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數碼>

在選購手機的過程中,我們一般會格外注意硬體配置的資訊,尤其是處理器型號和記憶體規格。在很多年前,智慧手機的執行記憶體頂多不超過4GB,但現在情況完全不一樣了,4GB運存僅僅只是起步門檻,6GB和8GB版本的機型才是市場的主流。

如果現在打算買手機,相信大多數內行人都不看好運存只有4GB的手機,那這是為什麼呢?4GB、6GB和8GB運存之間的差距很大麼?4GB運存:仍滿足日用需求,但效能一言不合就滿載。

手機的執行記憶體主要用於儲存臨時資料,是處理器和機身記憶體之間的橋樑和紐帶,直接關乎著APP的執行狀態和手機的流暢度。對於普通使用者來說,如果只是用手機聊聊天、打打電話或者刷網頁,娛樂需求不高,4GB運存的手機其實就已經夠用了。但如果自己喜歡玩遊戲,手機中的第三方APP數量超過20個,4GB運存就會顯得捉襟見肘,一言不合就滿載,難免會出現卡頓或系統反應遲緩的現象。

現在的APP軟體越來越吃運存,某些大型遊戲一口氣就能吃掉2GB-3GB的運存,如果不給這些“路霸”騰地方,手機確實會出現嚴重的卡頓。現在5G時代馬上就要到來了,網速的提升意味著手機端應用程式的資料吞吐量也會增加,用不了多長時間,4GB運存將被徹底淘汰,所以這些內行人才不建議大家此時入手只有4GB運存的手機。

6GB運存:不大不小剛剛好,價效比高

與4GB運存相比,6GB運存的實用性就要高得多了,既不會顯得特別小,價格往往也不會太貴,價效比十分出色。如果你的手機運存達到了6GB,軟體多開的能力會得到大幅增強,同時執行6-8個APP不在話下,暢玩大型遊戲時不用擔心運存會滿載。在處理器等核心硬體不落伍的情況下,6GB運存的中端安卓機一般能連用2-4年,對於普通使用者來說,這樣的手機還是很值得把玩的。

當然,6GB運存也不是萬能的,它遲早也會被淘汰。目前5G網路還沒有實現全面普及,相關產業還處於萌芽狀態,短時間內APP不會突然“暴飲暴食”,對運存空間的需求仍然是可控的。當5G網路走進每家每戶之後,6GB運存的末日估計也就快到了。不過大家也不用著急,小迪個人認為未來兩年內6GB運存依舊是市場的主流,也是各品牌安卓機的出貨主力。

8GB運存:安卓標配,未來三年不慌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現在的高階安卓旗艦機的記憶體容量最低也是8+128GB,甚至直接拋棄了6GB,這說明8GB運存確實是未來的發展方向。有一說一,對於那些不玩遊戲的朋友們來說,這麼大的執行記憶體顯得有些浪費,但它確實會提升我們的用機體驗,後臺多開軟體無壓力。

就算5G時代裡資料和流量出現大爆炸,各種APP體積翻倍,也不會對這種級別的旗艦機造成衝擊。小迪君個人認為,擁有8GB運存的旗艦級手機連用三年不成問題,只要預算充裕,還是非常值得入手的!但是這裡要提醒大家一句:8GB運存的千元機價效比太低,不值得一試,處理器的優先順序永遠高於運存容量。

12GB運存:電競燒友土豪最愛,效能增幅有限

一般來說,沒有手機廠商願意為中低端千元機配備12GB的超大運存,否則就是在浪費資源。凡是擁有12GB版本的機型,無一例外都是高階旗艦機或者專業的電競手機。它們的優點是效能強悍,手機上安裝十幾款體積超過2GB的大型遊戲不在話下,基本達到了安卓機的效能極限。但缺點也很明顯,那就是價效比低!

手機的運存並不是越大越好,關鍵得看使用者個人的需求,如果你是一名電競發燒友+手機重度使用者,隨便玩玩就能佔滿8GB運存,那還是乖乖買12GB版本的機型吧。但如果自己的用機頻率不高,對遊戲也沒有那麼執著,12GB運存其實是用不完的。在這種情況下,8GB運存和12GB運存的手機(同一型號)放在一起作對比,實際使用體驗沒有差距可言。

總而言之,手機的執行記憶體會隨著時代的更迭而發生變化,它正在朝著越來越大的方向演變:4GB運存已經是捉襟見肘了,對普通使用者來說,6GB版本的手機才是真正的業界良心,價格適中且實用度高。如果自己的遊戲需求比較旺盛,可以考慮升級8GB運存的機型,起碼未來三年都不用擔心手機會落伍。

  • 雙11 神舟放大招,11代i7筆電直降1100?
  • 華為暢享20 Pro和Redmi 10X引數對比 配置誰更勝一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