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技術變革和商業模式的演變不斷衝擊著創業者和企業家的心理防線,跨界打劫式的市場競爭和眼花繚亂的新興模式不斷打破守成企業的城牆。這就是新商業時代的力量!什麼是新商業?簡單而言,新商業就是透過技術、內容等方式打破原有的傳統價值鏈,從而不斷滿足和激發消費者潛在新需求並創造新的商業價值體系的市場行為。

打破傳統價值鏈、構建創新價值價值體系,這就是新商業。企業的產品如果停留在教育消費者的理解上,無疑會讓企業的營銷偏離正軌。因為消費者不是要被告知,而是要被理解;消費者不是要被教育,而是企業要向消費者學習。企業的市場如果停留在對於行業的理解上,無疑也會讓企業偏離正軌。因為市場是一個載體,承載著消費者的期望,而不是承載著行業的規則。

但是大部分企業卻常常從完全相反的方向來理解營銷,這主要集中體現在兩個方面:

第一, 常常把競爭對手的變化誤解為市場的變化;

第二, 常常把營銷創新誤解為市場的變化。

所以,不能夠簡單地理解市場,必須要知道市場內在的變化,這個內在的變化就是顧客需求的變化。對於營銷而言,使其能夠生存的空間不是企業的營銷資源,不是營銷人員的能力,而是在實現顧客價值的哪一點上企業能夠有所作為。這一點就是企業營銷的生存空間。

新商業是這個時代最偉大也最廣闊的商業機會,在這方面,小米、抖音、快手、一條、日日煮、有貨YOHO!、盒馬鮮生、超級物種、同道大叔、平安好醫生、喜馬拉雅、美麗聯合、寶寶樹、年糕媽媽、日食記、下廚房、十二棟文化等眾多新商業領先企業都在了浪尖上。

在這個市場格局改朝換代的時代節點上,誰能密切關注市場動態,洞察行業變化,不斷追求最新技術,以滿足客戶的多樣化需求,誰就能真正實現進化升級,迎接更廣闊的未來。

那麼,如何才是新商業的成功法則?如何實現商業進階?如何把握迅猛變化之後的未來?新商業的核心是什麼?

目前新商業已經涵蓋了食品、服飾、鞋帽、家居、美妝、電子、圖書、智慧硬體等眾多領域,未來還將向著更廣闊的市場延伸。甚至未來將有可能徹底改變整個商業生態,每一個消費市場都可能被新商業法則所顛覆或改造。

一切與消費者有關的商業,都將重塑!

一切與消費者有關的企業,都必須變革!

為什麼小米智慧生態體系一短短五年時間年銷售額超過百億元?

為什麼一條從短影片到一條體驗館短短兩年單月營收接近1億?

為什麼環球鋪手兩年時間實現年銷售收入近8億元?

為什麼一些優秀的新商業企業能夠實現不斷的商業跨界和跨越?

為什麼眾多企業都紛紛加入到新零售的競爭之中?

在研究分析了近百個新商業案例之後,我提煉出了新商業的五超法則,認為這才是新商業的超級戰法。

以下是我研究的部分典型新商業企業。

為了讓更多的創業者和企業家學習瞭解新商業的規則和打法,我研究提煉出了新商業超級戰法-五超模式。

五超模式從超越認知開始,結合超維競爭、超準精眾、超特產品、超速運營和超感體驗,提煉出了在新商業時代的作戰體系,而五超模式最終的結果,就是打造出超級品牌。

我認為,新商業時代的超級品牌是品牌方與消費者建立起來的一整套共識機制,與傳統的品牌時代單方面強調品牌方的傳播不同,新商業時代的超級品牌更像一個由品牌方、利益相關企業和消費者組成的大社群。

2

新商業的超級戰法之一:超越認知

人類永遠都存在認知侷限。

最早人類認為世界的核心是地球,所以產生地心說,之後發現地球並非世界的核心,產生了日心說,在之後日心說被否定,產生了天空立法說,現代又發現黑洞,進而認為宇宙雖然是有限的,但並沒有核心。

這就是認知侷限。人類的歷史,就是不斷突破認知侷限的歷史。

在商業上,我們同樣存在著這樣那樣的認知侷限。

而戰勝認知侷限,是新商業時代成功的起點。

騰訊公司副總裁、騰訊互動娛樂天美工作室群總裁姚曉光公開演講表示,網際網路時代的競爭,最終取決於“認知”。只有敢於去接受和認識這些新的東西,才有可能獲得機會。而其所負責的《王者榮耀》之所以能夠成為年收入超300億元的手遊,就是在認知上超越了其它遊戲企業。

阿里巴巴創始人馬雲的認知水平高度也被企業家廣為敬仰。阿里巴巴集團來說,是1(馬雲個人)+1(阿里巴巴決策層和外部智囊團)大於2的結果,這是巨無霸企業透過行業撬動作用,影響眾多領域和多片區域、甚至國家經濟走向的能力,是認知、管理、決策領先的結果。

不斷升級中的的巨大認知優勢,讓馬雲及阿里巴巴集團早於絕大多數企業,完成原始積累、早期量變和質變,成就了一個龐大的商業帝國。

任何一個在變革大潮中創業成功或帶領原有企業繼續成長的人,都是早人一步跨越了認知侷限或超越了原有認知侷限的人。

高層級的領導認知,是一個人就像一支隊伍,擁有持續的核心覆蓋能力,而高級別的團隊認知,一支隊伍也應該像一個人一樣,作為整體擁有可以不斷複利的學習、遷移、升級能力。

超越認知的另一面,則是針對消費者。

超越消費者認知,就是創造出消費者意識以外的產品和體驗,從而讓消費者對產品和體驗產生全新的期待。

超越消費者認知的產品和體驗,成為新商業最重要的一個方面。

3

新商業的超級戰法之二:超維競爭

超維競爭,就是在在更高維度上對傳統商業競爭法則的顛覆,從而提升了競爭的維度,從而使得傳統企業失去競爭優勢。

獵豹移動創始人在《大變革時代的生存之道》寫到:升維思考,降維打擊。找到破據點,要花時間,把一件時間把一件事情想清楚,站在比別人更高的維度想清楚方向,執行的時候比別人更兇狠。

在我看來,升維思考,降維打擊,可以更改為超維競爭。

超維競爭,就是在原有的競爭維度之外的維度競爭,超出原有的競爭法則,新創造出一個新的維度,利用新維度與原有維度的強者競爭,從而戰勝對方。

我們都知道一個管理學的法則,叫木桶理論,一隻水桶能裝多少水取決於它最短的那塊木板 ,指的是企業的短板決定了企業的發展。

之後出現了新木桶理論,認為:一隻木桶能夠裝多少水正常情況下(指木桶的大小是一定的,也不斜放等)取決於三方面的因素:

第一、是每一塊木板的長度,最短的木板決定盛水量。

第二、是木板與木板之間的結合是否緊密。

第三、是有一個很好的桶底。

第一個因素大家好理解;但如果木板與木板之間存在縫隙或縫隙很大,也無法裝滿水;同樣如果沒有好的桶底,盛水只能是空想,這就是新木桶原理。

而在新商業時代,新木桶理論也變弱了,現在已經變為同樣木桶大小,但如果一個木桶增加了厚度,由於木板本身也會吸水,從而就能裝入更多的水。

還有一種方法,就是木桶增加了速度,則在某一個時間一個木桶會比另外一個木桶裝更多的水。

在新商業時代,由於消費者需求發生了重大的變革,消費者原本不關注的一些東西變得越來越重要,消費者之前願意捨棄一些東西以換取低價格的情景發生了變化,消費者對產品效能或功能以外的體驗、情感等越來越重視,這使得一些超維競爭的企業擁有了優勢。

1.市場領先法規:第一比最好要好。

我們常常以為最好的東西總是能夠拿到最大的市場,而事實告訴我們,並非如此,拿到最大市場份額的永遠是領先的。比如社交軟體。這個世界上有沒有比QQ、微信更好的社交軟體呢?當然有,但是,幾乎沒有人可以挑戰騰訊在社交領域的地位。阿里集團年年用紅包來衝刺,但收效甚微。就是因為,騰訊的社交是領先的,你就算比它更好更有優勢,也極難挑戰它的地位。

那怎麼辦?

不要去挑戰領先者,而要創造一個新的領域,從而佔領第一。第一永遠比更好有效果。

第一永遠比更好更重要!

那麼怎麼創造第一呢?這就需要創新。

2.產品創新法則

在決定奪取某塊市場領域之後,一定不要只試圖做得比對方更好,而要爭取創新,尋找跟對方的差異,然後加強這種差異,從而創造出新的領域,進而佔據這個領域的第一。

比如在美國引進了荷蘭的喜力啤酒,喜力啤酒大獲成功。通常的想法是從歐洲再引進一種更高檔的啤酒來跟喜力競爭,但事實上,更好的策略是做美國本土產的高檔啤酒。因為喜力已經成為進口啤酒領域的第一,向這個領地發起進攻極為困難,而另外開拓一個具有差異的領地,就會更為容易,所以他們開發了高檔國產啤酒Michelob。

我們在市場上看到很多不願意創新,而願意採取跟隨戰術,試圖用做到更好來挑戰第一。其結果,應該蠻讓人擔心的。

3.深入人心法則

為什麼第一很難攻下?因為第一具備一個特點:深入人心。因為第一的地位,產品已經在消費者的心中打下了標籤,使人一提這種東西,就會成為代名詞。所以, 每一個商業領域的入場者,都應該爭取讓自己成為某個行業的代名詞,比如搜尋我們就能想到百度。百度佔據了搜尋的領地。它就成為很難攻克的城堡。

可能有的人會說,我又不做生意。為什麼要學這個?其實這種市場的法規也可以應用到職場跟生活當中。

我們人也需要一個鮮明的標籤,比如職場,我們需要一個標籤,讓老闆碰到某樣事情,能夠第一個想到我們。人際交往當中,我們也需要一個標籤,讓大家一提起來就能想到我們。我們不段的學習,其實就是需要獲得一種更好的標籤。

那麼,這種深入人心的法則決定了市場的最終競爭不是產品,而是觀念。

4.觀念競爭法則

市場最有趣味的地方,不是產品的比較,而是觀念的比較。不會有人把產品一一拆解開來,然後對比其中的優劣。反而是觀點的比較。比如寶馬車跟賓士車。往往不是一一對比排量、發動機、車架等等,而是奪取人心中的觀點。寶馬奪取了駕駛感最好這個觀點,賓士奪取了乘坐舒適這個觀點。

再比如礦泉水。最有名的觀點來自農夫山泉有點甜,事實證明,農夫山泉的水並不比別人甜,甚至不如別人甜,但消費者不會去比較,農夫山泉用大量的廣告去宣傳這一點,然後在觀點之戰上取得了勝利。

所以,當你要宣傳一個東西時,放棄宣傳產品,而要記住,宣傳觀點!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事情呢?因為概念集中法則。

5.概念集中法則

使用者的腦海裡,在某一個領域只能存在一個名詞或概念。這就是概念集中法則。如果你能夠佔有這個名詞,那你就能獲得成功。比如《腦洞歷史觀》要佔據歷史自媒體這個名詞,《秦藏》要佔據諸子百家小說這個名詞。如果成功,那當然能夠取得領先。

比如沃爾沃汽車,它佔據了什麼名詞呢?安全性!

這個是很關鍵的,因為任何一個名詞,都很難讓兩個公司共同擁有。

6.概念專有法規

所以,不要輕易去奪取已經被佔領的名詞,要想辦法創造一個新的名詞,然後把這個新名詞打入消費者的腦海裡。

那麼,如果已有名詞被佔領,但自己又確實想加入,那怎麼辦?

7.階梯定位法則

消費者心裡都有一個消費的階梯,比如網上購物,可能會首先天貓,然後京東,然後再淘寶這樣的階梯。因為這種階梯的存在,使得後來者可以從中得到自己的市場地位。

沒有必要去攻擊第一的位置,而應尋找到自己的消費階梯。

那麼一個領域會有多少個階梯呢?作者表示,因為人的思維,一個領域最多可以容納七個階梯。但很多領域都會歸於兩強競爭的情況。

8.兩強相爭法則

這個很明顯了,可樂有可口可樂跟百事可樂,汽車有寶馬賓士,快餐有麥當勞跟肯德基。你可以在很多領域找到這樣的情況。兩強競爭的最終結果,倒黴的是第三甚至是第四。

比如王老吉跟加多寶的兩強競爭,最終涼茶領域最受傷的不是這兩位,而是和其正這些原本有良好勢頭的品牌。

那麼,關於生存,最重要的是不要成為第三。

9.針對第一法則

要確立自己的老二位置,就需要針對第一法則,透過分析第一來尋找自己的定位。比如可口可樂是定位於傳統家庭使用者,那百事可樂則主打年輕品牌。這是具體分析使用者的總類得出來的。比如資訊類的產品,你要分析處於第一位的特點,然後尋找到他們沒有滿足的使用者,然後去填補這個空間。如果這個空間足夠大,那你就可能成為市場的第二。

10.品種細分法則

那是不是一個市場最多隻能存在二個產品呢?通常是這樣,但還有例外,就是市場細分。你永遠都可以細分這個市場,從中找出不一樣的領域。汽車有高檔汽車,有豪華汽車,有越野車,有旅行車,有家用車等等,國內數家不錯的車企透過細分,搶佔細分領域的龍頭,獲得不了錯的成績,比如長城主攻SUV領域。

11.商標擴充套件法則

很多公司因為收益的增加,會嘗試商標擴充套件。其實商標的擴充套件並不是一個好辦法。比如茅臺曾經生產一種葡萄酒,然後冠上茅臺葡萄酒的名字。這其實就是一個並不明智的選擇,因為茅臺在大眾的認識裡,就是高檔白酒的代稱,跟葡萄酒有很大的區別。大眾不會因為茅臺兩個字去買葡萄酒,反而會動搖茅臺是白酒王者這個固有的標籤。這就是商標擴充套件失敗的例子。

12.有所犧牲法則

為了避免商標擴充套件帶來的惡果,那就需要有所犧牲法則。犧牲什麼呢?產品系列、目標市場,以及不斷的變化。

要犧牲一些產品系列,不要試圖去打造超全的產品系列。根據二八理論,最終幫你賺到錢的是百分之二十的產品,所以去掉系列中的百分之八十,抓住關鍵的百分之二十。

還有目標市場,不要試圖搶佔所有的市場,以資訊而論,不要試圖用一款產品完全滿足所有的使用者,因為使用者的資訊是分層的。大眾娛樂資訊、精英資訊、專業資訊等等,你必須要放棄某些你可能無法得到的使用者。

還要,要放棄某些變化。不是每一種變化都會帶來改善,可能有的變化,不但沒有幫助你獲取新的東西,反而會失去原有的地盤。

好運將降臨那些捨得作出犧牲的人。

13.對立特徵法則

怎麼挑戰市場的領先者?可以考慮對立特徵。比如對方是一次性的用品,則可以考慮持久型用具。對方以快為主打,那麼你可以考慮以慢但精為特色。永遠不要跟對方同質,尋找跟對方對立的特徵,然後佔領它!

14.坦誠相見法則

市場營銷的一個秘密是,大眾是可以容忍缺點的。所以當你的產品確實有某種不足時,不要試圖掩蓋,而應該坦誠相見。比如某航空公司以銷售低價機票為主打,那不可避免機餐的質量要下降。那麼坦誠相見就可以了,消費者會做出自己的選擇。

15.唯一策略法則

我們的營銷是所有工作的累積?現實是,只有你做對了唯一的那條策略,你才可能成功。

比如可口可樂做了很宣傳:我們將滿足您的口味;這 是真正的選擇;請跟上潮流;紅色、白色以及你;你不能否認自己的感覺……

但真正有用的是什麼?是可口可樂開始宣傳:真正的飲料。

我們才是老大哥!

而關於耐克,唯一有效的其實是just do it。

我們一定要找到這個唯一有效的東西,才不會把精力浪費在無用的宣傳上。

除了上面這些法則,還有不可預見法則、驕兵必敗法則、正視失敗法則、過度宣傳法、駕馭趨勢法則、財力支援法則等等。所以,任何商業事件,都是被千千萬萬的因素影響著的。作為觀察商業、分析商業的人,當然要去盡力總結、發現規律、學習借鑑,但是,要記得不要把商業當成物理。我們是不可能按照總結物理定律那樣總結商業,並且希望之後可以原封不動地重複很多遍的

實際上這也是商業有魅力的所在。 它總是在發展、變化,沒有一個法則是萬用的、一定能保證成功的以後,不管是我的專欄,還是任何成功的企業家、投資人,在給你拆解和分析商業的時候,你都要保持一種清醒——要明白這些理論可以去學習、去理解,甚至去應用,但千萬不要覺得它們像不變的物理定律似的。否則你就會錯失了真正理解商業、還原商業世界本質的機會了

3
最新評論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解讀」超越行業平均水平 TCL電子交出2020年優秀成績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