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拼拼多在超預期的二季報推動下,市值一度超過京東,躋身中國第四大網際網路上市公司,僅次於阿里、騰訊、美團。但在昨夜三季報公佈後,拼多多股價大跌23%,市值收於365億美金,一夜間損失108億美金。

拼拼多一時間又成了大家熱議的話題,GMV降速、營收不及預期、虧損同比翻翻是股價大跌的主要原因。但使用者增長、使用者留存依然是三季報的一大亮點,是使用者為先還是利潤為先,二級市場出現了分歧,導致拼多多未來的股價波動會加大。

老一代的電商比如阿里、京東,它們基於的模式是搜尋,“人找貨”是核心邏輯。以拼多多為代表的新一代電商是基於社交,在社交關係鏈的圈層裡變成了“貨找人”,邏輯全面升級。

雖然,與阿里巴巴、京東相比,四歲的拼多多仍然有諸多的功課要補,但是,其率先嚐試的社交+電商的模式,正在業內被大範圍模仿。阿里巴巴旗下的聚划算在去年重啟後,正通過“拼團”的方式裂變吸引新的使用者,京東也推出了基於特價銷售的應用京喜,與拼多多形成正面的競爭。

隨著阿里、京東對三四線城市使用者逐漸傾斜,拼多多也已不再滿足於“五環外”,將目光盯上了一二線城市使用者。個推大資料顯示,2019年(截至9月)淘寶72.5%的新增使用者、拼多多64.3%的新增使用者均來自於三線及以下城市。阿里、京東的下沉,拼多多的上升,電商平臺之間的競爭正在進一步加劇。

三季報拼多多又能告訴我們哪些新變化呢?使用者新增、使用者忠誠度、使用者購買力依然是我關注的焦點。

01 年度購買使用者首次破5億 “品牌戰”才開始

03 雙11全域使用者的狂歡節

04 Q3真實GMV超過京東

05 年度購買支出仍有增長空間

06 貨幣化率放緩 運營成本上升

07 現金流持續為正 坐擁現金402億

01 年度購買使用者首次破5億 “品牌戰”才開始

雖然全網流量觸頂,但社交電商流量的紅利依然很大,拼多多在使用者覆蓋面完全碾壓京東,也接近阿里八成的使用者群,相信不會再有人忽視拼多多的存在了。

從使用者層面拼多多已然是個龐然大物,但是其在品牌、品類和品質上,仍然存在被使用者詬病的地方。

為此拼多多於2018年12月推出了“新品牌計劃”,該計劃致力於打造從中國製造到中國消費的一體化扁平模式,讓生產更貼近需求,讓消費者享受到質優價低的產品。

根據花旗集團研報,截至今年6月拼多多有100萬商家,但品牌商僅為552個,對比阿里2019年報披露的品牌商家數量超過19萬家,“流量戰”拼多多完勝,但“品牌戰”才開始。

注:留存率=APP月活/年度購買使用者

因此在早期拼多多使用者主要來自小程式,拼多多想要繼續上位,讓使用者掌握在騰訊體系內顯然是不得當的,同時小程式“用完即走”的特點使用者很沒忠誠度。

把使用者拉回APP,構建自己的流量池,是拼多多2019年以來的重要工作。我們對比下2018年全年新增獨立月活1.32億,而在2019Q2/Q3分別增加0.76億/0.64億,兩個季度合計1.4億,超過了2018全年資料。

03 雙11全域使用者的狂歡節

資料來源:Trustdata移動大資料監測平臺根據Trustdata移動大資料監測平臺數據顯示,雙十一期間拼多多一二線城市活躍使用者佔比達到了46.7%,拼多多不在侷限於“五環外”、“下沉市場”,一二線市場也完全被拼多多攻破了。

關於雙11活動的情況,11月14日,拼多多聯合創始人、高階副Quattroporte趙佳臻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獨家專訪時透露:“我們補貼iPhone,70%是被賣到了下沉市場,對消費者來說是好事,因為他在消費升級。另外,我們有補貼的農產品裡,有70%是賣到了城市,也讓城市的使用者感覺到很好。

這種情況下,我覺得只要我們是在解決他們的痛點,那後面的留存率指標肯定是好的。”

補貼對拉新的效果是非常顯著的,三季報資料顯示拼多多營銷總投入66.9億,對比阿里、京東分別為110億、44.5億,對於年僅4歲的拼多多來說增長仍然是長期戰略,阿里、京東也是在運營了十年以後才開始進入規模性盈利。

04 Q3真實GMV超過京東

年度GMV達到了8400億,根據超對稱技術預估的資料,推測拼多多Q3季度GMV在2500億左右。

京東在2017年Q3之後不再披露自營和平臺GMV的資料,2017年Q2平臺GMV佔比41.8%,我們可以合理假設京東在2019年Q3平臺GMV佔比提高到了50%左右。

根據財報自營收入1190億,可以推測京東Q3全平臺真實GMV也在2500億左右。因此黃崢提到的拼多多Q3支付GMV超過京東還是非常可信的。

2018年Q2拼多多第一次購買使用者超過京東,這次2019年Q3拼多多又再一次支付GMV超過京東,有理由相信這次股價大跌之後不久拼多多市值會再次超過京東。

GMV的增長可以拆解為年度購買使用者的增長和人均購買支出的增長。Q2人均購買支出增長反彈主要是因為618活動,對高價值產品的補貼推高了客單價。Q3沒有重大的營銷購物節,客單價會有所回落。

Q4因為有雙11,拼多多也加大了對高價值產品的補貼,根據公開資料雙11期間拼多多平臺共售出40萬臺新款iphone 11,11日零點剛過16分鐘,汽車銷量突破1000臺,有理由相信Q4人均購買支出增長有所反彈。

05 年度購買支出仍有增長空間

11月14日,拼多多聯合創始人、高階副Quattroporte趙佳臻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獨家專訪時透露:“拼多多在一些行業大標品上的價格做得還行,至少做到全網最低,收穫了很多使用者的好評,這是我覺得做得最好的地方。不好的地方在於,我們對於一些偏小眾的需求,挖掘得還不夠。對於一些偏風格化的需求,我們還沒有滿足。未來會嘗試一些更好的展現方式。”

根據阿里2019年報披露的資料顯示,來自欠發達地區消費者平均消費金額超過2000元,同時有1.3億使用者年購買支出超過10000元。拼多多目前已經慢慢向一二線城市使用者滲透,而當下人均購買支出僅為1567元,未來提升的空間仍然很大。

06 貨幣化率放緩 運營成本上升

拼多多主要營收來自營銷廣告服務,交易佣金僅佔到收入的11%左右,對比阿里交易佣金佔到零售收入的30%左右,這主要是拼多多對商家的讓利,另一方面也是拼多多品牌商較少,商家的付費意願較弱。貨幣化率拼多多已經趨緩,較Q1僅增長0.06%,而阿里貨幣化率從2018年Q1的3.34%提高到了2019Q1的3.62%,提升了0.28%。

注:剔除了股權激勵影響

注:剔除了股權激勵影響平臺運營成本在Q3出現了較大幅度的上升,並未得到官方的解釋。有可能是在商家管理和物流投入加大。

虧損率無論同比還是環比都出現了較大的提升,一方面是市場費用投入加大,另一方面是平臺運營成本上升。

07 現金流持續為正 坐擁現金402億

雖然前三季度淨虧損34.5億,但經營正向現金流累計達到了52.2億,可變現金進一步提升到402億,其中Q3發行可轉債51.4億。

拼多多、阿里、京東Q3新增購買使用者分別為5310萬、1900萬、1310萬,電商三國殺硝煙仍未消停,網路寡頭效應顯然在電商領域很難成立(作者:每天一個新發現)

最新評論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2020樓市、投資、民生的風向標:重磅會議的最全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