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美文>

唯有你很能夠接受自己以後,

你才會遇見另一個很能接受你的人。

——題記

01.

小時候家裡面沒有鏡子,這讓我一直都有一個奇怪的想法——很想知道自己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我想從自己身體裡分離出來一個看不見的影子,偷偷的跟在自己身邊,看一看自己長什麼模樣?喜歡用什麼表情對待人對待事?

自己的眼睛可以看見別人的一顰一笑一舉一動,唯獨看不見自己,有人說:這丫頭長得好看;還有人說:這個娃娃有點醜;有人笑話我有一對兔子牙,笑起來超級難看;還有人問我:怎麼從來都沒有見過你笑?

有同學叫我書呆子,我能夠聽出其中的輕蔑;有同學偷偷喊我嫦娥,我知道其中戲謔的意味;倒是有段時間同學們一致認為我和電視劇《星星知我心》裡面的老大很相似,一齊喊我“秀秀”,我沒有表示出來自己內心的竊喜;還有同學叫我大俠或者大仙,笑我兩耳不聞窗外事,笑我總是發呆神遊天外,我愈發的不置可否、高深莫測。

我不知道在別人的眼裡我到底是個什麼模樣?我的一舉一動一顰一笑看起來是否賞心悅目?抑或是東施效顰不忍直視?

後來有了鏡子,我對鏡子裡的自己愈發的陌生——面對鏡子總是緊張的不忍直視鏡子裡的自己,表情死板目光遊離;或者無端的生出許多自怨自艾自憐的情緒,覺得自己怎麼沒有別人那樣嫩白的面板,沒有別人那樣甜甜的酒窩,沒有別人那樣捲翹的睫毛……

——原來是這樣一個醜陋的小姑娘。

02.

中學時候住校,每一個週末的晚自習前半個小時,都是一次特殊的從家裡面返回學校的女生都換了不一樣的乾淨的衣服,披散著香香的頭髮,貌似平靜、卻刻意的端著某種神情,一個個嫋嫋娜娜的走進教室,男生們也換了乾淨的衣服,貌似不在意、卻時不時暗搓搓的偷瞄一眼,或者眼神虛飄,或者意味萬千,以為自己是隨隨便便、誰都沒有發現。

我永遠都是不變的裝束——回家洗乾淨,上學繼續穿。所以我也擺出一副面無表情的樣子,目不斜視的走向自己的座位,心無旁騖的學習。別人的眼睛怎麼看待我,心裡面怎麼議論我,我也許知道,也許不知道,但是我知道那是一個假惺惺的自己——我一直都不屑於表現真實的自己,或者是害怕被別人看清楚,誰知道呢?那真的是一個非常彆扭的年代。

初中入學考試成績不好,初一第一學期因此沒有被選為班幹部,第二學期全票勝出,我又特別不屑於當班幹部——既然一開始你們都沒有認可,我憑什麼接受遲來的肯定?

作為班長,我從來對班級管理不聞不問,有同學逃學曠課我壓根不知道,因此被班主任用凳子腿狠狠抽了一下子——當然是所有的班幹部都沒有幸免,有女生抽抽搭搭的哭,我一言不發挺直脊背面無表情。

初中畢業的時候,我拒絕要畢業照,不知道是要逃避那個彆扭的年代還是要拒絕那個彆扭的自己。

03.

回想起來,整個漫長的成長過程中,我幾乎都沒有照過鏡子,我至始至終都不知道如何面對鏡子裡的自己,不想看見那個不真實的自己。

我固執的認為,看書的自己是真實的,勞作的自己是真實的,除此之外的自己有許多面孔許多模樣,都不是自己喜歡的的模樣,也不是自己想要的樣子。

外地上學的時候,流行認同鄉,只要是隸屬於一個縣城的都算是老鄉,不同學校之間聯絡到一起,逛逛公園相互走動格外親近。我拒絕這樣的聚會,即使去了也面無表情的坐在某個角落一言不發。可是我知道自己特別羨慕我的同學——她有許多漂亮的衣服,被許多男孩子喜歡和追捧,我羨慕她可以和每一個人輕輕鬆鬆的說笑。

有一次聚會的過程中,不知道是誰說了一件有趣的事情,我因為躲在在角落裡因此笑的格外輕鬆自然。有一個女孩子走過來坐在我對面,她有著可愛的面容和可愛的笑容,我沒有提防她和她輕鬆的聊天,她問我:你笑起來其實很好看,為什麼不經常這樣笑呢?我的笑容就僵在了臉上,再也做不到輕鬆自然。

整個成長的過程中,我一直都在嘗試著扮演我自己,所以我一直都覺得不認識我自己。我也不知道別人眼中的我是不是我自己。

——我一直都不滿意這樣的我自己。

04.

四十歲以後,我才開始喜歡這樣的自己。

我開始刻意模糊別人對我的評價,開始放棄扮演那個別人眼中的我自己,開始隨意的穿衣輕鬆的走路,開始放聲大笑,開始高聲說話,開始自由自在的表達自己真實的想法,甚至是不再掩飾自己的憤怒與悲傷,不再擔心被別人識破,不再害怕和別人意見相左,不害怕別人陰晴不定的目光。

我開始坦然的正視鏡子裡的自己,有時候還會偷偷的說話,偷偷的笑,甚至是偷偷的做鬼臉,我改變了萬年不變的冰川臉,開始嘗試讓自己變得生動一點。

更多的時候,我喜歡安安靜靜地躺著,閉著眼睛,一遍遍的回想自己一天的所思所想所作所為,幻想一下未來的自己要過的生活要做的事情然後帶著這樣的幻想陷入沉睡。

我嘗試開始自己做主,從簡單的買菜買衣服開始。以前的我喜歡問別人:這個好不好?現在的我開始學習自己選擇,並且學習在選擇失敗以後找理由原諒我自己,慢慢的減少內心懊惱沮喪的時刻,讓自己儘量多的平靜安詳。

突然有一天,我發現這樣的自己很少再無端的憂傷無端的低落無端的惱怒,終於可以沉浸在更多的平平淡淡,不再幻想轟轟烈烈光怪陸離跌宕起伏的生活。

原來,喜歡自己,就是平靜的接受——接受那樣的別人,接受這樣的自己,認為別人和自己都是正常的、現實生活中的普通人,你有你的歡欣鼓舞,我有我的悲歡離合,也許有高低的區別,卻從來都沒有貴賤的區分。

人的不滿意,來自於看見的太多,看見的太多就容易比較,比較來去,就忘記了自己最初的本心。

閉上眼睛,你的心裡面只有你自己,你才可以心無旁騖的與自己相見。你會學會慢慢的接受你自己,慢慢的認識你自己,慢慢的懂得你自己,慢慢的,發現越來越好的自己。

3
最新評論
  • 於德慶:做人不要太張揚〈雜文)
  • 緣分就是如此妙不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