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近期,陸金所、信而富、和而貴等一批網際網路公司都紛紛宣佈轉型助貸,尤其是P2P網貸領域,幾乎是集體退出P2P業務,轉型消費金融。所以從目前的金融環境裡看,助貸也是監管鼓勵的轉型的主要方向。可以說幾乎一夜之間,助貸、銀行金融機構合作成為了所有網際網路消費金融公司的共同選擇。

聯合貸款,雖然形式多種多樣,業內我們把這種模式更多的叫助貸。為了方便各位理解,助貸的最簡單的模式就是,你出錢,我來找客戶。(專業的說法:不具備放款資質或擁有小貸公司的少量放款資質放款的網際網路金融平臺,向具有放款資質的金融機構機構提供獲客、風控、貸後等服務,它與金融機構的合作更為深入和全面,具有繫結關係。)

傳統的業務鏈條

新型的業務鏈條

但如果詳細接觸過助貸合作中的一些細則,這裡面的水真不淺。很多合作方都是因為在最開始談業務的時候沒有細則洽談好,到真正專案啟動完結結算的時產生了歧義,這當中的合同糾紛也有發生。筆者也就自己接觸到的助貸的專案內容,給各位讀者詳細分享這裡面一些具體的細則。

首先要解讀全文前,需要了解助貸目前的主流方式有:1.助貸平臺擔保模式;2.資金方風險自擔模式;3.第三方擔保模式;4.聯合放款模式;5.信託模式等;

本文的案例中所指的助貸是介於以上第一種和第二種之間的一種合作方式的助貸,我們將這種合作方式稱為全兜、半兜或者部分兜。這裡全兜,指的是壞賬的金額全部由助貸方負責兜底,半兜也即壞賬各兜一般。所以這裡指的即根據壞賬的情況,讓助貸方共同分擔風險。

目前一份完整助貸的合作檔案,大概會分為以下幾部分:

一.定義部分

二.合作方式的約定

三.貸款方助貸方方的職責和全力

四.保密、協議生效內容

五.法律等其他細微細節

以上合作內容中,全部介紹比較繁瑣,本人就僅介紹以上最重要的兩部分內容:一是介紹定義,二是跟合作方式的約定

一.定義部分

定義的部分,需要在在具體的協議中再確定嚴謹的定義,所以我們會將以下的內容,再次定義。雖然有些表達已經非常嚴謹,但合同協議更是嚴肅、嚴謹的,所以重點闡述定義部分即是避免協議中的專指詞、特定詞讓人誤解,又對部分有歧義的重點解釋:

對以上定義中,比較需要闡述清楚的內容如下:

1.年化損失率

年化損失率的計算是一個GCO%ANR的概念,所以經常算資產報表的同學,會比較清楚GCO可以只計算損失的本金的部分,也可以是本金加上各種貸款利息和手續費的金額,比如上表我們基本把本金跟其他利息費用包括在裡面了;

2.累積貸款的平均餘額

累積貸款的平均餘額—ARN,其計算方式用相鄰兩個月的平均值,具體的演算法在之前的文章也有稍微介紹(傳送門:基於移動平均ANR演算法的各種資產指標):

二.合作方式的約定

通讀助貸協議內容,最核心的合作方式,就是對兜底內容的確認,具體的約定規則如下:

1:兜底的情況

損失率低於X%的為正常業務,由貸款方方自行承擔;損失率大於Y%(不含Y%)的部分收回,助貸方方承擔Z%的損失。助貸方方承擔的損失的費用的計算公式為:累積貸款平均餘額*(損失率-X%)*Y%;

2:損失率的確定的方式:

以貸款發放時間為準;本協議下雙方約定的合作開始後,在每年的檢視點對每個觀察期間的貸款進行檢視。損失率=(累計的損失貸款本金+未償還的應付利息+逾期違約金+扣款失敗手續費)/累計貸款平均餘額*(365/實際經過的天數)。之後雙方對“損失率”進行對賬。

三:合作獎勵的情況

如果損失率低於某個值,貸款方將會給與助貸放相應的獲客品質的獎勵金,在這裡就略過N個字,有需要的朋友再給你們參閱下具體的內容。

當然在一份詳細的合作協議中,內容分得非常詳盡,包括的細則還有以下內容:

1.結算方式、催收的內容

2.業務操作細則

3終審的材料清單內容

.........

關於此份具體的協議說明,限於篇幅本文就不再繼續介紹,有需要的學習的同學可以在知識星球中@下小番領取相關資料。雖然我們已對脫敏資訊脫敏處理,但不妨礙閱讀跟學習,並仍可作為相關合同模板使用,謝謝。

最新評論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週一主看這兩隻:妖股(002552)+VPN雲遊戲(30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