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上帝有一天夜訪一個股民,並問他有什麼願望。

“我想賺錢。”股民單刀直入地說。

上帝就掏出了一張中國A股的市盈率變化圖給他看:“賺錢其實很簡單,看看這圖,你在綠色區域買入,在紅色區域賣出就穩賺了。”

股民追問:“如果綠色區域永遠不出現,那該怎麼辦?”

“耐心等待。”上帝答道。

A股歷史平均市盈率走勢圖

此圖揭示的規律屢試不爽——當市場處於20倍市盈率以下,買入。接近50倍市盈率,賣出。

這幅簡單的圖表真正告訴了股民夢寐以求的如何才能簡單真正地實現“低買高賣”:耐心等待價值低估的時候(一般也對應市場的低位區域),買入後不折騰,依舊是耐心等待估值泡沫的時候(也就對應市場的高位),並在瘋狂中了結。

“在熊市中買資產,牛市中套現”。可惜很多股民都做反了。他們把股市當成了遊樂場,頻繁進進出出,這就是市場始終脫不了“一勝二平七輸”鐵律的原因,註定只有少數人能在市場中賺錢。

事實也證明,08年底,11年到14年的很長一段時間,市場都給了股民很多機會,只是當A股跌破2000點的時候,有多少人願意在這個歷史性低點買進並耐心等待。

2005年以來A股市盈率走勢圖(上證)

5100點時,多數人其實知道創業板有很大泡沫,但“賺錢不用排隊等”的誘惑還是讓很多人飛蛾撲火一樣投身其中,哪怕知道這種火中取栗存在很大風險。在“過把癮就死”和耐心等候的細水長流之間,多數人會選擇前者。

只有穿過時間的迷霧,才能沉澱價值的意義。市場有時候因為偏好不同,甚至救市發神經而短暫的偏離價值,有時候可能是幾個月,當然,也可能是幾年,但是價值終將回歸——這就是等待的意義。

投資的所有回報,幾乎都來自等待

耐心是投資最重要的品質

在我接觸過的大部分投資者中大多都主動、積極、勤奮、聰明,但真正優秀卓越的並不多。我也曾非常困惑,為什麼這麼多聰明勤奮的青年才俊並非都成就斐然。直到一個朋友一語驚醒夢中人:因為大多數人都缺乏耐心!

對於投資,耐心可能遠比勤奮、聰明重要。而諸多品質中,耐心似乎和勤奮主動背道而馳。越主動積極的人越不願意耐心等待,越聰明靈動的人越相信自己能改變一切。

而最終機會似乎更青睞耐心鈍濁的人,正如巴菲特所說:近乎懶惰的沉穩一直是我們投資風格的基石。

1、為什麼耐心最重要?

孫子兵法說“昔善者,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不可勝在己,可勝在敵。”投資亦是如此,能否盈利、盈利多少,有時候是靠市場的;但虧損是自己可以控制的。或許會錯過很多機會,但最最關鍵的是將自己辛苦賺得的大部分錢保留起來,這樣最終的結果不會差。所以我們應該將精力放在如何控制回撤,有句話說“一旦控制住虧損,盈利自然來”。

虧損的產生有兩種可能:第一種是按照投資方法和計劃執行,最終虧錢,這種虧損本來就是投資的一部分,只能說明方法有待完善或者這筆投資不適用該方法。該類損失不應迴避,因為但凡是風險投資就有損失本金的可能性。

但還有一種損失純粹是浪掉的。沒有方法、沒有計劃、臨時決策、盤中下單,最終造成虧損。當然浪有時候非但不會虧,反而會賺,倒拿球杆也可能一桿進洞。但這只是一時,浪最終的結果就是死,因為浪贏了還可以繼續浪,浪輸了就沒了。並且不遵守規則、沒有計劃還能獲利本身就是極其危險的,因為這會導致你進一步無視計劃、偏離概率。

想要減少虧損和回撤,一個重要的方法就是耐心等待屬於自己投資系統的機會。由於這個投資系統是自己平時反覆冷靜思考雕琢的結果,因此大概率能夠產生正收益,如果能重複應用,到一定程度能儘量擴大盈利而減少虧損。

選擇了一個投資系統,自然要放棄很多機會,有時候是眼睜睜的機會。但很多機會是可做可不做的,盈利和虧損根本無法控制、沒有把握,做這種投資更多是損耗,無法根本意義上提升淨值。而有些機會是非做不可的,這種機會不是經常有的,只有耐心等待。等一切條件符合,開槍只是順理成章的事。為投資而投資是虧損一個重要的原因。

索羅斯在1987年英國加入“蛇形浮動體系”後就意識到其問題,但直到1992年才進行狙擊;巴菲特很早就看上可口可樂,但直到1988年郭思達停止擴張、重塑可口可樂的品牌價值才開始購買。

2、什麼妨礙了耐心?

耐心對投資的作用顯而易見。但總有一些原因使人失去耐性:

其一:比較。你不賺錢,總有人賺錢。在一個比較的體系裡,很難堅持自己的投資系統。因為任何系統都有適用性,很可能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你的系統都不賺錢。這可能是很多公募經理的苦惱。

其二:成本。私募基金的苦惱在於成本,租金、人員成本和離開機構的機會成本,還有客戶離開的壓力,這些都逼迫私募經理必須儘快賺錢。

如果說上述兩者壓力還情有可原,那第三種原因就有點無聊,那就是存在感。每天都發生那麼多事,身處金融行業,緊貼時代脈搏。針對這些變化,如果不買賣點什麼,總覺得自己在無所事事。

其四:沒有標準,不知道該等待什麼。缺乏投資框架就是如此,沒有標準又怎麼知道該等待什麼樣的機會呢?

交易如棋。

棋是牌面上博弈,更是人心的博弈。

交易也是如此。

投機市場本身沒有輸贏,輸贏自在人心,可是什麼輸贏又有什麼是絕對的?什麼是絕對的輸,什麼又是絕對的贏呢,一筆交易平倉以後你賺了不少錢這算是贏,可是因為做到了及時的止損,只是付出了很少的代價,這算是輸麼?你的對手是市場?是別的交易者?還是你自己?

這個問題的答案市場自己永遠都不會給你,與其糾結於本身就沒有標準的輸和贏,不如專注於對和錯,你可以看淡或者有不同理解輸和贏,但是你騙不了自己什麼是對和錯。

每一個揹負輸贏禹禹前行的交易人,在場一日,糾結一日,痛苦一日,希望一日,恐懼一日,誰不曾在恐懼裡輪迴?誰又不曾在貪婪裡沉淪?誠然敗者有敗者的悲涼,但僅存的那些許勝者,又有幾時可以放鬆片刻的榮光?其實與其說是勝者,真不如說是剩者,沒有誰可以戰勝市場,所謂勝者不過是在大浪淘沙過後懂得了該什麼收斂個性順應市場,學會了怎麼生存的人。

自古得大道的頓悟者,無不是感嘆,看山還是原來的山,看水還是原來的水,所謂經歷和洗禮原來也不過是幫助找回最開始的自己,閱盡千帆,洗盡鉛華,雖然看起來我們還站在原地,但更珍貴的是返璞歸真的初心。

從迷茫痛苦到輕鬆灑脫,再從輕鬆灑脫到迷茫痛苦,迴圈往復,只有足夠堅韌的交易者才夠資格獲得那非鳳凰涅槃般的平和,波瀾不驚的心態才是時間最難得的幸福。

高處不勝寒

最可悲的當然還是當初的興趣也成了奢侈品。

對於未知的好奇使得賭性成為人生一大樂事,但是以交易為生的人,意味著必須要放棄人性中渴望肆意揮發賭性的快感,牌桌上沒有賭神,投機場裡也沒有股神,所謂的股神只是比你更看的開輸贏,更能接受輸,而你卻以為他只贏不輸。

世間本就沒有神,任何一個哪怕再優秀成熟的交易系統都要面臨如何處理虧損的問題,也許這是你眼中的股神最想給你說的一句話,在這套優秀成熟的交易系統裡面,各種開平倉規則,加減倉規則,風險控制原則,資金管理原則把原本你心目中肆意揮灑個性的交易變成了枯燥的重複,對於感情色彩豐富的交易者來說,這是悲哀的。

當強制自己不去隨心所欲的時候,產生的直接結果就是孤冷和寂寞,因為需要等待開倉訊號,所以覺得場外的時間變得如此漫長,沒有開倉訊號,哪怕再跌宕起伏的行情,自己也是一個無關的過客,問題是,自己的系統沒有開倉訊號,不等於別人的交易系統沒有開倉訊號,離開福斯的氛圍,只做自己的決策,對於天性適合群居的人來說,精神上的寂寞要比肉體上的痛楚更難捱,所以,交易不是你想象的那般溫風和煦。

其實,不光交易者寂寞,市場自己本身也很寂寞,只不過市場的寂寞來自於自己的沒有感情,是的,市場本身自己也冷冰冰的沒有感情,他不喜歡某一個交易者,也不討厭某一個交易者,所以,千萬不要自作多情的以為你會是受市場喜歡的寵兒可以沒有經歷,沒有經驗,僅憑自己的隨手一揮也能一夜暴富。

因為無敵才寂寞,還是因為寂寞才無敵?

其實,交易者沒有朋友,最起碼是在交易上沒有朋友,君不曾見一對摯友可以每次都有相同的開倉方向,並且每次都大勝而歸,僅有的幾個稱之為朋友的,也不過是盤後可以閒聊的朋友罷了。

不善言辭,不善應酬,不善交易,交易的時間越長,好像越成了周圍人眼裡的另類,其實只是因為沒有共同語言,當然不是清高,而是因為生活和處事的著眼點不同了。

決定自己盈虧的一是市場,一是自己,別人的建議?真的是沒有直接的效果,旁觀者的眼裡永遠不會理解你為什麼會開倉,為什麼會止損,為什麼會止盈,你自己的盈虧,別人永遠沒有辦法感同身受,一句再深情的安慰也並不能讓自己的心情好多少,即使你跟他傾訴了,或者是因為這次止損沒有做好,或者因為這次太過自信了,在他們的眼裡跟一句看不懂的梵文或者拉丁文沒有什麼區別。

而,與自己相伴的真的是隻有自己的內心,這是交易行業對交易者的要求。

一個合格的交易者一定是一個享受寂寞的人,其實,人只有在遠離喧鬧的時候才能靜下來做深層次的思考,說的多了,想的自然而然就少了,大腦一直在怎麼組織豐富的語言,根本沒有時間做深度思考,說的少了,深思考的自然而然也就多了,哪怕直說一句話,只做一件事,這句話或者這件事一定是經過深思熟慮的。

寂寞與平淡的生活,才能放棄不合理的慾望,什麼是不合理的慾望?就是慾望過後連自己都兜不住低的慾望,你想賺一千萬,只要你有能賺著一千萬的本金,那麼這就不是問題,如果你為了賺這一千萬,忽視了你自己根本沒有足夠的資金,靠加大保證金槓桿,或者尋求配資,那麼這種慾望絕對是一劑毒藥,每次熊市以來,市場最不缺各種血淋淋的故事,甚至輸掉了自己的命。

在一個甘願守護寂寞的精神世界裡,感恩自己付出的一切努力,感恩市場慷慨的贈與,感恩不被慾望劫持的生活狀態,這才是交易者,乃至整個人生最寶貴的財富。

股市是複雜的,也是難讀懂的,要不然怎麼會有“一贏二平七虧損”的說法呢?

但股市也是有規律可循的,這個規律肯定不是說“如何捕捉牛股”的規律,而是如何提高勝率、減小風險的規律。

【使用說明】

1、思維導圖總綱

2、 K線

3、均線基礎

4、 切線

5、指標

6、選股方法

7、板塊輪動

8、股市統計

9、股市各色騙局

突破布林上軌賣,突破布林下軌買

在股票市場裡,作為一個通道指標,布林線指標(BOLL)已經受到了很多投資者的喜愛,今天就給大家詳細的介紹下BOLL的最全運用。

布林線,簡稱BOLL。由三條軌道線組成(上軌、中軌和下軌),其中上軌、下軌可以看成是價格的壓力線和支撐線。在兩線之間是價格平均線。一般情況,股價會執行在壓力線和支撐線所形成的通道中。

這三條小小的三條軌道,藏著無盡乾坤。股價執行在上軌之上就是超強攻擊形態;執行在中軌和上軌之間,就是上升通道形態;運行於下軌和中軌之間,就是下跌通道形態;執行在下軌下方,就是超強下跌形態了。

布林線有四個主要功能:

(1)布林線可以指示支撐和壓力位置;股價通道的上下軌是顯示股價安全執行的最高價位和最低價位。上軌線、中軌線和下軌線都可以對股價的執行起到支撐作用,而上軌線和中軌線有時則會對股價的執行起到壓力作用。

(2)布林線可以指示趨勢和通道的,boll布林帶總共有3條線,分別為上,中,下軌,中軌之上為可操作趨勢,中軌之下為不建議操作區域,強勢股總在中上軌之間.弱勢股總執行在中軌下。

(3)布林線可以顯示超買、超賣; 記住要點: 1.股價衝出上軌將有回撥。 2.股價跌出下軌將有反抽。這是一種物極必反的原理,也就是一種迴歸的狀態

(4)布林線方向的選擇。這個的操作要點, 上下軌變窄隱藏著突變,開口越大說明風險越大

BOLL通道因其計算方法是根據歷史價格的算術平均加減平均波動幅度得來,如果當日價格出現大幅波動,通道會隨之有所變形,因而布林線有其滯後性,相對於其他技術指標在判斷行情反轉時參考價值較低,但在判斷盤整行情終結節點上可謂功不可沒。

另外,關於何時入場的問題,當K線有效突破保利加中軌預示將要展開上攻時,建議在二次回撥至中軌附近時再行下單,以防假突破的發生,即便價格在突破中軌後強勢拉昇短時間內便攻破保利加上軌也不建議追漲。且在行情較糾結時建議二次回撥入場後將止盈點設在上軌附近,等布林帶開口開啟時再相機入場,反之亦然。

布林線(BOLL)由三個線構成:上軌(BOLL線的黃色線條)、中軌(BOLL線的白色線條)、下軌(BOLL線的紫色線條)。

如上圖所示,布林通道具有三條軌道線,他們會隨著股價變動趨勢而轉變。一般而言,上軌線表示安全上行的最高價位,會對股價起到壓力作用;下軌道則是低價位置,能起到支撐;中軌道則往往在“支撐”和“壓力”之間轉換,同時對上漲或是下降趨勢起到催化作用。

下面給大家介紹一下基本運用:當股價穿越上軌為買入訊號,當股價穿越下軌為賣出訊號,當股價由下向上穿越中軌為加碼訊號,當股價由上向下穿越中軌為賣出訊號。

布林線中軌既可以告訴投資者買入資訊,也可以提供賣出訊號。不過看中軌還不夠,還要結合喇叭口的開合,投資者發現布林線這種極度收縮的喇叭口時,要保持密切關注。當股價開始抬升、喇叭口重新擴張的時候,就是投資者買入的好時機。

運用布林線選牛股技巧:

1、鴨下嘴入場型老鴨頭:

條件:a、前期漲幅最好別超過50% b、漲的時間和整理的時間大致相等 c。整理最低點接近布林線下軌,但是最好別接觸下軌 d、roc低位二次金叉。

下面結合5月份做的一個股票來解讀:重慶啤酒;5.21號介入。 看看是否滿足前面的條件?

均線光滑,布林線才能光滑,後市才能漲幅大其實很多人都說過老鴨頭的方法,但是他們都是用均線來表示,我用布林線表示,這樣可以更生動。

而且最重要的是:

(1)別人的老鴨頭,就算你能看出是老鴨頭,但是準確的入場點不好把握。

(2)很多人說60日線是一個入場點,但是很多跌破了60日線,後面又衝向120日線。

這些怎麼處理呢?我用了一個roc指標,只是一個簡單的指標,可以提高準確率。你也可以用你習慣的指標。下圖是第一種老鴨頭:調整未觸及下嘴(大約是60日線)。

2、老鴨頭:鴨流口水入場型老鴨頭

調整到布林線下端,一般都有二次探底如下圖萬向錢潮,一旦觸及布林線下軌(5月11日),80%會有二次探底(5月18日結束)。入場點是5月18日。 也是roc二次金叉。

3、鴨長嘴入場型老鴨頭。

a、前期是標準的老鴨頭的2種形態。b、經過老鴨頭的上漲c、調整到CCI指標到底(一般小於-150)同時布林線接近下軌d、利用分時突破介入

儘管有人告誡我們,做股票不能著急,但實際上人們總是希望買進的股票馬上就漲。從逐利避險的角度說,一買就漲,可以迅速脫離風險,同時,迅速獲利也會使心情大佳,信心倍增。所以,不管別人怎麼勸你,尋找一買就漲的投資機會仍具有巨大的吸引力。

三張圖教你學會倉位管理!

倉位管理是股票投資裡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尤其在行情不好的時候,那到底如何做好倉位管理呢?本文為大家介紹3種實用方式,供參考。

倉位就是實際購買股票的資金與用來投資的資金的比例。例如有10萬塊錢用來投資,現在用其中3萬元用來買股票,那麼倉位就是30%。倉位大了,股價一旦上漲,可定或的巨大收益;但是如果股價出現了大幅度的下跌將會損失慘重,苦不堪言。倉位太小,股價一旦上漲,就會很懊惱當時沒有大量買進;股價出現大幅度的下跌,又會覺得很慶幸。怎麼樣才會避免這些現象呢?

什麼樣的倉位才算合理?有這麼幾點,可供參考:

根據資金定倉位。總體而言,無論資金大小,都有個倉位控制的問題。但相比之下,資金量大的投資者,尤其要把控制倉位作為頭等大事來對待。一般情況下,資金量大的投資者,儘量不要重倉,尤其不要滿倉,至少不能長期滿倉。資金不多的投資者,可在個人能夠承受的風險底線之內,適當重倉。

根據點位定倉位。確定倉位大小時,還有一個重要的判定依據就是大盤的點位。一般來說,當大盤漲幅已大、處於相對高位時,要減倉、輕倉,越往上走,倉位越要降低;在大盤相對低位,要增倉、重倉,越是下跌,倉位愈可加重。“不漲不賣、小漲小賣、大漲大賣;不跌不買、小跌小買、大跌大買”,講的就是這個道理。

根據股價定倉位。除了以上兩點需要考慮外,還要考慮目標股票的價格,根據股票價格確定倉位輕重。對看好的股票,在基本面未有任何改變的前提下,應該採取高位輕倉、低位重倉、越漲越賣、越跌越買的策略,而不是隨波逐流,人云我雲,頻繁地追漲殺跌。

當然,最關鍵的一條,還是要因人而異,根據個人的操作風格來合理控制自己的倉位。可以肯定的是,如果倉位控制好了,操作起來不僅可以做到進退自如,得心應手,而且心情也會變得非常愉悅。為什麼在市場大起大落的時候,總有那麼一些人能夠做到漲不喜、跌不悲?善於控制倉位,就是其中的奧祕之一。

接下來介紹幾種常見股票買入時的倉位管理方法:

1、漏斗型倉位管理

這類方法主要適用於熱衷抄底的激進投資者,初始進場資金量比較小、倉位比較輕,買入股價不漲續跌,後市逐步加倉,且加倉比例越來越大,進而攤薄成本。這種方法對投資者心理素質要求較高,優點是初始風險比較小,在不爆倉的情況下,漏斗越高,盈利越可觀。

2、矩形倉位管理

這類方法主要適用於行情啟動同時跟進的投資者,事先把準備入場的資金量進行等分,我們常說的二分之一、三分之一倉位就是典型的矩形倉位管理法。初始進場的資金量,佔總資金的固定比例,隨著股價持續上行,後面機會出現,再按這個固定比例加倉。

3、金字塔型倉位管理

這類方法主要適用於保守投資者,通常在行情啟動後首次回落時建倉。初始進場的資金量比較大,比如4-5成倉位,後市如果行情按相反方向執行,則不再加倉,如果方向一致,逐步加倉,且加倉比例越來越小。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首次建倉後沒有止跌反而向下破位了,則不再加倉,做好止損出局的準備。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大道至簡,大音希聲”。

放棄人類盲目自大的本性,承認自己的侷限,不去追尋市場不屬於自己的獲利機會,幹自己能幹的事,“簡化,簡化,再簡化”,應該是生存和取勝之道。

交易的目的是什麼?當然是持續地穩步賺錢!可是,當我們認真觀察投資人的交易行為時,我們不難發現,他們的交易行為已經出現“異化”,他們已經迷失了自己的本來目的!

人性喜歡齊全而厭惡殘缺,請試一下,信手畫一個圓而留下一點缺口不畫完,是不是沒有把那個缺口完全補上的話心中就隱隱有點不舒服的感覺。主觀上的這種“求全”意願或許構成了人們對自身目標追求動力的一部分,但有時候,“求缺”思維卻可能反而能夠使我們更順利地達到目標,使我們更好地生存。

是我不要再愛“花好月圓”了嗎?不是,我只是已經了解到,現實世界中,花不開月不圓是一種更經常的客觀存在。甚至,我發現,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缺”簡直就是一種美的境界,那由“天殘地缺”而生的“女媧補天”美麗神話,那文人墨客談心論性的“求缺齋”,那中國古建築史上匠心獨運的“求缺閣”……這使我著迷,更使我了悟。

“缺”簡直就是古中國性格的一個有機部分,我喜歡“缺”的境界。“求缺”的思考,使我們離現實更近一點,離空想更遠一些。而作為職業炒手,我也漸漸發現,在市場交易中,也要善用“求缺”思維,放棄“求全”理念。

如果善用“求缺思維”,又怎麼會在市場頻繁交易而盲目追漲殺跌結果卻走了更遠的路呢?如果善用“求缺思維”,又怎麼會為了賣一個最高價而遲遲不願意出手最後反還被套呢?如果善用“求缺思維”,又怎麼會為了追求一隻更“黑”的“黑馬”而不惜去冒極大的市場風險呢?……更為重要的是,如果善用“求缺思維”,我們還可以省卻很多交易過程中不可避免的煩惱,使我們的思維更加清晰而簡潔,不致於被繁雜的市況引致混亂,市場交易也從此不再單純是一個牟利的工具,開始變為一種享受和樂趣。

真正的圓滿只存在於理念之中,人世上沒有誰真正看過圓的東西:月亮到底真正圓過嗎?一塊硬幣其實也不夠圓,即使高科技工藝下做出的圓用高度顯微鏡觀測也不可能圓得完美。難怪曾國藩如此說:“……吾不敢求全也,小人則時時求全,全者既得,而吝與凶隨之矣,眾人常缺,而一人常全,天道屈伸之故,豈若是不公平?……”。

那麼,讓我們在喜歡完美的同時也開始欣賞殘缺吧,因為我們愛過圓月,讓我們也愛缺月吧--它們原是同一個月啊!如此,人生在世哪一刻又不美好完美?哪一剎又不該頂禮膜拜感激歡欣呢?

投機成功的最本質要求是什麼?五花八門的投資理論和汗牛充棟的投資書籍都給出了各自的回答,我曾經沉湎於這些理論和書籍,試圖找到上帝賦予的“金手指”,但最終得到的卻只是感到了理論的灰色和蒼白,我也曾當面請教過某全球知名的國際性基金管理公司亞洲地區的Quattroporte,得到的也僅僅是顧左右而言它的回答。感謝長期實踐、磨練和洗禮,伴隨著從跌跌撞撞跋涉到持續穩步賺錢的歷程轉變,我逐漸得到了自己的感受、信念和答案:“戰略上順市場心理,戰術上逆市場心理”。

戰略上順市場心理,使我們能夠抓住一些戰略性機會,使我們能夠規避一些大的風險,使我們的整體思維更加清晰,使我們交易的整體佈局更加合理;戰術上逆市場心理,使我們能夠把握更多的交易機會,使我們的交易更加精細,使我們對市場的了解更加深刻和細微。前者是制勝的理念和前提,後者則是將這個理念轉變為現實贏利的具體路徑,兩者相得益壯,就能夠使我們在市場處於不敗之地,並持續穩定地賺錢;前者是任何交易者不可違背的戒律,後者則要求使用者必須達到和市場融為一體“無為而制勝”的境界

最新評論
  • 1 #

    熊市不買股,牛市白辛苦,無永遠熊市,也無永遠的牛市,

  • 2 #

    您講的都對,但中國六年熊市,美國10年牛市你怎麼做?請你講一講!

  • 3 #

    十年不漲你跟它比耐心?上市90元,幾年時間變幾毛,叫你心涼涼。

  • 4 #

    我想知道現在市場市盈率多少倍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50萬起步的瑞鶴仙如何做到上億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