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

19世紀的歐洲,“東方主義”的繪畫熱潮你究竟有多瞭解,可能出於你的想象!

19世紀的歐洲,在藝術界有一股“東方主義”的繪畫熱潮,那麼在西方人眼中的東方主義究竟是什麼呢,很有可能就是西方世界對中東、北非以及亞洲社會、文化的總體描繪和態度。

其實本身就是一種不合理的存在,多數人也理解錯誤,多數還是西方人當年殖民主義的痕跡,他們自以為是,得益於西方的成果。

他們眼中的“東方主義”不是說的一個具體的流派,而是指的向是藝術家選取的素材內容。比如法國著名畫家歐仁·德拉克拉瓦和讓·奧古斯特·多米尼克·安格爾,就是特別優秀的兩位油畫大師。

他們的作品大家都知道,安格爾的作品大家最熟悉,比如泉這幅油畫,當然安格爾是屬於新古典主義,另外一個則是屬於浪漫主義油畫家。

作為一箇中國畫家,我對西方油畫也特別喜歡,自己也畫過油畫,也是超級寫實主義,但是總覺得畫出的油畫見西方油畫的門都沒入,所以還是以國畫為主,畢竟自己就是華人,應當繼承和弘揚中國畫。

我們瞭解西方19世紀的一批東方主義題材的歐洲畫作及雕塑,就充滿了異域風情,可能也是一種東西方文化交流的象徵之一,但是也完全不同,在藝術家眼中藝術是沒有國界的,但是其他人就不一樣了。

比如我們看到安格爾的《大宮女》,這幅油畫作品目前被法國盧浮宮所收藏,今天不介紹他,我們只看奧地利東方主義畫家魯道夫·恩斯特。

他是定居在法國的畫家,我們可以看到魯道夫·恩斯特的東方題材畫作細膩、真實,沒有一點矯揉做作的姿態,很自然。作品的內容都聚焦在北非、中東市井小民的日常生活,而非蘇丹香豔神秘的後宮,也因此更具史料價值。

魯道夫·恩斯特的父親就是一位藝術家,不過他的成就在建築領域他從小在父親的薰陶下,對藝術有了很大的認識,15歲就進入維也納美術學院深造。

20歲時前往羅馬進修,臨摹了許多藝術大師的作品,後來定居巴黎,並且結交了一位同樣在法國進修的土耳其畫家奧斯曼·哈姆迪,兩人成為了摯友。 #油畫#

為了讓更多人瞭解到他的藝術,魯道夫·恩斯特攜帶他的異域風情濃厚了作品兩度參加了世界博覽會,也得到了社會的認可,恩斯特是一個特別低調,謙卑的人,從來不張揚。

成名後卻離開了法國巴黎,來到了法國小鎮豐特奈-歐羅斯隱居,直到去世都過著離群索居的日子。

魯道夫·恩斯特的作品表現得大多是普通“東方人”,比如宮殿的護衛,市場的小販,抽水煙的人,下棋的人,獵手,家庭主婦等等,也畫過後宮的宮女妃子們的日常生活。

從他的一些作品來看,大多是依據旅行時的回憶、記錄、素描來繪畫的,或者通過照片來畫,他在藝術上的態度是一絲不苟和專注的。

但是似乎並不是特別出名,傑洛姆就比他優秀,魯道夫·恩斯特顯然也深受這位前輩大師的影響,因為在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到傑洛姆繪畫的一些影子。

在傑洛姆的油畫中有一種天方夜譚式的幻想和浪漫,然而在魯道夫·恩斯特的油畫中雖然有這樣的特點,但是更多的是冷靜、樸實,他通過默默觀察著東方世界的人生百態,給我留下了很多細小但真實的感動。

6
最新評論
  • 民間故事:書生被無賴欺負,想要上吊自盡,白狐:我送你一本奇書
  • 動物界都是雄性比雌性好看,為什麼人類恰恰相反?女性更加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