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

作者 | 韓小黃

製圖 | 劉琪

現在這電商們都不知道啥毛病,挨著挨不著的都搞起了百億補貼。

像阿里京東那種巨頭跟風搞一搞也就罷了,大公司嘛,現金有的是,區區投入100億追一追潮流沒什麼。但有些公司就過分了,市值都沒有一百億還學人家搞百億補貼,這不是純忽悠嗎?

可以理解,電商行業發展至今,該搶的紅利都搶完了、該用的創意也都用盡了,對於使用者來說鮮少能有什麼新的玩法刺激到他們已經粗壯的神經,除了便宜。

細數下來,近年來使用者對雙十一、618這樣的電商節愈發冷淡,直到拼多多喊出了“百億補貼”的口號,才再次引領了市場新一輪的熱潮。

但問題是,寫上“百億補貼”四個字就一定“真香”嗎?百億補貼真的能成為電商瓶頸的破局良藥嗎?

是爸爸?就搞百億補貼!

首先問個問題,提起“百億補貼”你第一反應會想到誰?

如果你像我一樣,是一個科技自媒體從業者,第一反應必然是拼多多。圈內都知道,2019年6月1日,拼多多率先喊出“百億補貼”的口號,利用小鎮青年最喜歡的蘋果手機大搞補貼降價,彼時大熱的入門款iPhone SE不要4000多、不要3000多,在拼多多隻賣2899元,直接把此前五環內高傲的頭顱“香”到了地下。

拼多多也憑藉這個四字法寶,撬動了使用者層級、迎來了月活暴漲,向資本市場講出了繼下沉之後的又一個新故事。

這個法寶有多好使呢?直接將拼多多的市值從百億補貼之前的200多億美金拉昇至現在的1000億美金。

拼多多百億補貼前後股價變動

這你說誰看了能不眼紅?曾經的夕夕你愛理不理,現在的爹爹你高攀不起,同行玩家們一開始還仰著高昂的頭顱質疑“我倒要看它能燒多久”,到最後被拖到不得不跟票一起投身這場轟轟烈烈的補貼大戰中。

尤其是阿里,這個國內電商的老大哥,今年以來徹底甩掉了偶像包袱。從聚划算到餓了麼,再到飛豬,有一個算一個,全都掛上了“百億補貼”的標誌大搞促銷,三個板塊加在一起就是三百億現金的投入,差不多是阿里一個季度的淨利潤了。

看這股壕氣,你爸爸還是你爸爸。事實證明,使用者可以丟、月活可以丟、GMV可以丟,但你要想搶我“電商之爹”的名號,做夢!

阿里這一個眩暈大招確實收穫了奇效,拼多多搶佔了一年的使用者心智瞬間失守,越來越多的使用者提起百億補貼時,開啟的是不是拼多多而是淘寶的App了。

挺好,管他你的我的,真能便宜就是好的。雙十一的商標權還握在淘寶手裡呢,十一年過去了還不是演變成了全民狂歡。

香,就完事了。

沒有百億,也敢補貼

但講真,無論是阿里還是拼多多,又或者是京東、蘇寧這些一二梯隊的玩家喊出百億補貼的口號,對使用者來說是可信的,也是值得高興的,因為憑藉人家公司的實力,真的拿得出100億現金。

但有些公司就過分了,你無論是市值還是現金流都沒有100億元,你喊什麼百億補貼?純騙嗎?對不起我不是針對任何人,我說的就是趣店旗下的萬里目,別以為你賣個愛馬仕就是真土豪了。

今年6月趣店宣佈斥資1億美元收購奢侈品電商寺庫近3成股權,整合後者供應鏈資源為其本身的奢侈品電商萬里目鋪路。與此同時,剛剛起步的萬里目也大搞“百億補貼”的噱頭,以低價奢侈品的打法試圖搶佔市場。

但尷尬的是,萬里目你哪來的100億做補貼?

在其喊出口號的第二季度,萬里目兩個爸爸趣店和寺庫的市值加在一起將將超過5億美元,截至彼時兩家公司的現金流及現金等價物加在一起也就是22億元。

別說百億補貼了,10億補貼搞不了兩次也就乾淨了。美國韭菜是稍微好忽悠了那麼億點點,但也沒有傻到賬頭都算不明白的地步啊。

事實也正是如此,今年上半年還轟轟烈烈到處做廣告的萬里目沒了聲量,為其傾注了鉅額營銷成本的趣店在二季度迎來了全線下滑,營收和淨利潤分別下降47%、84%,其開放平臺交易服務的交易金額較一季度環比減少七成至7億元。

股價更是一個慘,截至今天美股收盤,趣店以1.32美元/股平盤報收,市值還剩3.35億美元。

趣店百億補貼前後股價對比

同樣是搞百億補貼,人家拼多多搞完市值衝到千億,阿里更是搞不搞都穩坐頭把交椅,趣店市值都快向下跌破1億了,差距不止億點點。

硬裝百億,duck不必

只能說,百億補貼是大佬的定製款遊戲,不是誰都玩得起的。人家都是20萬歡樂豆起跳的頂級房間,你一個1000歡樂豆起跳的新手場都能兩把輸幹,還妄想自己也能當賭神了?

“百億”是高階玩家的通行證,放在不懂遊戲規則的小玩家手裡或許只能淪為墓誌銘。

還是那句話,我不是在針對誰,我說的就是ofo小黃車。事實上,在百億補貼這四個字還沒有被拼多多打造成獨特語境之前,網際網路行業就始終處在燒錢補貼的遊戲之中,前赴後繼者燒掉的又何止區區百億。

2013年,網約車剛剛起步的時候,幾乎有手機的人就坐過免費計程車,還不止一次,從全免費到半價再到現在時不時的7.5折、5折、3.8折,持續輸出了七年的滴滴燒掉的又何止百億。

再往後數兩年,共享單車橫空出世,使用者同樣享受了從免費到低價的薅羊毛過程,據不完全統計這個市場燒掉的融資額可能超過200億人民幣。但結局我們已經看到,由於資本的惡性競爭,共享單車最終留給市場和使用者一地雞毛,截至今日發稿藍媒匯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老編輯承認:“不僅我的押金沒退,我老婆的、我哥的都還沒退呢。”

ofo最終欠下使用者的押金,又何止百億?白嫖一時爽,討債火葬場。

百億有風險,補貼需謹慎,這四個字不僅是高階資本玩家才玩得起的心跳遊戲,對於使用者來說更是處處有坑、避之不及。今天為了幾十塊錢的補貼衝動下單之時,還是稍微想一下未來是否可能對自己造成更大的損失。

無論公司還是使用者,有那個實力當然可以補貼,但沒錢還要硬裝百億,這事確實duck不必。

百億補貼是個筐,啥菜都想往裡裝。但這個筐是個處處是坑、哪哪都露的黃金筐,堵不住筐洞的小白菜,還是沒必要往裡硬跳了,否則金筐打水,最終也可能得到的是一場空。

  • 整治雙十一購物亂象,國家再次出手!該跟這些套路說再見了
  • 阿里vs騰訊:公益對決,誰更勝一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