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現年56歲的亞馬遜創始人貝索斯,一改往年對於減持股份相對剋制的做法。

在今年早些時候,貝索斯就在股票出售交易中套現了41億美元,而就在本週,其又在公開市場上拋售了100萬股亞馬遜股票,套現超過31億美元。

這個數字雖然令人驚歎,但對於賣方傑夫·貝索斯來說,這幾乎不會削弱他在這家電子商務巨頭中的股權。

根據8月5日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披露的檔案顯示,目前,貝索斯仍持有5400萬股股票,價值1898億美元。隨著亞馬遜股價飆升73%。

相比於2020年以來貝索斯財富淨值增加的749億美元而言,目前累計套現的72億美元顯得微不足道。

說起亞馬遜在2020年以來的股價飆升的原因,是因為新冠疫情迫使人們待在家中,對於亞馬遜電商服務的需求頓時激增。就像是國內的阿里巴巴,在疫情期間,依然超額增長一樣。

話說,亞馬遜是全球最大的電子商務公司,在美國本土很成功,為什麼在中國卻好像不溫不火呢?

這就要從亞馬遜在中國鋪設市場開始講起了,2004年,亞馬遜以收購卓越網的方式踏入了中國電子商務市場,並通過7年的時間,將卓越網完全亞馬遜化,重新改名為“亞馬遜中國”成為亞馬遜在中國的網站。

就在亞馬遜剛剛在中國起飛的時候,馬雲在1999年在浙江省杭州市創立的阿里巴巴也勢頭正猛。

此後,兩者經過一輪輪競爭,阿里巴巴以價格和中國本土企業的優勢,勝過了亞馬遜中國。

其實,歸總來看,亞馬遜中國並不是在中國市場失敗的首個國際跨國公司,從雅虎、eBay、Myspace,再到谷歌,美國網際網路巨頭在中國市場總是難逃魔咒。

眾所周知,企業越大,其層級分類和數量越多,本來市場資訊多變,決策講究的就是快,集團公司的辦事流程和標準以及跨時差的溝通交流,浪費了很多時間,同時也喪失了很多機會。

此外,中西方文化差異,和不夠了解中國市場也是一大原因。這兩點是國際大跨國公司共同存在的痛點。

就像是在歐洲大陸,沒有出現一家本土的較大的電子商務公司和網際網路公司,目前,歐洲人使用的電子商務和社互動聯網大部分是中國和美國的。如移動支付、共享單車、速賣通、亞馬遜、facebook、推特、華為基站等……這也就促成了亞馬遜在歐洲一支獨大的局面,最終使得貝索斯有能力拋售股票套現,以保證現金流使用。

最新評論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減持500億元、死磕馬斯克,貝索斯在下一盤大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