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時至暮春,雨生百穀。家電業再次迎來一輪新能源汽車的“造車”熱潮,瞄準新能源汽車的系統供應商、部件供應商,成為不少家電企業的新商業版圖。華為釋出智慧汽車解決方案BU新品並牽手賽力斯、北汽開始“賣車”;海信則首次透露汽車電子三大布局,凸顯其未來戰略規劃。加上此前美的、海爾、創維、小米、格力、長虹等,可以說家電企業或將新能源汽車作為新的增長極。

科技創新作為當前家電產業升級的主要引擎,也受到行業和企業越來越多的重視。中國家用電器協會簽署《智慧財產權保護宣言》,旨在促進創新發展;美的集團啟動首屆科技創新挑戰賽,意在推進產學研平臺和創新機制;中國消費者協會點名電動牙刷清潔效果差,一定程度上也是對小家電缺乏品質匠心的鞭策。當然,科技創新也是很多家電企業抵抗原材料漲價壓力的最佳手段之一。

面對當前複雜多變的市場環境,所有家電廠商也在考驗中不斷變革突破:上市輔導後的酷開科技正式更名,並且推新調架構,謀求推高新的產業天花板;還有再次轉讓子公司部分股權的深康佳A,折射其轉型中的不確定性將是常態。而奧馬電器和米技國際2020年年報的量跌利虧,則意味著接下來的市場經營壓力不小。

如今家電營銷層面的變化同樣不小,尤其是在網際網路浪潮下變革的節奏將更快。巨量引擎3C家電行業峰會上明確,今年戰略級紅利驅動營銷全鏈增長的趨勢;七部門聯合釋出《網路直播營銷管理辦法(試行)》將規範直播帶貨環境。在此背景下,蘇寧內部會議則明確今年區域攻略的三大舉措,釋放出多重發展訊號。總之,進入巨頭爭霸的中國家電產業正在探索更多可能!

巨量引擎3C家電峰會:營銷全鏈增長的方法論

2021風潮:巨量引擎3C家電行業峰會在深圳舉辦,核心圍繞“全域性經營·科學增長”營銷新理念透傳,為實現客戶從“流量採買”到“生意經營”的認知轉變,指出營銷新要素分別是全鏈流量佈局、內容製造“認知推力”、線上的一體化生意場”,並分享巨量引擎營銷新理念,為客戶帶來更多的新營銷方法論。

3C家電行業當前正在發生鉅變:數字化程序明顯加快,線下渠道受阻,多數企業將線上零售作為面臨困境自救的關鍵。那麼也就出現很多難題:轉戰線上如何激發電商生意,如何在流量紅利消退、獲客成本提升時獲得新生意,如何打造爆款等等。針對家電產業,提出新3C模型:包括好內容、多觸達等層面的方法論,也為家電行業營銷創新開啟新思路。

簽署《智慧財產權保護宣言》:家電創新里程碑

中國專利保護協會、中國家用電器協會等15家行業協會(學會),在北京舉辦行業智慧財產權高質量發展交流會,並在會上共同簽署《智慧財產權保護宣言》。這是我國首份由多家全國性行業組織共同發表的智慧財產權保護宣言。該宣言指出要注重各行業智慧財產權保護,加快構建相關自律機制,以創新引領發展。

聚焦到家電行業來說,在40多年發展歷程中,實現從早期的技術引進、模仿跟隨向自主創新的轉變。尤其是‘十三五’期間完成創新驅動轉型,企業的專利數量大量增長。2019年35家核心家電企業獲批或公佈的專利數達8萬件,其中發明專利4.7萬件,是2015年的3倍。這是家電產業科技創新的縮影,而隨著《智慧財產權保護宣言》的簽署,更引領行業產業創新的新階段。

七部門聯合發文規範直播帶貨:促業態良性發展

國家網際網路資訊辦公室、公安部、商務部等七部門聯合釋出《網路直播營銷管理辦法(試行)》,自2021年5月25日起施行。該《辦法》旨在規範網路市場秩序,維護人民群眾合法權益,促進新業態健康有序發展,營造清朗網路空間。這也給風靡1年多的網路直播帶貨,展開了一輪規範化發展新變革。

網路直播營銷也就是直播帶貨,作為一種新興商業模式和網際網路業態,近年來發展勢頭迅猛,雖然在提振經濟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但也出現了平臺主體責任履行不到位、虛假宣傳和資料造假、假冒偽劣商品頻現、消費者維權取證困難等問題,也必然影響後續健康發展。及時出臺相應的制度規範,正為其確定一道紅線並指出方向,保護消費者權益。

出口一季度增七成,原材料漲價帶給家電業壓力

據海關統計,2021年1-3月中國家電累計出口額同比增長75.5%,3月當月較去年同比增長56.3%,這意味著今年家電出口遠超歷史同期。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預測,疫情如果在年內不能完全結束,今年家電出口或將突破千億美元大關、接近國內銷售規模,家電也將是繼手機之後,出口突破千億美元的又一大消費品行業。

多方資料顯示,一季度中國家電出口保持大幅提升態勢。支撐出口的兩大動力:一是疫情之下,歐美等海外市場的居民消費需求繼續增長;二是中國疫情的有效控制,讓中國供應鏈優勢持續凸顯。不過,接下來中國家電出口也將面臨一大挑戰,即大宗原材料漲價帶來的成本壓力陡增。如何在成本上升的情況下實現盈利,將是家電出口商面對的課題。

電動牙刷清潔效果差被點名:小家電通病依舊

中國消費者協會對網際網路上銷售的部分品牌25款電動牙刷產品開展比較試驗發現,市面上的電動牙刷產品在清潔效果上有較大的差異。根據試驗對比結果顯示,其中有16款樣品的清潔效果相對較好,另有4款樣品欠佳,清潔效果較差,涉及榮事達、千山、j-style、南極人四個品牌。

電動牙刷作為新興的產品品類,在進入市場就引發火爆銷售。不過,因為技術門檻低,很多品牌都開始入局這一領域,不乏一些局外人進入。但是一方面,行業還沒有完備的規範和標準;另一方面則是一些小家電企業仍然存在僥倖心理,沒有技術積累,也不注重技術和產品創新,導致產品質量低、消費者體驗差。或許與很多小家電品類一樣,電動牙刷也需要來場品牌洗牌。

華為突然高調賣車:跨界解決方案引領新賽道

先是2021年華為智慧汽車解決方案BU新產品釋出會召開。現場釋出智慧座艙、自動駕駛輔助零部件、智慧駕駛計算平臺、自動駕駛測試平臺以及熱管理系統等五大領域的新產品。接著華為在上海舉行智慧出行華為智選品鑑會,宣佈賽力斯華為智選SF5正式入駐華為旗艦店。此後,華為聯合北汽推出首款自動駕駛汽車“極狐阿爾法S華為HI版”,引發市場熱議。

不管是從新發布的新平臺和系統,還是與賽力斯等車企的跨界合作,華為的目標除了提供領先的ICT智慧汽車解決方案,幫助車企造好車;還旨在打通品牌、營銷和銷售通道,幫助車企賣好車。截至4月22日24時,賽力斯華為智選SF5車型兩日訂單已突破3000輛。同時,華為升級打造的全新體驗,也讓汽車真正融入“人、車、家智慧生活”場景中,而成為真正的智慧生態終端。

美的啟動首屆科技創新挑戰賽:創新機制再拓寬

美的集團發起、面向高校和全社會創新人才的美的首屆科技創新挑戰賽正式啟動報名,此次賽事以“人工電子感官”為主題,涉及研究電子感官技術及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場景。該賽事時間跨度長達4個多月,面向全社會開放,最終獎金額約50萬元,還可獲得入職美的、專案孵化與投資對接等機會。

科技創新大賽是美的整合社會化創新資源的一個縮影,顯然其目標是打造一個社會化的產學研融合創新平臺,這也是其從全球製造巨頭向國際化科技型產業集團轉型升級的折射。從中也可以看到,以“科技領先,使用者直達,數智驅動,全球突破”為戰略主軸的美的,正以更開放的姿態、更寬闊的格局和更多元的產業佈局,加快以技術創新驅動產品和產業革新。

海信汽車電子三大布局:跨界汽車領域又一玩家

在2021青島智慧網聯新能源汽車發展論壇現場,海信汽車電子研究所對外闡述了海信在車路協同領域的探索與實踐,並首次展示其在汽車電子產業佈局。依託汽車空調資源優勢、新型顯示互動優勢、智慧交通技術優勢等,海信將主要佈局三大領域:包括車路協同、智慧座艙、整車熱管理。

家電業近日正掀起一輪“造車”熱:創維集團大股東黃宏生旗下的開沃新能源集團獲得創維集團的品牌授權;海爾相繼牽手奇瑞、上汽涉足“造車”領域;更不要說華為、小米的大手筆佈局。此次海信確定新的方向,其定位瞄準“服務主機廠,做智慧汽車關鍵部件與方案一流的供應商。”雖然汽車場景確實是掘金風口,但如何跨界協同仍是是新的考驗。

轉讓子公司部分股權:深康佳A為轉型再賣資產

日前深康佳A釋出公告,為最佳化公司資產配置,推動下屬公司資本化運作,公司正在籌劃在國有產權交易所公開掛牌轉讓控股子公司毅康科技不超過15%股權。根據相關規定,本次交易的掛牌底價將不低於資產評估機構的評估值。毅康科技為公司持股51%的控股子公司,主要從事綜合水務治理業務。

自2020下半年以來,深康佳A頻繁釋出資產轉讓的相關公告。僅2020年就釋出6則資產轉讓公告,包括所持公司股權以及物聯網、超高畫質顯示終端等相關專利,累計涉及金額達13.66億元。頻頻變賣資產被認為與康佳本身資金壓力和戰略轉型有關,在確定“科技+產業+園區”的發展模式後,康佳正大手筆投入推動向創新型科技產業集團轉型,但成果如何還有待檢驗。

推共享屏調組織架構:酷開更名欲開闢新賽道

酷開科技“無界空間·共享新生”新技術釋出會在北京舉行,釋出全新“共享屏”。作為酷開科技“屏屏互聯”生態中的重要一環,共享屏打破所有的“螢幕孤島”,打造一個開放互動的大屏互動生態,並將大屏的價值進一步激發,實現裝置之間的關聯、內容之間的共享、使用者之間的互動。共享屏創新使用大賽、共享屏開放平臺和開發者計劃也在本次釋出會上正式亮相。

在開源架構下,酷開科技正豐富共享屏生態,引領多屏協作辦公時代。同時,在接受上市輔導後,酷開網路正式更名為酷開科技,且調整相關組織架構。除了共享屏事業部外,還將智慧家用電視歸併為客廳事業部,大屏廣告調整為數字營銷事業部,此外還有負責商用和對公領域的事業部,為酷開科技上市蓄力。

蘇寧內部會張近東明確:今年區域攻略三大舉措

蘇寧董事長張近東召開蘇寧大區工作部署暨五一促銷動員會,針對即將到來的五一大促,張近東要求全力保障使用者體驗與服務品質。還重點佈局“區域發展攻略”,提出了深耕區域發展、推動本地網際網路運營以及依託雲網萬店整合資源三大重點發展舉措。從蘇寧易購2020年年度報告和一季度報資料看,公司營業收入和利潤正擺脫泥潭。

對於未來十年,蘇寧易購將其定義為“場景零售服務十年”,由零售商升級為“零售服務商”。透過加強零售基礎能力的開放,幫助更多的中小零售商成功,來開啟盈利增長空間和行業升級空間。這背後就是蘇寧佈局的中心目標:“今年,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要實現100家大型雲店的建設升級,下沉市場要依託零售雲持續提升線下場景拓展速度。”

奧馬電器修正2020年業績:淨利大跌11倍

1月份奧馬電器釋出2020年業績預告,但在4月份進行業績修訂。修正後的資料顯示:總營收為83.45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2.89%;盈利為1.67億元,同比增長21.49%。利潤總額為1765.85萬元,同比下降88.56%。淨利方面,歸母淨利潤為虧損5.34億元,同比大跌1102.40%。

與之前業績預告相比,修正後的淨利潤顯然存在較大差距。1月份釋出的業績預告中,淨利潤虧損額7488.8萬元-1.5億元,同比下降240.53%-380.9%。雖然營收差別不大,但淨利虧損增加了幾倍。與業績預告修正公告一起釋出的,還有奧馬電器第四屆董事會第四十七次會議決議公告,擬在2021年內完成金融科技業務板塊終止經營及資產處置工作。

米技國際2020年量跌利虧:洋品牌也失靈了

最新發布的米技國際控股公告顯示:2020年公司營收約為1.89億元,同比大降23.11%;歸屬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為虧損2112.8萬元,而上一財年則為盈利1876.1萬元,同比大跌112.6%。雖然毛利率高達50.2%,但公司三大主營產品紅外線的輻熱爐、電磁爐,以及鍋具,營收全線下滑,跌幅最高的品類達到了41%。

德國米技進入中國市場20年來,憑藉德國品牌的身份,以“無明火”烹飪理念佔據了一定市場。但洋品牌紅利時代正在成為過去,其近年來也一直努力從灶具產品向鍋具產品的擴張,但並不理想。不管是米技,還是任何其它洋品牌,一定要看到,洋品牌的光環早就不靈光了,以中國市場和使用者需求為核心,並進行產品、技術創新才是關鍵。

====

====

4
最新評論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微整後的華東醫藥,差點沒看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