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9月2日港股收盤後,很多媒體注意到一個驚人的事實:往往被拿來相提並論的騰訊和阿里,市值中間已經出現了1萬億之巨的“剪刀差”。確切地說,是騰訊的市值已經落後阿里超過1萬億港元。

1萬億港元是什麼概念?截至發稿,騰訊的港股總市值是5.16萬億港元。1萬億相當於騰訊已落後阿里五分之一個自己!

這斷壁式的差距,不禁令人想到“懸崖”。

有趣的是,就在2個月前,騰訊市值終於趕上阿里,大出一口惡氣,一些聲音認為,騰訊已經把阿里逼到了懸崖邊上。

平心而論,2020年第二季度,騰訊和阿里都交出了一份好看的財報。但和2014年的那個季度相比,光景已經大不相同。

這個季度,騰訊營收1148億元,淨利潤為301億元;阿里營收為1537億元,淨利潤464億元,均力壓騰訊。核心電商之外的支柱業務也迅速成長,阿里雲連續三個季度營收破百億,盒馬、天貓超市等新零售業務收入也以80%的速度狂奔。脫胎於阿里的螞蟻集團最近也傳來了A+H上市的好訊息。

再看騰訊,二季度財報釋出之際,騰訊主動定調“外部高舉高打”已經變成“內部創新協同”。這背後的故事可比字面精彩多了。

翻開騰訊財報,小馬哥的“產業網際網路”依然延續著上個季度的報收。支撐騰訊to B夢想的騰訊雲收入增速也沒有公佈。面對新巨人位元組跳動,騰訊選擇了老路子,靠微信的流量狙殺對手,學習抖音做視訊號,再造一個騰訊版抖音。

對一直放不下的電商業務,企鵝有自己的打算。微信開始發力電商,小程式不斷加碼,並推出小商店收編微商,大有和京東京喜、拼多多兩個盟友在下沉市場三分天下之勢。

再看幾個“小弟”——美團、京東、拼多多,已在千億市值的座次上“坐三四五而望二”。當然他們還有一個共同點——都離不開騰訊的流量。但馬化騰又不傻。無論哪個領域,騰訊決定下水,企鵝都是巨鯊。

當然了,無論是當年的“烏鎮飯局”還是今天呼風喚雨的“騰訊系”,儘管都尊馬化騰為大哥,但從最初不願被收購的張一鳴,再到劉強東、王興、黃錚,也都不傻。

當市面上還在津津樂道騰訊系合圍阿里,以前那個以騰訊為尊的飯局,席上人正在無聲無息地拆桌子。

也許該有人提醒小馬哥,這才是懸崖。

最新評論
  • 1 #

    沈南鵬帶著張一鳴去的飯局,現在已經物是人非了。 馬化騰一路追殺,但張一鳴卻依舊一路狂奔。只不過倆人走的不是同一條路。

  • 2 #

    阿里市值高是因為現在美元放水

  • 3 #

    就打法來說,阿里確實強勢。騰訊雖然有錢,但一直在玩收購,沒有自己的核心技術佈局。這東西其實東哥有心得。

  • 4 #

    聽你意思感覺馬化騰都快吃不上飯了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市值掉隊1萬億!騰訊自己站在了懸崖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