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教育>
開學已經一個多月,對於部分高一新生來說,英語學習的“初高銜接”似乎有點兒難。不少家長也向英語老師求助,為什麼原本初中成績優異的孩子,進入高中後英語學習變得吃力?高中英語應該怎麼學?針對這些問題,第一教育採訪了三位資深的滬上高中英語老師,分別是長寧區優秀學科帶頭人、上海市第三女子中學對外交流中心主任吳喆老師上海市南洋模範中學高三英語備課組組長吳韻老師上海市浦東復旦附中分校英語教研組長符強老師,聽聽他們怎麼說。莫慌!英語“初高銜接”問題很常見

事實上,英語學習的“初高銜接”問題在不少學生身上普遍存在。

吳喆老師有著三十多年的教學經驗。近幾年,她在高一新生和家長們身上感受到越來越強烈的焦慮情緒。有些家長開學不久就會找她諮詢,孩子進入高中後跟不上英語課堂的節奏,讓他們很是著急。

“不管是知識層面,還是思維層面,從初中英語到高中英語需要有一個很大的飛躍。”在她看來,孩子們不能很快適應是正常的,應該給他們一些時間。

類似的情況在吳韻老師看來也很常見。“不管什麼層次的學生,從初中到高中都需要一個適應期。家長不需要過度擔心。”吳韻老師說。

吳韻介紹,“雙新”改革之後,高中英語關注學生的語言能力之外,還對學生的思維品質、文化意識和學習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這也就意味著,高中英語不是靠“背背背”就能夠學好的。除了要豐富語料庫,學生還要學會搭建自己的知識網,形成批判性思維能力等。

而這些改變也確實讓一部分剛踏入高中校門的學生內心很是受挫。“英語學習需要長期投入,有些學生在初中沒有打下很好的基礎,由此產生的學習能力上的差異會導致他們在高中英語學習中需要更多的時間適應。”符強老師今年重新回到高一年級帶新生,有著十分直觀的感受。

符強老師指出,中考和高考的考試性質差異某種程度上會放大學生在高中階段學習時學科學習能力上的差異。學生們要及時調整好心態,樹立重新開始和從心開始的意識;學校也會因材施教,針對不同學情的學生給出更具針對性的指導。

知識面、邏輯思維能力往往是短板

在老師們看來,高中英語學起來難,背後反映出學生在知識面和思維能力上的短板。

現在不少高一新生存在這樣的問題,即看似每個單詞都認識,但句子一長就看不懂整句的意思;或單句看懂了,但前後句或段的邏輯關係不能理解,更不用說理解文本所傳遞內涵。

英語雖然是文科,但實際上作為一門語言工具,常常涵蓋了文理科知識,涉及人文、哲學、科技、天文、醫療等等學科的知識。這一點在高中英語中有更多體現。如果學生的知識面很窄,很多文章就讀不懂。”吳喆老師介紹,在日常教學中,老師們也會補充教材之外相關的閱讀材料,幫助學生拓寬知識面。

除了知識面需要拓展,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較差,也是導致學生在閱讀和表達上“捉襟見肘”的重要原因之一。

吳韻老師介紹,“上海市南洋模範中學現在使用的是上教版的教材,但無論是上教版還是上外版,和之前的牛津版教材相比,難度都上了一個臺階。課文要結合主題語境學習,同時內容更加與時俱進,和時事結合更加緊密。”

具體來說,高中英語課通常不是單篇的學習,而是圍繞一個話題開展的單元學習。單元學習涉及到的話題非常廣泛,比如中外城市歷史文化的對比、科技改變生活、對於生命的理解等等。

學生不僅要能讀懂、理解,更要具有深度思考的能力,圍繞一個觀點探討並給出自己的看法。這種批判性思維能力更多體現在寫作和口語表達中。這部分素養的養成並非易事,需要師生共同配合。“課上,老師們會不斷給出問題鏈,從一個話題由淺到深引導學生深入思考。”吳韻說。

“如果說初中訓練的是學生Read the lines (讀懂文本字面含義)、Read between the lines(體會文本字裡行間之意),那麼高中生在此基礎上應該達到Read beyond the lines(揣摩文本言外之意),這同時也對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評判性思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吳喆老師說。

吳喆老師建議,學生也要用好教材。比如,學會教材中Deep Reading板塊的思維模式,並將之延伸至課外閱讀的深度思考。對照Self Assessment部分對自己的學習情況進行評估,瞭解自己的學習短板並調整學習方法。

自主學習+大量閱讀,是高中英語學習的兩大法寶

但是課堂時間畢竟是有限的,吳韻老師也坦言,高中英語課的學習節奏整體很快,老師們也不會再逐詞逐句地將內容都寫在黑板上,而是更有選擇地講解重難點,不可能面面俱到,這也就意味著要引導學生養成自主學習能力

吳韻老師建議,學生要注意轉變學習方法,學會記筆記做好語料積累,形成自己的Wordbank(詞彙庫)。要根據自己的情況積累生詞,摘抄好詞好句。預習的時候著重在詞彙、篇章的學習儲備上。

此外,大量閱讀也是必不可少的,唯有大量的輸入才能為輸出打好基礎。吳韻老師表示,閱讀的終點並不是讀完一本書,還要落實到筆頭上,而不是被動地讀和聽。讀後感不一定要長篇大論,但一定要通過表達來練習輸出。

她還建議,可以通過觀看BBC紀錄片、美劇,或者聽播客等培養語感、提高語言素養。“每天抽出來5-10分鐘聽一聽就夠了,通過這種方式還可以瞭解當下比較流行的內容是如何用英語來表達的。”吳韻說。

吳喆老師還分享了一些市三女中開展閱讀的做法。比如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形式閱讀報刊。有的學生扮演“詞彙大師”(Vocabulary Enricher)負責文本詞彙及詞塊的整理和拓展;有的學生扮演“總結者”(Summarizer)負責文本的概要解說;有的學生扮演“聯繫者”(Connector)把文本內容與現實生活進行聯想等等。小組內討論的氛圍更加輕鬆,學校希望以此為學生創造更多表達自我的機會和平和的交流氛圍。

再如每個學期讀一本英文小說。備課組會提供一份推薦書單,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自己想要閱讀的內容。在閱讀時,要思考人物的行為、動機、小說的情節是如何被推動的,以及如果自己是主人公又會做出怎樣的行為。“閱讀小說時,除了欣賞經典的語言美之外,也要讓學生們打開思路,學會思考,只要能自圓其說,勇敢地把自己的想法表達出來就是被鼓勵的。”吳喆老師說。

英語素養提升並非一蹴而就,興趣培養很重要

當然,英語素養的養成並非一蹴而就,除了需要長時間的積累,興趣培養更要放在首位。

在符強老師看來,高中生應該廣泛地閱讀各類文本,而不是侷限在應對考試。在文本的選擇上,可以從自己感興趣的入手。尤其對於年齡比較小的孩子來說,可以看英語動畫片、電影來“磨耳朵”模仿發音,從小培養起語感來。

興趣才是最好的老師。吳喆老師介紹,疫情之前,市三女中每年假期都會組織學生到國外交流。在這期間,學生會住進當地接待家庭裡,全方位體驗和了解外國的文化,沉浸式感受當地的風土人情。

吳喆老師還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不少原本在學校裡不太敢開口講英語的孩子,經歷了海外交流後,彷彿膽子一下就大了起來。“他們發現好像學英語也沒有那麼難,和外華人交流起來並沒有想象中困難,對學生來說也是一次提升自信的難得體驗。嚐到甜頭後,學生也會積極爭取機會表達觀點。”吳喆老師說。

“如果單單把英語看成一個學科可能會是一種負擔,但是如果能夠結合各種各樣的興趣愛好,學生在無形中就能夠消化吸收很多知識,不僅學得快也學得好。”吳喆老師說。

“最理想狀態就是,學生把英語當做了一個日常會用到的工具,自然而然地滲透到生活中。”吳韻老師說,“對於因為口語不太好而不敢開口的同學,一定要抓住一切可以開口的機會。在面對小組討論、課堂演講時,要積極主動爭取每一次機會,而不是總是做傾聽者、旁觀者,要爭取改變一下。”

5
最新評論
  • 「完整」2022年中級註冊安全工程師《化工安全實務》真題解析
  • 我,曾被老外嘲笑螺絲擰不好,如今有1700㎡產業園,客戶遍佈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