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來源:社交財經

不久前,社交財經發現,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釋出了《2019年度中國電商平臺消費評級資料報告》,該報告從980家被投訴電商中選取164家“規上”平臺的年度評級資料和部分典型案例,榜單依據反饋率、反饋時效、多項指標模型評估,其資料評級完全由系統自動生成。

多家社交電商彰顯強大的消費力

據相關資料顯示,2019年中國社交電商的交易規模為20605.5億元,同比增長71.71%。使用者規模為7.13億人,同比增長17.26%,融資事件數量為32次,同比增長300%。

社交財經發現,該報告公佈的“2019年全國零售電商TOP30消費評級榜”顯示,拼多多、雲集、有贊、小紅書、洋碼頭等新興的社交電商彰顯出強大的消費能力。與蘇寧易購、京東、唯品會等傳統電商形成明顯零售消費競爭力。

社交電商平臺獲“建議下單”評級的依次為:百麗優購、雲集、有贊、拼多多、蜜芽、楚楚推、網易嚴選、小紅書、店寶寶、蘑菇街、達令家。

社交電商獲“謹慎下單”、“不建議下單”評級的有:每日一淘、斑馬會員、萌店、你我您社群購、微盟、萌推、愛庫存、小米有品、微店、貝店。

其中,退款問題、發貨問題、商品品質成為2019年度前三熱點投訴,而社交電商使用者投訴主要問題為產品品質不盡人意、售後服務差,該投訴直接影響使用者體驗,需引起重視。

多家“建議下單”社交電商被質疑涉傳

社交財經注意到,2019年“建議下單”評級名單裡面,雲集此前涉嫌傳銷被罰外,2019年3月21日,中消報又披露了雲集被疑資訊洩露的報道,而諸多劣跡引起了國家市場監管總局高度重視。此外,據國內唯一電商專業消費調解平臺“電訴寶”受理使用者維權案例顯示,“雲集”存在發貨問題、霸王條款、退款問題、售後服務、虛假促銷、退換貨難等問題。

2019年蜜芽被《財經國家週刊》與時間財經等媒體曝光涉傳問題,據媒體報道,蜜芽plus會員制度,即使用者交納399元,可購買蜜芽app平臺上的商品,成為平臺的plus會員,從一位蜜芽plus會員手中獲得的文字和視訊資料顯示,蜜芽plus會員制還自有一套多級分銷、返利、拉新優惠、晉升等級的管理制度。在會員等級體系上,蜜芽plus分成了3個等級:Plus會員、培訓師以及服務商。

楚楚推在2018年在微信公眾號宣傳拉新的獎金制度之後,其公眾號已被微信遮蔽,理由是“涉嫌違規分銷”。而達令家在2019年被多家媒體質疑其模式涉嫌傳銷,據《IT時報》報道,達令家名義上靠分享商品獲得提成的“社交電商平臺”,實質上卻以發展新店家為名,重金獎勵“拉新”個人或團隊,且激勵政策層層遞進,一個“運營管家”銷售一款399元的商品,發展一個新店主,最高可提成230元。從拉人頭到高價賣商品,如此經營模式,使達令家不斷被質疑傳銷。

與分銷類的社交電商不同,小紅書在2019年遭到多家媒體與消費者質疑其平臺“種草”筆記涉及虛假內容與代寫、刷量機構大量存在等問題出現。而據國內唯一電商專業消費調解平臺“電訴寶”受理使用者維權案例顯示,“小紅書”存在退款問題、霸王條款、網路售假等問題。

社交財經還發現,未來集市、粉象生活以及芬香、淘小鋪等熱度較高的社交電商不在統計範圍內。

“謹慎下單”、“不建議下單”的社交電商

據“電數寶”顯示,2019年度“小米有品”共獲得17次消費評級,均獲“不建議下單”評級,需引起重視,積極受理並及時反饋,加強使用者的售後體驗。此外,據國內唯一電商專業消費調解平臺“電訴寶”受理使用者維權案例顯示,“小米有品”存售後服務、退換貨難、發貨問題等問題。社交財經還注意到,2019年4月18日小米有品旗下的有品有魚專案也遭到媒體普遍質疑其拉新手段涉嫌傳銷。

據“電數寶”顯示,2019年度“斑馬會員”共獲得12次消費評級,均獲“不建議下單”評級,需引起重視,積極受理並及時反饋。此外,“斑馬會員”存退款問題、發貨問題、商品品質、網路售假、虛假促銷等問題。

據“電數寶”顯示,2019年度“微店”共獲得20次消費評級,11次獲“不建議下單”評級,9次獲“謹慎下單”評級,需對使用者體驗引起重視。此外,“微店”存惡意罰款、霸王條款、凍結商家資金、退款問題、網路售假、商品品質等問題。

據“電數寶”顯示,2019年度“愛庫存”共獲得13次消費評級,均獲“不建議下單”評級,需引起重視,積極受理並及時反饋,加強使用者的售後體驗。此外,“愛庫存”存網路售假、售後服務差、霸王條款等問題。

據“電數寶”顯示,2019年度“每日一淘”共獲得13次消費評級。均獲“不建議下單”評級,需要引起重視,積極受理並及時反饋。此外,“每日一淘”存在發貨問題、售後服務差、商品品質、客服問題、物流問題等問題。

據“電數寶”顯示,2019年度“洋碼頭”共獲得20次消費評級。6次獲“不建議下單”評級,8次獲“謹慎下單”評級,6次獲“建議下單”評級。此外,“洋碼頭”存在商品品質、網路售假、退款難、退換貨難、發貨難等問題。

綜上所述,現在的社交電商普遍存在網路售假、退款難、商品品質、售後服務差等普遍問題。

社交電商與“涉嫌傳銷”為何難以切割?

社交財經注意到,雲集、斑馬會員(環球捕手)、貝店、花生日記、達令家、大V店、萬色城、甩甩寶寶、全球時刻、達人店、楚楚推、洋蔥海外倉、有好東西、好衣庫、閨祕mall、小黑魚APP、素店、優可生活、紅人裝、未來集市等社交電商均被傳出“涉嫌傳銷”的質疑聲,甚至部分社交電商因採用“分銷模式”而被各地監管部門以涉嫌傳銷立案處罰。

相較於傳統電商,社交電商憑藉去中心化、多流量入口、特定消費場景精準匹配消費群體等特點,營銷成本大幅度降低。然而,也有部分社交電商打著“自購省錢,分享賺錢”口號,實則“入門費”、“拉人頭”、“多層級計酬”等變相傳銷方式攬金。

對此,相關人士表示,社交電商商業模式要徹底與傳銷切割乾淨很難。究其緣由,一是社交屬性的銷售裂變增長速度太誘人,二是自認為已經做了有效的規避措施。商業行為即便被認定為《禁止傳銷條例》所規定的“傳銷活動”,也不一定構成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因此目前市面上的類似於花生日記的各類社交電商平臺,要從商業模式上規避傳銷的刑事風險相對容易,但要徹底與傳銷切割乾淨,不被視為傳銷,具有很難的操作性。

此外,社交財經發現,在社交平臺傳統盈利模式逐漸收窄,內容變現能力走低的情況下,社交電商的發展邏輯有望得到施展,實現商業變現成為可能,然而在行業野蠻增長期,更需要平臺方自我約束,良性發展,避免過度“透支”使用者信任。

最新評論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今日資本徐新:京東、美團、趕集網的成功共同的特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