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歷史偵查處

    楔子:清乾隆五十七年,82歲的老人乾隆皇帝親自編纂了《御製十全記》。

    在這部書中,乾隆皇帝回顧了自己文治武功的不凡一生,並將十大深刻影響清王朝歷史走向的戰事列為“十全武功”,而他本人也自稱“十全老人”。

    然而,在“十全武功”裡頭,乾隆皇帝不無惋惜地感慨道:“五十多年八樁戰事,就徵緬這樁不算成功”。

    清緬戰爭究竟是個什麼戰事?居然這樣讓自命不凡的乾隆皇帝耿耿於懷?縱橫天下的滿洲八旗,為什麼會被緬甸軍隊打得滿地找牙?

    清緬戰爭的背景

    明朝末年,統治緬甸長達221年的東籲王朝覆滅,貢榜王朝崛起,兵力日漸強盛,緬族首領雍籍牙以貢榜為基地,一統緬甸各地。

    此後,第三代緬王孟駁繼承先王遺志,克撣邦、亡寮國、取曼尼普爾,整個中南半島幾乎都納入了強大的貢榜王朝,

    只有東邊的暹羅大成王朝與貢榜王朝並立中南半島。

    然而,野心勃勃的緬王孟駁,並不滿足於中南半島上雙雄並峙的局面,於是在1767年,緬王孟駁傾全國之力向暹羅的大成王朝發起了猛攻,並於一年之後將大成王朝滅亡。

    也幾乎就在貢榜王朝攻打暹羅的同時,緬王孟駁將目光投向了北方的鄰居大清王朝,想來個猴子拍老虎屁股捋幾綹“虎毛”。

    其實,也就在貢榜王朝以氣吞山河的威勢橫掃整個中南半島的時候,北方的大清帝國自1644年入關以來,東征西討、南征北戰,先後平大順、剿大西、滅南明、定三藩、收新疆、納蒙古。

    到乾隆皇帝時代,大清王朝建立了一個西起巴爾喀什湖,東到太平洋,北至西伯利亞,南達南沙群島,面積高達1316萬平方公里的超級龐大帝國。

    而在開疆拓土、征伐四方的無數戰事中,滿洲八旗作為清王朝的起家班底立有不可磨滅的功勳。

    滿洲八旗的建立還得歸功於清王朝的奠基人努爾哈赤。1601年,清太祖努爾哈赤將治下的臣民按黃、白、紅、藍四種顏色編成四旗,14年後,努爾哈赤為了提高效率,又增設了鑲黃、鑲白、鑲紅、鑲藍四旗,自此八旗制度正式確立。

    其實,八旗制度只是滿洲的一種社會組織形式,裡面既包括了軍隊,同時也包括了普通百姓。

    在八旗這種組織形式下,努爾哈赤建軍的指導思想是“出則為兵,入則為民”,打仗時按人頭編制衝鋒陷陣、立功受賞,和平時期,掄起鋤頭下地幹活,躍上馬背拾弓畋獵。

    同時,以“牛錄”為基本編制的八旗,將血緣、家族和村寨雜糅在了一起,八旗內部以此形成了“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關係,因此,滿洲八旗勁旅內部凝聚力之強,戰鬥力之捍,堪稱是17世紀世界第一強騎兵。

    清緬戰爭的過程

    1762年,緬甸木邦土司夥同貢榜王朝大軍2000餘人越境入侵中國孟定和耿馬兩內地土司的管轄區域,當時的清王朝忙於平定準噶爾之亂無暇南顧。

    此後,收拾完準噶爾的乾隆皇帝騰出手來,將注意力集中在了雲南邊境的清緬戰爭。

    為此,乾隆皇帝在諭旨中說道:“此非犁穴誅渠,盡殲醜類,不足以申國威而彰天討,尤不可僅以受降蕆事以永靖蠻服”。(《清史稿》)

    什麼意思呢?也就是說要一鼓作氣殺光緬人,從而讓南蠻懾服、恐懼,不敢再冒犯天威。

    清緬戰爭共分四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雲貴總督劉藻指揮的自衛反擊戰。

    1962年,緬甸貢榜王朝的軍隊進入雲南境內大肆劫掠一番後,劉藻派出軍隊前往剿敵,但由於緬人撤離迅速,清軍僅捕獲到了5名掉隊的敵匪。

    當年10月份,緬人再次入侵雲南,劉藻派出3000人的清軍前往追剿,卻中了緬軍的埋伏致使600名八旗勁旅命喪疆場。乾隆皇帝震怒之下將劉藻革職查辦。

    第一次清緬戰爭慘敗後,乾隆皇帝以楊應琚為雲貴總督,提兵兩萬對外號稱“發兵五十萬,大炮千樽”(《清史稿》)大舉進攻緬甸。

    當時的清廷從上到下都認為緬甸不過乃撮爾小國何足懼哉!乾隆皇帝本人也認為貢榜王朝見到本朝的“天兵天將”,很快會嚇得尿褲子投降。

    情況的發展似乎也如乾隆皇帝所料想的那樣,緬甸邊境的蠻暮、木邦、遮放等土司見到旌旗蔽日的清軍南下紛紛望風歸降,且此時的緬軍主力都在西線的暹羅主戰場,國內所能抽調的兵力捉襟見肘,戰爭形勢對清朝來說,可謂一片向好。

    然而,當清軍攻佔蠻暮地區的重鎮新街後,緬王孟駁開始驚慌了起來,因為新街扼水陸之要衝,順流而下,四五日就可到抵達緬都阿瓦。

    緬王孟駁於是組織了一支一萬餘人的隊伍,沿伊洛瓦底江溯流而上繞道八旗軍背後攻入中國境內南北夾擊大破清軍於鐵壁關,清軍死傷一千餘人。

    此後,滿洲八旗2000多人與緬軍戰於雲南猛卯,清軍不敵死傷慘重,然而,身為雲貴總督的楊應琚卻數次謊報清軍大捷的軍情。

    乾隆皇帝當然也不是傻子,在檢視地圖後發現,戰場雙方焦灼的地方始終位於雲南境內,倘若大捷,為什麼不趁勢追擊攻入緬甸境內呢?

    於是,乾隆皇帝密派心腹暗中調查得知是楊應琚謊報軍情,乾隆皇帝天威大怒,將謊報軍情的楊應琚等人全部處死。

    由於緬軍採取繞道背後、斷敵退路和截斷糧道等運動戰法,清軍後勤補給被緬軍切斷,八旗大軍戰力崩潰,只得倉皇撤回內地。

    乾隆皇帝見堂堂的天朝大軍被緬軍殺得人仰馬翻,心裡非常窩火,於是他再次任命自己的內侄富察·明瑞掛帥出征緬甸。

    明瑞是富察·傅恆的侄子,孝賢皇后是其姑母,雖然明瑞是根正苗紅的“官二代”,但絕非紈絝子弟,此人野戰能力出眾,曾參與過剿滅準噶爾的多場戰役,屢立戰功。

    乾隆皇帝和明瑞等人分析認為,前幾次戰事失利主要還是出在兵源素質上,只要以兩萬滿洲八旗精銳出征,拿下小小緬甸不在話下。

    朝中有大臣提出聯合暹羅共滅緬甸,乾隆皇帝一口否決說道:“我大清正當全盛之時,舉手抬足頃刻間即可讓撮爾蠻邦化為粉齏”。

    也正是在清廷驕傲自大和對緬甸國內茫然無知的基礎上,八旗勁旅17000餘人在明瑞的統帥下浩浩蕩蕩地踏上了奔赴緬甸戰場的黃泉路。

    戰爭初期滿洲八旗在明瑞的指揮下一路勢如破竹直抵緬甸要地新街附近,不過明瑞的副手北路軍統帥額爾景額患病身亡,乾隆皇帝令其弟額爾登額接任。

    此後,明瑞再接再厲兵出木邦、克舊小、渡大疊江,經錫箔、大山等土司管轄地區,目標會合北路軍額爾登額部,以鉗形攻勢合圍緬甸首都阿瓦。

    由於八旗勁旅深入緬甸境內後遭到水土不服,無數士兵因為瘴氣密佈,瘧疾肆虐大批量痛苦死去,軍隊非戰鬥減員極其嚴重。

    且緬人憑藉著從葡萄牙進口的燧發槍等先進火器拼死抵抗,清軍死傷慘重。一連串的挫折使得額爾登額信念崩潰,於是不顧明瑞的命令私自撤回了國內。

    面對北路大軍額爾登額的臨陣脫逃,久經沙場的明瑞不愧是一員虎將,他率軍繼續一路過關斬將沿途砍瓜切菜,徑直殺到了距離緬甸軍事要地阿瓦70裡的地方。

    震恐不已的緬王孟駁於是徵調了12000人的軍隊在蠻結穩紮營寨來抵禦滿洲八旗的瘋狂進攻,並用西洋進口的燧發槍從柵欄後面射殺清軍。

    清軍屍橫遍野,最終在明瑞一馬當先的指揮下,八旗勁旅還是攻克了蠻結,清軍殲敵2000,俘虜34人,取得了蠻結之戰的勝利。乾隆皇帝聞訊大喜,加封明瑞為一等公。

    八旗勁旅雖然取得了蠻結之戰的勝利,但自身也付出了極為慘重的人員傷亡代價,驕傲輕敵的明瑞也被勝利衝昏了頭腦,依然率兵繼續向緬甸都城阿瓦進發。

    而緬軍採取堅壁清野的策略不與八旗勁旅展開野戰,只是以小股遊擊部隊不斷襲擾清軍,緬軍統帥瑪哈看準時機,繞道八旗勁旅後身,採取了南北合圍的方式將八旗勁旅圍困在了眉苗地區。

    此時的清軍陷入了南北夾擊兩面合圍的死地,緬軍向八旗勁旅很快發起了總攻,經過三天三夜的鏖戰,清軍崩潰血流成河,三萬清軍全部戰死沙場,明瑞絕望中自縊而亡,緬軍取得了對敵勝利。

    明瑞戰死後,屍體被運回了國內,乾隆皇帝撫棺慟哭,並憤恨地將額爾登額凌遲處死。

    清軍第三次征伐緬甸的戰役以慘敗而宣佈告終,但乾隆皇帝由此愈發痛恨敢於挑戰天朝權威的撮爾蠻邦緬甸,必雪喪師辱國之恥的熊熊烈火,讓乾隆皇帝再度作出了第四次征討緬甸的決定。

    於是在乾隆皇帝總結了前幾次征討緬甸失敗的經驗和教訓後,以名將富察·傅恆為統帥,阿桂、阿里袞等人為副手,以兩萬多人的隊伍採取水陸並進的方式向緬甸發起了猛攻。

    當年7月20日,清軍誓師遠征,傅恆率八千餘兵自戛鳩渡大金沙江,深入緬屬孟拱、孟養土司地帶,沿途2000多公里兵不刃血深入敵境。

    而阿桂、阿里袞指揮的水師也自野牛壩出蠻暮,沿江擊沉了緬兵十三艘戰船,擊退了攔截的緬甸水師。

    此後,水陸兩軍會師於哈坎,八旗勁旅繼續進發與緬軍廝殺於老官屯,由於老官屯距離緬甸首都阿瓦近在咫尺,緬王孟駁震駭萬狀急急抽調軍隊前往增援。

    緬甸援軍的到來迅速改變了戰場局面,緬軍很快擊敗了大清水師,八旗勁旅在傅恆的指揮下也艱難地攻克了老官屯。

    此時,緬甸內部發生政變,暹羅也爆發了反攻緬甸的戰爭,清軍由於後勤補給出現了嚴重的困難,且水土不服死傷累累,清緬雙方都已經成為了強弩之末了。

    雙方都無心再戰,戰爭局勢陷入了微妙的變化,在戰亦不能戰,打又不能打的情況下,雙方統帥最終通過談判結束了這場曠日持久的戰爭。

    清緬戰爭失敗的原因

    其實,第四次清緬戰爭雖然以雙方統帥的合約而草草收場,但實際上,這次和談事先並沒有獲得清廷和緬甸兩國領導人的同意。

    但由於兩國都已經精疲力竭了,清緬雙方對此也予以了預設。事隔18年後,也就是乾隆五十三年,通過政變手段上臺的孟雲遣使來朝,向清朝稱臣納貢,並表示“求大皇帝如天之量,恕緬國以前之罪,永得作外域之臣”。

    緬甸的態度為什麼會發生180°的大轉彎?原來是因為此時的暹羅已經復國,緬甸在清緬戰爭中損耗太大,加之國內政變內耗,無力稱雄中南半島的貢榜王朝不得不遣使上表向清王朝稱臣,自此,緬甸成為中國化外藩屬之國。

    然而,清緬戰爭,國力處於鼎盛時期的大清王朝,擁有著縱橫天下的八旗勁旅卻花費911萬兩白銀,耗費長達六年的時間也沒有達到預期的滅國之戰。

    反而還以巨大的消耗成功拖垮了緬甸,促成了暹羅的復國,改變了中南半島的局勢,簡直可以說是“為他人作嫁衣裳”。

    那麼,縱觀清緬之戰中滿洲八旗拙劣的表現,清軍為什麼打得如此不堪呢?

    主要有五大方面的原因。首先是不熟悉敵情。《孫子兵法》曰:“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開戰前,清廷乃至最高統治者乾隆皇帝都盲目的誤認為,緬甸只不過是撮爾小國,不足為慮。

    其實,當時的緬甸已經被新崛起的貢榜王朝所取代,貢榜王朝的軍隊經年累月長期作戰,戰力強悍橫掃整個中南半島,中南半島幾乎2/3的土地都納入了貢榜王朝的範圍。

    暹羅也在貢榜王朝的打擊之下成為了其附屬國,後來貢榜王朝在與清王朝交戰時,滅掉了暹羅,而清廷對這些情況茫然無知,甚至第三次清緬戰爭失利後,乾隆皇帝還想過聯合暹羅共同夾擊緬甸,直到最後方知暹羅已被貢榜王朝滅亡,由此來看,清王朝真是到了閉塞驚人的地步。

    其次是後勤補給供應困難。古代冷兵器作戰通常都是五個役夫供應一個士兵,按當時出兵的規模計算,四萬士兵、十萬馬,單十個月就需糧42萬石,雲南全省倉糧也不過35萬石。

    如果按當時滿兵一萬、漢兵三萬的出兵規模來算,戰馬、馭馬需十萬匹,短時間內要徵集到那麼多糧食和馬匹非常困難。

    且緬甸地形崎嶇、氣候悶熱、蚊蟲鼠蟻、瘴氣肆虐,進一步加劇了後勤補給的難度。

    第三是瘟疫頻發。清緬戰爭,清軍徵調的八旗勁旅基本都是來自於北方地區,比較適宜溫差不大、涼爽舒適的亞熱帶、暖溫帶、溫帶、寒溫帶氣候型別下的作戰環境,而緬甸潮溼悶熱的熱帶季風氣候顯然讓北方的八旗勁旅非常不適應。

    由於水土不服,醫療條件較差,清軍內部疾虐橫行、瘟疫頻發,無數清軍將領和士兵還沒來得及跟緬軍交戰就已經被疾病奪取了生命。

    第四是主將輕敵冒進。在清緬戰爭的前後四個階段裡,無論是乾隆皇帝還是前方指揮戰鬥的清軍將領,都沒有把緬軍當回事。

    也正是由於他們的事前高度輕敵,事中沒有做好斥候情報工作,故此,清軍在戰爭中多次被緬軍切斷後路,輸的一塌糊塗,若非緬軍善於大規模殲滅戰,縱橫天下的八旗勁旅恐怕全部得有去無回。

    第五是裝備落後。清緬戰爭中,無論是清王朝還是緬甸的貢榜王朝,從整體上來看,基本都歸屬於冷兵器作戰的末期。

    而從整個世界大局來分析,此時的西歐早已經過了文藝復興的洗禮,思想空前活躍,啟蒙運動如火如荼,資本的原始積累促使著西歐各國相繼進入了“大航海時代”。

    西歐各項科學技術都突飛猛進,尤其是軍工科技更是將同時代的清王朝遠遠甩出了幾條街,燧發槍和火炮成為了西歐各國軍隊通用的標配,而清朝依然沉浸在天朝上國的美夢中。

    清緬戰爭結束後,前線作戰的將領,在目睹了緬人的燧發槍和火炮給清軍造成的巨大傷害後,於是向乾隆皇帝提出學習西方、發展火器軍工,乾隆皇帝卻以“騎射乃滿洲之根本”而斷然否決。

    也正是由於上述五項因素,清緬戰爭能使得後來貢榜王朝自願成為藩屬之國,而這一切並非出於清王朝的強大,而是清王朝巨大的體量拖垮了緬甸的貢榜王朝。

    以征伐六年、耗銀百萬和累累白骨換來的朝貢體系,最終成為康乾盛世下最後的帝國餘暉。

    參考資料:《清史稿》、《清高宗實錄》、《聖武記》、《徵緬紀聞》等

  • 2 # 夏目歷史君

    總體評價乾隆帝,他重視文化典籍的修撰,下令修葺皇家園林,中西方建築風格並存的藝術瑰寶,多次派兵平叛,維持了政權的穩定,然而有心的讀者會發現,乾隆帝的性格比較執拗和偏激,從英國使節馬噶爾尼訪華這一外交事件就能看出,乾隆帝是“天朝上國”的美夢製造者和宣傳者。乾隆帝喜歡面子工程,哪怕外國的炮器槍械再新奇,對乾隆帝來說,也只是些“洋人造的小玩意”,直至後來的近代史用血淚告訴我們,落後就要捱打。

    一、清緬戰爭的起因:緬軍犯境,野心顯露無疑

    18世紀的緬甸迎來了緬甸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即貢榜王朝,新生的王朝總渴望著開疆闢土,挑戰老舊的權威和組織,在征服緬甸全境後的貢榜王朝,決定將手伸到中緬邊境,強迫雲南境內的土司交納錢糧。這些被壓榨索取的土司自然不肯屈服,他們決定聯名上告朝廷,希望乾隆帝能夠派兵出境,震懾一下囂張跋扈的緬甸軍隊。

    得寸進尺的緬兵認為清軍不敢與其作戰,野心變得越發膨脹,直接入侵“車裡”這塊富饒肥沃的地方,搶掠錢糧、俘虜民眾,打算作為之後與宿敵暹羅交戰的後勤保障供應地。

    二、清緬戰爭過程:清軍戰爭中弊端叢生,像極了越南戰爭中的美國

    1、選才不當,早期文臣當武官用

    好面子的乾隆帝,不能忍受緬甸挑釁大清國威的舉動,一場以冷兵器為主、熱兵器為輔的戰爭就此打響,這場戰爭反反覆覆,幾經周折,最後延續了七年之久。

    當時作為新任雲貴總督,掌管雲貴川各項事務的大臣劉藻,深知乾隆帝不再容忍緬甸的犯境舉動,連忙發兵圍剿緬兵,可劉藻畢竟只是翰林出身,潑墨作詩他在行,揣摩上意他拿手,但點兵作戰實在不是劉藻的強項,幾次的倉促作戰弄得劉藻滿鼻子灰,得到的都是緬兵自願放棄的地方,到頭來惹得乾隆帝大發雷霆。

    清軍的第一次失利讓乾隆帝看透了平時指點江山、侃侃而談的翰林學士的無用,故而乾隆帝啟用深受器重的邊疆能臣楊應琚,將他由陝甘總督平調為雲貴總督,總攬對緬作戰的軍事行動計劃。楊應琚出身於漢軍正白旗,相比普通的漢族大臣,和乾隆帝的關係要更為親密一些,不失為乾隆帝的心腹愛臣。

    據說是因為乾隆帝當天翻閱了《明史.雲南土司傳》,史書對緬甸曾屬於明朝的記載,以及明軍屢次大敗緬軍的光榮戰績,讓乾隆帝覺得收服緬甸也並非難事,他對楊應琚唯一的傳達指示,就是在打敗緬軍的前提下,能少花錢就少花錢,能少用兵就少用兵。

    乾隆帝大概不明白“此一時非彼一時”的人生真理,如今的緬甸早已今非昔比,清朝時期的緬軍自然要比明朝時期的緬軍強大許多,而包括乾隆帝在內的政權管理者,對緬甸的兵力數量和內部形勢一無所知,幻想著憑藉駐紮雲南的綠營兵,就能橫掃緬甸全境。

    但大家應該都清楚,這顯然是不現實的。

    3、欺上瞞下的心腹重臣,害怕降罪而謊報軍情

    而在乾隆愈發驕橫的同時,得到乾隆帝鼓勵的楊應琚,心心念軍功嘉爵的軍隊將領,也早已被功名燒紅了眼睛,這一年的秋季,楊應琚集結約一萬五千兵馬,向緬甸全力進攻。

    最為離譜的是,楊應琚報來報去的殺敵人數,竟然達到了上萬人,可當乾隆帝開啟作戰地圖的時候,發覺作戰地點大都是在雲南境內,明顯清軍的作戰形勢是被動作戰,怎麼反倒成了捷報頻傳?

    回想平定準葛爾叛亂的時候,清軍大大小小交戰數百次,也才換得殺敵萬人的成果,楊應琚的奏報明顯摻雜水分,半信半疑的乾隆帝派侍衛福靈安前往雲南調查實情,這才戳穿了楊應琚偽造軍情、矇蔽聖聽的外衣。

    有了劉藻、楊應琚的教訓,乾隆帝索性連漢臣也不信了,直接讓滿洲旗人新秀明出任雲貴總督,旨在穩定雲南動盪不安的局勢,可惜得了便宜的緬軍頗為識趣地打道回府了,帶走了大量錢糧不說,還順利攻克了暹羅的大城。

    前兩次的失敗,讓乾隆帝意識到單憑綠營兵難以打敗緬軍,本來乾隆帝都制定好了佔領緬甸後的部署計劃,哪知竟是楊應琚欺上瞞下的假捷報,讓乾隆帝氣不打一出來。儘管如此,乾隆帝和他的親信大臣依舊盲目樂觀,認為緬甸主力區區幾萬,大清輕而易舉就能滅了緬甸,於是對緬甸的第三次征戰又提上日程。

    三次失敗讓乾隆帝對緬甸有了深層次的瞭解,好面子的乾隆帝將緬甸送來的求和文書賭氣般地擱置一旁、置之不理,同時乾隆帝思考聯合暹羅共同夾擊緬軍的想法,效仿當年的漢朝聯合大月氏。

    三、清緬戰爭結局:權衡利弊,最終議和妥協

    但直到此時,乾隆帝才得到了暹羅滅亡的訊息,不過乾隆帝並不打算偃旗息鼓,而是蓄勢待發,並說道:“堂堂大清勢當全盛,殄此醜類,於力有何不給,而肯效掩耳盜鈴,恬不為恥耶”。

    而這一次的主帥是乾隆帝的小舅子富察.傅恆,連續四次的出征,消耗的不僅僅是清軍戰鬥意志,還有繞不開的錢糧問題,內地士兵來到溼熱的雲南邊境,因水土不服患病的人數,恐怕要高於戰爭的傷亡人數。

    七年的清緬戰爭大約消耗上千萬兩白銀,相當於國庫年收入的三分之一,清緬戰爭表面上看清朝掙回了面子,實際情況卻是緬甸得到了大量的財物。看到這裡是不是覺得有點像北宋和西夏的關係,花錢買個老大的名號,私底下給小國送錢。

    比起漢朝、唐朝那種萬國來朝的景象,乾隆帝終究是見識不到了,這位執拗狂傲的皇帝,退位時都戀戀不捨地抱著傳國玉璽,曾經的清緬戰爭在他九十年的歲月裡,估計已經是段很模糊的記憶。

  • 3 # 西府趙王爺

    “十功者,平準噶爾二,定回部一,打金川為二,靖臺灣為一,降緬甸、安南各一,即今之受廓爾喀降,合為十。”

    所謂的“降緬甸”,其實只是緬甸名義上的臣服,雙方在區域地位與領土控制方面,依然是對等的存在。就連乾隆自己也說:

    “五十多年八樁戰事,就徵緬這樁不算成功。”

    緬甸咱們都知道,如今東南亞一小國而已,國不強,民不富,區區彈丸之地,蠻夷之邦,為何會讓正值盛世天朝的大清國吃癟?

    這事兒,說來話長。

    首先,乾隆時期的緬甸可不是如今的這個內戰不斷,貧窮落後的緬甸。其乃是當時整個中南半島範圍內最為強大的國家。好武的貢榜王朝統一緬甸之後,隨即便開始擴張之路。當時中國西南邊境與緬甸接壤,自然而然成為了其騷擾的物件。

    其實當時的國家界限並不如現在這麼明確,在中國西南邊境與緬甸接壤的雲南邊境地區生活著大量的少數民族,比如撣族。當時貢榜王朝統一緬甸境內的撣族各邦之後,並不想就此罷休。那些生活在清朝境內或者向清朝臣服繳供的土司同樣是其壓榨的物件。

    而這些土司們,有的不想被如此壓榨,便向清朝政府求援。

    早些時候,清政府一直忙於西北邊陲與準噶爾汗國以及天山南部大小和卓的戰事,無暇顧及西南,以至於貢榜王朝變本加厲,軍隊甚至一度越過邊境,強行向各土司徵收貢品。

    而乾隆一直都在忍,基於乾隆這個態度,雲南的地方政府一直對緬甸的挑釁採取綏靖政策。

    不過,乾隆二十四年,清政府在平定大小和卓叛亂之後,西北戰事以及基本平定。騰出手來的乾隆,不想再任由緬甸這樣的南荒蠻夷來挑釁自己,授意新到任雲貴總督劉藻改變對外態度,對於緬甸的挑釁要強硬還擊,於是邊境的局勢開始變得緊張起來。

    1762年,緬甸因對暹羅的戰事而資源吃緊,於是加緊了對西南地區各土司的剝削。甚至於派兵來到清朝境內搶奪財物。得到乾隆授意的劉藻隨即派兵追剿,清緬戰爭由此爆發。

    同時由於清朝常年征戰西北,西南武力廢弛,這一仗打得並不漂亮。3000綠營兵被數百的緬甸兵,拉著鼻子在山裡轉了大半天。不但沒能殲滅緬甸人,反而是被其利用地形優勢打了幾個漂亮的伏擊戰,然後揚長而去。

    訊息傳到京城,乾隆大發雷霆,隨即將劉藻革職。由原陝甘總督楊應琚接任,全權負責徵緬大計。

    當時緬甸由於與暹羅的戰事糾纏,分身乏術。所以並不想和清軍發生大規模衝突。於是主動撤退,清軍得以緬屬整欠和孟艮兩土司管轄地區。一時間,清廷內部信心大振,主戰熱情高漲,紛紛鼓動楊應琚出兵。楊應琚同樣是被勝利衝昏了頭,隨即一邊整兵備戰,一邊上報乾隆請戰。

    原本乾隆不想打了,但架不住楊應琚和滿朝文武的熱情。

    而且乾隆本來就好大喜功,看不起緬甸這樣的番邦。

    “緬夷雖僻在南荒,其在明季,尚入隸版圖,亦非不可臣服之境。”

    戰事前期,清軍也還算順利。由於當時緬兵主力雖然在暹羅,加上邊境地區各土司本就忠誠度不高。所以清軍輕取數鎮。

    但是緬王孟駁是個人物,他並沒有被兩線作戰的困境所嚇倒。面對清軍的“入侵”,他選擇了強硬回擊。其抽調一萬大軍回防,對抗清軍。

    當時緬軍兵分兩路,一路子啊新街與清軍相持,一路則繞道攻入雲南,截斷清軍後路。毫不知情的清軍因腹背受敵而被擊潰。狼狽逃回。

    當然,當時緬軍的戰略目標並不是想攻城略地,其僅僅只是想打退清軍,並以戰逼和,比較攻打暹羅才是重點。所以在取得優勢之後,緬甸人主動撤退,並與清軍講和。

    不過,在撤軍講和這個過程中,雙方由數次爆發大戰,最終結果是緬軍大勝,不僅收復了大量失地,還深入內地,大肆劫掠,揚長而去。

    可笑的是,在此過程中,主將楊應琚還謊報軍情,稱殺敵上萬。結果謊言被實地調查的乾隆親信福靈安所揭穿,最終楊應琚等相關將領被逮捕進京賜死。

    接連戰敗,讓乾隆意識到了事情的嚴重性。而且東南亞各藩屬國傳來緬甸四處擴張的訊息也表明,這個敵人不簡單。如果不解決,日後比較成為心腹大患。

    於是此次乾隆下定決心,調集精銳,征伐緬甸。公元1767年4月清朝調兵25000餘人,以新任雲貴總督明瑞為主帥,征伐緬甸。

    這個明瑞出身富察氏,乃是乾隆小叔子傅恆的親侄,堂堂正正的大外戚。雖然前面幾任統帥都是因輕敵而慘敗,但明瑞依然認為緬甸番邦不值一提。其實不僅僅是明瑞,當時清朝對於征伐緬甸依然保持樂觀情緒。認為此戰勝算頗大,甚至於在未出徵之前,乾隆就想到了如何處置緬王以及治理這塊地方。而當時有人提議要求暹羅的國出兵相助,乾隆卻認為這丟了面子,將其拒絕。

    總之呢,雖然清軍的實力增強了,但老毛病依然沒變。他們並沒有意識到,這一次面對的緬軍,乃是從暹羅抽身後的滿狀態。

    當然了,必須承認,西北邊軍出身的明瑞頗有些軍事才能。其入緬甸後戰果頗豐,特別是蠻結之役,清兵殺敵二千餘,俘三十四名,繳獲槍炮糧食牛馬甚多。

    最終睏乏的清軍被緬軍各個擊破,連主帥明瑞也戰死。

    “手截辮髮授其僕歸報,而縊於樹下,其僕以木葉掩屍去”

    好在,緬軍兵力吃緊,不夠吃下全部清軍。萬餘清軍得以逃回內地。

    明瑞的死,對於乾隆的打擊相當大,誓要報仇雪恨。當然了,對於一個國家的統治者來講,說報仇未免有些不恰當。雖然清軍此次戰敗,但清朝總算是對於緬甸有了一個具體的認知。能夠擊敗清軍的緬甸無疑已經是東南亞地區的霸主,軍事實力強大,其存在對於清朝的威脅很大。

    但緬甸畢竟是番邦,其國力與清朝還是由很大差距,且其正處於擴張期,雖然滅了暹羅,但根基並不算穩定。

    所以乾隆決定繼續對緬甸用兵,一是報仇雪恥,而是解決南方邊患。

    公元1769年二月,清朝再度徵緬,由乾隆最親近的小舅子富察傅恆擔當主帥,心腹阿桂為副將,總兵力再三萬左右。(名義上是五萬大軍,但西南地區交通不便,後勤補給相當困難,清軍出征時勉強湊了快三萬人)

    此戰算是清軍打得最漂亮的一次,一路上穩紮穩打,卻又不乏凌厲攻勢,壓得緬軍抬不起頭。不過後勤補給與惡劣環境依然是清軍最大的問題,所以清軍雖然能夠正面擊敗緬軍,但卻無法將戰果擴大,攻入緬甸核心地段,雙方處於一個對峙階段。

    而後雙方撤軍,戰事結束。

    這場曠日持久的戰爭,就這麼不了了之。緬甸正式向清朝稱臣,那已經是在十八年後。當然,雙方關係並沒有因此緩和。雖然乾隆不滿意,但由於小金川叛亂再起,清朝無力它顧,也就沒有再去多做計較。

    總的說來,清朝與緬甸的戰爭,清朝真的是談不上勝利。最後的緬甸稱臣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緬甸的國力不支,且內部環境不穩,不宜外戰。換句話說,清朝是靠國力拖垮了緬甸,而不是單純武力上的碾壓。

    當然,這裡並不僅僅是清軍戰鬥力的問題的。如果說劉藻和楊應據時期,雲南綠營兵孱弱的戰鬥力是戰爭失敗的主要原因。後面明瑞和傅恆率領的清朝精銳,其論正面實力足以碾壓緬軍。

    強大的清軍之所以如此煎熬,一是因為輕敵,二是因為地理環境所致。

    輕敵我們都知道,在明瑞戰死之前,清朝上下其實對於緬甸都不是太放在心上,總覺得能輕鬆打贏。但事實上,當時的緬軍實力並不弱,得益於英法在印度的東印度公司,緬軍購買了不少燧發槍,其在火力上其實要強過清兵。

    再加上緬甸軍隊本土作戰,適應性強,其戰鬥力不容小覷。

    當然,最主要的還是一個地理環境。緬甸地處中南半島,山地密林,瘴氣橫行,崎嶇的道路與惡劣的自然環境,成了清軍最大攔路虎。

    交通不便則意味著後勤補給難度大,缺糧是沒法打仗的。而惡劣的環境則會帶來疫病,徵緬的歷次戰事病故或因病失去戰鬥力者比戰場死傷還多。

    但就是如此,清軍依然在最後壓制了緬軍,由此可見兩國之間的差距巨大。

    總結而言,清軍徵緬受阻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確實難度很大。不能單純的歸咎於清軍的戰鬥力或者說統治階層的輕敵。

    但是,可以明確的是,如果清朝能夠早日認清局勢,在緬甸和暹羅鏖戰之際,聯合周邊反對勢力,大兵壓境,其實擊敗緬甸也不是那麼難。所以,主觀上的責任肯定是有的。

    其實清朝歷史,其在戰略眼光上從來都是短視。與沙俄、與日本、甚至於與東南亞這些藩邦小國,在涉及外交的領土爭端上,從來都沒有一個長遠的打算。

    其目光過於自閉,僅僅只看重自家這一畝三分地。

    當然,話說回來,如果清朝的戰略眼光足夠長遠,估計也就不會有近代的百年屈辱了。

  • 4 # 腦洞趣味歷史

    1762年,緬甸木邦罕黑帶著幾千人馬入侵雲南,他們綁走了清政府的屬臣孟定土司、焚燒劫掠了耿馬土司的領地。

    並且要求雲南附近的土司們,除了給清王朝交稅外,還要給緬甸也交一份稅。

    雲南總督吳達善當時沒敢上報這件事,他也沒直接出兵,因為擔心這件事搞大了,會影響到清朝正在忙著和俄羅斯打仗的事情。

    清政府的態度,讓緬甸誤以為是清朝太弱了,不敢和他們打,這件事也就成了清緬戰爭的起因。

    於是,1765年,緬甸再一次發動了入侵,只是當時的雲南總督已經換成了劉藻。

    劉藻命3000清軍出兵迎戰,結果這一戰落入對方埋伏,損失了一些兵力,可他上奏乾隆的奏書裡,卻謊報了軍情,事後被乾隆查出,劉藻被迫自殺。

    這件事激怒了乾隆皇帝,他翻了翻明史,發現緬甸只是明朝的藩國,不足為慮,所以第一次的失利並不被他放在心上。

    所以,乾隆皇帝給新任雲南總督楊應琚的命令中,乾隆要求楊應琚“要少花錢、少用兵”:緬甸明朝時尚在版圖之內,並非不可臣服之境。

    乾隆的這個指令,導致了清緬戰爭的又一次失敗。

    【乾隆畫像】

    清緬戰爭清朝接連兩次戰敗,乾隆大怒,他派出兵部尚書兼任雲貴總督明瑞,領兵兩萬餘人征討緬甸。

    兩萬餘人看似很多,可緬甸一方也還是拿得出這樣的軍力,加上清朝是遠征的一方,人生地不熟,他們還需要準備好糧食補給線、武器、馬匹,其實清王朝的遠征軍負擔遠比緬甸要大。

    明瑞企圖一戰定勝負,但緬甸一方卻堅持防守為主,這種兩方軍力相當,一方負擔更重的情況下,清軍很快陷入糧食不足的危機。

    眼見清軍勢弱,緬甸發動了反擊,兵部尚書明瑞戰死。

    從幾次清緬戰爭的結果來看,清軍損失上萬人,耗銀900多萬兩,損失了兩個雲南總督,1個兵部尚書,加上總兵吳士勝、副將軍阿里袞、水師提督葉相德、乾隆小舅子傅恆,損失不可謂不大。

    究其原因,清軍輕敵是一方面,始終認為三萬以下的軍隊就可以拿下緬甸;另一方面是清軍不熟悉敵情,得病的士兵很多,第四次清緬戰爭中,清軍絕大多數死去的士兵都是疾病害死的。

    同時,補給問題也是清軍幾次遠征不利的重要因素。

    參考資料:

    【1】《清史稿·本紀十二》

    【2】《嘯亭雜錄·卷五》

    【3】《清實錄·乾隆實錄·卷六百七十二》

  • 5 # 陶式防務評論

    清緬戰爭中的緬甸貢榜王朝很強的,1757年基本統一了緬甸,1767年攻滅了泰國大城王朝,向西又攻打曼尼普爾,頗有稱霸中南半島的架勢。

    但是貢榜王朝也犯了眾怒,並在1762年挑起了清緬戰爭,引發乾隆皇帝四次出兵征討緬甸。但是,清朝軍隊面對緬軍,即缺乏數量優勢,也缺乏質量優勢。

    當時的清軍武器還是以火繩槍為主,而緬軍已經通過英法商棧裝備了更先進的燧發槍。在戰鬥中,清軍的火繩槍由於質量低劣,甚至出現了這種尷尬狀況:在山地或城牆等高處防守,將槍口向下時,鉛子和火藥就會掉出來。結果在火力對射時,經常被緬軍的燧發槍壓制。

    這時,清軍在近戰肉搏上反而頗有亮點,幾次擊潰緬軍都是綠營將士以大刀盾牌突進,令緬軍陣營崩潰。但是,清軍在武器質量、人數規模還有地形的劣勢,不能只靠肉搏的勇敢來彌補。最致命的是,清軍在這種情況下,依然輕視緬軍,犯了軍事上的大忌。

    最典型的就是清軍第三次出征,雲貴總督明瑞率一萬二千清軍從木邦出擊,留五千留守木邦。清軍一路上連戰連捷,並且直抵阿瓦城下,但是緬軍堅壁清野,導致清軍糧草不濟,被迫撤退。這時,緬軍對撤退的清軍主力僅僅是跟蹤監視,卻以主力攻克木邦,切斷清軍退路。

    一萬餘清軍在數萬緬軍團團包圍下,進行了艱苦的突圍戰。明瑞親自殿軍,不幸戰死,清軍多名將領也陣亡,但卻讓近萬名清軍成功突圍。

    此戰,可說是清軍和緬軍戰鬥力的最好體現。清軍武器落後,但作戰意志強,緬軍人多勢眾而且武器先進,卻打不了硬仗。但是清軍主帥缺乏軍事素養,輕敵冒進,被人輕易切斷後路。

    第四次征討緬甸,也是類似情況。主帥傅恆雖然也是連戰連捷,深入緬甸腹地,但三萬清軍同樣遭遇後勤補給和疾病的困擾。清軍病死的人數,甚至比戰死還多得多。最後,清朝不得不和緬甸議和罷戰。

    從這些情況來看,面對越來越複雜的近代戰爭,清朝已經越來越力不從心了。僅憑原始的後勤體制,以及早期的火器裝備,並不能在異域對付裝備新式武器的對手。說到底,就是清朝進步太慢了。(陶慕劍)

  • 6 # 影視劇中學歷史

    首先,很榮幸回答您的問題。

    首先清緬之戰時間是(1762年-1769年),是清朝和緬甸之間的戰役,雖然清朝最後和緬甸進行談判,取得了緬甸名義上的臣服,但是這並不能算是清朝真正的勝利。

    清緬之戰暴發的原因:

    首先分為兩點原因

    緬甸內部貢榜王朝的崛起,強大的貢榜王朝要求處於中緬邊境上的各個土司,像其臣服。並要求各個土司繳納“花馬禮”,面對強大的貢榜王朝,弱小的土司沒有辦法一部分選擇委曲求全,但並不是所有的人都選擇忍受,一部分人選擇抵抗,但他們勢單力薄,於是他們選擇向清政府求助,但此時的清政府忙於平定準葛爾,根本無暇顧及,於是清王朝的當地政府對於求救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當看不見。

    2. 清政府平定準葛爾後,目光便放到了雲南這裡,中緬邊境上的土司問題,便被放到了乾隆皇帝面前,在乾隆皇帝的授意下,雲南的地方政府便開始插手土司問題,而且因為有皇帝的授意,所以清政府態度強硬,這也導致了中緬局勢緊張。

    終於,在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貢榜王朝再次向土司出手,但是因為清政府的幫助,土司並沒有向貢榜王朝臣服,於是貢榜王朝惱羞成怒,出兵入侵,點燃了戰火。

    土司又稱土官、土酋,是中國古代一類官職的統稱,用於委任西北、西南地區的少數民族部族頭目,以夷制夷。—百度百科花馬禮,即為貢賦錢糧,處於中緬兩國邊境上的各個土司在歷史上為謀求自身安全曾向兩國繳納這貢賦。—百度百科

    中緬之戰為何沒取得大勝

    清朝國力雖強,但也經不起多次戰役的消耗,為什麼對於最開始騷擾土司的貢榜王朝,清政府選擇了忽視,而並沒有急於動手,說實在的,清朝乾隆時期,正值康乾盛世,天朝上國,國力強大之際,雖然此時的緬甸貢榜王朝也比以前的強大,但是跟清王朝一比,還是遠遠不如,但是清王朝並沒有動手,因為清王朝此時正在對付另一個大敵,無暇他顧,這個大敵就是準葛爾,在經過一場大戰後,終於戰勝了準葛爾的清王朝,還沒等休息一下,馬上又開始和緬甸對峙,這樣對國力的消耗,就算是家大業大的清王朝也是非常吃力的。大家都知道,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打仗就是在燒錢,所以已經經歷過大戰的清王朝,在這次戰役裡的,最後結果,沒取的大勝,自然也是可以理解的。

    2. 選將失敗。打仗自然要用到將帥之才,好的將帥可以以少打多,創造奇蹟,而不好的,只會紙上談兵,自然就無法取得成功。在雲貴總督劉藻因為戰敗被革職後,乾隆皇帝換上了自己器重的邊防大將楊應琚,本以為這下應該順順利利平定,但是沒想到,戰鬥還是以清軍屢戰屢敗,最後楊應琚的也是被乾隆賜死。多次選帥失敗,導致儘管清軍兵力多餘貢榜王朝,但是,最後都是以清軍的失敗而告終。

    3. 從乾隆皇帝,到首輔軍機大臣,都認為緬甸還是以前那個弱小的緬甸,對於緬甸充滿了輕視,根本沒有足夠的重視,甚至於,在已經失敗了多次之後,新上任的雲貴總督明瑞,任然以為清軍的失敗,就是因為前幾任的指揮不力導致的,加上明瑞通過調動大軍,取得了一定的戰果,導致了他更加輕視敵人,但是他的輕敵,註定了他的失敗,最後,明瑞身受重傷,“手截辮髮授其僕歸報,而縊於樹下,其僕以木葉掩屍去”。輕敵,輕視這也是導致清軍雖然強大,但是最後未取得決定性的勝利的原因。

    4. 緬甸的貢榜王朝不是以前那個分裂的緬甸,以前的緬甸是各方混戰,實力並不統一,故而難以抗衡清朝,但是隨著新政權,貢榜王朝的建立,緬甸。獲得了統一,這樣的緬甸,就不是以前那個弱小的緬甸了,加上雲南地區,多深山老林,多水,對於熟悉當地情況的貢榜王朝來說,更加具有優勢。

    故而,綜合以上原因,清朝雖然綜合國力強大,但是因為這些原因,清朝也沒取得決定性的勝利,兩國以最後的和談簽約結束了這場戰爭。

  • 7 # 歷史哨聲

    清緬戰爭爆發的原因是大清和緬甸對邊境土司歸屬爭議——即邊境劃分

    中緬邊境問題,從明朝就存在。王振主導的1439年到1448年麓川之戰,奠定了今天的中緬邊境。

    1730年清朝趁緬甸東古王朝面臨外部襲擊和內部叛亂的機會,將今天克欽邦的莫高、巴莫、錫尼州、撣邦、今西雙版納等地區納入管理範圍。

    1752年緬甸貢榜王朝建立。1758年貢榜王朝派出使者,要求1730年時期被清朝佔領地區的土司歸順緬甸,部分土司要求清朝出軍協助,但乾隆帝因為和準噶爾汗國作戰無力派兵,只能採取綏靖政策。

    1762年冬,緬甸木邦土司率領2000人,劫持孟定土司,攻佔並燒燬耿馬土司,逼迫這兩個土司歸順緬甸。

    1762年1764年,面對孟艮土司連年騷擾和搶劫車裡土司(今西雙版納)。

    1765年,緬甸因為和泰國作戰,於是大規模派軍到車裡土司劫掠糧草和擄掠勞力,作為後勤保障。

    關於1765年清緬戰爭的爆發,雙方有不同的說法:

    大清的說法是:緬甸兩次劫掠車裡土司,甚至宣佈車裡土司是緬甸領土,於是雲貴總督劉藻發兵奪回領土。

    緬甸的說法是:大清趁緬甸主力離國進攻泰國時,以商業糾紛為藉口入侵緬甸。

    油畫中的緬甸士兵

    1765年第一次戰事

    大清版本:

    雲貴總督劉藻率領大理順寧營7000兵救援車裡,反被緬甸軍包圍,後因參將劉明智幹到,才內外夾擊,擊敗緬甸軍,收復車裡土司城橄欖壩,隨後又收復猛籠、猛歇、猛混、猛遮等城,但緬甸軍依然沒有回退,最後參將何瓊詔、遊擊明浩率軍救援猛阿的路上被伏擊大敗。乾隆帝大怒,將劉藻降職為湖北巡撫,劉藻因此自殺。

    緬甸版本:

    1765年希哈巴迪將軍率領2萬景棟軍征討泰國,雲貴總督劉藻以商業糾紛為藉口,入侵緬甸,圍攻景棟,景棟守軍據城堅守,和援軍擊敗清軍,並追擊到普洱,大敗清軍。

    大清版本是緬甸入侵大清所屬的車裡土司,緬甸版本是大清入侵緬甸景棟,都指責對方是入侵者。

    1766年第二次戰事

    大清版本:

    1766年,接任雲貴總督的楊應琚趁緬甸軍撤退的機會,在4月派遣攻佔緬甸所屬的整欠和孟艮兩個土司,但由於緬甸兵堅壁清野,導致清軍糧餉吃緊,留下800駐兵就撤回;9月,因為緬甸所屬的蠻暮土司和木邦土司投降大清,楊應據調集1.4萬人進攻緬甸,並派遣3300人進駐遮放土司;此時緬甸主力正在泰國和泰軍作戰,留守阿瓦(今緬甸曼德勒)的緬王辛標,一面繼續讓面對主力繼續圍攻泰國大城,一方面派遣3萬兵馬順伊洛瓦底江而上,和清軍對抗,同時下令落卓土司攻打木邦土司;木邦土司被落卓土司擊敗,退往清軍駐守的遮放土司;9月24日,數千緬甸兵奪取只有900清軍駐守的新街(今緬甸八莫),清軍退回鐵壁關,蠻暮土司也率軍退回雲南;

    楊應據命令東路軍從宛頂進攻木邦土司,西路軍駐守鐵壁關,奪回新街;緬甸軍兵分2路,一路直接進駐鐵壁關前,吸引清軍注意力,一路順江而北上,繞路進入雲南,南下截斷鐵壁關清軍後勤;

    11月16日,朱侖率領4000清軍進攻鐵壁關前緬軍,18日緬甸軍主動進攻清軍,以燧發槍的技術優勢和地理熟悉,大量殺傷清軍,清軍在激戰四天後,要求支援;23日,雙方休戰,朱侖以殺敵6000的楞木大捷上報——緬甸軍合計都不到6000人;

    11月20日,繞路進入雲南的北路緬甸軍攻入騰衝,佔領盞達、銅壁關等,嚴重威脅鐵壁關後方;清軍派遣馬成龍率領900人、劉德成2100人前後夾擊,但因為馬成龍不敢進攻,而劉德成軍在渡江時弄溼火藥,馬成龍戰死,900人除了沒有渡江的70人逃生之外,其餘都戰死;後緬甸軍見清軍越來越多,加上緬甸主力還在泰國圍攻大城,不敢深入,於是撤軍回銅壁關,結果李時升以大捷上報;

    在後方被侵擾的情況下,鐵壁關清軍撤走到隴川,緬軍佔領鐵壁關;緬軍繼續進攻隴川;

    12月16日,緬甸先鋒軍進攻隴川被清軍包圍,17日緬甸主力增援,內外夾擊,擊敗清軍,楊應據無力阻止反擊,於是派人和緬甸議和,於是雙方停戰,約定蠻暮、新街屬於緬甸,28日緬甸軍開始撤軍回國;

    1767年1月,正在猛卯撤軍回國的緬甸軍,看見清軍哈國興率領2000清軍,以為是大清毀約,於是襲擊哈國興軍,雙方休戰約定廢除。

    緬甸版本:

    1766年,楊應據接任雲貴總督後,有意以清軍征服全緬甸,意圖經八摸順伊洛瓦底江順流而下攻佔緬甸都城阿瓦;緬甸王辛標信引誘清軍深入緬甸本土在圍攻:下令巴拉敏丁放棄八莫,駐守八莫南方的恭屯,以緬甸繳獲的法國火炮對付清軍;1766年12月,清軍攻佔八莫,並南下圍攻恭屯,巴拉敏丁堅守恭屯,同時緬甸援軍圍攻作為清軍後勤基地的巴莫;緬甸軍攻下八莫後,南下和恭屯守軍合擊清軍,清軍大敗,緬甸奪回密支那,並攻佔8個雲南土司城。

    第三次戰事雙方行軍路線

    1767年第三次戰事

    大清版本:

    1767年4月,在擊敗準噶爾汗國立下不少戰功的明瑞調任雲貴總督,乾隆帝調遣8000八旗騎兵、1萬貴州綠營兵、雲南綠營兵5千,合計2.5萬人,二路進攻緬甸:

    南路軍明瑞親率1.7萬軍,從宛頂經木邦直接攻打緬甸首都阿瓦;北路軍額爾景額8千人從鐵壁關經新街順江而下,和南路軍合攻阿瓦。

    當時緬甸已經征服泰國,主力已經調回國內。緬甸的對策很簡單:對北路軍堅守險隘對抗,對南路軍堅壁清野、誘敵深入。

    緬甸軍在新街隔江樹立闌珊防守,清軍雖然付出大傷亡,但並不能擊敗緬甸守軍;

    南路的明瑞軍,因為緬甸要誘敵深入,先是佔領木邦城,分兵5千防守,以1.2萬兵繼續進攻,在蠻結之戰擊敗緬甸軍,殺敵2000多、俘虜34人,俘虜槍炮糧食牛馬,但明瑞深入到距離70裡的地方就缺乏糧餉、無力攻城了,不得不後撤到孟隴找糧食;這時緬甸軍反擊了,一方面騷擾、追擊明瑞軍,一方面派遣主力進攻明瑞軍後路的木邦城;

    1768年1月8日,緬甸軍攻佔了5000清兵駐守的木邦城,明瑞軍後路被斷;雖然乾隆帝在1767年12月就下令進攻不利的北路軍救援木邦城,但北路軍直到2月4日才到達宛頂;

    後路被斷的明瑞軍,在明瑞親率侍衛和滿洲兵殿後,以領隊大臣扎拉豐阿被殺、觀音保和明瑞自殺、1000多人戰死的代價下,哈國興等率領差不多1萬人成功突圍回國。

    緬甸版本:

    1767年,明瑞分軍二路進攻緬甸阿瓦。緬甸的計劃是希修在恭屯防守北路軍額爾景額軍,希修和希哈修亞率領兩路軍對抗明瑞軍;1767年11月,希修在昔卜被擊敗,希哈修亞在興威被擊敗,緬甸王辛標信下令調回在泰國的緬甸主力;

    1768年,辛標信拒絕逃亡建議,親自率軍到辛古和明瑞軍交戰,明瑞軍採取防守戰術,希望北路軍能夠南下支援,只是北路軍已經在恭屯被擊敗,返回雲南。

    1768年3月,從泰國回來的援軍奪回了興威,明瑞放棄攻打阿瓦,向雲南方向撤軍。緬軍分為二路,小部隊由希修率領追擊清軍;大部隊由希哈修亞率領截斷明瑞軍後路,在彬烏倫完成對清軍的包圍,大敗清軍。合計3萬清軍大部分戰死,俘虜2500人,只有少部分討回雲南。

    1769年第四次戰事

    大清版本:

    1769年2月,傅恆以三路進攻緬甸:在伊洛瓦底江東西兩岸部署兩路陸軍,在江山部署水師,三路軍順江而下攻取緬甸首都阿瓦。

    傅恆軍名義上是滿漢6萬大軍,實際到前線的只有28300人,出口駐守宛定1500人、普洱3500人,出鐵壁關的只有23300人,再扣除沿線防守的4400人,真正在新街、老官屯作戰的只有18900人,其中水師3000人。

    緬甸軍估計有3萬人左右,軍中還有因為俘虜身份參戰的擊敗法國兵。

    10月10日,雙方水師作戰,緬甸水師不利,退守,清軍佔領新街,緬甸軍據守老官屯。雙方從10月20日到11月1日在老官屯激戰,清軍無法攻下老官屯,反而在11月1日因緬甸援軍擊退。

    於是清軍不願意作戰,阿桂等大部分將領都不想打了,傅恆無奈只得以瘴癘染病太厲害為由上書乾隆帝要求議和。

    最後清緬雙方在11月16日議和。

    緬甸版本:和大清版本大同小異,不同的地方是:清軍是被緬甸軍包圍;清軍主動要求議和;緬甸軍很多將領反對議和,希哈修亞在隱瞞緬甸王的情況下擅自和大清議和。

    總結

    清緬戰爭的爆發,是1730年大清意圖征服更多土司,明確兩國邊境而爆發。清緬戰爭的結果,是大清突出1730年以來奪取的土司,恢復了明朝麓川之戰形成的中緬邊境——即今天的中緬邊境。

    清緬雙方在1765、1766年的兩次戰事中都指責對方入侵。

    大清的失敗,是因為雲貴川和中緬地區山路難行,因此即便大清在人數上佔有優勢,但後勤輸送無力供應長時間的作戰。

    明瑞軍一路進攻,在距離阿瓦70裡的辛古就無力進攻——沒有沒糧了。

    1768年4月舒赫德和鄂寧就聯合上書乾隆帝,勸說乾隆帝放棄征服緬甸改為招安,理由有五:

    1、沒有馬匹:1萬八旗兵、3萬漢兵出兵規模算,需要戰馬、馱馬10萬匹,辦不到;

    2、沒有糧食:4萬兵、10萬馬算,10個月內需要40萬石糧食,而云南全省合計只有35萬石;

    3、行軍難:從內地到雲貴行路就難,緬甸境內行軍就更難;

    4、轉運難:單從永昌運送糧食到雲南邊境,按3人運送一石米算,就需要一百多萬人去運送糧食;進入緬甸境內,就更加沒有人願意運送;

    5、氣候難:水土不服,病死的的比戰死的還多。

    清緬戰爭最大的貢獻是——讓剛剛征服泰國的緬甸,不得不撤軍回國,讓泰國得以重新獨立,否則今天的泰國,就不存在了。

  • 8 # 貪戀長安韻

    乾隆時期的緬甸時貢榜王朝,其時因緬甸正在對暹羅用兵,後勤軍需保障出現問題,遂逼迫驅使緬甸邊境的撣族土司,向清朝邊界的撣族土司,強制要求徵收傳統的"花馬禮"(貢賦錢糧)這些內地土司有些屈服於緬甸的兵威,有些並不服氣。這些不屈服的土司派人向雲南地方官府請求軍事支援。

    清緬戰爭從1762年-1769年,先後7年時間。按照當時清朝的國力軍力,此戰應該是以大捷而終。但是清緬戰爭,清軍四次出戰,均沒有得到便宜。最終雙方都沒有達到戰略目標,都沒討到便宜,遂簽訂停戰協議,名義上緬甸還是大清國的朝貢國。

    1、輕敵、傲慢

    清軍對緬甸共用兵四次,前三次都是因為輕敵所致,天朝上邦的優越感,導致了清軍在清緬戰爭中的失敗。

    2、武器裝備緬軍佔優

    緬軍的火器比清軍先進,大清一直以馬背上打天下自傲,也是八旗兵的立身之本。加上乾隆對於西方火器的不屑一顧,以及考慮到不能動搖大清騎射得天下的祖訓。未能聽取建議並引進更加先進的西方火器。導致清軍損失慘重,戰力下降。

    3、天時、地利

    清緬邊界地勢複雜,天氣潮熱,大清的官兵不熟悉地形,不適應氣候,加上後來疾病流行,戰力大幅下降,非戰減員很嚴重。導致了最終的失敗。

    4、識人不明

    對緬四次用兵,乾隆先後任用雲貴總督劉藻、楊應琚、明瑞、傅恆、阿里袞、阿桂等人為將,這些人有的報喜不報憂,有的輕敵大意、有的虛有其表。導致了清軍的最終失敗。

    1762年-1769年,七年時間裡,清緬戰爭,大清共花費900多萬兩白銀,損失慘重。最後只換來一紙停戰協議。緬甸也因此喪失了吞併暹羅的戰略目的,兩方都是得不償失。

    清緬戰爭雙方都達到戰略目的,清軍四次用兵損失慘重。緬甸也因與清軍作戰,喪失了殲滅暹羅的最好戰略時機。這次戰爭也是“十全老人”乾隆爺一生唯一對自己略有不滿的政績。

  • 9 # 公元前

    第二次出征緬甸:邊疆大吏楊應琚親率重兵出征緬甸

    乾隆一看,緬甸小國如此囂張。於是,就派遣邊疆大吏楊應琚親率1.4萬綠營大軍進攻緬甸,緬甸約1萬大軍迎戰楊應琚。不過,歲染清兵多過緬兵,但依然屢戰屢敗。而且,在雙方交戰時清軍有兩個總兵竟然還當了逃兵。

    第四次出征緬甸:乾隆再次派重兵出征緬甸

    經過前三次的失敗之後,乾隆是龍顏大怒,緬甸有點害怕了,於是派人向乾隆求和,乾隆則不許,準備繼續搞。乾隆此時認識到緬甸是難啃的骨頭,所以就派遣重臣重兵,準備蕩平緬甸。

    乾隆任命傅恆為經略,阿里袞、阿桂為副將軍,舒赫德為參贊大臣,鄂寧為統兵總督。這次派遣了超過3萬人的清軍。結果,大軍進入緬甸之後,病死的清軍甚至比戰場死亡的人數還多,比如:總兵吳士勝、副將軍阿里袞、水師提督葉相德都先後病死了。更可笑的是,緬甸雖然損失也不小,但卻佔據了很大的優勢。最後,緬甸提出議和,乾隆一看在這樣下去估計大清就沒有兵可派了。於是只能無奈的議和,兩國歸好。

  • 10 # 這個歷史很正

    關於清緬戰爭清朝的戰敗,我們先從當時清緬雙方的時代背景來看待這場戰爭。

    一直到第四次清緬戰爭清朝才勉強推出了三萬多的戰兵上去,可是對於佔據了天時地理任何的緬甸,兵力優勢,裝備優勢,由於乾隆皇帝的狂妄自大,後勤不濟,所以整個清緬戰爭清朝都是戰敗。

    從雲南到緬甸,地形太爛,騎兵發揮不出最大的優勢,重炮又運不上去,在加上氣候和疫病的影響,清朝接連死了即位新銳將領之後,乾隆就放棄對緬甸用兵了。

    四次緬甸戰爭,由於雲南倒黴的地理狀況,以及緬甸山地的特殊的地緣環境,在政治上又無法獲得當地土司的支援,所以軍事上也很難獲得勝利。

  • 11 # 鳶飛九天2018

    乾隆二十七年,清緬戰爭爆發,按照一般邏輯,以清朝的體量和綜合國力,收拾區區一個位居中國西南邊境的緬甸,完全不在話下。更何況,在清緬戰爭爆發之時,清朝正處於最鼎盛的康乾盛世時期。然而,這場戰爭的結果卻出人意料,清王朝不僅沒有以摧枯拉朽之勢打敗緬甸,反而多次遭到慘敗,更受到了19,000人的巨大傷亡。

    最終,這場戰爭於乾隆三十四年以議和藉口停戰,實力強盛的清軍竟然慘遭戰敗。其實在戰爭爆發之前,清朝廷與緬甸的邦交關係處於緩和狀態,那麼,乾隆為何會在1762年選擇對緬甸開戰?實力強大的清朝為何又在這場戰爭中落得一個鎩羽而歸的下場呢?

    清緬戰爭形式圖

    乾隆對緬甸發動戰爭,其原因在於軍機大臣劉藻的奏章,劉藻在奏章中寫道,西南邊境有緬甸莽匪入侵,這些人野性難馴、擾害邊境,不是清朝廷法則。所以,乾隆便下令,讓劉藻調兵剿匪,務必要讓這些匪徒根株盡絕。但是清朝邊境官吏在上報邊境莽匪一事上,其實對皇帝有的刻意隱瞞之舉。當時緬軍所騷擾的主要是一些邊吏土司,這些土司被緬軍侵擾追索“花馬禮”,他們敢怒不敢言,一直在私下裡秉持著“以清為父,以緬為母”的政治態度。

    清軍出征緬甸

    所以,這些土司在成為清朝內地土司的同時,又無法徹底擺脫緬甸控制。因此,他們在上報劫掠事件時,只能故意隱去緬軍索要花馬禮這種涉及政治問題的資訊,以免清朝廷追究自己歸屬於兩國的問題。這種錯誤的奏章,讓乾隆誤以為是緬甸境外的賊匪一直在侵擾邊境,而非緬甸新王朝的軍隊。由於上奏資訊偏失,讓乾隆對於局勢作出了誤判,起初,乾隆只是當初將此事當成了一場普通的剿匪,而非兩國之間的戰爭。

    乾隆劇照

    正因如此,乾隆才派出了一介書生、並不知兵的劉藻負責此次征剿事宜,這也為後來清軍戰敗埋下隱患。劉藻雖擔任雲貴總督一職,但是他只是一個書生將兵,根本不懂得如何作戰。除此之外,當時與緬軍交戰的雲南軍隊組成,是軍紀鬆弛、欺瞞矇混習氣嚴重的雲南地方綠營兵。這支軍隊在清軍戰鬥力中相對較弱,再加上當時的統帥又不懂兵法,這讓清軍與緬軍交手之時處處敗績。不僅如此,為了粉飾太平,不遭受朝廷怪罪,上報乾隆的奏章又處處言勝,這讓清軍在這場戰事中一直處於非常被動的狀態。

    傅恆劇照

    後來,戰敗的劉藻革職自殺以後,陝甘總督楊應距、雲貴總督明瑞,以及乾隆的心腹重臣傅恆都接手了此次戰爭,清王朝三次出擊,動用精銳部隊6萬多人,那麼,清軍為何還是落得一個鎩羽而歸的下場呢?造成這種慘烈局面的根本因素,就在於當時緬甸所使用的大量西方洋槍洋炮。

    當時清軍實力確實不弱,但是從武器裝備而言,緬軍絕對要勝於清軍一頭。緬甸新王朝的軍隊在統一緬甸的過程中,得到了歐洲國家的武器支援,這些裝備著西洋槍炮的緬甸軍隊,讓清軍遭受了極大的傷亡。而乾隆年間清軍手中所使用的武器,仍然是一些老式火器,清朝在裝備上吃了血虧,又不可能在短短几年的時間內趕上西方的軍火器發展,所以,清軍也只能選擇鎩羽而歸這條路。

  • 12 # 香姐逛歷史

    乾隆二十七年,清緬戰爭發作,根據一般邏輯,以清朝的體量和綜合國力,收拾區區一個位居中國西南方境的緬甸,完全不在話下。更況且,在清緬戰爭發作之時,清朝正處於最壯盛的康乾盛世時期。然而,這場戰爭的效果卻出人意料,清王朝不僅沒有以摧枯拉朽之勢打敗緬甸,反而多次遭到慘敗,更受到了19,000人的龐大傷亡。

    清朝與緬甸的戰爭其實從總體上去看,清軍表現的還可以。不僅阻止了緬甸吞併泰國,一統中南半島,成為威脅中原王朝的力量,而且還拖垮了緬甸。只是由於連續幾任清軍統帥對緬軍都沒有予以足夠的重視,盲目自大。再加上緬甸的惡劣氣候讓清軍忍受不了,這才導致清軍沒有達到乾隆皇帝的戰略預期。

    乾隆皇帝繼位之前,由於清朝和緬甸東籲王朝都有一攤子爛事要處理,所以雙方關係一直都還湊合,大致上維持了一種和平局面。不過當時間來到公元1752年,隨著緬甸貢榜王朝建立,緬王囊陀基頻繁在中緬邊境無端找茬,清朝與緬甸的和平局面便被打破了。

    面對緬甸的挑釁,乾隆皇帝因為忙於調兵攻打準噶爾,不想雙線開戰,因而他便給雲南官員授意,讓他們自行妥善解決。當時連續幾任雲貴總督秉承上意,奉行綏靖政策,不敢擅開邊釁,清朝也就這麼忍了十年,雲南的武備也這麼荒廢了十年。

    按照劉藻的設想,緬軍都是烏合之眾,只要天朝大軍一到,渣渣們自然繳械投降。但是戰爭的結果讓劉藻丟臉丟到了家,雲南綠營兵荒廢了十年,戰鬥力簡直低到了讓人莫名其妙的程度。幾千人追擊幾百緬軍,除擒獲五人外,別無戰果。並且就這五個俘虜還不知道是不是在路上隨便找來的替死鬼。

    劉藻知道這個戰績拿不出手,就給乾隆謊報了戰功,說自己取得大勝,緬甸撮爾小邦不敢再犯我天朝。乾隆本來也沒太在意,覺得緬甸不算什麼難對付的敵人,他對劉藻的奏報因而也沒太在意。

    丟失領土這在清朝是殺頭大罪,劉藻看見這事鬧大,他要掉腦袋了,於是他急忙令數千綠營兵前去圍剿,收復失地。然而還是老問題,清軍戰鬥力不行,並且缺乏反游擊戰的經驗。這導致清軍與緬軍交手後,陷入了貓捉老鼠的遊戲。

    緬軍這隻老鼠把清軍這隻貓耍得團團轉,最後成功退到邊境。臨退回緬甸之前,還設了一個埋伏,殲滅了一百多清軍。

    楊應琚跟劉藻是一個德性,他到任後,連基本情況都沒摸清楚,天真的以為只要天朝大軍一到,緬軍自然會投降。再加上當時緬軍主動撤退了,清軍陸續收復了失地,雲南諸多地方官員被表面的軍事順利所矇蔽,紛紛向楊應琚建言,鼓動他繼續對緬作戰。於是楊應琚被熱情衝昏了頭腦,最後拍板,調集了一萬清軍發動反擊。

    緬軍當時已經撤了,見清軍殺來,就想給清軍一個教訓,採用迂迴戰術,繞到了清軍主力的背後,嚇得清軍以為被包圍了,倉皇撤退。於是緬軍又乘勝殺進了雲南腹地。清軍被追殺了幾十裡後,也照貓畫虎,設了一個伏擊,將追擊的緬軍團團包圍。然而被包圍的緬軍硬的跟石頭一樣,清軍想吃掉緬軍,結果把牙給磕崩了。一萬多清軍最後反而全線崩潰,落荒而逃。

    由於楊應琚急於收復失地,便令清軍緊跟在回撤緬軍後面。緬軍不知道楊應琚當時急於收復失地的迫切心理,還以為清軍毀約,就前軍改後隊,打了清軍一個措手不及,殺死清軍一名遊擊、一名都司、一名守備,和幾十名士兵。

    楊應琚當時也不知道緬軍在想什麼,他也以為緬軍毀約了,便調兵萬餘人,在清緬交界處的木邦土司地區與緬軍對峙。然後他再次向乾隆皇帝上報,說自己取得了大捷。

    這三番四次的大捷傳到北京,累計殺敵已有萬餘人,乾隆也不是傻子,檢視地圖後,他發現清緬交戰地方几乎都在雲南內地,如果真的是如楊應琚所言,清兵屢屢獲勝,怎麼緬兵反倒越打越進來了?於是乾隆派人去實地調查,結果這一調查才發現,前方的捷報全都是假的。

    戰敗的訊息傳到北京,乾隆皇帝蒙了,自己連換了兩個人都吃了癟,他也開始反思自己要不要繼續打下去。不過深思熟慮後,乾隆還是下令反擊,因為他認為緬軍連續取得勝利,如果不能壓制,必然會後患無窮。另外從越南、南掌、泰國等藩屬國傳來的訊息也能證明緬甸的野心極大。

    並且乾隆還得知,在緬甸軍中有歐洲僱傭軍的影子,這是非常不好的一個訊號。於是,乾隆調伊犁將軍,自己的心腹寵臣明瑞接任雲貴總督,繼續主持對緬戰事。另外乾隆還給明瑞調了八千四川綠營兵和三千滿洲八旗兵助戰。明瑞手頭上的兵力高達兩萬五千人。

    不過,明瑞的運氣不好,他率軍反擊到緬甸境內後,緬甸也結束了與泰國的戰爭,緬軍主力北調,在阿瓦設了一個伏擊圈,將包括清軍統帥明瑞、總兵胡大猷、胡邦佑等人擊斃。只是由於緬軍不善於打殲滅戰,再加上清軍本來也擅長逃跑,所以清兵的主力才沒被殲滅,大部分人都逃回了雲南。

    乾隆聽聞明瑞大敗、力戰而死的訊息後,簡直要暈了。他終於認識到了自己先前的自大傲慢是不對的,因而他開始正視緬甸這個對手,決心與緬甸認認真真的打一場。

    幾個月後,乾隆任命小舅子傅恆為經略,心腹阿里袞、心腹阿桂為副將軍,舒赫德為參贊大臣,大臣鄂寧為雲貴總督。同時乾隆還增派了滿洲兵一千五百人,貴州綠營兵三千人,以加強前線清軍的戰力。後來乾隆心裡不踏實,又加派了三千滿洲兵和兩千福建水師兵。加上之前的兵力,一共三萬人。

    實事求是的說,清軍這一次下了真功夫,打出了水平,從頭到尾都是攻,壓得兵力有優勢的緬軍只能守。緬甸國力弱,被清軍這麼逐步蠶食,即便不亡國,也會元氣大傷。事實上,後來貢榜王朝就是因為這次戰爭而元氣大傷,喪失了崛起的機遇。

    但是清軍能克服自己自大的問題,卻克服不了緬甸的瘟疫。清軍此次出征三萬人,真正戰死的才幾千,而染病的卻高達兩萬人。如總兵吳士勝、副將軍阿里袞、水師提督葉相德先後在前線病死,就連統帥傅恆本人也染病臥床,被送回了北京。(傅恆最終也因醫治無效病死)

    當時清軍實力確實不弱,但是從武器裝備而言,緬軍絕對要勝於清軍一頭。緬甸新王朝的軍隊在統一緬甸的過程中,得到了歐洲國家的武器支援,這些裝備著西洋槍炮的緬甸軍隊,讓清軍遭受了極大的傷亡。而乾隆年間清軍手中所使用的武器,仍然是一些老式火器,清朝在裝備上吃了血虧,又不可能在短短几年的時間內趕上西方的軍火器發展,所以,清軍也只能選擇鎩羽而歸這條路。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全職寶媽,做點什麼能補貼家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