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2月底,新冠病毒在多國爆發,疫情將重創世界經濟的恐怖前景震撼了金融市場。連續7個交易日血雨腥風,世界陷入了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最驚心動魄的暴跌,全球股市蒸發了高達6萬億美元的市值,美國股市損失了4萬億。

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在週五(2月28日)下午緊急站出來安撫市場,他重點釋放了兩個訊號:第一,美國經濟很好;第二,如果不好隨時準備印鈔。股市在最後15分鐘出現大逆轉,黃金被擊潰了,股市被築底了,華爾街被拯救了。

週末,驚魂未定的美國金融界紛紛呼籲美聯儲儘快降息救命,不能等到3月18日的貨幣政策會議,他們現在就要降息,而且越多越好。

高盛率先吹起降息的集結號。週五(2月28日),高盛首次修改了對今年經濟形勢令人難以理解的樂觀預測,去年底高盛曾斷言2020年經濟將很好,美聯儲一次都不會降息。但在金融市場的一片恐慌之中,高盛的首席經濟學家突然改變腔調,預測美聯儲今年上半年就會降息,而且多達三次,即0.75個百分點。僅僅過了兩天,週日(3月1日)高盛再度升高調門,預測美聯儲上半年將降息1個百分點,分兩次分發“降息大餐”(每次0.5個百分點)。不僅如此,高盛甚至預測G10的各大央行將聯手進行降息,加拿大至少降息1個百分點,英國、澳洲、紐西蘭、挪威、印度、南韓至少降0.5,歐盟也將降息,雖然歐元區已經瀕臨負利率。同時,高盛非常“憂慮”未來數週全球金融市場將出現“高度協同的風險”,其實這就是暴跌的修飾辭。很明顯,這是華爾街對週日美聯儲未能緊急降息所表達的強烈“遺憾”。

作為對比,鴻學院在2019年12月中旬的年終盛典上,曾對今年美聯儲的貨幣政策做出了我們的預測,概括起來就是一句話:2020年,美聯儲除了降息和擴表,已經無路可走。當然,我們當時不可能知道新冠疫情即將爆發,但我們相信高盛那時的樂觀情緒並無道理。

(2019年12月鴻學院年終盛典原PPT截圖,無任何修改)

除了高盛改口呼籲美聯儲緊急降息之外,週日路透社還援引了被號稱是美聯儲“小耳朵”的比爾·尼爾森的預測,與高盛大同小異,只是他的訊息更具體。“小耳朵”是美國銀行政策研究院(Bank Policy Institute)的首席經濟學家,曾參加過2008年金融危機的應急政策工作組,人脈廣,路子野,耳朵靈。他週日透露的“預測”詳細到令人吃驚的程度,現摘錄幾條最關鍵的資訊:

面對新冠疫情的嚴重威脅,一個類似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的五大央行合作正在醞釀之中(有可能包括中國央行和香港金管局);各國央行的聯合行動最快3月4日(週三)宣佈,歷次重大貨幣政策往往在週三公佈;公佈時間很可能選在美股開盤之前,即東部時間早7點或8點;這將是重量級的行動,至少降息0.5個百分點;帶有強烈的“預期指導”,各國央行將明確宣佈未來不進行緊縮或加息,除非CPI超過2%的目標值並持續6個月以上。

我們從諸多的蛛絲馬跡中可以明顯感受到國際金融市場的緊張情緒,市場人士盼望央行出手拯救已經到了急不可耐的程度。

如果上半年美聯儲真的降息1個百分點,這意味著美國聯邦基準利率將再次掉到零附近(0.5-0.75%),美聯儲過去幾年所有的貨幣正常化努力都將被打回原形,“加息縮表”將成為遙遠的夢囈。

今天,全世界更加清楚地認識到,金融危機12年之後,貨幣也根本無法正常化。

貨幣是實體經濟的“溫度計”,超低利率的貨幣好比身體長期“發低燒”,實體經濟的深層“炎症”仍在持續惡化。一旦真的危機降臨,具有“基礎疾病”的經濟體更脆弱,而貨幣的“併發症”才最要命。

關於疫情對世界金融市場的衝擊和未來的動向,3月7日21:00微課堂直播和2020年中趨勢分析會將為你重點剖析。

最新評論
  • 1 #

    又一場席捲全球經濟危機開始了!保重!

  • 2 #

    我只想當一個吃得起瓜的群眾

  • 3 #

    世界金融無非就是吸血鬼的遊戲罷了

  • 4 #

    這才哪兒到哪兒呀,剛剛開始而已,風暴尚未來臨。就象論壇上說這次病毒致病引發的炎症風暴(細胞因子風暴)。人類缺乏壯士斷臂的勇氣和決心,睡在泡沫裡不肯醒來。一場不經意的病毒卻歪打正著地擠出有害經濟健康的膿血來。

  • 5 #

    有陪就有賺,蒸發的錢去哪了

  • 6 #

    其他都沒用,只有公共網路能解決,確沒人關注。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茅臺酒價格跌跌不休的路途還有多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