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

古語有云:弱能勝強。

但在現實生活當中,人們往往都喜歡讓自己變強,很少有人希望自己變弱,甚至有人會誤認為自己只有變強才能夠保存自己或保護他人。

由此可見,真正能夠理解與接受“弱能勝強”這一說法的人,並沒有我們想象的多,甚至可以說,真正懂得“弱能勝強”之內涵的人,更是鳳毛麟角,少之又少了。

那麼,為什麼很少有人相信“弱能勝強”呢?

我個人的看法是——絕大多數人只是聽說過或者只在書本上見過,而不曾親眼所見,更沒有親身體驗過,故而不會真相信“弱能勝強”。

言外之意,以弱勝強並非完全沒有依據,而是絕大多數人無法領悟其中的原理罷了。

甚至可以說,天下最常勝之道,其實就是以弱勝強。

何以見得?

我們繼續看《列子》一書的原文,即:

“天下有常勝之道,有不常勝之道。常勝之道曰柔,常不勝之道曰強。二者亦知。而人未之知……欲剛,必以柔守之;欲強,必以弱保之。積於柔必剛,積於弱必強。觀其所積,以知禍福之鄉。強勝不若己,至於若己者剛;柔勝出於己者,其力不可量。老聃曰:兵強則滅。木強則折。柔弱者生之徒,堅強者死之徒”

在這段話中,列子講天下既有經常取勝的方法,也有經常不能取勝的方法。

所謂“經常取勝的方法”,名字叫做柔弱,而“經常不能取勝的方法”,名字叫做剛強。這兩者雖然看似容易明白,但實際上卻很少有人真正懂得,更不用說有所體驗了。

3
最新評論
  • 民間故事:書生被無賴欺負,想要上吊自盡,白狐:我送你一本奇書
  • 《霹靂火》:25年過去了,龍叔又拍了這麼多經典的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