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美文>

我們每個人都知道,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其實只有少數幾件,但現實是,我們每天都生活在一個又一個緊急而重要的任務中,抽身乏力。

我們都想暴富、暴美,很多人也知道只要把一件真正重要的事情做好,做到極致,最後該有的都會有,但現實的我們總想做更多的事情,而不是做更少的事情,逐漸地自己的生活也變得越來越複雜,不是我們不知道這些道理,而是我們缺乏足夠的方法、能力和勇氣,讓自己真正知行合一。

在個人成長和財富積累中,我們絕大多數人都充滿了不耐和懶惰,想要立刻改變和實現目標,但事實是,任何的改變從來都不是一蹴而成的事情,它不像是一個“開關”,按下去燈就會亮了,改變更像是一個爬樓梯的過程,一步又一步,最後才能登頂。

我發現在這個過程中,要想讓自己的未來有更加多的確定性,確保自己有在持續地成長,並且減少急躁焦慮的心態,就必須要追問:生活中有哪些事情對我來說是具有複利效應的,透過堅持做這些事情,未來的某一天,肯定可以讓自己發生巨大的改變。只有真正明確這一點,才能在最極端的情況下,你知道自己應該丟棄什麼,又應該要勇敢地保護什麼。

以下,這12件可產生複利效應的小事,我覺得無論任何時候,我們只要堅持下去並努力做好,未來一定會極大地改變我們的人生。

1.養成讀書的習慣:

讀書的意義,不僅僅是擴寬知識面,更重要的是深化思想、昇華精神。讀科學類書籍,我們知道世界科技發展的原理和規律;讀心理學書籍,我們懂得剖析自己的內心,直視它,並能在內心與外界出現衝突時尋找到有效的方法去調和兩者之間的矛盾;讀哲學類書籍,我們開始從更高維度去思考世界的本質和人生的意義。

我們每個人的一生都是唯一的,人生的體驗也只有一份,但透過讀書,將自己置身於作者的世界之中,我們有了體會不同人生的機會。

這就是讀書的最大好處。古人云“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但真正懂得其中意義並有所行動的人並不多。

2.向一流的大師學習!

一個人的成長往往是會受到環境所牽引的,一流大師的眼界、格局對一個人的成長往往是巨大的,甚至可影響我們的一生。可以說,向一個一流的大師學習他的十之一二,遠勝於向普通高手學習十之八九。

誠然,很多人會認為,由於自己目前尚不夠優秀,所以沒有辦法接觸到一流的大師。

但事實上,向一流大師學習並不一定要面對面,讀經典名著,看一流大師的演講影片,這也是學習方法之一。

而且,正是因為自己還不夠優秀,所以才更要向一流大師學習,而不是等自己足夠優秀了才開始學習。在個人成長中,很多時候,我們需要外力的幫助來打破自己的成長壁壘,努力去靠近更優秀的人,向他們學習就是提升自己的重要一環。

3.堅持鍛鍊!

一個好的身體才是我們的根本,猶如一幢房子的地基,地基塌了,所有的一切都不復存在。現實生活中,不少人前半生拼命掙錢,用身體健康來換取金錢,但結果就是後半生拼命花錢治病,這些人在生命彌留之際沒有那個是不為此後悔的。

4.養成寫日記或寫總結的習慣!

從2019年12月開始,我開始堅持寫日記和寫總結,至今已經一年多,我發現,寫日記和總結,這個習慣對我的影響是巨大的,讓我從最初的思想不成熟,經常會陷入自卑和抱怨情緒,慢慢地變得更加自信,這個過程中也逐漸明確了自己的目標。

其實,寫日記,最終目的並不在於記錄,而是在於反思和思考。日記寫久了,你會發現,人生其實就是一場修行的過程,未來某一天看著自己所寫下的日記,你感受到的是一個慢慢蛻變的自己,你會很慶幸過去的堅持。

所以,我想把這個習慣分享給大家。

5.睡前反思!

2021年年初,我在自己所寫下的2021目標和心願清單中,列出了三個要堅持的習慣,一是每天讀書,二是每週至少鍛鍊2小時,三是睡前反思。

我覺得,在當今社會,我們每天都很容易沉浸在各種資訊流之中,被手機和電腦上的各種資訊充斥大腦,雖然這讓我們與世界有了更密切的聯動,但也容易讓我們的大腦被這些資訊裹挾,從而失去思考能力,而睡前反思則可以讓我們更好的深入思考,可以幫助我們改進自己,尋找更好的思考方法,更有效的方法。

6.經常和最親密的人聊天、嘮叨!

在社交上,我們總是過多地在意自身的言行是否會給朋友或陌生人帶來傷害,卻沒有關注是否會給父母等和自己最親密的人所帶來的傷害。

正如日本作家日野原重明先生在他的書《活好:我這樣活到105歲》中所寫的:“我們常常以深愛對方的名義,說話時不假思索、脫口而出,結果說出來的話往往很生硬,讓最親近的人心裡感到極不舒服。”

但在這個世界上,只有我們最親密的人才是真正在乎自己的。所以,即便再忙,也要多和最親密的人聊聊天,多關心對方,不要認為他人的深愛都是理所當然的。

7.養成記賬的習慣和控制消費的慾望!

在對待金錢上,我們總是會高估自己的能力,很多時候,我們總會買下我們今天想要的東西,但計劃著明天將錢花在一個更合理的地方,比如把錢存起來、把錢花在學習上。

但事實是,當危機來臨的時候,如果手上沒有足夠的金錢,那麼你所抵禦危機的能力就下降了很多,比如某一天你所在乎的人生病了,你肯定會痛恨當初的自己為什麼不好好存錢。

養成記賬的習慣,控制消費的慾望,把每個月的收入儘可能多地存起來,你所存下來的這些錢才是你的安全感所在,而不是等危機降臨時才“清醒”。

此外,除了養成記賬的習慣,控制消費慾望,將收入的一部分存起來之外,更重要的是學會理財,為自己增加一份睡後收入,這才是我們應對不確定的未來的防禦武器。

8.不斷輸出!

以輸出的方式倒逼自己輸入,是一個很不錯的學習方法。無論是寫作輸出,還是以其他的方式與他人分享,都可以加速學習和成長,訓練獨立思考。

從2020年2月開始,我保持每週輸出一篇以上文章的習慣,去年,共輸出72篇文章,今年至今為止,共寫了15篇文章。這一年多的時間裡,以寫作的方式輸出,對我個人的成長也是極具幫助的,如果你有耐心去找我以前的文章看,你會發現,以前所寫的文章,與現在對比是顯得比較幼稚的,而且會感受到以往我的內心是充滿浮躁的。

9.投入到你所熱愛的事業中,並享受創造的過程!

著名哲學家詹姆斯·卡斯在他的書《有限與無限的遊戲》中說道,世界上總共有兩種遊戲,一種是有限遊戲,另一種是無限遊戲。有限遊戲因物質而發起,比如經商、創業、成名、成家,物質的反饋是這一類遊戲的支撐,但這一類遊戲所帶給人的是短暫的快樂。而無限遊戲因精神而發起,比如科學、藝術、宗教等,所有的人不是為了終結遊戲,而是為了延續遊戲,這一類遊戲可以持續帶給人一種使命感。

我們所熱愛的事情屬於無限遊戲中的一種,做這一類事情,我們會發自內心地愉悅,自然而然,你會想做好它,並且一定可以做好。

所以,如果可以,一定要投入到你所熱愛的事業中,並享受創造的過程。當然,很多時候,我們不知道自己熱愛什麼,也不敢篤定堅持。

但其實人生就是一場修行的過程,也是一個探索自我的過程,我們可以多出去看看世界,多讀書,探索物質的世界和人類文明的精神世界,探索時間長了,自會找到自己的熱愛所在。

所以,如果現在不知道自己熱愛什麼也沒關係,“人世間,有太多的事情,往往無法立刻看清,需要經過長時間的反覆思考,真正的意義才能顯現出來。”這是我從一個活了105歲的老人,日野原重明先生中所學到的道理。

10.儘量做高價值的事情!

我們每天需要做許許多多的事情,其中很多事情是“不得不做的”,比如上下班通勤,做飯,做家務等等,但本質上,這些事情是“低價值的”,這些大多是一些機械重複的事情。

而高價值的事情,一定是一些對我們有成長的事情,可以讓我們在未來獲得更多自由度,比如每日反思,學習和技能訓練等。

很多低價值的事情,不做,會有麻煩,但我們可以儘量縮短低價值事情所需要的時間,比如刷娛樂影片,大多數都是低價值的,但是如果帶著問題和思考地去看這類影片,並輸出有價值的見解,那麼這就變成了高價值事情。又比如減少無效的溝通,拒絕一些不太必要的請求,就可以騰出更多時間和精力,去做高價值事情。

11.培養自己深度工作的能力!

明尼蘇達大學商業學教授索菲·勒魯瓦(Sophie Leroy)曾做了一個關於注意力的研究,研究發現,當我們從某項任務A轉移到任務B時,我們的注意力其實並沒有即時轉移,而是仍有部分停留在思考原始任務上。對這種現象,這位教授將其稱之為“注意力殘留效應”。

簡單來說,多項工作同時進行時,我們的工作產出其實是低效的,正如一臺電腦,你所開啟的程式越多,電腦的執行速度就會越慢。

所以,要想達到個人的巔峰產出效率,我們需要的是長時間,無干擾地高度專注於單一任務,換句話說,我們需要擁有深度工作的能力。

12.努力提升自己的認知!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阿爾伯特·艾利斯曾提出了一個非常有用的ABC理論,這個理論認為,我們對外界問題(A)會做出哪些反應(C),本質上並不取決於我們所遇到的問題(A),而是取決於我們的信念、看法和解釋(B)。

這句話也可以理解為,你永遠賺不到你認知以外的錢!

一個人的思維認知,其實對個人的影響是巨大的,很多時候,面對同一難題,有的人很快就給出了有效的解決方案,而有的人苦思冥想卻怎麼也想不到,這其中兩者的差異在於思考問題的方式和方法。

所以,一定要努力提升自己的思維認知,具體該怎樣做呢?著名投資大師查理·芒格為我們提供了答案,那就是“你必須知道重要學科的重要原理,並經常使用它們——要全部都用上,而不是隻用幾種。”。

11
最新評論
  • 於德慶:做人不要太張揚〈雜文)
  • 天才,究竟是不是1%的靈感加99%的汗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