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美文>

對於每個人來說,我們可能需要明白,真正的捨得是一種高階的認知,如果我們不懂得捨得背後的智慧和認知,或許我們就不會去付出,也不會捨得。

只有掌握了捨得背後的智慧和真正的要義,我們才能懂得人生所有的建立和創造都是基於捨得的基礎上的。

捨得是一種高階的認知,如果我們掌握了這種智慧,往往在成長的路上會變得越順暢和順通。

01第一個高階認知:只有付出才能得到‍‍

在生活中,我們可能需要明白一個真相,捨得的背後是告訴我們只有付出才能得到。無論是一段感情還是在工作中,我們都先要學會付出,我們才能獲得自己想要的東西。

收穫的背後是建立在付出的基礎上的。為什麼我們常說索取過度是一種病,因為過度的索取是建立在沒有付出的基礎上,不僅會消耗掉自我的生命體驗,更會讓生命的成長動力喪失殆盡。

捨得的背後是建立在我們懂得生命的背後是一個不斷付出,持續得到的過程。沒有付出,就可能沒有收穫,也就沒有那種真正的參與感。

生命的本質是建立在持續捨得的基礎上的,只要生命在,我們就需要持續付出,這樣我們的生命才能真正收穫平衡。

當你懂得捨得背後的真正意義時,你就會深刻懂得,生命的本身來自我們持續不斷體驗,更來自我們不斷探索和溝通,我們越能深度體驗和溝通,我們越能看到不一樣的自己。

真正的自我從來不是固定不變的,真正的自我是建立在長期探索的基礎上,而探索則來自我們持續的付出,我們越懂得多維度,多方位的付出,我們的生命就能變成更為立體的整體。

第二個高階認知:捨得是一種連線‍

在生活中,你會發現,如果我們想要建立自我的人生,就必須學會去捨得。捨得是一種連線。

如果我們不捨得付出,我們是無法和世界建立任何連線的。如果母親不捨得照顧孩子,那麼我們和孩子之間就無法建立親密的關係。

如果我們不捨得對工作付出,那麼我們也無法在工作中產生心流。捨得的背後是一種連線,更是一種透過付出去獲得背後的成長和智慧。

舉個例子, 小朋友之間都會有交換玩具的習慣,也是因為小朋友深刻懂得,如果不懂得交換玩具,不捨得自己的玩具,我們就無法體驗更多的玩具。

所以我們透過捨得背後其實是建立了一種廣泛的連線。如果我們去佔有一樣東西,我們會發現自己所擁有的是極其有限的。

學會捨得,本質上是一種交換思維,拿自己所擁有的去拓展更多的生命體驗和生命成長的認知。

我們在成長的路上體驗更深、更廣,更長,自然我們的人生質量也會特別好。捨得是一種大的生命體驗和連線。

為什麼說大舍有大得也是如此, 當你捨棄一部分東西的時候,你就會獲得一些東西。捨得的背後代表著人的心智是有限的,更代表著我們能佔有的東西也是有限的,而學會捨得,才能讓更多的人獲得。

比如你懂得散財,你的人氣就會越來越廣。比如你懂得分享,願意聽的人就會越來越多。所以捨得的背後是一種跟更多生命和事物建立連線的過程。

03第三個高階認知:捨得是一種聚焦資源和注意力過程‍‍

捨得的背後還有一種聚焦資源和注意力的過程。在生活中,你會發現,如果一個人不懂得捨得,那麼我們就會變得貪婪無厭。

而懂得捨得,從本質上來說是去了解自我的注意是有限的,你願意捨棄那些生命中不重要的東西,那麼我們越能留住生命中重要的東西。

所以捨得的背後考驗也是我們心智資源過程,也是我們心智聚焦和創造的過程。真正的成長來自我們在無數的體驗中,慢慢會聚焦自己的資源,懂得慢慢去做好一件事的重要性。

年輕的時候,我們可能會覺得自己什麼事情能做好,但是等到了一定的年齡,你會發現,原來很多東西都會進入到一種瓶頸,而此時學會斷舍離,是我們心智跨越的關鍵。

蘋果手機創始人喬布斯曾講述蘋果剛開始什麼東西都會生產,但是後來發現這樣的策略是不行的。

於是他調整自己的策略關閉了十幾條生產路線,而是專注蘋果手機,唯一的專注與捨得,才讓蘋果手機大放光彩。

真正的捨得往往是把自己一生只用來做好一件事就足以。做好一件事本身說明了持續精進的過程。

當我們的時間是有限的,尤其是年歲越長,受到生活的干擾越多,而學會把一件事做好已經是一種難得的極致體驗,也是一種自我生命的智慧。

所以學會捨得背後也是一種逐步瞭解自我,深入瞭解自我的過程,然後努力用自己的時間去做好自己應該做的事情。

捨得的背後往往蘊含了三種智慧,第一種智慧是要懂得捨得的背後是建立在持續付出上,我們才能獲得終極成長。第二種智慧是需要懂得捨得背後也是一種和他人的連線,你越懂得開啟自己,你越能收穫更多真知朋友。

4
最新評論
  • 於德慶:做人不要太張揚〈雜文)
  • 創業者必須具備的4種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