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這兩天頭部網貸平臺 微貸網和愛錢進都出現了問題,再加上前段時間的積木盒子給了年輕人上了第一次投資破產的經歷。

這個行業其實普通人謹慎碰,最好是碰都不要碰這個行業的風險是偏高的。

這個行業能撐到現在很多常識其實不侷限於p2p這個領域,希望大家手裡如果有閒錢,儘量還是考慮銀行,不是說。銀行的風險管理能力有多麼好,我們都知道,銀行也做過非常多的沙雕操作,而是銀行出事之後,你起碼有個地方找,多少還能要回來一點錢,還要一點臉,小機構各種直接 破產原地昇天。

老闆安排好資產轉移之後開心的去監獄裡面呆著,反正平臺在出問題的時候,監獄才是最安全的地方,很多機構外面包裝的跟無敵了一樣,你以為是遇到了絕世美女,可能他就是個猛男濾鏡加持後的嚶嚶怪。

這不重要,因為它們本質上都指向了同一件事,p2p 不完全是人對人,p2p的含義是點對點,完全中立的撮合平臺,做一個橋樑連線借款人與出借人,有一筆錢想拿去放貸,但不知道借給誰?也害怕摸不清對方的底細,所以就委託給p2p 平臺來放貸借款。人有資金需求,但是他們整體的資質不符合銀行嚴苛的要求,或者很多銀行要求抵押資產,他沒有,所以他願意接受稍微高一些的利息,從p2p平臺借錢。P2P做的就是配平天平的兩端,在這個過程中收取一定的管理費用,節約承擔稽核工作,所有資金都走第三方支付,理論上P2P平臺不碰資金,可以簡單理解為類似於房產中介。

幫找買家,幫買房者找房子,資金直接走銀,行手續直接走房管局,收取一定的中介費,這個模式從理論上而言是完美的,每筆資金都有定向的敘述,所以每個。債權都有對應的標底,並且由於模式是完全的點對點平臺不觸碰資金,所以理論上它也不存在擠兌這個概念,這是很多P2p平臺推廣時候的宣言,網際網路思維。

用機器學習風控去中心化,智慧撮合交易,但實際情況下都理想很豐滿,現實要比理想還要豐滿100倍,一屁股下來,把理想的屎都被壓出來,為什麼這個模式?是沒有辦法在現實中真正實現的,那就要說到三個核心問題了,第一個問題,自然規律問題,投資本身是有賠有賺的,這是一定的,但是這個行業是只能賺不能賠這違背了自然規律。

再怎麼說的高大上,這個東西說白了就是平臺幫你把錢借出去?如果你在生活中被人借過錢,那你一定能夠感受到借錢這個事情是借錢如拉稀還錢如便祕。

借錢是一個當爹的遊戲,錢借出去之前你是爹,錢借出去之後,他是爹!從同齡人生生變成了父子,給當代醫學倫理鑑定造成了巨大的困擾,現實中認識的人尚且如此,更別說網上八杆子打不著的人了,我就不考慮能怎麼樣呢?能順著網線過來砍我嘛?我手機一換手機卡一掰!說beybey!

更何況對方到底是不是冒用的身份是不是本人?甚至是不是人?他都是一個問題。

網際網路時代,沒有人知道螢幕的後面是誰?所以p2p 一定是有壞賬的,因為一定有人借錢不還,對吧?那麼問題來。外賬損失到底算誰頭上的按照標準而言,p2p其實是點對點的交易,錢不是給平臺,而是通過平臺給到篩選後的借款人,理論上錢要不回來了,風險應該由投資人自己來承擔,就讓你用支付寶把錢借給別人,別人跑路了,你打電話找支付寶要錢,可能會被大家嘲笑,因為操作的是你!p2p 上面這個邏輯是不通的。

你P2P說自己沒有責任,這是說不過去的,為什麼?因為支付寶也好,銀行也好,微信支付也好,都是工具,最終錢借給誰是借款人自己來決定打款的,所以人不會去怪工具,只會怪借錢的人!

而p2p是一個雙向撮合交易,也就是說,借錢的人是他們幫你找的,推到你面前的這時候你借出去的錢要是回不來了,你說是不是要找他?

通過中介買套房,結果房子裡面鬧鬼還是男鬼?我每天早上起來都屁股疼,你說我要去看痔瘡的費用是不是要找中介呢?但是我知道業務上其實不是這樣的法理也不是這樣的。

跟我講這個,我就要給你講人生了,跟國內的投資人扯法理說自己沒有問題,那就是讀書讀傻了,缺少社會毒打,從房產讓你可以看出來,房子降價了會有,人去鬧!但是增值了從來沒有人去給房產公司送錢一旦錢收不回來了,P2P,如果不兜底!頭都得給投資人打爆掉,必須要投資者兜底,投資者是不會跟你講道理的,這是現實,這是再怎麼嘲諷也改變不了的現實?老頭老太太往你公司一趟,媒體一線人,你能怎麼辦?但都得有很麻煩,他只是一個民營機構,它有什麼資格給你兜底呢?而且投資本,的風險是自然規律,如果100%賺錢的投資根本不需要從個體散戶那裡募資,對吧?如果能保證15%的無風險年化一堆一堆的機構排著門上來送錢,賈躍亭老師也不生態化了,瑞星也不去美國割韭菜了,但問題是沒有這樣的好事兒,你不兜底現在就去撿肥皂。你兜底,你就還有機會撐一段時間給自己。

那麼擺在你面前的問題就特別簡單,你是想現在就去撿肥皂,還想多活一段時間,鍛鍊一下自己的括約肌,再去撿肥皂,提高自己的競爭力,所有公司它都選後者。

畢竟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嘛,所以早期的 P2P,那真的是瘋狂撒幣,的大紛紛往裡面投錢,每一家都是剛性對付,很多都宣稱100%無壞賬,但吸引了大量的投資者後,為後面大量爆雷積攢了伏筆,順道說一句。

剛性兌付本身也是國家明令禁止的投資有風險是, 國家宣傳了幾十年的標語,很多人真是不把這個事情當回事的那一頭是剛兌不合規,也不符合自然規律。另一頭是不剛性兌付,立馬就會死,剛性兌付還有機會來轉移資產,那這就是第一個問題。

第二個問題是收益與風險的不匹配,就是世界上風險與收益從來都是對等的高收益必定帶來高風險,如果一件事情只有收益最高,風險最低,但這件事情必然是拼爹的。

如果你作為一個普通人發現了一個高收益,低風險的渠道,並且你還不存在一個不知道的今生父親,並且這還是別人告訴你的,那你的智商就是這裡面最大的風險。

隨便給大家舉幾個常見投資渠道的收益跟風險,以餘額寶為代表的一系列貨幣基金,無金額門檻高,高流動性年化收益是1到7個點之間波動,目前大概應該是1.7到1.8的樣子,風險極低,銀行存款沒有購買門檻一句期限不同,年化收益1到5個點之間與期限和金額有關,幾乎零風險銀行定期理財,有投資門檻,門檻0到100萬之間,年化收益2到5個點之間,與期限和金額有關,較低風險以上為低風險投資的實際收益率是不是很低?沒錯收益就是這麼低,這就是現實世界。

在整個世界範圍內,這個利率都還算有一點競爭力,國外很多地方更低,還有負利率的很多企業發展0息債都會被搶,因為瑞信在20年一月一口氣募集了超十億美金。

這些高大上的機構現在一個個都哭的慘不忍睹。

怎麼這個世界這麼殘酷?咖啡都不香了??信託存在一定的風險,年化6到10個點,期限比較長,投資門檻比較高,過去是剛性兌付。

現在已經被證明打破了剛性兌付,企業債存在一定的風險,年化3到10個點,每天有專門的市場交易,容易出黑天鵝以上為存在一定風險的產品的收益率都是實體。企業且往往有一定的實物作為抵押出事兒也是相對小概率事件,也有例外如某80億的黃金造假。

這真的是遭不住,股市就不說了,高風險,高收益年化,從負無窮到正無窮,超神超鬼層出不窮,掛鉤股市的那些基金也是一個道理,但相對股市波動要少一點,畢竟是有專業人士幫你做分散投資,而一個典型的龐氏騙局。

持續了20年金額500億美金的麥道夫騙局,然後華爾街大佬們瘋狂到褲子都沒了的產品,年化收益百分之10 到12%,這是龐氏king給到的收益率而P2p呢???10個點起,6到12個點左右的收益率也即平臺給到15個點算比較猛的了,或許瘋狂的時候,15個點20個點30個點40個點的比比皆是,而且投資門檻超低。

對外宣稱無歷史逾期實質性剛性兌付,但這裡就要思考一個問題?

他們憑什麼比銀行和大金融機構給的更高,是他們的資金成本更低嗎?顯然不可能,銀行活期利率那可都是白嫖級別的資金成本,是他們的資產端更優良嗎?更別鬧了哪個正經公司去找p2p借錢,銀行的利率跟服務他不香嗎?資質好的企業根本不缺貸款,甚至銀行,哭著喊著求貸款金融行業就是這樣。從來不會雪中送炭,只會搞錦上添花,最多的錢都是給最不缺錢的人,因為大機構而言,不犯錯,要比賺更多更加重要,P2P收回來的資金成本最低的都在六個點以上,再加上運營成本和壞賬的計提損失,實際放出去的利率要到百分之20甚至更高。

有點了解的朋友都知道,很多企業的毛利都沒這麼多,因為正常的企業不太會接受這種條款,那能接受這個條款的企業都是什麼品質呢?要麼就是品質比較差,別的渠道借不到錢,要麼就是各種小微企業,個體戶以及那種做不了抵押擔保的企業,銀行跟大機構不願意借錢!

因為確實也沒有抵押,並且生意也比較小,誰也不知道一年之後他們還在不在?就這樣本身就屬於次級的資產壞賬本身是不會低的,現實就這麼個現實。

魔幻的是很多平臺能一邊給初次級標底放大量款,一邊給投資的人高利率,一邊還能維持剛性對付一邊還能夠腆著臉對外說沒有壞賬,這到底是什麼水平?這是諾貝爾經濟學的水平,這是小母牛開飛機,小母牛座火箭,小母牛學量子力學小母牛太累了,讓人家歇歇吧,第三個問題,P2P的風險掌控能力。P2P的風險掌控能力,是很差的,我們區分事前掌控能力和事後掌控能力,p2b,機構是沒有能力做到跟地方地頭蛇一樣的水平的,事前是指民營機構難以做到極細緻的風險排查,要知道每一家銀行,它都是有地域劃分業務的,一般一個銀行只做自己轄區內的企業,大部分都是知根知底的,他們排查一家企業的時候,不僅可以直接呼叫相關的流水,納稅資訊,企業徵信報告等資料更可以直接跟相熟的企業去打聽派人去長期盯守去掌控一些特別瑣碎,但是很重要的資訊,尤其是質押真實性。多頭接待資訊三角債,擔保鏈老闆的和個人不良嗜好,例如喜歡吃屎等老闆的背景資源,真實的股權資訊等等等等。

線下的企業真的是特別狡猾,最老實最老實的,都起碼有三本帳,一本給銀行跟稅務看一本給投資人和員工看一本給自己看。不老實的一些的甚至,還會準備一份給配偶看。一本給小三看。準備一份給私生子看。

股權就更不用說了,各種帶持有隱形的交叉持股多不勝數,查清這些企業的問題,是一個浩大且讓人頭禿的事情,需要長期堅持的做調查做側面核實做邏輯勾稽,然後想盡辦法去套話,這是真正的針線活,盡職調查時候就基本不看漲,因為看了也沒用,只看水電煤的消耗,通過能源消耗,反推進。機器的產量反推生產能力,反推銷售額,然後要依據這種估算再去上下游企業再來同樣的一遍,即使這樣他都不能夠保證真實,因為線下的造假太嚴重了,無非是注水多少的問題。

而很多PVP機構是總部模式,大部分風險人員都在總部,每次出來都是出差,對於這些地方企業而言,這都是外來人,一個外來人是很難在短時間之內打入當地圈子,拿到更加準確實時資訊的,不是說他們的水平不行,而是這種出臺的外賣模式很難拿到一手和最。真實的資料,而錯誤的資料,一定會導致錯誤的判斷,那你說招本地人,可以嗎?當然可以,但是本地人跟地頭蛇的關係更加熟,完全可以聯起手來坐莊坑總公司因為他還是要在本地混的嘛,我大不了換一份工作就好了呀,本地才是我的根基,很多大的P2P企業的壞賬就是出現在錯誤相信了本地的風控和業務人員,結果被坑成了傻叉,順道再說一句,一個地方稍微好一點的企業早就被銀行摸了個底朝天了,銀行摸剩下的還會被當地的民間私貸 地頭蛇摸一遍。根本輪不到外地機構來喝湯!

是不是本地人這件事情真的特別特別重要?就像武漢80億黃金本地機構沒有一家上當的,因為都清楚這個企業是怎樣的奇葩老闆是多麼的玄幻,上當的都是外地機構,事後風險管理是指出現了問題之後,怎樣去保全資產考驗的是,如何讓企業付出足夠多的代價,找到足夠多的資產拿來還錢,這個更是地方機構的強項了,如果抵質押物沒有問題的話,銀行可以介入處理,可以走司法拍賣,可以低價讓地方同行來接手,實在不行交給指定的資產管理公司接盤,甚至於有的銀行我直接不處理,跟老闆商量好,把貸款貸款做個展期先付利息,本金不動做迴圈貸,一定要堅持到。行長升職或者調走在跑路,然後下一任行長到職的時候一看這是一個大坑,不行繼續做迴圈,你不能報,一定要堅持住。

處理壞賬的方式真的是多種多樣的本地非銀行機構則有更多花樣的玩法,大多都是在。

違法的邊緣瘋狂試探,但說出來我就要沒了,但沒關係,反正你知道有一萬種方法噁心人讓你還錢。

讓你還錢在家門口潑糞請客,找個艾滋病人天天跟著你,這都是屬於。開胃小菜,而外地公司來處理貸後資產,那麻煩可就大了,因為事前獲取到的很多資訊可能都是錯的,很多問題根本發現不了,可能等他們發現問題的時候基本上。能轉移的都已經弄完了,甚至地頭蛇兩眼一瞪,根本不怕你我就是當老賴,咱要在當地,我就是必勝客,各種資源關係把你外來客吃得死死的,即使官司不說畢勝我拖也拖死你,最後實在不行,被你一頓,育真的是最簡單直接粗暴的,所以外地非銀行機構對是相當脆弱的,基於以上三個問題,我們可以發現,這個行業面臨的問題點,資金成本高昂,貸款利率高,優質企業不接受高利息,最好的資產都在銀行。因而,壞賬率較高,事前調查很難查清問題,事後催收往往玩不過地頭蛇,被欺負是家常便飯。雖然壞賬頻發,但必須保證剛性兌付,如果不剛性兌付。使用者會吃了你,那總結一下哪裡有這麼好的事情呢?或者說陽間哪裡有這麼好的事情?所以為了不掉到陰間,很多企業他也想通了,做個p中介平臺,一點甜頭都沒有,反正都是玩犢子,資金池標題錯配以及假標自融。

趕快玩起來,這才是真正的目的,講白了就是偽造一些資產蓋堆蘿蔔章,然後用這些標題把投資人的收進來錢堆在一起,拿來先堵上之前不信邪留下了壞賬窟窿以及還前面投資人的本金和利息,虛假投資標底借新還舊就成了真正意義上的。龐氏騙局,讓所有不合理的要求都被滿足的操作,本身一定也是不合理且不合法的,當最大額資金有了無限的掌控權,人性是經不起考驗的一E租寶當年可是號稱。買空了國內所有奢侈品門店的奢侈品。

順手送給紅顏知己是1億的新加坡別墅,反正已經是旁氏了,那就是騙局思維了就是能吸引儘可能多少的人了,這時候那就要營銷驅動來打廣告了,有的主打大v站臺。一堆高大尚的大v帶頭下海離婚戰神朗老師當年就常幹這事兒,主打明星代言很多明星自己讀書都沒讀好動不動就被經紀人騙錢的? 就敢出來說,這是放心大平臺靠譜。

有的主打國企入股,其實是自己舔著臉上門送錢送股。求著對方收下,然後蹭對方熱度,有的主打上市公司,其實就是花點錢買個殼,買個程式碼。

港股一堆老千股便宜得很,有的主打銀行監管。其實,銀行只保證這個錢是確實到了標的公司,但是沒法保證這個標的公司是不是這個平臺的某個高管的某個親戚?

真的很多人一輩子的積蓄都投進去了,他甚至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訴求是違反經濟規律的。

原本這個行業在2017年就該全完蛋了,因為行業很多公司不在玩兒資金,只玩旁氏,只要一家出問題會影響所有人的信心去擠兌上!

做生意的也活不下去,然後惡性迴圈,擴大影響。

結果神奇的是,沒有玩完,很多企業活了下來,因為他們找到了新的財富密碼,以防洩露密碼是什麼?網路高利貸呀714呀,套路貸呀,只有魔法才能對抗魔法。

然後就成了一個很有趣的點,父母努力把錢投到了p2p。

想要多賺點錢給孩子買房,然後存些錢被拿來給他們的孩子去放高利貸,然後血又被吸了,是一種黑色幽默。

大量的非法集資公司轉型高利貸,然後趁著早期,大家還算不清楚利息,很多借款人還相對單純,善良,大賺了一筆,有幾家比較狠的,甚至直接洗牌上市了2017年那一波沒有死掉的公司。都或多或少涉及了這類業務,左手非法集資,右手高利貸,中間大量打廣告,本質就是一臺灰色的印鈔機,諷刺的是,真正嚴格意義上做純P2P的公司根本活不下去,但即使是靠著高利貸續命的公司,一旦高利貸做不下去,那就又要活不下去了,一個很簡單的道理是敢借高利貸的,沒有幾個是善茬,大多數都是走投無路的人或有一些不良嗜好的人,他們的一大特點就是。還款率低,潛逃率高,因為高利貸放的實在太多,導致很多人背了,根本還不起。

既然還不起了,那還還個屁,現大家都聰明了,你敢放高利我就敢不還。

反正你也不能上徵信,你亂催收,我就報警舉報,很多公司就又過不下去了。

反正高利貸違法嘛,如果沒有高利貸的暴利頂著很多公司到底拿什麼來?給投資人收益呢??然後遊戲就玩不下去了然後就是大家都看到了一地雞毛,很多人問被坑了之後如何要錢回來,只能說這個問題無解。這些騙局,唯一的防範措施就是事前不進去。

事後他們跑路了,或者完蛋了,或者錢都花完了,你真的是隻能向命運祈禱,而且說實話都2020。 P2P這套東西本身都不是什麼祕密小白死的差不多了?現在還玩P2P的人,很多人就是經不住高收益的誘惑而已。

賭自己不是最後一個,賭有人接盤自己。賭自己所投的平臺可以對抗經濟規律,而且本質上大家不是玩投資。

是在玩兒跑得快,都是個人的選擇,或許這就是人生吧。

最新評論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凜冬已至!螞蟻拉響抵抗風險的號角!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