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娛樂>

建國70週年舉國同慶,各行各業的人都在用不同的方式在表達對祖國的愛,在這些方式裡面,電影脫穎而出,電影不僅能代表著創作者的心意,也成為了觀眾寄託情感的一種媒介,也更能達到一種共鳴。主旋律獻禮季的國慶檔在這種高潮下如期到來,三部獻禮大片將國慶檔熱潮再次推向一個高度,從三部大片的票房就可見一斑。《我和我的祖國》、《中國機長》和《攀登者》點燃了無數國人的激情,這三部電影的創作本身品質自不容說,但導演這塊確是引起了我的關注,七大導演、劉偉強、李仁港,後面兩個熟悉的香港導演,再次證明了自己,站上了巔峰。

過去幾年電影市場證明了一件事,香港導演北上已經渡過了水土不服的時期,走上了創作迸發期階段,他們的成功代表了香港導演的成功,甚至代表了香港電影的成功,以至於讓無數觀眾產生一個假象,籠罩在香港電影上空的霧霾是否在漸漸消逝,港片是否正在走向復興之路。誠然,香港導演的成功,香港演員的努力,電影市場票房的證明,正在讓港片一步步靠近以往的輝煌,但是雙週一成,精彩跌出的港片時代,不是說想復興的就能復興的,復興道路還很漫長,還需要香港電影創作人繼續勵精圖治,用自己的力量貢獻佳作。香港電影的前景還是值得期待的,而在這種期待中,有一個人,是最值得期待的,他的名字叫做周星馳。

周星馳,一個多麼熟悉的名字,一個讓人只要是想起了就會會心一笑的人,一個拍出了多少讓人看了無數遍仍然還想再看一遍的電影,同時也是一個現在不斷受到質疑的人,"還能拍出好電影嗎、"周星馳是否江郎才盡了"等這些論調現在可能已經佔據了主流地位,愛之深,責之切,吐槽的越狠,期待的就越深,關於周星馳的每一條動態,每一條電影的動態都吸引著觀眾的注意,他們還在期待周星馳的下一部電影,還在期待著那個喊出"努力奮鬥"這句振奮人心的話的人歸來。

從小就徜徉在周星馳的電影裡面,可以說是看周星馳的電影長大的,電影裡面的種種情節至今都歷歷在目,如數家珍。 不論開始看他的電影心情如何,但是看完之後的心情都是一樣,莫然、釋懷直至嘴角揚起了微笑。先前是由於年紀小,閱歷不夠,看電影只是單純的看電影,打發時間,圖個樂趣,不會去想那些超過電影本身的東西甚至電影本身傳達的東西也不會去思考。可能是年紀大了,也可能是在社會這個大染缸中浸泡了一段時間,身上的稜角被這社會磨的所剩無幾了,現在再去回看他的電影,突然發現,很多東西能感同身受了,很多以前哈哈大笑的情節現在看會在開懷大笑同時多了一份笑中帶淚,一份理解。閱歷增加了自然也會去思考總結了,會去想周星馳的電影為什麼會如此的吸引人,電影所傳達的主題思想是什麼,甚至周星馳這個人到底怎麼樣,是什麼能讓他有著如此的表演。

記得王家衛導演在《一代宗師》電影裡面借宮二的口,向觀眾傳達了他對武學境界的一種思考"見自己,見天地,見眾生"。我想這種境界也不僅僅可以用在對武學的理解上,也可以用在對人生的思考上,讀書境界的體會等等很多需要有一定經歷之後才能去思考的問題上。同樣,周星馳的電影,用"見自己,見天地,見眾生"這句話去思考理解同樣合適。

見自己

自我塑造,學會正確的認識自己,面對自己,努力的去找到最適合自己的風格方式,然後不斷的強大,周星馳很好的詮釋了這一點。出身底層,家境不好的周星馳卻從小做著一個夢,那個由他偶像李小龍帶給他的夢,功夫夢,電影夢。在尋夢的過程中他和我們大多數人一樣,坎坷曲折,慘不忍睹,但是堅強到底,屢敗屢戰。在懷揣著堅定的夢想去報考無線電視藝員培訓班,就遭受了第一次打擊,更打擊的是被他拉過去陪他作伴,只單純崇拜李小龍而對錶演沒什麼興趣,第一次見面就和他騎車相撞不打不相識的梁朝偉竟然考上了。現實是殘酷的,他只能忍受,在經歷過電視表演,進入無線夜訓班,取代梁朝偉成為兒童節目《四三零穿梭機》的主持人而且一待就是好幾年,他的電影夢看來終究是夢一場,看不到任何的希望。

可能是他那堅定的夢想支援著他,也可能是他那孤僻,不服輸的性格推動著他往前走,長時間的摸爬滾打和堅持終於讓他在《霹靂先鋒》中憑藉一個江湖小混混轉入臥底的角色大放異彩,《霹靂先鋒》讓他呼吸到了大銀幕的空氣,也正式開啟了他的銀幕之旅,隨後的幾次表演,雖說是成功的,但卻也是青澀的,跑龍套的,福斯的,這不是他想要的,他不僅僅是想實現電影夢,他更想成為像李小龍那樣開宗立派,獨具一格的人,他不斷在磨練自己的演技,不斷在探求自己的表演風格,從《一本漫畫闖天下》到《賭神》中的阿星,從《整蠱專家》中的古晶到《逃學威龍》的周星星,從《武狀元蘇乞兒》中的蘇燦到《唐伯虎點秋香》中的唐伯虎,他一直在改變,一直在尋求他自己的風格,或悲或喜,或搞怪或嚴肅,或誇張或細膩,經過這些電影的沉澱,最終見到了自己,形成了自己的風格—無厘頭表演形式。

見天地

在確定了自己的表演風格之後,周星馳越發嫻熟的在自己造的世界裡面盡情揮灑著才華,在這個世界裡面,只有他是主角,只有他的表演,只有他那一片小天地,精彩但不完美,好看但不深刻,總會讓人看了之後笑笑就沒啥事了,再表演的多出彩但格局小了就會有種食之無味的感覺,當然,在這階段,他只是作為一名演員去表演,還沒有昇華到作為一名演員去控制,影響,改變電影甚至作為導演去把控整個電影的格局。他是一個有追求的演員,同樣也是一個有社會底層經驗的,懂得怎麼樣通過電影去描繪多種生活的演員。

不看大地,永遠不知道自己的渺小;不見汪洋,永遠不知道自己的膚淺;不見高人,永遠不知道自己的不足。演而優則導,在自己慢慢開始轉型做聯合導演的時候,周星馳才真正開始對電影的思考,對錶演之外的東西的思考,對電影主題的理解。在《中國產凌凌漆》中藉助了一個落魄豬肉仔拯救國家寶藏的事來揭示官場黑暗,政府腐敗,暗諷政府的主題,也把電影提升到了另外一個高度;至今讓人不能忘懷的電影《大話西遊》系列,則是讓人看到了一個性格不羈,敢愛敢恨,在既定命運面前如何妥協,反抗,掙扎的至尊寶,他在大話西遊裡面通過解構手法,將時間揉碎重組,將每個人的命運設定甚至各自都知曉自己的命運,在這種框架下,愛情、信念、善惡、尊嚴共同構成了一幅幅眾生相,格局大了,對人性的思考也比較深刻,最後的那句"他好像一條狗啊"讓人噓嘆不已。在這個階段,集大成的作品應該是他的《喜劇之王》,從這部電影開始,他以後的電影裡面都少不了那些為生活不斷努力,為夢想不懈堅持的底層百姓。一句"我是一名演員"道出了多少人心中所堅持的東西,一聲"努力,奮鬥"喊出了多少人不安現狀,不甘平庸,拼搏奮鬥的心願。這階段的電影主題包羅永珍,每個看的人都能在裡面找到屬於自己的身影,他在見天地的同時,也在全面的修正和提升自己的境界。

見眾生

他仍然在走自己的那條路,仍然在用電影表達出自己對這個世界的看法,也依舊在用電影宣揚著愛與善。在他獨立指導的電影中,他就義無反顧的堅持併發揚他所認為是永恆的東西,至善,至純,至美。

《少林足球》中那個整日溫飽不定,窮困潦倒,卻為了一心想發揚少林功夫,聯合和他一樣或貧困,或懦弱,或妥協的人一起向這個世界發起抗議,宣戰的人,不正是周星馳本身的寫照嗎?不正是勞苦福斯的生活寫照嗎?不正是那些向命運妥協,向社會低頭而喪失了自己理想的人的寫照嗎?人要是沒了夢想,那和鹹魚有什麼區別,他不正是在喚醒我們,喚醒那些被現實打擊的七零八碎的理想嗎?在《功夫》中通過那個一心想維護世界和平,長大之後卻因生活困苦而走上歪路,在經歷過數位正義之士的感染後,良心未泯,最終挺身而出戰勝邪惡的人,來表達了一種只有懷有正義,心存善念的人才能拯救世界的主題,以善治惡,以德報怨,無論世界如何殘酷無情,還給世間的只有溫情。《長江7號》通過一位地位卑微的父親在生活窘迫的環境下如何教小孩子有尊嚴,有骨氣的活著,這裡面對教育的思考,對如何活著以及怎麼樣與人與非人類相處,都做到了很好的示範作用。《西遊降魔篇》用唐僧如何一路堅持尋求大乘佛法,一路歷經艱險感化眾人的故事來闡述了慈悲為懷,拯救蒼生,將愛與真理帶給眾生的道理,站在了芸芸眾生的角度上去思考。《美人魚》則是在刻畫人和環境之間的關係,講述了人類如果不能和自然和諧相處,將會對大自然產生多麼大的傷害,將會發生什麼樣不可想象的後果,向觀眾傳達的熱愛大自然,保護大自然的環保意識。此階段的電影,讓我感受到了他做到了從容的去面對眾生,去理解眾生,站在眾生的維度上思考,由己及人。見過自己,知道自己的分量,見過天地,知道自己的卑微,這時再面對眾生,才能做到虛懷若谷,至善至美。

見自己,知不足;見天地,知渺小;見眾生,知善惡。周星馳用他的電影構建了他對自己,對人生,對世界的理解。他也一直在他的電影裡面弘揚一種純真,純粹的童心,用這美好的心靈來面對世間的種種醜與惡。

雖說他現在不怎麼出新作品了,但是關於他的言論還是層出不窮,而不好的是,大多數言論是負面的,是人身攻擊性的,是和他私人生活有關的。有的說他摳門,一毛不拔;有的說他孤僻,沒有朋友,不會做人;有的說他忘恩負義,不懂得感恩;有的說他不尊重人,只把自己當人,把別人當畜生;也有的說他是片場暴君,嚴厲,辱罵,對演員和工作人員惡語相加。太多的這些言論會時不時的把他推向風口浪尖,而他,卻始終默不作聲,對這些鋪天蓋地指責他的話不做任何迴應,也不去指責和說任何一個人壞話。面對著種種五花八門的的新聞,我們確實是無從知曉真相到底是什麼,同時我們確實也不應去評價什麼。要知道,藝術作品和人是需要分開來看待的,任何一個天才,任何一個在某個領域中獨領風騷的人,都有他獨特的一面,他們中的大多數,之所以有如此的成就,是因為他們為他們所做的事情付出了太多的代價,天賦、時間、精力等,他們不得不十分專注的去做他們正在做的事,而這樣就不得不在其他方面表現的近乎愚蠢一般。畢竟人無完人,極致的追求和極致的完美成就了他們,也相應的給他們其他方面帶來了麻煩。我們要做的就是不能在一邊欣賞他的好作品的同時一邊去指責他這個人怎麼怎麼樣,甚至指責的東西都不一定是真實的,我們需要擁有一顆包容的心去對待,包容已有的缺陷和不足,這樣才能欣賞到更好,更完美的作品。

"是否此山最高,或者另有高處比天高,在世間自有山比此山更高,但愛心找不到比你好,一山還比一山高,真愛有如天高千百樣好,論武功俗世中不知邊個高,或者絕招同途異路,但我知論愛心找不到更好,在我心世間始終你好"此刻只有世間始終你好這首歌能表達我的心境,無論時過境遷,無論滄海桑田,周星馳的電影始終都是獨一份,世間終有這一份,他心中的夢想已經成為了現實,他成為了像他偶像李小龍的那種人了,開宗立派,熠熠生輝。現在唯一期待的就是,他的下一部作品什麼時候到來,是否還會是那個味道,那個配方。

願你千帆歷盡,歸來仍是最初的那個騎著車一心趕去看李小龍電影而忘乎所以最後和別人相撞的人!

  • 《海王》“黑蝠鱝”扮演者跳槽漫威 將主演漫威新劇《奇蹟人》
  • 朱一龍代言的多個品牌放送新鮮物料,美圖已送達請注意查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