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從IPO申請到科創板過會,螞蟻集團僅用了25天,即在上交所科創板和港交所尋求同步上市的螞蟻,估值已經達到2500億美元。

因此,螞蟻集團將IPO融資目標提高到350億美元,這將超過沙特阿美的290億美元,成為史上最大IPO。

螞蟻金服前身是成立於2004年的支付寶,2014年,它從阿里獨立出來成為一家金融服務公司,並迅速擴張自己的版圖。現在,“小螞蟻”已經成長為一個巨人,支援它高估值的,也早已不是當年那個簡單的支付工具。

從支付寶開始的蛻變

螞蟻集團這麼大的生意,最初還是我們熟悉的支付寶開始。

當用戶在淘寶上購物時,可把錢先打到支付寶的賬戶上,直到交易確認成功,才會將相應的款項轉給對方。

通過支付寶和7天無理由退貨,淘寶建立了一套信任機制,讓從來沒有接觸過電商的中中國人紛紛習慣上了網路購物。

之後,支付寶開放給淘寶以外的平臺,從一個簡單的信任中介,變成了中國最主流的支付工具。

從2013年開始,使用者對支付寶的印象再次發生了改變。餘額寶上市,幫助使用者實現比銀行收益更多,使用更方便的“活期理財”。

只是之後的幾年,餘額寶的年化收益從7%,跌到了1.8%,甚至低於不少競爭對手。但這支付寶長期積累的服務和口碑,依然讓超過兩億使用者養成了在裡面存錢的習慣。

有了大規模的使用者留存,螞蟻就開始擴張自己的版圖,推出了基金、股票、紙黃金等理財產品,成了一個名副其實的金融機構。

但螞蟻最掙錢的業務,還是信貸生意,你使用的花唄、借唄,讓螞蟻成了中國最大的債主。相比於車貸和房貸,在螞蟻上聚集的信貸雖然小額,但彙集起來,就可以實現非常可觀的收入。

和當年的支付寶相比,直至今日的螞蟻完全算得上脫胎換骨。招股檔案顯示,螞蟻集團2019年全年營收1206億元,同比增幅超過40%,淨利潤為180.7億元。

現在螞蟻集團的營收總共有數字支付與商家服務、數字金融科技服務、創新業務構成,2020年1月-6月三大項佔比分別為35%、63%和0.75%。

數字支付與商家服務其實就是支付寶,到目前為止,通過支付寶完成的交易規模達到118萬億元。

但螞蟻的主要收入來源是數字金融科技服務,該業務主要包括微貸平臺、理財平臺、保險平臺,其中的基石就是花唄和借唄。此外,上半年微貸科技平臺業績增速為60%,是公司同期營收增速最高的業務板塊。

而創新業務及其他業務(主要是區塊鏈、雲端計算等技術)的收入貢獻比連續三年不足1%,與重點業務相差甚遠。

螞蟻不是寡頭,競爭依然激烈

中國網際網路速度變化非常快,曾經的BAT格局不復存在,叱吒風雲的淘寶也迎來了新的對手。

螞蟻集團在回覆上交所首輪問詢函時表示,在全球範圍內提供支付服務的企業較多,微信支付提供的服務和螞蟻的服務並不具有可比性。

螞蟻面對這個“假想敵”,甚至在支付寶內部開啟了社交功能。

支付寶內視訊直播功能

從線上到線下,微信支付搶了到不少市場。現在各大城市的超商和便利店,微信支付的覆蓋率已經和早起步許多年的支付寶相差無幾。同時,微信也有理財通、微眾銀行、微粒貸,幾乎完美覆蓋了螞蟻的信貸業務。

作為阿里在電商領域的挑戰者,京東在2012年開始為自己供應鏈上的商家提供貸款等金融服務。

2013,京東將金融業務獨立出來,成立了京東金融集團。本月初,由“京東金融”改名而來的“京東數科”也簽署了上市輔導協議,目標同樣是科創板,估值大概率在300億美元左右。

京東金融有不少問題,比如它的支付遠不像支付寶那麼通用,基本只在京東自己的商店。但京東追趕的速度一點不慢,目前已經累計服務了涵蓋30多座城市的政府及其他公共服務機構、700多家各類金融機構、1.7萬家創業創新公司、4億個人使用者。

或許,從體量和業務重疊性來講,只有PayPal算得上是螞蟻真正的對手。截至2019年末,PayPal總活躍賬戶數達3.05億,支付寶曾宣佈其全球使用者數在年中時突破12億,支付寶使用者規模幾乎是PayPal的4倍。截至目前,PayPal市值已超過2000億美元。

螞蟻值不值2500億美元的估值另說,但作為中國最大的科技金融獨角獸,螞蟻在推動中國商業和數字生活上做出了不可估值的貢獻。

經過了這麼多年的發展,它已經成為了一個全能的金融科技平臺,或許在未來,還會重新整理我們對它的認識和想象。

最新評論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張麻子侃幣:比特幣下跌空間有限,NFT不會成為爆發板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