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長江後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強!

現在,馬斯克已經全面取代特朗普,成了左右A股走勢的風雲人物,投資圈的那句經典流行語,也變成了“一頓操作猛如虎,不如馬斯克跳個舞”!

其實,不止馬斯克跳舞效果突出,特斯拉的一舉一動都備受關注,隨時牽動著資本市場的敏感神經。

上週五晚間,特斯拉在官方抖音號回覆使用者時表示,“請大家留意四月的特斯拉電池釋出會,無鈷,不代表一定是磷酸鐵鋰。”

本週一開盤,A股相關板塊馬上做出調整,被特斯拉否定的鈷電池板塊和鋰電池板塊遭遇“雙殺”,超級電容板塊異軍突起,上演絕地反殺。

其中,新築股份(002480.SZ)、泰爾股份(002347.SZ)、思源電氣(002028.SZ)、新宙邦(300037.SZ)等個股相繼漲停,板塊內掀起漲停潮,其餘個股跟漲。

而鈷電池板塊首當其衝,相關概念股全線回落,其中湘潭電化(002125.SZ)、華友鈷業(603799.SH)、寒銳鈷業(300618.SZ)等開盤迅速跌停。

鋰電池板塊也好不到哪兒去,此前被貼上特斯拉概念股標籤的贛鋒鋰業(002460.SZ)、天齊鋰業(002466.SZ)、億緯鋰能(300014.SZ)等多隻個股相繼下跌。

Wind資料顯示,僅僅半天時間,鋰電池板塊內90多隻個股市值蒸發近700億元,鈷電池板塊13只個股市值蒸發近243億元。

就因為特斯拉一條發了就刪的抖音動態,A股鈷電池板塊加鋰電池板塊累計943億元就這樣灰飛煙滅了,怎一個“慘”字了得!

先斬鈷,後殺鋰,特斯拉一下打掉A股兩大熱門板塊,這一招釜底抽薪絕對“穩、準、狠”。

事情還要從上週二說起,當天特斯拉宣佈,公司正在與寧德時代(300750.SZ)進行深入談判,商討在上海超級工廠的電動車中使用無鈷電池相關事宜。

所謂的“無鈷電池”,指的是磷酸鐵鋰電池,而寧德時代主打產品中就有磷酸鐵鋰電池,外界猜測該型別電池將被用於中國產特斯拉車型上。

上週三開盤,A股市場應聲而動,鈷電池板塊毫無意外迎來大跌,無鈷電池板塊則以黑馬之姿橫掃A股,成了當天“最靚的仔”。

其實,被特斯拉搞慘的不止是鈷電池板塊,還有早早寫好了研究報告的大批券商分析師們。各種前期準備都做好了,特斯拉忽然宣佈不用鈷了,真是“扎心”啊。

於是,券商分析師們痛定思痛,制定出一條新的行為準則來,概括成一句話就是,“寫完研報先別樂,還得看人馬斯克。”

上週五晚間,特斯拉又丟擲了“無鈷,不代表一定是磷酸鐵鋰”的言論,這種曖昧不明的態度,讓外界投資者更加撲朔迷離。

值得一提的是,宣佈採用無鈷電池的同一天,特斯拉還釋放出一個重磅訊息,公司將自主研發新電池,新電池的含鈷量可能為零。

有接近特斯拉的相關人士表示,“新電池是乾電極技術+超級電容組合,具體成分預計會在四月的特斯拉電池會議上進行說明。”

聯絡特斯拉近期的一系列舉動,後知後覺的投資者終於醒悟過來,原來特斯拉一直含糊其辭,是在為自家的新電池登場做鋪墊啊。

可能有人要問,不就是一塊電池嘛,有什麼大不了的,怎麼會牽動A股多個相關板塊此消彼長呢?

事實上,對電動汽車而言,電池絕對是最核心的部件。雖然近年來電池成本不斷下降,但其成本依然佔到一輛電動汽車的40%左右。

為什麼會這樣呢?主要原因還是原料成本高。目前,主流的兩種純電動車電池是三元鋰電池和磷酸鐵鋰電池。

三元鋰電池的正極材料主要採用3種金屬,其中鈷是必須金屬,該電池的優勢是儲能多、功率大,續航能力強;缺點是要用到“鈷”元素,電池造價高。

而磷酸鐵鋰電池是將磷酸鐵鋰作為正極材料的鋰離子電池,即俗稱的無鈷電池,該電池的優勢是製造成本較低,價格便宜;缺點是儲能少,續航能力差。

此前,特斯拉一直採用的都是有鈷電池,由日本松下公司獨家供應,後來在供應商中又增加了南韓的LG化學公司。

俗話說“一分錢難倒英雄漢”,被外界譽為“鋼鐵俠”的馬斯克也不例外,電池成本高一直是特斯拉的痛點,也是公司成立多年來無法盈利的主要原因之一。

當然,馬斯克也在想方設法降低電池成本。2019年5月,特斯拉溢價55%以2.18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電容技術公司Maxwell。

Maxwell採用的正是乾電極+超級電容的方案,這種超級電容技術具有壽命長、功率高等特點,可以有效降低電池生產成本。

與此同時,特斯拉還收購了一家加拿大電池製造裝置企業Hibar,並在弗裡蒙特工廠建立了第一條試點電池產線,打算自主生產電池。

Hibar此前申請過一項專利,聲稱可在經歷1000次的充放電迴圈週期之後仍保有95%的生命週期,普通鋰離子電池的使用壽命則處於最後的四分之一。

這種技術不僅具有先進性,而且對整個電池行業具有顛覆性,倘若特斯拉自主生產的新電池具備這種優勢,將會超越目前市場上的所有電池。

既然特斯拉已經打算自主生產電池,那為什麼還要在國內尋找寧德時代等供應商呢?

事已至此,答案呼之欲出。據外媒透露,磷酸鐵鋰電池或許僅會用於中國產特斯拉車型上,而特斯拉自主生產的新電池將會用於國外車型上。

早在第一批中國產Model 3下線時,特斯拉就宣佈要在2020年底實現中國產化率100%,而這意味著特斯拉上海工廠的供應商已經圈定在國內市場上。

在第一批中國產Model 3交付後,特斯拉還宣佈了降價訊息,中國產Model 3的售價首次降至30萬元以下,並預計隨著中國產化率的提高,還有進一步降價空間。

現在看來,中國產特斯拉降價是跟配套電池掛鉤的,倘若中國產車型使用磷酸鐵鋰電池,在成本方面至少還可以降低10%。

在中國產特斯拉降價的同時,國內消費者也應該看到,因配套電池的區別,國內車型的續航里程很可能不及國外車型。這種區別對待是否能讓國內消費者欣然接受呢?

上海超級工廠的建立,標誌著特斯拉已經在國內市場站穩腳跟。未來,隨著特斯拉自主新電池步入量產,它是否會掉轉方向衝擊國內的電池市場呢?

到那時候,國內的特斯拉供應商們,例如寧德時代等,又拿什麼去和特斯拉相抗衡呢?

最新評論
  • 1 #

    其實新能源汽車在整個汽車行業僅佔百分五以上,僅是一亇零頭。而且現在靠國家補貼才能生存。要想暴發式增漲,還有好長一段距離。

  • 2 #

    股市價格本來就是股民的輸贏,和特斯拉有什麼關係

  • 3 #

    科林電氣,超級電容專利,爆發

  • 4 #

    過些年回頭一看,其實是我們國內的產業鏈成就了特斯拉

  • 5 #

    充放電才1000次?那電池恐怕要年年換

  • 6 #

    A股跟著美股屁股走!

  • 7 #

    繼續水軍炒,我就看看現在有多少人花幾百萬買電動車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科技大牛市,現在買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