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此前,2月13日指數日內調整之際,筆者發文《五大理由! 超級反彈有望演變為中級行情!》,而接下來的6天,指數累計大漲133點,不僅成功站穩3000點,更是連續三日成交破萬億。

且不論牛市,只是此前提及的中級行情,是否已經悄然開啟了?筆者個人比較肯定的是,中級行情已經開始了,而且正在途中。這一點,從上次撰文之後,2月17日的跳空大漲就已經確認,這裡不是馬後炮,也沒有必要,因為如果同期跟蹤筆者更新內容的朋友,都會有所見證。

我們不去討論正確與否,只看看中級行情的啟動以及市場火熱的背後,到底有哪些支撐和推動力:

政策託底是最強大的支撐和推動力,而且是第一要義

再融資新規是2月15日週五出臺的,比筆者提出中級行情的日子晚了一天,所以不能說是看到了訊息才提出這個觀點的。而恰恰是這個政策,正是推動市場火爆的核心因素。

如果按照歷史經驗,融資鬆綁一般對市場利空,畢竟要從市場抽血。但是這並不絕對,而且還要看市場處於什麼狀態。但是需要提出的,融資新規對於創業板肯定是利好、對於券商創投業務也是大好。或者說對一級市場是絕對的提振,至於二級市場而言,沒有一級市場的利好,有哪兒來二級市場的吃肉行情呢?況且,當前形勢下,鬆綁本身就是為了中小企業激發活力,進而穩定市場、穩定經濟。

所以我們回頭看,在過去的這一週,到底誰是股市中表現最搶眼的?毫無疑問,科技股為代表的創業板延續強勢格局,不算上演新高好戲。而除了科技股為首的創業板,證券板塊預期當中的啟動,板塊指數跳空上行,一週來漲幅超10%,多隻個股大漲就是很好的佐證和對訊息的反應。當然,和再融資鬆綁的同時,“降息”預期靴子落地也是證券大漲以及市場上行的“實垂”,畢竟1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為4.05%,5年期以上LPR為4.75%,分別較前次報價下降10個、5個基點,短期的寬鬆已經非常明顯。

左手大金融,右手大科技,推動指數上演反轉大戲的同時,引爆整個市場!

短期超常規流動性的釋放是穩定市場的重要利器

2月3日,央行開展1.2萬億元公開市場逆回購操作投放資金,確保流動性充足。對此,有機構認為,降準50個基點所釋放的流動性規模大約在8000億元,此次逆回購操作所釋放的流動性比降準50個基點更多。

有了短期流動性的充足供給,節後一段時間以來,貨幣市場資金利率整體下移,DR007(銀行間存款類機構7天期質押式回購利率)和R007(銀行間市場7天期質押式回購利率)分別下行至過去半年來的最低水平。

按照通俗的語言,整個利率的下降意味著大家口中經常說的,市場不缺錢,不用擔心下跌。所以,我們看到,2月3日指數大幅低開後並未出現繼續的殺跌,而從第二日開始,便一路高歌,馬不停蹄直到2月21日最高的3058點。從2685到3058,接近400個點,只用了14個交易日,強勢可見一斑。

至此,政策的推動以及流動性的釋放之下,市場麼有理由去看空。同時又因為眾所周知的事件僅是短期影響的實際情況,因而股市大跌開盤後也引發了資金短期的搶籌。

投資者大量湧入是市場持續高企的重要推手

事件引發的股市大幅低開之後,實際上投資者抄底的傾向已經逐步暴露。從投資者角度,

首先是機構投資者的大舉進攻。在暫停融券做空之後,部分機構在節後市場首日便做好了搶籌的準備。其中就包括某著名私募喊話,意思就是倉位已經滿了。而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很多私募也已經是“大獲全勝”。

除了私募之外,在指數連續反彈的過程中,爆款基金頻頻出現。2月18日發售的睿遠均衡價值三年持有期混合,全天認購金額超1200億元,超60億元首募上限,比例配售不足5%,打破公募基金歷史認購金額紀錄。除了該基金之外,還有多隻基金募集規模都出現了放量,短短四個交易日,市場就出現了6只爆款型基金。當然,對於新基金來說,正是看好了市場未來向好的趨勢,同時也是因為事件影響大幅低開後帶來的新的建倉機會;

其實,不僅僅是機構,個人投資者在此次市場上行過程中也是絕對的擁躉者。2月16日,中國結算官網披露資料顯示,A股市場1月新增投資者80.07萬人,環比減少1.06%,同比減少21.79%。期末投資者人數為16055.30萬人。雖然真實的交易者並非這麼多人,但是人數的增加無疑也給市場活躍性帶來大幅提升。而隨著資本市場全面深化改革的推進,A股對投資者和資金越來越有吸引力。北上資金則成為市場最堅定看多做多A股的資金力量,開年短短27個交易日,淨流入資金已接近800億;

所以,機構以及個人投資者的大量進入,在資金的推動下帶動指數持續走高。

市場信心的恢復和情緒的提升是行情持續發展重要基礎

有了政策、流動性,市場貌似不缺乏上行的基礎,而真正要讓市場瘋狂的還是廣大的投資者,因為只有他們的信心恢復了,情緒提升了,市場向好那都不是事兒。客觀講,能在此次節後首日指數大幅當日進入的投資者並不多,而隨後的連續上漲又讓多數投資者始料不及,畢竟沒有調整之下,一股腦兒的上漲,很多人都蒙了,而真正反映過來,指數已經是八連陽站上了2900點,八連陽,在股市歷史上都不多見,而我們看看終止八連陽之後,市場後十日上漲概率超過70%,而且平均漲幅超1%。

這時候,連續反彈之後,市場情緒大幅提升,投資者信心也開市高漲,追漲的資金大舉進入。也正是此時,我們看到,股市雖然未出現連張,但卻出現了中大陽,而且2月19至2月21日,連續三天兩市成交過萬億,火爆的勢頭,資料可見。

多重向好的預期是指數再次走強的潛在動力

短期,事件導致的限制人員流動、企業停產停工等舉措會使中國經濟在短期內受到衝擊,

但這些舉措有利於防控疫情。多方預計,疫情期間被壓抑的需求將在疫情過後集中反彈,帶動經濟回升,預計下半年中國經濟將逐漸回暖。從中長期看,疫情不會改變中國經濟發展長期向好的大趨勢。所以,對經濟向好預期未變,將是市場繼續向好發展的潛在動力之一;

2003年“非典”後,股市一度面臨盈利和估值雙重壓力,而當前,當前經濟處於企穩回升前期,此外前穩定的貨幣政策也處於寬鬆趨勢中,事件影響下,市場也會有盈利壓力的影響,但也可能引致貨幣政策寬鬆程序的加速,這也將是市場向好的重要預期;

此外,資金面中短期提升預期強烈。繼去年11月份外資擴容之外,今年外資擴容有望重啟。此前,富時羅素稱擴容按原計劃進行,不出意外,3月外資擴容正式拉開序幕,被動資金介入已是板上釘釘,對市場的提振也是近在咫尺。而加大長線資金的介入力度之下,今年市場長線資金的支撐和提振力度業務有望再次增加。這其中,僅保險資金流入A股的增量資金規模就有望達到約5000億元。

所以,市場向好趨勢未曾改變,雖然短期事件性影響對經濟會產生小幅抑制,但中期看基本可以忽略,市場總體支撐和提振的基礎依舊存在。經歷過短期的重挫和快速回升之後,股市人氣已經高漲,新的上行空間已經開啟。

超跌反彈已經演變為中級上漲行情,而且還在途中……

最新評論
  • 1 #

    連國家之重策科技大腦晶片都不看好,那2020就別在股市混了,乾脆撐白旗算了!

  • 2 #

    就這種快漲不是什麼好事!你急什麼完成今年收割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量子通訊投資邏輯概念股,下週強者恆強!有望十個漲停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