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炒股跟“戰疫”一樣,人多的地方往往最危險!

2019年以來,科技股成為了A股市場上最靚的那顆星,股民張口閉口科技股、新基建,5G、晶片、電子元器件等板塊被炒的熱火朝天。

簡單做了個統計,從2019年至今科技100成份股當中,上漲的股票高達94只,幾乎是買啥漲啥,其中像金溢科技、精研科技、立訊精密這些大牛漲幅更是高達四五倍以上。

這個時候誰要敢看空科技股,不管邏輯多正,必然會遭到市場無情的打臉和股民的嘲諷。

不過,萬有引力定律告訴我們,任何脫離了地面飛上天的東西最終都會摔下來,只是時間問題而已,科技股也是一樣,脫離了估值和基本面到底還能飛多高?

時差哥今天這篇文章不去談,科技股的股價與基本面之間的鴻溝到底有多大,也不會去說科技股的泡沫有多高,因為在群體情緒處於亢奮的時候說了也沒用。

大基建來了!34萬億呼之欲出!

面對危機,所有國家的政策選擇都是一樣的,那就是寬鬆。

昨晚美聯儲突然出手,宣佈降息50個基點,就這,特朗普還嫌不夠,還在呼籲繼續降息;而中國方面這兩天最大的政策莫過於34萬億。

根據21世紀經濟報道,截止到3月1日,福建、北京、上海、山西、河南、山東、四川、重慶等13個省市都相繼出臺了2020年重點專案投資計劃,其中僅8個省所公佈的專案投資計劃總額就達到33.83萬億,這還不算其他沒有公佈的省份。

相應的我們注意到這兩天A股市場上,“大基建”開始暴動,水泥、建材、工程機械紛紛開始大漲。

的確,刺激經濟,“大基建”確實是一劑猛藥,不過,這份34萬億的投資計劃一出來,很多人就開始擔心:還不還跟以前一樣?

這樣的擔心其實不無道理,2008年以後,我們國家推出了四萬億投資計劃,此舉一出,產能過剩、房價飛漲、全國的負債率不斷飆升、經濟和金融風險不斷聚集;前兩年我們又開始很費力的去槓桿,而去槓桿所帶來的結果大家也都知道。

由此可見,如果重走老路的話還是會回到“加槓桿、去槓桿”這樣的一個死迴圈當中,那麼這一次會不會重蹈覆轍?

我想應該不會,因為這樣淺顯得道理,你懂、我懂,管理層心裡更是門兒清!

大消費也快來了!但 不是房地產!

刺激經濟,大基建是一條線,不過還有另外一條線,那就是消費!

說到消費,很多人條件反射就是房地產,不過,這一次不一樣!

相應的我們注意到,2月21日,河南省駐馬店打響了2020年樓市的第一槍,釋出了一份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意見,前前後後羅列了17政策,其中包括降低首付、給予補貼、降門檻等大招。

不過在房住不炒的大背景下,駐馬店作為第一個吃螃蟹的城市立馬就被河南省政府約談,要求堅持房住不炒、落實主體責任。

因此,從現階段來看,房地產市場好不容易被按住,也不大可能會繼續放開。除了房地產之外,那麼消費當中還剩下啥?家電、白酒、榨菜嗎?但是這些行業空間都太小,刺激的話對整體經濟的幫助不大。

既然房地產、家電之類的都不可能,那麼剩下的就只能是汽車了!

要知道汽車是除了基建和房地產之外,最重要的產業之一,2019年的資料顯示,汽車類(包括零部件)在整個社會零售品消費當中佔比達到9.6%,在主要的消費品類當中佔比最大。

汽車不僅在社零消費當中佔比最大,對於整個巨集觀經濟的影響也僅次於基建和房地產。

國金證券的統計資料顯示,基建佔整個GDP的比重為20.8%,房地產扣除土地購置稅後佔GDP的比重為9.1%,而汽車產業位居第三,佔比GDP的比重達到6.7%。

不僅如此,汽車產業也有比較大的外溢效應,汽車不僅會影響到鋼鐵、玻璃、橡膠等傳統行業,而且還可以拉動電子元器件、電機、電池等新興行業。

因此,相比基建和房地產刺激所帶來的不良影響,汽車產業刺激的價效比最高,那麼接下來國家層面出臺汽車類刺激政策概率也最大。

汽車被壓的最狠 彈性也最大

2018年以來,車市進入寒冬,銷量下滑、車企裁員等新聞屢見不鮮。

根據乘聯會的資料,2018年全國狹義乘用車銷量僅為2235.1萬輛,同比下滑5.8%;2019年全國乘用車銷量下滑幅度進一步擴大到7.4%。

相應的我們注意到車企的日子更不好過,除了少部分車企之外,大多數車企都陷入了虧損的境地,比如長安汽車2019年前三季度業績虧損26.52億、轎車虧損2.67億、眾泰汽車虧損7.6億、海馬汽車勉強靠賣房“苟活”……

進入2020年之後,整個車市的狀況依然不容樂觀。

乘聯會的資料顯示,2020年1月份全國乘用車市場零售銷量僅為169.9萬輛,同比下滑21.5%,環比下滑幅度為20.8%,創下了歷年新低,2月份因為受到疫情的影響,車市更是幾乎處於休眠狀態,銷量同比減少了近80%。

作為影響經濟的第三大產業、社零消費的第一大行業,如果車市起不來經濟會更加雪上加霜。

這就跟彈簧一樣,被壓的最狠,未來的彈性也就越大,無論是從刺激經濟的角度,還是從汽車行業本身來看,汽車都值得期待!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翻車,機構攜頂級遊資恐慌出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