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在美國股市的帶領下,全球股市最近正在經歷一輪暴跌。

比如在3月12日,除了美股發生了“活久見”的熔斷,

當天還有11個國家的股市也觸發了熔斷機制,成為全球股市的“熔斷日”。

面對近期的暴跌,你一定沒少聽到,

各國金融監管機構和政府幾乎每天都會推出一些“救市”措施。

這些操作聽起來都很厲害,每個都要動用鉅額的資金。

但是好像也看不出跟股市有什麼關係。

所以,你真的明白,這些措施是用來幹什麼的嗎?

一、股市暴跌後,金融監管機構採取的“救市”操作

以美國為例,金融監管機構最近一個月,已經密集採取了一系列眼花繚亂的操作:

3月3日,美聯儲緊急一次性降息50個基點,

3月12日,美股早盤熔斷,美聯儲盤中採取資產購買措施,總共涉及12200億美元,

3月13日,美聯儲和財政部表示,爭取提供“不設限的流動性”。

3月15日,美聯儲更是突然大規模降息至零利率,同時還宣佈了7000億美元大規模的量化寬鬆計劃。

3月23日,美聯儲決定無限量放水。 “開啟無限量、無底線QE”, 滿足市場的需求提供無窮無盡的資金。

3月26日,美國國會通過了直接給民眾發錢的經濟刺激法案,總額高達20000億美元。

向每個成年人直接發放最多1200美元,每個兒童發放500美元;

增加失業保險金,每週增加600美元,最長持續四個月。

並且,這只是第一輪撒錢。如果後續有必要,還準備繼續這樣的撒錢計劃。

橋水基金創始人瑞.達利歐曾經總結了貨幣政策的三板斧:

利率調控、量化寬鬆、直升機撒錢。

在這輪的救市措施中,美聯儲和財政部已經把這套組合拳完整的打了一遍。

這還只是美國,

世界其他國家也紛紛採取了一系列本國的“救市”措施。

我就不繼續念天書為難你了,反正跟美國的操作也差不多。

更進一步,各國的中央銀行也已經搞在一起抱團取暖。

澳洲儲備銀行、巴西中央銀行、丹麥國家銀行、南韓銀行、墨西哥銀行、挪威銀行、紐西蘭儲備銀行、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和瑞典國家銀行等,已經與美聯儲建立了聯合行動方案。

估計很多人聽到這裡已經是一頭霧水了。

如果是為了挽救股市暴跌,最直接的辦法難道不是去股市買買買嗎?

為什麼上面這些“救市”措施,好像跟股市並沒有直接的關係?

沒錯,金融監管機構在乎的並不是股市漲跌這種表面現象。

所謂的“救市”,是為了防止因為股市暴跌,而引發的經濟更深層面的恐怖後果。

二、大蕭條,沒有人願意再經歷一次的經濟衰退

最近發生在金融市場上的每一件事,都像是約好了一樣,不約而同地往最壞的結果發展。

越來越多的市場分析人士開始擔憂,經濟會不會產生連鎖反應,從而遭受比預期更為嚴重的打擊。

最近三大股指自由落體式的下跌,即使在大蕭條期間也沒有出現過類似的情況。

摩根大通預計,如果危機繼續蔓延,第二季度全球經濟的萎縮程度將不亞於大蕭條。

什麼是大蕭條?

歷史上發生過很多次經濟衰退,但只有一次被稱為大蕭條

從1854年開始,美國一共經歷了33次經濟衰退,

但是僅有開始於1929年的那次,延續了十年,直到1938年,

也就是熟知的“大蕭條”時期(Great Depression)。

“大蕭條”發源於美國,

隨後英國、法國、德國和日本等全球大部分發達國家,

也全部陷入了經濟危機。

作為現代社會持續時間最長的經濟衰退,大蕭條不僅導致了長期的大規模失業,

也改變了社會關係,摧毀了執政政府,

甚至被納粹利用,上臺成為執政黨,並最終導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

美國國內長時間通貨緊縮,導致消費者價格、人工工資、房屋價值和全球貿易的大幅下降,

許多公司破產,工人失業,1933年美國失業率高達25%。

可以說,大蕭條几乎是人類歷史上最慘痛的經濟衰退。

而當前的全球經濟情況,已經出現了大蕭條發生前的類似跡象。

德意志銀行預測,如果情況繼續惡化,本次也會出現經濟衰退,

並且情況遠超過二戰以來的任何歷史記錄。

在這樣的歷史危機預警下,

面對當前的股市暴跌,管理機構以及政府部門會怎麼辦?

答案是顯而易見的,當然是大力“救市”,避免經濟滑向深淵。

從文章開頭各國政府最近密集實施的手段來看,也確實如此。

三、為了避免經濟衰退,“救市”措施是怎麼起效的?

搞清楚那些措施的具體內容,如果對你來說實在太燒腦,

那就理解我給你總結的這一句話就夠了,

所有這些措施,本質上都是給金融市場提供流動性。

再講的更大白話一點,讓市場上有足夠的流動的錢。

避免企業、金融機構、或者個人生活的資金鍊斷裂,引發經濟活動的連鎖崩潰。

如果這麼說還是太抽象的話,看個例子你就明白了。

過去十年,美國最大的幾家航空公司,

經營上多餘的現金,都用來回購自己家的股票。

也就是說,航空公司手裡沒有多少富餘的閒錢。

由於航空公司日常經營有穩定的機票款現金收入,這樣做其實沒有什麼風險。

然而日常的經營花銷還是免不了的,比如員工的薪水,飛機的保養、停機場地的租金,這些還是要繼續花錢的。

航空公司手裡本來就沒多少閒錢,突然一下沒了現金收入,卻還要繼續花錢,你覺得它們離倒閉還有多遠呢?

這時候,如果有人給他們提供應急的現金,讓航空公司能夠撐到大家都出來坐飛機的日子,

就不會產生航空業接連破產而引發的嚴重危機。

和航空公司的例子類似,突然發生的危機,會打亂很多行業的正常經濟活動。

所以,大家在這個階段,都有可能需要外部的資金支援。

尤其是那些日常經營原本就需要大量借錢的行業,在這個時候更加危險。

槓桿率越高的行業,越容易因為缺錢而撐不下去,也就更需要拼命的找錢來度過危機。

如果大家都需要拼命找現金來抵禦風險,市場上還能找到的錢自然就更少。

整個市場都缺錢的情況,就被稱為流動性緊張。

這時候,市場已經失去了自我調節的能力,

就需要有人站出來提供額外的資金,也就是提供流動性。

而往往在這個時候有能力提供流動性的,就是中央銀行和財政部。

中央銀行可以改變貨幣政策,從而給市場注入流動性。

財政部也可以調節財政政策,同樣能給市場提供流動性。

所以,明白美國財政部為什麼要給美國人直接發錢了嗎?

因為這是財政部的一種武器,可以為市場提供流動性。

當然,像巴菲特那樣持有大量現金的機構,

在危機的時候進場抄底,從自身的角度當然是有利可圖,

但從整個市場的角度來看,這種行為同樣也是在提供流動性。

四、“救市”措施的效果好嗎?

沒有人想經歷危機。

當發現危機的苗頭時,各國政府本能的會做出“救市”反應,

目的當然是希望緩解和儘量避免危機的影響。

知名的危急時刻,往往都孕育出著名的“救市”對策。

1987年10月19日,是一個全球性大股災爆發的日子,美股道瓊斯指數暴跌22.6%

可能你對這個日期沒有感覺,但你一定對它的另一個名字有印象,“黑色星期一”

1987年的這次大股災,是迄今為止影響面最大的一次全球性股災。

當時,管理機構也推出了一系列措施,

美聯儲承諾提供流動性,

商業銀行降低利率增加貸款,

美國政府向多家大公司提供資金以便回購股票。

然而,這次危機誕生的最著名的“救市”措施,

是3個月之後出臺的“熔斷機制”。

因為政府、美聯儲和SEC的措施得當,市場恐慌情緒緩解,

美股的跌勢沒有持續太久,隨後開始震盪上升,並在兩年後回到1987年的高點。

1997年,發生了我們更為熟悉的亞洲金融危機。

香港也採用了創新的“救市”辦法,轉變以往“積極不干預”的經濟政策,

親自下場進入股市,購入大量恆生指數成分股和股指期貨,

堅決做多,成功阻擊了炒家的做空行為。

金管局也直接進入匯市買入港元,

同時把買到的港元存到香港銀行,使得市場上總是有充足的港元流動性,打破炒家套利計劃。

政府直接入市干預的做法,雖然一度引發爭議,但事後逐漸被認可。

這種非常時期的大規模主動干預,越來越成為各國政府普遍的選擇。

2008年的次貸危機,美國的救市策略就明顯更加直接和有針對性。

2008年3月,為貝爾斯登提供緊急資金、援助AIG,聯邦政府甚至親自接管了兩房;

2008年10月,國會通過救助計劃。根據這一法案,花旗、通用和克萊斯萊等更多巨頭相繼被政府救助,度過困難期。

這些大公司,至今仍是響噹噹的存在。

中央銀行預感到危機要發生,所以已經儘可能的為市場提供了充足的流動性。

但從短期來看,“救市”措施的大規模使用,已經起到了預防金融危機發生的對衝作用。

然而真正要度過難關,只靠“救市”措施幫助續命肯定是不行的。

“救市”措施可以提供流動性,幫助撐過一定時間的難關。

但任何資源都是有限的,不存在永遠用不完的“救市”工具。

只有修復整個社會的基本面,恢復往常的生活秩序,

那些需要“救市”措施幫助的物件,才能步入正軌。

讓人們可以像過去一樣自由的呼吸和活動,

整個社會恢復到健康和安全的環境,才能真正“救市”成功。

而這或許是中國過去一個季度硬核防控的最大意義,

雖然還沒有特效藥或者疫苗,但中國的基本面,

已經從全世界最不利的局面,變成了可以依靠的避風港。

這才是本次危機最成功的“救市”辦法。

最新評論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特朗普連任夢碎?美國失業率狂飆,GDP增速或降半,或超大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