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央媽再出手,股市一片紅,房企忙打折。

這到底是什麼行情?

沒有意外,2月17日,央行公開市場業務操作室宣佈:

開展2000億元MLF操作,MLF中標利率為3.15%,較上個月的3.25%下調了10BP;

同時開展1000億元的7天逆回購操作,利率維持在2.4%。

當日有1萬億元7天逆回購到期,對衝後全口徑淨回籠7000億元。

表達很枯燥,總結這2周多會發現如下數字。

從2月3日,春節後的首個工作日,央行創紀錄開展了1.2萬億元逆回購操作,且7天期和14天期逆回購操作利率,雙雙下降10個基點後。

兩週零一天,央行僅通過公開市場操作,投放的流動性就已達3萬億元。

1、水已經放出來不少,但不要輕言樓市抄底

所以,我們看到二級市場利率,比央行供給的資金利率還低。

當前資金面十分寬鬆,你說是不是水。股市反饋那麼好,你懂的。

因為很多人在說,是不是該買房了。我的看法很簡單,預測樓市的根本是預測貨幣政策和調控政策,且缺一不可。

但下一步的貨幣政策、樓市調控政策,可以預測,也不可能全預測。

所以從大概率上,我認為,貨幣也好,利率也罷,以及調控有關的政策,放鬆一些,是可以預測的。

但是否把這些作為拉經濟的主力手段,或者說6%這個增速,是不是,不搞這些一定達不到;或者就非保6%不可,否則經濟社會、就業目標就達不成?我覺得是要打問號的。

能不能抄底,至少需要一個完整的套路:一年左右的寬鬆、“鼓勵”購房週期,否則不夠炒的人退出時間。

炒的人無法大量入場,就無法吸引普通購房者去搶“高”,去接盤。

這會不會發生?主要在於此次事情對經濟,特別是就業、財政的衝擊到底多大?如果遊戲可以玩下去,就不需要大刺激。

如果影響很壞,那就是必然。

至少目前,我是一個保守的觀察者。我不敢斷言,政策偏好會持續多久,力度會多大。

但首先,我們可以預估,這次事情解決後,多數房企為了現金流,是要打折的出售房子的。

2、所有人,無論個人還是企業政府,都要思考現金儲備、現金流、債務槓桿的可持續

在2月初,《1.2萬億!央行出重拳穩預期,沒什麼比活下去更重要》(2月3日)一文中,災難還沒有結束,已經有人在說,未來什麼時候進行樓市抄底;

還有的,在預測未來應該投資哪些城市……

當時我說,所有這些探討,都是入戲太深。實在是,各行各業都不容易。

只能祝大家好運,開心就好。

探討、發表這些意見是別人的職業。職業行為的預測,無關乎對錯。因為對也好、錯也罷,難道不預測了嗎?

我想說的是,房企為了現金流,為了能有錢還,不違約可以持續借債,就必須快速回籠資金。

怎麼快速?那就是要給優惠。

恆大、富力等已經在這麼做,更多企業跟進,這是共識。不管效果怎樣,也別管人家是噱頭還是啥,整體上是打折了的。

購房者的錢,本質上就那麼多,先下手為強。這方面,房企需要有全域性觀和視野。

說完房企,我們再來說購房者。

宅在家這個超長春節,甚至有的已經宅了近1個月,還不清楚哪天可以去上班,大家都知道了,關鍵時候硬通貨不是房子,而是現金儲備。

不要聽那些,沒房子,打拼的城市都回不去的話。你更該明白,一個月沒收入,沒錢的話,你都要餓死,甭說啥房子。

沒有混亂和動盪,現金儲備是指錢;要真混亂時,還得美刀、黃金。

那麼,有了如此深刻的體驗後,只要智力正常,你難道不會想,手上得有點現金。日子不能那麼緊巴,不能都all in 進入房子。

負債多了,貸款多了,槓桿高了,一次超長“放假”後,你可能啥都還不起,房子不再是你的。這是對個人的教訓。

道理一樣,平時債務得適度節制,否則揭不開鍋時拿啥還,這關係信用;

工商業得穩健,科技得發達,不能太偏科,才好持續收到稅;

作為大國,農業畜牧業也得發達,要不進口受阻時,要餓肚皮。

未雨綢繆,政府的財力一定要過得去,債務要可控、可持續,這樣才能在遇到大困難時有能力維持秩序,扭轉局面。

說完房企、個人、政府的現金儲備、現金流、債務可控重要性,那麼該說怎麼判斷,怎麼量化的問題了。

3、我們能加的槓桿,到底還有多少?

這個問題,應該說沒有絕對標準。

我也看過歐洲、美國一些國家,財政金融人士的看法。同時,我們也看過美國,以及拉美一些教訓。

實話說,每個國家有自己國情。但有條紅線,這肯定也沒錯。

具體來說,巨集觀槓桿率在一季度出現了大幅攀升,二、三季度增幅回落,四季度出現了增幅下降。

先說2019年吧。居民部門,仍然是槓桿率上升的主要動力。2019年末居民部門槓桿率為55.8%,相比於2018年末的上漲了3.7個百分點。

本質上說,還是房貸為主。

儘管樓市摁住了,可單價和總成交量擺在那裡。居民部門這個槓桿率,還能上升多少,實在不好說。除非社會財富分配有較大格局變化,否則錢哪來?央媽,說起來容易

然後,非金融企業部門從2018年的151.0%,上升至151.3%,可以說很不容易、很穩健了。2016年非金融企業槓桿率達到157.6%,歷史高點,2017和2018年分別下降了1.0和5.6個百分點。

政府部門槓桿率從2018年的36.2%升至2019年末的38.3%,全年上升了2.1個百分點。專項債、赤字都不少,不奇怪。

但真問題不是政府表面槓桿率,而是地方隱性債務。這個到底多少,迄今不好說。

這幾年政府槓桿,主要是置換存量,控制隱性。順著這個思路,才有好出路,才不會出現更多的爆倉。

本篇胡扯預測文,到此結束。結論就是,剛需買房子遇到好時候了。至於投資,不要太自信,先看看自己槓桿吧。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瘋狂,掃貨82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