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最近這段時間,就算平時不炒股的人,也一定都被一個詞刷屏了:熔斷。

先是美股,短短10天之內熔斷4次。昨天多國股市報復性反彈,又因為暴漲出現“熔斷”。

89歲高齡的股神巴菲特說,自己一輩子見過5次熔斷。看來我們都有可能打破股神的“記錄”了。

先給平時不關注股市的朋友科普一下熔斷機制。

簡單來說,就是當股市漲跌幅度過大,為了控制風險、讓大家的小心臟冷靜一下,交易所就會採取措施,暫停交易。

比如熊貓君和隔壁書單狗打牌,狗子輸了17.8,傾家蕩產了,於是起身說要出去冷靜一下。這個冷靜期就相當於熔斷。

熔斷本身沒有好壞,就像狗子冷靜回來,輸贏也是未卜。但多次熔斷、反覆出去冷靜,肯定意味著不正常。

即使你平時不炒股,在現在這個牽一髮動全身的時候,也應該對此有所了解。

大到世界局勢,小到日常生活、就業環境,沒有人能從這場經濟風暴中全身而退。

如果你了解一點兒金融危機的歷史,那你一定知道,

美股熔斷這樣的事情其實早就發生過,只是形式不太一樣而已,其實內在所包含的經濟發展規律是不變的。

美股熔斷的根源是什麼?

石油為什麼會引發股災?

金融危機通常何時會到來?

次貸危機和房價有啥關係?

最近的美股熔斷來勢洶洶,鋪天蓋地都是什麼“3萬億美元市值蒸發”,讓人不免得憂心忡忡。

但事實上,不明所以的焦慮與恐慌,恰恰是很多經濟危機的重要推手。

比如歷史上著名的“黑色星期一”事件。

1987年,美國股市由於併購政策和消費水平提升等原因,股價飛漲。

但美國政府心裡很清楚——

於是政府採取了一些應對措施,想給股市降降溫,結果用力太猛、降成了“重感冒”。

這就是美國股市著名的“黑色星期一”事件。

許多股民的錢因此打了水漂,還造成了公司倒閉、工人失業的慘案。

後來,人們意識到需要有一種防止股市出現崩盤的機制,於是熔斷機制出現了。

通過這幾段漫畫,大家也能品出《半小時漫畫經濟學》的風格了。

金融危機、“黑色星期一”、羊群效應、熔斷機制……這些專業的經濟學名詞,都用輕鬆好笑的漫畫和段子解釋得明明白白!

《半小時漫畫經濟學3》中重點講解了世界歷史上幾次重大金融危機:

石油危機、日本“衰落的十年”、亞洲金融風暴、次貸危機……

而且還科普了很多常見常用的經濟學、金融學知識點,滿滿的全是乾貨!

比如金融學有個概念叫“做空”,專業解釋起來是這樣的:

做空是金融資產的一種操作模式:先借入標的資產,然後賣出獲得現金,過一段時間之後,再支出現金買入標的資產歸還。做空的常見作用有投機、融資和對衝。其中用做空投機是指預期未來行情下跌,則賣高買低,將手中借入的股票按目前價格賣出,待行情跌後買進再歸還,獲取差價利潤。其交易行為特點為先賣後買。

是不是每個字都認識,但放在一起看就開始頭疼了?

再看看《半小時漫畫經濟學3》中,是怎麼用一個小故事講清楚這件事的:

“空手套白雞”,是不是一看就懂了!

金融大鱷索羅斯,當年就是用這樣的方式一步步做空泰銖和其他亞洲國家貨幣,最終導致了1997年橫掃整個東南亞的亞洲金融危機。

《半小時漫畫經濟學》正是將“高高在上”的經濟學拉近到我們身邊,實用、簡單、接地氣。

用手繪漫畫和搞笑段子來講解枯燥的公式和艱深的理論,讓你在哈哈大笑的同時,一不小心就看穿了經濟發展的規律!

而掌握了這些經濟學原理和規律,就能幫助我們養成用經濟學思維看世界的習慣。

就能從歷史中得到經驗和教訓,面對各種經濟現象時做到冷靜判斷。

因為它重在用輕鬆的漫畫給人科普、用搞笑的段子理清經濟學原理和發展框架。

但如果你是剛入門的經濟學小白,或者想輕鬆點讀懂經濟學,

那《半小時漫畫經濟學》系列絕對就是為你量身打造!作者陳磊(筆名:二混子)

對我們普通人來說,經濟學不僅能成為一種解決現實生活問題的有力工具。

日常生活、做買賣、理財、規避風險、提高效率……樣樣離不開。

更重要的是,學點經濟學,會讓你生活得更好。

它會讓你養成一種更理性、更有邏輯的思維方式,會對這個世界、社會和人的行為產生另一個維度的認知。

《半小時漫畫經濟學》系列,用特別有趣的方式,講清楚特別艱深的經濟學原理。

打破經濟學在你心目中高高在上的印象,讓你在哈哈大笑的同時一不小心就看穿了經濟發展的規律!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阿里張勇聊:利潤不是企業的核心,現金流才是企業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