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阿里改造大潤發、蘇寧接手家樂福,多點Dmall賦能傳統商超……在多方推手下,數字化轉型在零售行業加速落地、多面開花。

根據德勤與中國連鎖經營協會展開的調研顯示,中國零售企業數字化建設大多處於起步與實踐階段,2017年數字化成熟度模型評估平均得分2.9分。零售行業的數字化改造還有相當大的上升空間。

2020年新冠疫情很大程度成為傳統零售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催化劑。埃森哲釋出的《 2020中國企業數字轉型指數研究報告》顯示, 疫情之下,許多中國企業透過臨時採購數字化工具和服務得以迅速“上線”,其中63%的受訪企業迅速加強線上渠道的建設。

數字化正在改變傳統零售行業的遊戲規則,在這場競爭中,有沒有終極方案?

效率驅動,重構人貨場

效率是零售行業變革的永恆動力。

作為一日三餐的供應渠道,零售行業連結著比任何一個細分行業都要廣泛的使用者,其涉及的商品需要經過漫長的供應鏈環節,這些屬性都決定了零售不會是一個暴利的行業,在低毛利+高週轉的邏輯下,效率對於零售企業至關重要。

下圖顯示,在眾多受訪企業中,未來1-2年傳統零售對數字化投資預期佔比最高。

從人貨場的角度來衡量。傳統零售企業人力成本高昂,佔門店運營成本比例較高;商品SKU豐富,品類管理及定價深度依賴人工經驗,難以對市場變化快速作出反應;傳統零售門店場景受面積限制、陳列商品有限,且輻射範圍較為固定,數字化轉型就是為了解決這些痛點。

對比傳統零售和數字零售,前者是向顧客和商品要效率,後者則是向數字和技術要效率。

以多點Dmall為例,重點從解放人、協同貨、聚焦場三個方面提升傳統零售企業的效率。透過數字化會員,將過去推廣所需要的時間無限壓縮,透過門店大腦系統,將工作量化、標準化降低了人為因素的影響,這是提高人效;用大資料取代人工選品,從而可以快速找到市場上的暢銷品,並結合AI演算法,對商品庫存進行打分,幫助零售企業及時汰換商品、調整商品結構,這是提升品效;藉助多點APP 、小程式打破場的邊界,實現線上線下一體化,門店收入不再受限於面積,此外,線下零售場所除了交易價值外,還可以成為全渠道的營銷場景,這是提升坪效。

傳統的人貨場都要在數字化的基礎上重新衡量和判斷。

門檻變低,盒馬不再是“網紅”

盒馬曾經是新零售的代名詞,也是數字化轉型的標杆。2015年,在阿里提出“新零售”概念的背景下,盒馬正式成立,並把網際網路企業擅長的精細化、數字化賦予到了傳統零售的供應鏈、商品、交易、會員等各個環節,實現了全面數字化管理,盒馬因此擁有了“坪效是同行5倍”的輝煌成績。

一方面,伴隨以盒馬為代表的新零售的飛速發展,傳統零售行業經歷了顧客流失、業績下滑等一系列殘酷洗禮,許多零售企業逐漸意識到僵化的ERP系統和滯後的市場反應已經不具備競爭力。物美集團董事長張文中認為:“如果還按照傳統的銷售模式,實體店的效率和提供服務的水平、反應速度都沒有辦法繼續為廣大消費者服務。”

另一方面,面對跑馬圈地、不斷收割線下零售場景的阿里系、騰訊系,部分傳統零售企業在資本和噱頭的裹挾下開始數字化變革。

在主動學習和被迫轉型的交織下,整個行業進入數字零售時代。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的整理,50%以上的企業願意在智慧零售方面投入至少10萬元的預算。

目前零售企業的數字化轉型路徑主要有三種,一是以自研為主、採購為輔的模式,以步步高為例,資訊系統採取60%自研,40%採購,這種模式對人才和技術要求較高;二是接受網際網路巨頭的改造,以大潤發為代表;三是以多點為代表的幫助零售企業“舊城改造”的全渠道數字化解決方案平臺。

在多種選擇路徑下,傳統零售企業數字化轉型的門檻正在降低。可以說,相比傳統零售,盒馬依然保持一定的先進性,但不再是“網紅”。

SaaS系統,是終極方案?

近兩年,手握12億使用者的微信生態是深受零售企業青睞的數字化轉型工具,在許多零售企業看來,數字化的第一步是在線上建立消費者入口,而微信的社交屬性天然具備觸達線上使用者的優勢。但需要明確的是,微信、小程式、直播都是數字化連線工具,絕不能代表企業的數字化內功。

數字化轉型是一個系統工程,涉及雲計算、大資料等技術綜合運用,對於許多技術和人才儲備的中小零售企業來說,數字化轉型是是難以攻破的堡壘;此外,數字化轉型需要人力和資金的投入,也會給中小企業帶來經營上的壓力。

隨著國內SaaS市場的強勢崛起,以多點Dmall為代表的數字化平臺和工具為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降低了門檻。值得注意的是,在需求端場景越來越多元的情況下,商業Saas平臺開始與網際網路企業合作,打通全渠道服務能力。比如,多點Dmall在運用自身服務幫助零售企業打通各維度資料、完成底層數字化基礎建設的基礎上,與騰訊建立合作,透過對接微信等平臺的流量與工具,幫助實體零售企業提升數字化轉型成果的轉化效率。

放眼零售行業,盒馬背靠阿里巴巴這棵大樹,走在了數字化轉型道路的前列,便利蜂斥資15億元以演算法對便利店領域發起一場革命,但二者的底層邏輯並不具備開放性和中立性,其系統設計無法相容其他企業的數字化需求。而SaaS基於雲塑造的開放性、連線性的特質,讓眾多傳統零售企業具備了成為盒馬、比肩便利蜂的可能,這也是多點Dmall這些商業Saas平臺“舊城改造”的目的,這或許是屬於大多數傳統零售企業的終極數字化方案。

4
最新評論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從鬱金香 看B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