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二斤牛肉

    相信大家心中已經有答案,那就是劉備強。這個點是毫無疑問的。

    劉備在《三國演義》中的能力其實被弱化了。在小說中,更突出劉備仁義的一面,卻某種程度上掩蓋了劉備的英雄氣。

    劉備少年時的確家境落魄,但是他得到叔父資助,拜師盧植之後,就已經不是普通人了。他起兵之前,已經是當地赫赫有名的遊俠,很多豪傑來結交劉備,附近的富商都需要“打點”劉備。

    歷史上,鞭撻督郵是劉備乾的。斬車胄是劉備乾的。破蔡陽是劉備乾的。赤壁之戰,劉備出力很大。荊南四郡,是劉備指揮奪取的。帶兵入川,劉備是主帥。漢中破曹操,劉備也是親冒矢石上前線指揮。

    可以說,蜀漢的江山,蜀漢軍事集團的主要勝利,幾乎全是劉備親自指揮下贏得的。

    劉備前半生顛沛流離,卻屢敗屢戰。身邊的關羽、張飛開始跟隨他的時候都是無名之輩,是一路南征北戰打出來的名聲。

    至於諸葛亮,不過是個山間隱士,僅在荊州略有名聲而已。劉備甘願屈尊,三顧茅廬,換做三國時期任何其他君主都做不到這一點。

    劉備的對手,無論呂布、孫權還是曹操,哪個不是當時一等一的人物?記住,與獅子作戰,最差也得是個藏獒。

    《三國志》作者陳壽,在《先主傳》最後給予劉備的評價是:

    先主之弘毅寬厚,知人待士,蓋有高祖之風,英雄之器焉。及其舉國託孤於諸葛亮,而心神無貳,誠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軌也。機權幹略,不逮魏武,是以基宇亦狹。然折而不撓,終不為下者,抑揆彼之量必不容己,非唯競利,且以避害云爾。

    是說劉備志向遠大,心胸寬廣,知人善用,禮賢下士,彷彿有漢高祖劉邦的風采,是有英雄器宇的人。他臨終之時能敞開心扉,誠懇的將全國託付給諸葛亮,完全沒有擔心和猜忌,是自古以來君臣的典範。

    劉備在智略權謀上,稍稍遜色於曹操,以至於最終掌握的基業也小於曹操。

    劉備的百折不撓,不甘屈於人下,很多時候是察覺到對方的氣度並不能容納下自己,自己也不和對方產生衝突,所以選擇離開。

    而劉禪呢?說實話並不算是特別昏庸之人,他能夠完全信賴諸葛亮施政,做到“政由葛氏,祭則寡人”,這是蜀漢在劉備死後依然屹立的根本。而諸葛亮完全值得兩代帝王的託付,做到了“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但是劉禪的決心和動力,在諸葛亮死後逐漸消失了,開始寵愛奸臣,排擠實幹派。喪失了逐鹿中原的決心。完全沒有繼承父親屢戰屢敗,百折不撓的精神。

    最終在鄧艾兵臨城下之時,連做決戰的勇氣都沒有了,選擇開城投降,做一個安樂公。從這一點來看,他比父親差之遠矣。

  • 2 # 與生活交朋友

    這個還要比嗎?這是在拿王者和青銅作比較,劉備就是那個王者。

    劉備身邊有很多賢臣良將輔佐,但這些賢臣良將不是劉備他爹留給他的,而是劉備自己打天下的過程中發掘出來的。

    即使劉備最後經歷了夷陵之戰的慘敗,國力大損,但蜀漢還是存在的。劉備以他的能力,從無到有,建立了蜀漢。

    劉禪能守四十多年江山,是靠他一個人嗎?劉禪身邊也是有賢臣良將的,諸葛亮、蔣琬、費禕、董允、姜維不都很給力嗎?

    即使劉禪身邊真的沒人輔佐他了,他自己不能去挖掘人才嗎?結果他挖掘的是啥?黃皓!

    雖說打江山易,守江山,但是劉禪的任務不是守江山,而是打江山,去完成他爹未完成的事業。結果他不但打不了江山,還把他爹辛苦打拼一輩子得到的地盤給丟了。

    劉禪的能力跟他爹劉備的能力有可比性嗎?他要是有劉備一半的能力,鄧艾偷渡陰平都可能成為個笑話,更別談亡國了。

    劉禪為什麼能當了四十多年皇帝才亡國呢?

    第一、劉禪得感謝他爹劉備,留下個諸葛亮輔佐他。

    諸葛亮的能力不用多說,治國帶兵都是一把好手,最重要的是忠心。這個時期,諸葛亮不招惹別人就算好了,魏國對蜀漢主要是採取防禦的政策。即使諸葛亮死了,也給劉禪留下了以蔣琬、費禕、董允、姜維為首的一批賢臣。

    第二、蜀漢地理上有天然屏障,對魏國來說,那是山高路險,易守難攻。

    三國時期,魏國的目標首先是東吳,先搞定東吳再說。但是魏國一直搞不定東吳,雙方頻繁爭鬥摩擦,忽悠勝負,誰也佔不到便宜。那魏國自然沒什麼精力去打蜀漢了。

    整個三國時代,魏國大規模出兵打蜀漢的次數,真的是屈指可數。特別是第一次,以曹真為首,司馬懿、郭淮配合分三路進軍,陣容強大,最後還是敗給了天時、地利,連漢中都沒見到,就不得不撤軍。

    魏國打一次蜀漢,會消耗無數財力物力和人力,非常不划算。只要是伐蜀,魏國朝廷一定有反對之聲。所以諸葛亮死了,魏國也不會沒事去攻蜀,打打遼東,東吳,乾點小成本高回報的事多好啊。

    曹丕、曹叡到司馬懿的主要目標一直都是東吳。劉備夷陵之戰敗後,曹丕都選擇去打東吳,而不是趁機滅了蜀漢。

    第三、劉禪沒能力,但不是白痴,很聽話,是個仁愛之君。

    這一點應該是最重要的,劉禪如果沒有這個優點,前兩點都是白搭。

    劉備教育劉禪: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惟賢惟德,能服於人。

    劉禪未必有德,但真的是很仁。劉禪在位期間,大赦天下的頻率是非常高的。三國時代的皇室,應該也是劉禪的兄弟更幸福,日子沒有曹植那樣苦逼。

    歷史上像諸葛亮這樣的權臣很多,像霍光、張居正、多爾袞等。但是他們比諸葛亮慘,輔佐的皇帝雖然在他們生前不敢弄他,等他們死了,就來個秋後算賬,滅你滿門。

    但是諸葛亮就沒有這樣的待遇,劉禪不但在諸葛亮生前很聽話,在諸葛亮死後也仍然聽他的話,重用諸葛亮留下的蔣琬等人。

    最後還重用諸葛亮的兒子諸葛瞻,當然這個不是諸葛亮安排的,只說明劉禪確實很仁愛。

    正是因為劉禪的仁愛,讓他尊重諸葛亮的意見,任用諸葛亮留下的人,蜀漢朝廷才能夠維持幾十年。

    劉禪是個仁愛之君,但不是明君,所以不會稱他為仁君。歸根結底,還是因為他的能力不夠。

    諸葛亮留下的一批大臣死得差不多了,劉禪就傻眼了。任用大臣,只能靠個人喜好了,這就給了善於阿諛奉承的黃皓等人機會了。結果沒過幾年,國家就滅亡了。

    黃皓上位,排除異己,對付姜維就算了,還成功離間後主兄弟間的感情。正是因為黃皓的亂搞,讓司馬昭看到了機會,決定伐蜀,結果居然一下子把蜀漢給滅了。

    蜀漢亡國,也是劉禪無能的最好證明。很多人喜歡把這個鍋甩給諸葛亮或姜維,但蜀漢滅亡,就是因為劉禪無能。蜀漢雖然有滅亡的跡象,但在當時的客觀條件下,蜀漢還沒有到土崩瓦解,非滅不可的地步,再苟延殘踹個一二十年的難道並不大。

    司馬昭伐蜀,鄧艾本來就是不贊成的。司馬昭因為弒君,大失人心,想要透過一場大勝仗重新樹立威望。打東吳沒勝算,蜀漢又有天然屏障,這時傳來黃皓禍亂朝綱,蜀漢發生內亂的訊息,司馬昭便看到了機會,決定賭一把,堅持伐蜀。

    魏軍近二十萬大軍雖然來勢洶洶,但蜀漢還沒到不堪一擊的地步,雖然丟了漢中,姜維還是成功將魏軍堵在了劍閣。而且,魏國大軍都是要吃飯的,糧草供應要是跟得上,當年曹操又何必捨棄漢中呢?

    劉禪如果有劉備的能力,親自率軍守綿竹,以漢中之戰劉備對付曹操的辦法對付鄧艾,拖都要拖死他。

    鄧艾孤軍直入,拖得越久越不利。這邊擋住了鄧艾,劍閣的鐘會大軍也耗不了多久,糧草補給不上,只能退兵。最後戰場的主動權就會回到蜀漢手裡。

    沒事去吹吹劉禪也不是不行,但是要把他吹得比劉備還強,那就過分了。

    假設劉禪繼承的是大一統的基業,再加上諸葛亮的輔佐,那多半會成為一個合格的守成之君,搞不好還會被掛上個仁宗的廟號。

  • 3 # 打工路上要堅強

    劉禪是蜀漢後主,字公嗣,小名阿斗。昭烈帝劉備之子,母親是昭烈皇后甘氏,三國時期蜀漢第二位皇帝。不少人常認為劉禪軟弱無能,蜀漢滅亡主要由於他。其實,筆者認為,不能把責任全怪他。

    劉備定益州後入蜀,蜀漢建立後,劉禪被立為太子,並於公元223年繼位為帝,在位四十二年。期間拜諸葛亮為相父,並支援姜維北伐。大家都認為,劉禪在位後期寵信黃皓,致使蜀漢逐漸走向衰弱,筆者認為,這是大家並沒有把歷史學透徹。幾千年來,有太多的文人墨客甚至是政治家都以諸葛亮為自己的偶像。畢竟,武侯的功勞有目共睹,嘔心瀝血維繫大漢皇室的辛勞也值得稱讚。所以人們漸漸便把蜀漢破落的原因...畢竟,武侯的功勞有目共睹,嘔心瀝血維繫大漢皇室的辛勞也值得稱讚。所以人們漸漸便把蜀漢破落的矛頭指向了後主,認為後主是一個扶不起的阿斗,蜀漢的衰敗都是源於其昏聵無能。

    畢竟劉禪給後人留下了一個樂不思蜀的壞印象。和諸葛亮的鞠躬盡瘁相對比,劉禪實在是太過沒有氣節,也太沒有才能,所以大家自然而然的開始詰難於他。但事實是否真的如此簡單呢?還是另有隱情。我們就斗膽為大家解析一下劉禪其人,以及他當國三十年之久的秘密。

    蜀漢之所以能夠在亂世之中屹立不倒,堅持那麼多年,不僅僅是因為諸葛亮事無鉅細的操勞,其中劉禪的作用也絕不是簡簡單單的一句昏君就可以概括的。事實上,劉禪雖然個人的能力並沒有達到扭轉乾坤的地步,但是也絕不是一個普普通通,庸庸碌碌,昏聵無能的君主。事實上,在諸葛亮離開之後,劉禪還苦心孤詣的將國家維持了整整三十年的時間。這三十年的時間,劉禪能夠在亂世之中穩坐國君的位置,其中的波譎雲詭絕對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簡單。公元223年,劉備因病去世,用諸葛亮的話來說就是“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中興大漢的事業便交到了諸葛亮和劉禪的肩上。彼時的劉禪身為蜀漢名義上的最高指揮者,當國四十二年,也算是時間比較長的一位國君了。之所以給人留下碌碌無為、甚至昏聵的印象,大部分的原因都是因為諸葛亮等群臣的能力太過出眾,以致於形成了君臣之間的不對等。在這樣的情況之下,自然稍微弱勢一些的劉禪就被人唾棄。

    其實劉禪還是非常有智慧的一位國君,可能他不能扭轉乾坤,力挽狂瀾,但是他也絕對不是李後主、梁後主那樣的昏君。事實上,他當國的四十一年間,分別得到了諸葛亮、姜維、蔣琬等人的鼎力幫助,整整四十一年的時間,蜀漢雖然總是偏居一隅,卻從沒沒有過政治黑暗、民不聊生的事情發生。

    劉禪雖然能力並非當世頂尖,但是他也不是一個量小的愛猜忌的人。對於諸葛亮,劉禪始終是十分信任的,甚至於把這個父親的得力助手當成是自己的父親一般來侍奉。對於諸葛亮的建議,基本上劉禪都是言聽計從,幾乎沒有更改過其意見。因為蜀漢的弱小,劉禪非常懂得要團結的道理,所以有些時候儘管劉禪本人並不願意一味北伐,他最終還是沒有反對諸葛亮,甚至還鼎力支援。

    劉禪不僅有肚量,而且很有頭腦,所以他並不是一個軟弱無能的人,相反他是一個機智過的人,所以讓才華出眾諸葛亮都無比佩服,也使自已執政長達42年,這都證明了他有極強的領導能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李白鳳求凰面板什麼時候返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