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

  

我們總喜歡人生越來越好,一生汲汲營營,總想著將來可以歲月靜好,一切如願。然而,我們總是忽略了生命的自然規律,不管我們是否願意接受,我們的身體總是不能越來越好的,反之,則是漸漸走向老去,容顏易老,青春不能常在。

身體如此,因為先天之腎氣,總是在漸漸消耗,直到耗盡之時;我們的福報亦是如此,若非大善之人,我們過去累積的福報,豈夠我們日日損耗?如此,平常人的福報,總是越來越少,當福報用盡,也就走完了一生。

若能接受人生這樣的設定,在歲月中行走,也就漸漸安心,不會因事情不能如願而傷感,反而更要珍惜當下。

身體不能隨意揮霍,福報更要念念珍惜,只是我們知道身體要鍛鍊以養生,卻不知福報亦要累積以養命。

人生總將走向離別,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世間一切歡顏,最終都將成哭泣。無常的風,無孔不入,悄悄吹走我們的努力得到名利、地位、感情,乃至我們的家人,還有我們自己。

在唸念無常的風中,我們的人生如風中燭火,一不小心,就被吹滅了;即便不是燭火,而是一聚柴火,從最初點燃,到越燃越旺,就算有著火光沖天的輝煌,終究要盛極而衰,隨著柴越來越少,火焰自然越來越弱,最終柴盡火熄,回到塵土之中。

縱然有人史冊留名,贏得世人千古歌頌,終是“虛作住持”,苦樂交集的世間,繁華終歸平淡。想起《紅樓夢》有一段話:

那紅塵中有卻有些樂事,但不能永遠依恃,況又有“美中不足,好事多磨”八個字緊相連屬,瞬息間則又樂極悲生,人非物換,究竟是到頭一夢,萬境歸空。

雖然世間無常,但人生苦樂皆由心。決定人生是否快樂的,不是外界的變化,而是心的感受。

身與境,不能決定一個人是否幸福與快樂,心才是最主要的,而心往往也受福報所影響。一個人的心情、心態、心境,往往因福報而改變,福報無形,作用到人心上卻纖毫畢現:有福報者,知足常樂;無福之人,雖有富貴而不知足,苦惱無盡。

世間財富亦積,而福難積,福從何處來?從利他中而來,利他之心越大,越純,越持久,福報越廣,越大。不過人天福報,皆是有漏,唯有福德才更深沉。

稱念名號之人,雖不求世間之福,而福自來,而且念念為得大利,具足無上福德。不管外在如何,也不管身心怎樣,亦不論世間福報大小,念念之間,福德圓滿,步步走向光明,走向寂靜,當告別紅塵之際,便是福德、智慧、光明撲面而來之時。

念念不捨間,紅塵歲月,處處皆是好風光,四季皆是好時節,苦樂皆化蓮,微妙香潔。

如此,紅塵萬事自然釋然,淡淡的心,靜靜地過,無論貧富,不管容顏是否漸老,步態是否漸漸龍鍾,隨著歲月流逝,年齡增長,能於每日中經常保持一定的飢餓感、睏倦感、寒冷感,便是世間最好的養生。

人處富貴,年紀漸長,多半默默不欲飲食而又少眠,若還能知飢餓而不得食,常睏倦而不得眠,豈非美妙之至?再加之適當減衣,也常略感寒意,更是妙不可言矣!

想起一句話:“常留三分飢寒困,便是世間曠達人。”

身如此,心亦如此,繁華世間,人心本易浮華,若心能常常體會到苦,感受到悲,豈不是很微妙?畢竟多少人沉醉在虛幻的快樂中,不知人生之苦,不知求清淨之樂。

想起一句話:“修行常帶三分病。”或許便是以此警醒自己,此身為幻,四大假合,知苦才知離。

歸鄉人亦是如此,不求世間福報,不論是否有煩惱,一心繫蓮,念念安心。縱然福報小,煩惱多,更增歸鄉之願心,豈非很美妙?

4
最新評論
  • 民間故事:書生被無賴欺負,想要上吊自盡,白狐:我送你一本奇書
  • 重磅!特斯拉降價1.4-3.7萬,馬斯克打響新能源車“內卷”第一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