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娛樂>

文|文藝女優

印度電影裡,一個印度人

可以吊打幾百個“中國鬼子”

最近,《印度日報》的一條新聞,看得人虎軀一震:

Ajay Devgn 是誰?查了一下,這位大叔是印度戰狼片專業戶,近年來連拍6部戰狼題材電影,堪稱“印度吳京”。其中,大叔的代表作《辛格》,就是一部講述中印衝突的神劇。

▲《辛格》海報

歷史上,辛格確有其人,而且在印度人眼裡,他是戰鬥英雄——傳說在1962年那場著名的中印邊境戰爭中,辛格一人率領20人抵抗了數百人的進攻,最後英勇犧牲,獲得了印軍的最高榮譽。

而Devgn大叔演繹的《辛格》,忠實地再現了印度的這個傳說,也讓人們認識到,手撕鬼子,褲襠藏雷這種橋段,絕不只是橫店的土特產。

劇中,中國軍隊的子彈,一顆都打不到英勇的印度士兵;而只要辛格老哥一舉槍,空中的戰鬥機都能給你打下來!

影片的最後,可能是特效預算不夠用了,導演暫時關閉了鎖血模式,讓辛格上去和敵人拼刺刀。不過,這也難不倒我們的主角。只見他在敵人的包圍之中,以一敵千,徒手演繹了一出不需要道具的開掛名場面。

在印度,像《辛格》這樣的抗中神劇還不少。而它的鼻祖,就是拍攝於1964年的影片《嚴峻的現實》,這個講述1962年中印戰爭的電影,正是印度文藝界在政府授意下拍攝的。

▲《嚴峻的衝突》海報

此片一出,就奠定了之後“抗中神劇”的一貫敘事模式:印度,一個熱愛和平的國家,人民安居樂業,業餘時間喝喝茶,撩撩妹,歲月靜好。而就在此時,中國“悍然”對印度發動攻擊,印度軍人拿槍自衛,而且通常是十幾二十個人,面對成千上萬的敵人。

然後,就是敵人被團滅,而印度軍人毫髮無傷的場面。可惜那時還沒什麼特效,不然,我相信徒手撕坦克,板磚滅航母這樣的劇情,還是可以整一下的。

不過,此片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片中的中國軍人長這樣:

別說,我看的時候非但不覺得憤怒,甚至有點想笑。還真沒想到,有一天,我們也能成了別人電影裡的“鬼子”。

而印度軍人,長這樣:

說中中國人長得齷齪猥瑣也就算了,畢竟這是個印度片子,但問題是,這群“中國鬼子”還操著一口越南語,這是什麼情況?

原來,當時導演找的這群群演根本不是中中國人,而是越南人!

2018年,印度又新拍了一部講述1967年中印衝突的片子《帕爾坦》。肉眼可見的是,這部在豆瓣上喜提3.3分的大片,走的還是40多年前的套路。

裡面的中國軍人,長這樣:

依然是一副標準的“鬼子”形象。

和印度軍人站一起時,身高這樣:

而印度軍人和中國軍人對視時,顏值這樣:

40多年過去了,最大的進步就是從黑白變成了彩色。

抗中神劇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導演們對“中國”的理解,一個比一個腦洞更大。

在剛剛提到的《辛格》一片中,中國軍隊出現那一幕,我就驚呆了:

不是說好了,是印度和中國打嗎?這些日本鬼子是哪來的?群演走錯了片場?

而在另一部"抗中神劇“兼害死人的標題黨《第三次世界大戰》中,審問印度軍官的中國軍官,得意洋洋地在黑板上寫下了據說是“中國”的兩個字:

同一部片子裡,嚴刑拷打失敗後,中國方面決定對印度軍官使出美人計。於是,一個身穿PDD 包郵護士情趣制服的妹子出現了。

但問題是,這妹子長得,好像也不是很像中中國人,至少不是特別符合中國當下對“美女”的定義……

但這些都不是最致命的。維基百科上的資料顯示,1962年中印衝突,最後是中國在取得絕對優勢的情況下,主動宣佈停戰。同樣,1967年中印衝突,也以中國獲勝收場。

▲維基百科上1962年中印衝突的相關內容

網上有個段子,講述中印之間的軍事實力差距:蘇聯士兵說,不能再退了,後面就是莫斯科了;中國士兵說,不能再往前了,前面是新德里。

但不少“抗中神劇”卻扭曲歷史,硬說印度戰勝中國, 還是以少勝多。雖然荒唐,但沒關係,只要印度觀眾愛看就行啊!雖然打了敗仗,但精神勝利大法不能少。因此,不少抗中神劇,在印度的票房一片飄紅。

在這樣的情況下,不用懷疑,如果加勒萬河谷衝突被拍成20個印度士兵團滅水滸108將的大片,在印度也會一樣叫好叫座。

阿米爾汗在中國是巨星

印度網友卻罵他“印奸”

印度是貨真價實的電影大國,每年可以一口氣推出2000多部電影。在這個數字面前,一年生產800多部電影的美國,都要低下高貴的頭顱。

▲一部真正的印度電影,怎麼能少了歌舞鏡頭?

說到印度電影,大概不少人會想起《摔跤吧,爸爸!》、《貧民窟百萬富翁》這樣的寶萊塢大片。但事實上,印度可不止這一個“萊塢”,除了寶萊塢,還有考萊塢(Kollywood)、託萊塢(Tollywood)和莫萊塢(Mollywood)等幾個南印度影視基地。

相對來說,寶萊塢電影走的是精英路線,而南印度電影更像是為普通人量身定做的。在印度電影市場上,南北之爭一直存在。

對不少底層印度觀眾來說,他們走進電影院,就圖看個爽。因此,像阿米爾.汗這樣的寶萊塢明星,試圖通過電影去揭示一些根深蒂固的社會問題,底層觀眾並不買賬。他們甚至覺得,阿米爾汗外揚了印度的“家醜”,咒罵他是“毒蛇”,並對他發出死亡威脅,讓他“滾出印度”。

▲印度民眾焚燒阿米爾.汗的海報

相反,南印度電影一人幹翻10輛坦克,一言不合就讓汽車滿天亂飛的風格,卻很得底層觀眾的歡心。

從地理位置上來看,印度的軟體中心就在南印度。近水樓臺先得月,南印度電影裡的各種特效,或許5折批發價就能拿到,而導演也從來不吝嗇這點預算——只要觀眾愛看,別說撕坦克,就是印度隊長徒手接核彈,都能給你整出來!

牛頓:打擾了,印度不歸我管

為了迎合觀眾的喜好,南印度電影還琢磨出了一個“爆款”模式,就是扛起民粹主義大旗,一言以蔽之,“印度戰狼”屢試不爽。

從南印度電影的一些代表作來看,無論是歷史劇、現代劇,還是科幻劇,基本上都在說“我們印度很牛逼”這件事。

很多年前的印度警察大哥,已經可以用雞殺人了

後來,都不用麻煩雞了,殺人這種小事,香蕉就能解決。

當代印度人,已經進化到了奧特曼的程度,要是不小心惹了他們,分分鐘把你的車掀翻扔天上。

在印度電影裡,汽車是可以當防空炮用的:

只是為了撩個妹,都可以現學空中翻車這樣的絕技,吊打地心引力:

事實上,自從古老的瑜伽在印度誕生以來,印度人對人類肉體的開發程度,早已超過了奧特曼的範疇。就算沒有汽車這種神奇的道具,印度老哥徒手一個巴掌,都可以打得驚天地泣鬼神。

至於鼻孔,英明神武的印度英雄,早就不屑於僅僅用它來呼吸——沒錯,他們用它來接子彈。

而未來的印度人更牛逼,已經可以不穿宇航服就和對手在月球上單挑了。為了保衛宇宙和平,印度超人一腳就把反派踢到了火箭上——等等,那明晃晃的四個大字“中國航天”是怎麼回事?

不僅有抗中神劇

還有抗巴神劇、抗英神劇……

因為“戰狼”電影有群眾基礎,這些年,連寶萊塢也加入到其陣營中。在種種特效加持下,“犯我印度者,沒有好果子吃”被演繹得淋漓盡致。

因此,不僅是抗中神劇,英國、巴基斯坦,甚至八竿子打不著的敘利亞,都在神劇裡,被印度人虐了個遍。

殖民地時期的印度黑旋風李逵,一個人,兩把刀,就可以幹掉一群訓練有素的英國皇家士兵。

世敵巴基斯坦更是別想死得好看。電影裡,印度步兵徒手摧毀巴基斯坦坦克的場景,只能算是常規動作。

稍微有創意一點的,是印度士兵直接衝上對方坦克,把手雷扔裡面,動作乾淨利落,一個人10分鐘可以炸掉10輛坦克。看到這裡,我只想問一句:巴基斯坦真的是印度的敵人嗎?為什麼這麼大方,打開了坦克蓋子讓他們炸?

遺憾的是,巴鐵的父老鄉親們,是看不到這些神劇了,因為它們在巴基斯坦是禁片。不過,不用擔心,巴基斯坦自家拍了很多抗印神劇,來填補這一空白——當然,它們在印度也是禁片。

另外,也千萬不要低估了印度街頭隨處可見的終極武器——板磚。一位手無縛雞之力的印度大哥,一旦被惹怒,一塊板磚就能拍死敘利亞黑幫老大,及其全副武裝的小弟們。不得不說,以後世界和平就指靠印度大哥們了……

印度盛產“戰狼”片,除了迎合民眾的喜好外,也和政府的支援分不開。

當年,《嚴峻時刻》這樣黑白顛倒的片子,就一舉拿下了印度“本土奧斯卡”獎——國家電影獎。

而現在,依靠底層民眾選票而上臺的莫迪政府,更是希望通過“抵制中國製造”等民粹運動,來掩蓋疫情對印度經濟的重大沖擊,轉移國內矛盾引發的巨大不滿情緒。對於能激發濃濃“愛國情緒”的電影,印度政府當然是舉雙手贊同。

對此,還是社交媒體上的一位網友,說得一針見血:

1.https://theprint.in/opinion/pov/20-days-soldiers-death-galwan-patriot-ajay-devgn-movie-material/454659/

2.https://www.deccanchronicle.com/entertainment/bollywood/060720/ajay-devgn-is-the-new-deshbhakt.html

3.https://en.m.wikipedia.org/wiki/Sino-Indian_War

4.https://m.youtube.com/watch?v=zXcddWbpN04

5.https://mp.weixin.qq.com/s/e3SS_wat-Mq6wuUJFuS40w

  • 《海王》“黑蝠鱝”扮演者跳槽漫威 將主演漫威新劇《奇蹟人》
  • 沈傲君老公是幹什麼的 沈傲君年輕時美呆眾人如今婚姻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