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被年輕人親切的稱呼為“小破站”的Bilibili在港股2次上市了,對於投資者來說,雖然這次打新的門檻每一手接近兩萬港元,但是B站仍然獲得170倍超額認購份額。

我認購了2萬份,最後只獲得了340份。

不熟悉B站的投資者認為,這一個影片彈幕網站靠什麼盈利?又是怎麼去支撐起未來呢?

但是投資了B站的投資者卻比茅臺的股東還要堅定,他們堅信B站就是那一道光。

結果B站2次上市後的5天內,上漲了120點,市值來到了3311億。

一個小眾的影片彈幕網站是怎麼樣成長為資本市場的寵兒,億萬年輕人的精神家園呢?

這個小破站堅守到今天的秘訣又是什麼?

我們翻開B站的財報,也許能得到一絲答案。

2020財年,B站營收120億,同比增長了77%;活躍使用者達到了2.02億,同比增長了55%,付費使用者達到了1790萬,同比增長了103%。

在其他影片網站的毛利率剛剛由負轉正的時候,B站的毛利率已經達到了驚人的24.6%

但在這些光鮮的數字背後,是B站創下了虧損新高,31.66億的虧損,比2019年的13.79億虧損增加了一倍不止。

那究竟是什麼支撐起了投資者對於B站的信心呢?

是年輕人支撐的未來。

在B站2.02億的月活使用者中,75%的使用者年齡在24歲以下,這些年輕人平均每天花在B站上的時間長達80分鐘,這讓B站成為中國網際網路年輕人最喜歡的網路家園。

這些“Z時代”使用者在B站身上展現出了驚人的粘性。

資本市場的故事最喜歡提什麼?

未來的增長空間。

而年輕人,正是開啟增長的那一扇窗。

B站憑什麼能這麼吸引年輕人?

我覺得這是天時地利與人和,三要素共同作用的結果,三者缺一不可。

天時是什麼呢?

這個時代的年輕人,其實非常孤獨。

為什麼抖音、快手、手遊各種娛樂專案在近幾年變得如此火爆?

其實這沒有多麼神奇,而是這些“奶頭樂”恰好用一種最簡單的方式滿足了年輕人“消磨時間”的需求。

成長在壓力日漸增大的社會中,生活在日漸冷漠的城市中的這一代年輕人,雖然能被短影片、遊戲的樂趣所打動。

但是隻要一關掉APP之後,就是無盡的空虛。

年輕人DNA中的社交需求依然得不到滿足,他們需要什麼?是娛樂、還是刺激?

都不是,而是同一種共鳴,是來自陌生人成為夥伴的認同感。

那麼,什麼又是地利呢?

那就是B站自帶的社交基因。

抖音也是這樣,但是由於影片時長和缺乏彈幕文化的原因,觀看抖音的時候,你大多數時間都是在不斷在“刷”影片,快速的瀏覽,很少停下來和作者以及其他觀眾有溝通的衝動。

B站從出生之日起就有著彈幕文化,它的意義就在於,將內容進行空間上的延伸。

看影片不再是一方單純的接受另一方的輸出,而變成了影片製作者、其他觀眾和你這三方透過影片媒介進行社交的活動。

彈幕文化也印刻著對於人性的洞察,很多人的性格本身比較內斂,不願意將自己暴露在大庭廣眾之下,但同時又熱衷圍觀,欣賞別人的喜怒哀樂。

所以,每當一個意見領袖式的人物(KOL)出現時,會極大的引起共鳴與推崇。

這樣一個人物可以滿足網民多方面的需求,從而引來爆炸式的 關注與追隨,使用者也隨著沉澱下來。

而人和,就是B站對於商業的理解和堅守。

B站的舵手們在十餘年的時間裡做過各種商業道路上的嘗試。

最後呈現出的,是以使用者體驗為本,極其剋制的商業化程序。

當然,這也跟企業的領導者有關係。

B站的CEO陳睿當年捨棄獵豹即將上市的1億期權,入職僅有30人的B站,他有一句話我特別欣賞。

“人這一輩子只能要一個東西,而且只能先舍再取。”

我曾經問公司裡的喜歡玩B站的小年輕,B 站的核心競爭力是什麼?

他們說兩個字,包容。

你可以在B站上找到各行各業的專業知識,有“局座張紹忠的軍事講座,又有“法外狂徒張三”的羅翔講刑法。

共青團中央甚至評價說,年輕人都在B站上學習。

B站的每一刻,都有不同文化在交織碰撞,都有有趣的靈魂在彼此遇見。

而小年輕告訴我的另一點,是B站看影片沒廣告。

影片不帶廣告,這句 話說起來簡單,卻是違背了內容平臺盈利的基本邏輯。

我們以國內3大影片平臺為例,不管是騰訊影片,還是優酷、愛奇藝,影片都會在 播放過程中的貼片廣告,並且會員體系會與廣告深度捆綁,進行二次創收。

但是B站卻堅決忍住,沒有這樣的廣告,這讓我感到特別詫異。

一個以社交、內容為生的企業,想要擴大使用者群體,社群氛圍必然變差,想要留下內容作者,就要多給好處,這和利潤最大化相違背。

更關鍵的是想要剋制自己的商業化運營,不去接廣告,盈利的壓力就會像達摩利斯之劍一樣懸在他的頭頂上。

要做到這樣,真的太難了,無數優秀的產品和平臺並不是沒有亮點,而是因為難以堅守。

盈利的要求會給經營者最大的壓力,同時,慾望也會影響著創業者的初心。

是立馬變現去賺一筆,還是頂著虧損打磨產品?

我想B站財報上那31個億的虧損,就是一種回答。

B站能不能憑使用者來賺錢?

然而十多年來,B站雖然在商業化上做了各種各樣的努力,但卻保持了極其的剋制,B站的CEO陳睿甚至會在知乎上,向用戶解釋B站商業化嘗試的前因後果。

這個承諾是真是假,能保持多久雖然沒人能知道。

但這種剋制和堅守的態度,確確實實是能讓使用者產生溫暖,會覺得我們是因為熱愛,而不是錢才走到了一起。

結果,年輕使用者反而更捨得在B站上花錢了。

B站沒有忘記這群陪伴自己成長的小夥伴。

同甘苦,共享福,這是B站對於這群夥伴的承諾。

從B站的財報中可以看出,2020年4季度B站的收入分享成本為1.948億美元,佔總成本的43.9%。

所以,我更認為B站的人和,是一種長期主義。

所謂長期主義,就是明白自己的目標是什麼,去苦修基本功,堅持做正確的事,不為短期利益所擾,以天下之至拙,勝天下之至巧。

在社會資本化程序不斷深入的當下,一夜暴富幾乎成為了每一個創業者的追求。

今天天使輪,明天F輪,三年就能IPO上市。

但是當潮水褪去才知道誰在裸泳。

商業的道路有很多條,但本質永遠不會變,它始終是為了完成價值的轉換。

很多創業者最終的成敗,其實在一開始就已經定下了結果。

如果你從一開始就知道自己要去做什麼,要完成什麼樣的目標。

那我不僅要恭喜你,更希望你能長期的堅守下去,不斷蛻變,不斷革新,去實現最終的目標。

但行好事,莫問前程,前程就在不遠的前方。

責任編輯丨羅英凡

5
最新評論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新商業的超級法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