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拿石頭砸鐵

    “孔乙己”是魯迅先生所寫的一篇小說,講述了一個貧苦飽受壓迫的書生孔乙己,在一家酒店當歌喉,最終被迫離開的故事。其中,孔乙己的長衫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象徵,代表了他的身份和尊嚴。長衫難脫是指孔乙己無法改變自己的社會地位和命運。

    這個比喻在現實生活中也是普遍存在的。許多人出生在貧困的家庭,沒有得到良好的教育和機會,往往被社會所邊緣化。這些人想要改變自己的命運,但卻發現很難脫離原有的社會地位和環境。他們面臨的困難不僅來自外部的社會環境,也來自自身的心理和行為習慣。

    因此,我們需要為這些人提供更多的機會和幫助,讓他們有機會接受良好的教育和培訓,提高自身能力和素質,最終實現自己的夢想。同時,我們也需要關注社會公平和正義,讓每個人都能享有平等的機會和待遇。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實現社會的進步和發展。

  • 2 # 邊緣之望

    “孔乙己的長衫”為什麼那麼難脫?

    “孔乙己的長衫”是魯迅先生的小說中的一段描寫,這個問題需要從小說中的情節來解釋。

    在小說中,孔乙己是一個出身貧苦的酒客,平時喜歡喝酒,然而他的長衫卻非常珍貴。一次,他在酒樓喝酒,與另一位酒客打賭,結果輸了。酒客為了嘲弄孔乙己,就用泥土和酒將他的長衫沾溼,然後再曬乾。這樣一來,孔乙己的長衫就變得非常的硬,不容易脫下來。

    從情節來看,孔乙己的長衫之所以難以脫下來,是因為被泥土和酒沾溼後晾乾而變硬了。這個情節暗示了孔乙己的貧困生活和對珍貴物品的珍視。雖然他生活貧苦,但是對於自己的一件珍貴物品,他仍然非常的愛惜,不願輕易脫下來,這也體現了他的自尊心和自豪感。

    雖然“孔乙己的長衫”這個小說情節與大學生的生活經驗可能存在一些差異,但是我們可以將孔乙己的長衫視作代表著大學生的自尊心。在大學生的成長過程中,他們也會面臨各種挑戰和考驗,例如學業上的困難、社交中的壓力等等。在這些挑戰中,大學生的自尊心會受到很大的影響。

    與孔乙己一樣,大學生也會有一些珍視的東西,可能是某個成就、某個身份、某個榮譽等等。這些珍視的東西代表了大學生的自尊心,他們也像孔乙己一樣,不願輕易放棄。在面對挑戰和考驗時,這些珍視的東西會成為大學生的心理支撐,給他們帶來一種自信和勇氣。

    因此,從孔乙己的長衫代表大學生的自尊來看,這個情節提醒我們要珍視自己的自尊心,保持自信和勇氣,不要輕易放棄自己的價值和尊嚴。同時,在面對挑戰和考驗時,也要懂得適當的放棄和妥協,才能更好地面對未來的生活。

  • 3 # 蘿塞塔

    現實社會中存在許多類似於孔乙己的心理和現象,例如某些人的身份認同、職業身份等,在某些場合下可能會受到歧視和排斥。這些現象之所以難以改變,一方面是因為社會結構和文化傳統的影響,另一方面也因為個人的惰性和缺乏改變的動力和行動。同時,要想改變這些現象,也需要整個社會的意識和價值觀的轉變,以及政策和法律的支援和推動。

  • 4 # 見腫消世界

    最近一段時間,網路上突然出現了“孔乙己、長衫”之類的話語,據說還是大媒體在引導。

    乍聽之下,頗有些懵圈,不知魯迅筆下的“孔乙己”得罪了誰?或者入某位貴人的法眼,突然變成了許多人千錘百煉都想得到的封贈“網紅”。

    孔乙己窮困潦倒,但依然放不下讀書人的“架子”,出門就把能顯出“有學問人氣質”的長布衫套在衣衫藍縷的身上,既遮擋住了“窮困”的痕跡又給人示出了自己“身份”——讀書人?知識分子、文化人!一句話,與眾不同!

    “孔乙己的長布衫”之所以難脫,是因為大環境如此,非孔乙己本人不願意。

    君不見,在地鐵、公交車等公共交通工具上,只要是一身骯髒的人上車,瞬間收穫的是不屑、是鄙夷,哪怕此人憑藉技術或者力氣一天能夠掙到三四百元錢,其實這些眼神投射者,不是嫌棄對方的衣服骯髒,而是打心眼看不起他的職業——體力勞動者!

    君不見,許多求職者面試的時候,對方犀利的眼光打量的是你的衣著,它是不是光鮮亮麗,是什麼品牌?穿著高檔美其名曰是為了“尊重”,實則是“以貌取人”的固有思維作祟,假設看中的人“才”,簡歷裡都有,何必要用眼睛探照燈似的掃描呢?明明知道這種場合你是強者,應聘者是弱者。以貌取人是社會頑疾;據說,有人為了應聘面試,沒有衣服借都要借一套,殊不知,油光蹭亮的皮鞋是一雙破了腳後跟,破了大拇指的襪子!那雙皮鞋與孔乙己的“破舊長布衫”何異?

    八十年代,一頂禮帽,一根柺棍(高雅稱呼是文明棍),幾句港臺腔是外來投資者的標準配置。他們所到之處都是高規格接待,凡提要求都可以得到極大滿足,“禮貌、柺棍、腔調”不是“孔乙己的長布衫”又是什麼呢?因為他比名片、介紹信、證書都來的簡捷而明瞭!

    幾曾何時,腳踏車不願騎了,要汽車,還要高檔車進口車,沒有錢,可以按揭,零首付——

    幾曾何時,農村的“別墅”不能住了,城市裡的房子不願租住了,要買一套,因為有父母的血汗在銀行裡積攢著,最不濟還可以按揭,還可以低首付——

    凡此種種均已表明,許多人願意當“孔乙己”,許多人願意把那件象徵身份的“長布衫”套在身上,喜歡在世俗的眼光中得到虛假、虛幻的反應。

    可惜,魯迅筆下的孔乙己是一位已經在生活中,在社會中定型的中老年知識分子,即使他想改變自己,也是手無縛雞之力,也是無能為力,而我們這些不想脫掉“孔乙己的長布衫”者,多數是青年人,他們則是沒有足夠自信心,沒有腳踏實地的坦誠,沒有“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的勇氣,沒有“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缺乏青年人應該保持的“朝氣”。

    本人認為,放得下“思想包袱”才會脫掉那個“長布衫”。

    2023年3月26日17.55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哪些技術可以反哺農業發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