜。

榆林豆腐用優質黃豆和"桃花水"磨製加工而成,點豆腐用酸漿,則做出的豆腐色白、嫩軟、韌細、味美。康熙皇帝巡視榆林時當地名廚上了此菜,味美鮮嫩,皇上讚不絕口稱之“清香白玉板,紅嘴綠鸚哥”。

綏德油旋手工烙制,其色澤金黃油亮,層層餅旋薄如羽翼,外脆酥裡綿軟,油香撲鼻。若乘熱用刀沿邊劃口,填入涼拌豬頭肉,名為“獅子大張口”,咬一口肥美解讒。

最新評論
  • 這菜好吃到到飆淚!皮Q肉嫩,香掉魂
  • 茅臺迎賓酒種類多,哪款酒質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