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回顧2019年,對於老百姓來說:關於投資理財有件大事兒:銀行理財子公司成立。這也標誌著我們有一個新的投資方式了!過去這一年,有9家銀行的理財子公司開業,包括:建信理財、工銀理財、交銀理財、中銀理財、農銀理財、中郵理財、光大理財、招銀理財、興銀理財。

到底什麼是銀行理財子公司?

銀行理財子公司是指商業銀行經銀保監會批准,在中國境內設立的主要從事理財業務的非銀行金融機構。

你可以理解為,理財子公司是商業銀行的兒子,以前存貸和理財都是老子幹,現在老子只幹存貸業務,把理財業務交給兒子去做。

和傳統銀行理財產品有哪些不同?

變化一:不再保本保息

現在多數是採用淨值型管理,就是公募基金的方式,價格有漲跌波動的,所以收益率也不再固定。閉著眼買銀行理財的時期過去了。

變化二:直接投資股票

允許理財子公司發行的公募理財產品直接投資股票,意思就是說我們買理財子公司的理財產品,然後理財子公司拿著這些錢直接去炒股。

而以前是不行的,需要先投資公募基金,由基金去炒股。帶來的影響就是風險加大了,以後買理財產品的時候不能當銀行存款來買了,要看清楚,你買的銀行理財是屬於哪類產品,是投向貨幣市場?投向債券市場?還是投向股市?因為投向哪個市場,意味著風險有多大。

變化三:購買門檻降低

前段時間, 資管新規釋出的時候,把銀行理財產品銷售起點由目前的5萬元降至1萬元。也就說大家要想買理財產品至少手裡得有1萬塊錢的閒錢。現在呢,這個門檻也取消了,新《辦法》說了,不設定理財銷售起點硬性要求,改由銀行自行設定。也就說以後很有可能會跟在網上買基金一樣,1塊錢就可以買。

變化四:買銀行理財更方便了

這個方便主要體現兩點,一個是無需面籤,以前首次買理財產品需要到網點面籤,現在理財子公司不需要了,只通過電子渠道做個風險評估就行。另外是銷售渠道多了,以前買銀行理財需要去銀行網點、官網或APP,現在其他三方渠道也可以代銷了。

這是建行官網釋出的子公司理財產品

這是工行官網釋出的子公司理財產品

除此之外,工銀理財、建信理財、中銀理財、交銀理財、農銀理財都推出了自己的產品。

大家在購買的時候會看到產品名稱、期限、起購金額等這些資訊,但是這些還不夠,最重要的是風險等級、流動性、投資方向等。那麼怎麼看呢?一般產品的說明書中都會提到 風險等級

光看風險等級還不夠,還要看投資方向

大家看這款產品就是混合型產品,收益是浮動的,因為投資的標的不僅僅有固收類的,還有股票和股票型基金,股票是有風險的,所以最後的收益也會是浮動的非保本的。

總結

銀行理財子公司的產品也在不斷進步,但是目前來說還是不太建議大家購買。

從收益來說,還是趕不上智慧存款;從安全性上來說,智慧存款還有存款保險保障,而這些子公司產品卻具有一定的風險,不能保本保息。

如果確實想買的話,購買時一定要仔細看合同和說明書,尤其要弄清投資標的和風險等級。

最後,我為大家準備了一款隨存隨取,利率秒殺支付寶餘額寶的理財產品,感興趣的趕緊掃描文中海報二維碼,獲取購買方式吧!!限時送8%加息券、更有驚喜紅包,先到先得!!

本文源自小司聊理財

轉自:金融界

最新評論
  • 1 #

    理財會不會又是圈套?

  • 2 #

    理財套路多水深的很。

  • 3 #

    基金套完了,最後用理財公司再套一把!

  • 4 #

    廣告這東西無處不在

  • 5 #

    銀行理財不保本……1000元買的理財產品,一年後,變成了42.70元……大堂經理說,理財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沒記住啊?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中國強勢佔比30%,坐穩全球經濟引擎寶座,美國不升反降被印度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