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多企業家,都希望透過品牌建設來改變企業 “不過是個大製造車間”的命運,還有一些企業家,希望透過品牌升級,擺脫“名氣大,價值低、沒定價權”的窘境。那麼,品牌建設真有具有“把野雞變鳳凰”的魔法力嗎?

答案是肯定的。但解題的過程可能不像很多企業家想的那麼簡單。我們嘗試用三種論點來回答這個問題。

一是本質論

一提到鳳凰,大部分人會想到什麼?當然是漂亮的羽毛。從認知的角度,羽毛就是鳳凰的本質,沒有羽毛的鳳凰不再是鳳凰,掉毛的鳳凰不如雞。對於很多企業(如可口可樂)來說,品牌就是企業的本質,沒有品牌的企業如同沒有羽毛的鳳凰,是沒有價值的。有些企業家認為“生意做大了,品牌自然就有了”,無異於還停留在“野雞長大了,自然就成鳳凰了”的認知水平。

二是基因論

野雞也有漂亮羽毛,但野雞隻能是野雞,不是鳳凰。野雞為什麼成不了鳳凰?因為野雞和鳳凰的基因是不一樣的。野雞透過包裝是成為不了鳳凰的。對於大部分工業企業、科技企業來說,包裝與傳播並不能改變企業的命運。給野雞插上鳳凰的羽毛會讓他們飛不快,很快被天敵吃掉,連一隻健康的野雞都做不成。這就是很多企業做品牌後,生存狀態反而越來越差的原因。

三是進化論

企業之間的差距畢竟不是野雞和鳳凰之間的差距。企業是可以快速進化的。野雞型的企業是可以進化成為鳳凰型的企業的。企業進化的外在表現形式是組織結構的重大變化(創造價值的方式變了)。企業進化的內在驅動力,是企業家對社會執行規律、對行業發展規律、對客戶需求變化的認知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進化的核心是認知水平的進化。只有認知水平進化了,野雞才會真正變成鳳凰,這時候品牌建設要做的事,無非是昭告天下,一隻新鳳凰產生了。

企業野雞變鳳凰,並非遙不可及。然而,如果僅僅用“插羽毛”的手段來讓野雞變鳳凰,無異於“緣木求魚”。做品牌,往往是錯誤的道路千萬條,正確的道路只有一條。中國企業要建成偉大品牌,唯一正確的道路就是企業家的認知升級。

9
最新評論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深度洞察:四條證據,為您剖析,為何上半年製造業投資沒有反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