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01估值之巨前所未有

根據目前的訊息,螞蟻此次A+H融資

估值目標2500億美元

這個估值水平,放在港股

僅次於騰訊(6000億美元+)

和阿里巴巴(7000億美元+)本身

放在A股,僅次於貴州茅臺(3000億美元+)

上市當天,很可能超越茅臺成為A股市值老大

另外,這個估值增長的速度也是極其迅猛的

正式的融資有ABC三輪,每一輪都將近翻倍

如果從A輪進入,到IPO上市後賣出

收益膨脹恐怕奔著十倍去

02融資規模之巨前所未有

根據目前的訊息

螞蟻此次融資規模高達350億美元

這是什麼水平?

2014年阿里巴巴美股IPO融資250億美元

創下美股百年曆史之最

2019年沙特阿美上市融資294億美元

創下全球股市之最

如果螞蟻集團真的融資350億美元

那麼將創下全人類股市融資最高規模紀錄

馬雲一個人做了兩家公司,創造兩次世界紀錄

也是古往今來第一人了

根據目前的股權結構

螞蟻集團和阿里巴巴是兩家完全獨立的公司

後者只持有螞蟻32%的股份

而馬雲爸爸和管理層則通過兩家有限合夥企業

掌控者螞蟻集團的命運

阿里的最大股東軟銀和雅虎

對這款國民APP幾乎沒有話語權

否則也很難拿到央行的支付牌照

03國民APP上市前所未有

但是支付寶卻是變現能力最強的APP

做個廣告都小心翼翼,只能靠導流量給夥伴賺錢

更加不可能上市

但是支付寶的所有業務全是和錢有關的

豬肉摸一下,滿手都是油

2020光是上半年的利潤(210億元+)

已經是2017全年的近三倍

當然,也要注意到2018年的虧損

由於央行政策和環境的收緊

波動也是不小的

04上市速度之快前所未有

8月25日受理IPO申請

8月30日已問詢

9月18日通過IPO過會

9月22日遞交註冊

9月25日募集戰略配售基金

10月份上市板上釘釘

這個上市節奏,絕對比火箭還快

從申請到過會,僅僅25天

是A股歷史最快速度之一

之前工業富聯用了36天

中芯國際用了46天

京滬高鐵用了23天

不知道螞蟻從申請到上市交易

是否能夠打破A股記錄

05造富規模之大前所未有

據說螞蟻集團計劃上市當天

整層樓都傳來了財富自由的呼喊

據網路傳言,螞蟻和阿里系高管

將至少產生

22位百億富豪,58位億萬富翁

下面這個名單值得各銀行私行參考

如果只是高管賺錢,那不算什麼

牛逼的是據說螞蟻金服5年以上的員工

這次都有機會拿到千萬級別的財富

人數在大幾千人

當然這裡不是股權(人數過多沒法上市)

而是類似於虛擬股票的經濟增值權

管他是啥,能把杭州房子爆買一通就行

相比之下,同樣在準備IPO的京東數科

就沒人聽說員工發財的,網上還都是一片抱怨聲

可以和螞蟻比肩的騰訊金融科技

更是連拆分獨立的可能性都不大

你品,你細品

06豪橫的募投方向前所未有

在上交所的閃電問詢中

特意讓螞蟻好好解釋一下

這麼大規模的融資計劃

錢用去幹啥了

因為看起來實在太虛了

而螞蟻是這樣回覆的:

難以明確募集資金使用的具體專案

需要保留最大的經營靈活性以應對市場競爭

同時抓住行業發展機遇為股東創造更高價值

如此豪橫的回覆

除了螞蟻不可能有第二家上市公司敢這麼寫

畢竟是來給科創板捧場的

暫時沒啥用,先搞點錢又咋地

畫外音~

“看到你們這樣熱情啊,我一點錢不搞也不好”

我們這裡稍微說兩句螞蟻的業務方向

主要分為兩大塊

支付和商家服務and數字金融科技平臺

後者則主要是貸款、財富管理、保險等業務

這一塊貸款(花唄借唄)是最賺錢的

騰訊則主要引流給微眾銀行做微粒貸

財富管理方向的基金銷售

螞蟻已經成為第三方當之無愧的老大

未來有可能直接挑戰招行

保險業務則是在爭議聲中快速發展

未來能否挑戰平安也值得期待

有趣的是騰訊才把平安的任匯川請過來

應該也是要幹大事情(未宣佈)

就金融業務而已

可以說螞蟻未來要憑一己之力pk深圳三強

07指定行業研究員前所未有

螞蟻是金融股還是科技股?

這個問題的答案直接決定了未來的估值

從目前的的局面看

市場當然是把螞蟻當成“科技股”來預期的

儘管這兩天不停地有金融股研究員

倔強的發報告“宣誓主權”

但這可能只是一廂情願

據說螞蟻要求券商派出TMT研究員來覆蓋研究

這恐怕也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事情

從賺錢的方式看,螞蟻業務的本質仍舊是金融

但是在手段上

大資料、人工智慧、人臉識別、區塊鏈等

確實走在了所有金融機構的前列

08指定基金公司前所未有

在螞蟻的這批戰略配售基金之前

能夠調動5家頭部基金公司

派出5位頭部基金經理

只有監管層出面才可能

比如戰略配售1.0的幾個產品

掃碼檢視其場內折溢價情況

市場覺得它們也能參加螞蟻配售而大漲

22號晚上出招募說明書

23號凌晨已經滿大街都是廣告了

需要注意的是,戰略配售1.0是靈活配置型產品

股票倉位可以很低,最後做成了“固收+”

而這幾隻戰配2.0是偏股混合產品

股票倉位60%以上,也就是說除了10%的螞蟻

還要配置50%+的其他產品

那你就需要根據這幾位基金經理的特點挑選了

不偏不倚的說

這五位基金經理都是相當不錯的

王宗合和勞傑男偏消費和價值一些

周應波、陳皓、周克平偏科技成長一些

當然

如果你看中的是螞蟻,其他無偏好

我建議你攤大餅,成年人不做選擇題

09網際網路獨家銷售前所未有

能夠在戰略級產品上壟斷銷售渠道

這是網際網路渠道的歷史第一次

在這之前,只有招行等銷售能力超級的銀行

才有可能壟斷大產品的銷售渠道

前幾天的科創50ETF,算是券商們第一次秀肌肉

合力完成1000億的銷售在券商曆史上也是第一次

而這一次,螞蟻作為第三方銷售的老大

壟斷螞蟻戰配的銷售渠道

5只產品,共計600億,封閉18個月

正是檢驗網際網路基金銷售成色的絕佳機會

這一週銀行的小夥伴們純屬看熱鬧

被券商和螞蟻輪流擼客戶

一定很心塞

三家的基金銷售戰爭會進一步白熱化

10勵志彩蛋

在我閱讀螞蟻集團招股書的時候

印象最深刻的其實是CEO胡曉明的簡歷

其他高管董事都是海歸精英範

只有他是一步一步做起來的

18歲進入建行一個不起眼的二級分行

(到底考沒考上大學?)

一干就是16年,據湖州本地的朋友講

一開始也是位天天拉存款的客戶經理

十幾年後二級行部門副總也就是個副科長

34歲前往杭州,35歲加入阿里

開啟了真正的開掛人生

更值得尊敬的是

他以前乾的個金部(賣基金做個貸)

電子銀行部(做網銀的)

公司部(做企業貸款的)

全部在螞蟻這個平臺上實現了迭代

這才是真正的“複利人生”

想起那句話

人生沒有白走的路

每一步都算數

最新評論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除了比特幣,還能買什麼(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