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

一朵女子,風輕雲淡~

月華照杵空隨妾,風響傳砧不到君

王灣

……

…..

….

..

- 人物簡介 -

王灣,初唐時期的詩人、官員。公元712年進士及第,授滎陽縣主簿,後因參與集部的編撰工作有功,而擢升洛陽尉。

而洛陽則是王灣的故里。

在唐朝詩壇能留名經史的人物都不簡單,王灣有一首《次北固山下》享有盛譽,備受當時宰相張說的推崇,甚至摘抄其中的詩句懸掛於政事堂上,讓當時的文人士子當作學習的典範。

"每示能文,令為楷式"

可見王灣的詩句影響力之大,明代有學者稱,他筆下最出名的兩句詩,是區別盛唐、初唐和中唐詩界限的標誌。

唐末詩人鄭谷亦有言:何如海日生殘夜,一句能令萬古傳。

下面,我們就一起來欣賞一下這首經典詩作。

- 詩文解析 -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出自王灣的《次北固山下》

詩文創作背景:

王灣為洛陽人,經常往來於吳楚之間,這是首則為他旅過江蘇鎮江北固山時所作,也是他筆下最知名的作品。

古代交通不便,所以常以書信的方式向家人報平安,或者與友人溝通感情,而漂泊在外難免思鄉情更重,不像現代,打個電話通個視頻就完事了。

但古樸的尺素之情,往往更讓人印象深刻,比如現代詩人木心的詩句:

從前的日色變得慢/車,馬,郵件都慢/一生只夠愛一個人

詩文大意為:

漂泊在異鄉的青山之外,在波光粼粼的江水中行舟,潮水已經長滿,使得兩岸之間的水面變得更加寬闊,此時順風行船,剛好把帆高高掛起;

夜幕還沒有褪盡,旭日已經在江邊冉冉浮生,比起往年的今日,江南已經有了一絲春意,不知道我的家書該寄往何處?如果可以,請鴻雁幫我捎回洛陽吧!

和大部分“懷鄉”詩一樣,王灣這首《次北固山下》在首聯先述景,青山綠水,揚帆起航,順流直下,天高地闊,加上冬末早春的蕭瑟之意,頗有一番意境。

而最美的為“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這句,首先表明了詩人已經行舟很久,可能剛剛滅掉舟裡的燭燈,為黎明時刻,望向熹微中的山巒,有朝日已經冉冉爬升。

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中有: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相比之下,是同一種美。

張九齡也曾在《望月懷遠》中寫過: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初升的旭日與剛起的月亮都能勾起人的相思之情,尤其是置身於晨曦微露之中,行走在異鄉的江河之上。

所以王灣的這句詩,被文學史家稱其“氣象高遠,情景交融”,胡應麟在《詩藪 · 內編》中直贊,“海日”一聯“形容景物,妙絕千古”。

其中一“升”一“入”兩個字,用得極妙,讓之前所述的景象突然鮮活起來,適逢歲暮臘殘,江南晚冬中有一過江之舟,彷彿在朝霞中迎接春天的到來。

尾聯詩人在思鄉,可是他卻問了一句,到底該將書信寄往何處?

所以這首詩有兩層意思,一是歲末懷鄉,想向家人報個平安,但詩文中的鄉愁並不濃厚,猜想很快也就能返鄉,那麼第二層意思則為,詩人想把眼前的美景記錄下來,分享給洛陽的親友。

從詩文的意境中看,有波瀾壯闊的江水,有順水行舟的快意,有潮起潮落之感嘆,亦有破夜東昇的旭日,這是一幅絕美的飄蓬之景,不但不悲觀,反而讓人嚮往冬末的江南。

有時候比起繁花似錦,某一刻的靜謐與荒蕪,往往更讓人享受其中,猶如邊塞詩一樣,曠闊的蕭瑟感更能激發人心中的慨嘆。

所以這是描寫“江南景色詩篇中”很另類的一首,自然也非常經典。

- end -

閱讀更多精彩圖文:

古詩詞中的人情世故,讀懂了,也許會更傷心

寫出“千古第一駢文”的王勃,還有一首無人可比的詩,同樣很美

7
最新評論
  • 民間故事:書生被無賴欺負,想要上吊自盡,白狐:我送你一本奇書
  • 願你心有星辰大海,眼中有光,找到熱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