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博學湖泊p

    查了一下資料,1946年美國是做過水下核試驗的,也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水下核試驗。

    當時在太平洋的比基尼島,美軍在水下引爆了原子彈“貝克”。

    “貝克”被引爆之後,海面上升起了巨大的蘑菇雲。關於“貝克”引爆之後的場景,資料上是這樣說的——

    貝克轟炸在上面照片的煙霧,我們可以看到出現了核雲晶列,貝克炸彈23千噸當量可能摧毀比基尼島,爆炸時產生波浪“破解”了白色海船,吹起了200萬噸的水和沙子到空氣中,創造了近1830米水柱--寬600多米和91米厚。在引爆點附近的22艘測試用戰艦上,美軍放置了57只豚鼠、109只大鼠、146頭豬、176只山羊和3030只小白鼠,最後有35%的動物死於爆炸產生的衝擊波或者輻射。

    隔著照片都能感受到核彈巨大的威力!

    核彈是利用了核裂變或者核聚變反應職稱的大規模破壞效應的武器,我們比較熟悉的原子彈、氫彈、中子彈,都是屬於核彈的範疇,雖然破壞力有差異,但都是巨大的。和在陸地上引爆一樣,在水下引爆的核彈同樣破壞力驚人。海上設施損毀,海底生物死亡

    核彈在水中引爆,如果引爆點比較淺,水面上會噴出巨大的水柱和蘑菇雲,引爆點附近水域的水上設施、附近陸地的建築將會因為衝擊波損毀,生物則會喪命。

    如果在深水引爆,核彈爆炸的巨大能量將會在水中傳播,海底的生物難逃一死,海洋的生物鏈平衡可能會被破壞。

    海陸空全方位汙染

    另外,核彈在水裡爆炸的時候釋放出的放射性物質會汙染海洋,被汙染的水體透過蒸發升空,在透過大氣環流傳播到其他地方,甚至成雲致雨,這些放射性物質隨著雨水落地,汙染也被擴散到更多的地方。

    沒有蒸發升空的水,也會透過洋流,給其他海域帶去大面積核汙染。

    改變氣候

    核彈爆炸的時候,會產生大量的能量。這些能量有可能會使得海面溫度升高,進而影響到大氣環流,最終影響到全球的氣候。

    引起海嘯?

    海地地震可能會引發海嘯。核彈在水中爆炸的時候如果當量足夠大,是有可能引發海嘯的。

    無論在什麼地點引爆,核彈的引爆對於生物和環境的破壞都是毀滅性的。只希望廣島長崎那樣的殘酷景象再也不要在世界任何角落上演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法裡德來到火箭後三分技能被激發,他是球隊四號位最佳答案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