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9月25日,由中康科技主辦的“2021西普會丨全生命週期健康保障圓桌論壇”(以下簡稱健康保障圓桌論壇)在海南博鰲成功召開。來自全國的多家主流保險公司、TPA公司、製藥企業、醫療器械企業、連鎖藥店及體檢機構的代表出席會議,並圍繞“構築生態融合的健康險價值新模式”進行了深度交流。

  健康險發展,表面風光下遭遇瓶頸

  雖然健康險近幾年增長速度較快,2020年健康險保費達到8173億元,但表面風光之下,有著眾多發展瓶頸。

  中國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保險經濟學院健康保險與衛生經濟學研究中心的於保榮教授在健康保障圓桌論壇上指出,中國健康險面臨的主要瓶頸是:保險產品無法提供服務,只能給付費用,核心原因是沒有找到健康管理的經營模式,這也導致健康險盈利成問題。同時,由於健康險起步晚,行業內缺乏可靠的精算基礎,核保核賠力量薄弱。

於保榮教授

中國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保險經濟學院

健康保險與衛生經濟學研究中心

  這導致了健康險公司的尷尬現狀:保險公司願意推出的產品消費者不怎麼買賬,消費者想要的產品保險公司提供不了。所以到目前為止,健康險市場的產品集中在醫療保險和疾病保險這兩類,且主要是費用補償型和住院津貼型。

  由於缺乏健康管理,風險無法控制,理賠上想盡辦法設定各種門檻成為無奈的必然選項。如果不改變這種靠“賭機率”、“加門檻”的產品模式,中國健康險難以實現跨越式發展,真正做大規模。

  與會者認為,雖然還存在健康險公司話語權偏弱、行業監管處於起步階段有待完善、消費者認知不足等外部客觀制約,但健康險服務本身提升才是核心問題,即使上述外部制約都要靠健康險產品的價值提升來推動改變。

  保險方和產業方“抱團”意願強、前景好,

  但現實骨感

  在健康險公司為需求新的發展路徑而集體焦慮時,健康產業各主體也處於同樣境地。有能力購買商業健康險的消費者一般屬於中高階消費群體,隨著國民健康意識的提高,對具有價值、能解決實際問題的健康服務需求極其旺盛並願意溢價支付。如何以有效滿足獲得這些消費者,成為保險方、健康產業方的共同訴求。

龔曉東 上藥雲健康副總裁

  由於商業模式差異巨大,以及既有的市場慣性,健康險企業和健康產業各型別企業的合作領域還比較窄。上藥雲健康副總裁龔曉東表示,在新特藥方面,健康險和製藥企業、DTP藥房合作比較多,一般以慈善贈藥為主要形式。但大家都承認,在其他方面,乏善可陳。

  西普會作為中國健康產業頂級盛會,聚合了產業各領域、各環節的主流企業,透過舉辦全生命週期健康保障圓桌論壇,有效實現了健康險企業與健康產業各主體的集約式溝通。

嚴琪 陽光保險醫療健康管理部總經理

  陽光保險醫療健康管理部總經理嚴琪表示,健康險公司非常想知道產業方的集體需求,以便尋找共性,從而探索與保險業務的深度融合,平時單對單交流效率太低,全生命週期健康保障圓桌論壇構建的這個全國性交流平臺很有價值,希望繼續把規模做大。

金晶 恆瑞醫藥的綜合產品事業部的市場經理

  恆瑞醫藥的綜合產品事業部的市場經理金晶表示,製藥企業和健康險的合作,也不僅僅是把高性價比的產品讓參保人能使用,同時也要考慮給參保人能提供哪些增值服務,有效幫助他們的健康改善,從而變成長期穩定的客戶。

翁虹 老百姓大藥房新特藥高階總經理

  老百姓大藥房新特藥高階總經理翁虹表示,健康險和零售藥店的合作,可以不侷限於DTP藥房慈善贈藥或者是單純為參保人提供購藥的便利性,藥店既有很好的健康險銷售場景,也可以為參保人提供患教、健康干預等服務,把參保人的健康真正管起來。

  數字化驅動生態融合,探索健康險

  實現服務“實心化”

  以數字化技術為依託,打通資料鏈,構築生態融合,成為保險方和健康產業方共同關注的熱點。

童劍鋒 中康科技智慧健康管理事業部總經理

  中康科技智慧健康管理事業部總經理童劍鋒在會上的報告中指出,健康險要基於全人群全生命週期考慮,涉及到從預防、診療到康復的全過程。目前,遠期健康保障和慢病健康管理的需求都非常旺盛,如果沒有數字化打通,一是參保人的健康狀況缺乏持續動態的資料有效評估,二是服務環節無法形成全流程銜接。童劍鋒專門以卓睦鳥全生命週期健康管理系統為例,描述了人人數字化下的全生命週期健康管理對健康險賦能的場景。

唐洋 三諾生物旗下甜蜜醫聯執行董事

  三諾生物旗下甜蜜醫聯執行董事唐洋分享了他們基於數字化驅動和健康險合作的案例。作為一家以糖尿病監測與管理為主要賽道的企業,他們發現,以血糖儀為連線點,以日常風險管理和健康干預為主要內容,線上線下資料打通,很受糖尿病患者尤其是患者家屬歡迎。甜蜜醫聯已經和保險公司聯合開發出了專門的保險產品,正在試運行當中,目前反饋良好。

  本屆全生命週期健康保障圓桌論壇交流十分熱烈,保險方和產業方互相提問題、講需求,在充分探討之後,多家健康險企業和製藥企業、醫療器械企業、連鎖藥店、體檢機構達成合作意向。小範圍試點、小步快跑的方式推動生態融合,儘早實現健康險服務的“實心化”成為論壇各方代表的共識。

2
最新評論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eVTOL飛行器行業有錢了,距離誕生下一個“特斯拉”還差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