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和實物生

    如果拋開二位皇帝的功績比較不談,二人還是有很多相似之處。

    1、都開創了不世之功業。

    秦始皇對六國的統一,是自從西周滅亡之後,中國古代社會長達550餘年的分裂之後,重新歸於大一統的中央集權王朝,不僅實現了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還為後世立下了國家基本政治架構,影響極為深遠。

    朱元璋對元朝的推翻,終結了從五代十國以來,中原王朝長期被周邊遊牧部族侵略欺壓的時代,結束了長達460多年的分裂、壓制局面,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正本清源、漢人治漢。華夏子民在中央王朝的庇護下,終於可以休養生息,安居樂業,功在天下蒼生。

    2、都是強權人物、強勢性格。

    秦始皇對自己取得的萬世功勳極度自負,對建設性意見極少採納,對國家大事採取君臨天下、一言九鼎的方式,乾綱獨斷,殺伐果斷,不計後果。就連自己的親身母親,他也敢舉起屠刀,鎮壓反叛者。對於文人,只要不適合帝國統治需要,一律焚書坑儒。這是一種從骨子裡帶來的君王氣質,很難說對或者不對,主要看國運。

    朱元璋對自己能在群雄並起的大爭之世出人頭地非常得意,對自己卓越的識人能力、優秀的軍事判斷能力也非常自負,關鍵時刻下達指令很少聽從建設性勸誡,也正是一次次的勝利讓他建立起驕傲的自信。建國後,面對威脅自己統治的老舊部下,他毫不猶豫地舉起屠刀,清除後患。

    3、都有堅強的執行能力。

    秦始皇為了統一六國,勵精圖治,宵衣旰食,重大決策親自寫信給前方大將王翦、蒙恬;為了鞏固帝國的疆域,他六次出巡,幾乎把後半生都耗在了出巡上,最終也因此病亡。朱元璋更是一個工作狂,出於對官僚系統的天然不信任,他藉助胡惟庸案將宰相撤掉,軍機大事都是自己親自處理,廢寢忘食是常事,積勞成疾多與高強度的工作有關。

    4、都有對於帝國千秋偉業的深謀遠慮。

    秦始皇甚至自己打了一個大大的版圖,被征服地區的人民肯定會有反叛,所以他臨終下了死命令,駐守河套地區防守匈奴的40萬大軍和駐守嶺南的50萬大軍,沒有命令一律不準回師中原,即使國內已經發生了重大叛亂也要堅守邊疆。所以我們知道秦朝大將章邯鎮壓起義軍用的士兵竟然是驪山民工和囚徒,這個政策也導致了秦國迅速滅亡。

    明朝建立後也經常受到北元的侵襲,為了給子孫萬世鞏固邊疆,他將自己的幾個兒子都封了藩王,令其駐守北境防範外敵;同時又因為宗室關係而最大程度避免了藩王擁兵自重反叛的風險。可以說這個政策在前期是成功的,可惜在繼承人的問題上朱元璋動了私心,直接導致了一場靖難之役。

  • 2 # 分身化影

    秦始皇開創了中國封建社會的第一個大一統的王朝,被譽為千古一帝,而朱元璋則是淮右布衣出身,經過一番艱苦卓越的奮鬥,成為大明的開國皇帝,光復了漢家江山,可以說在很多方面不遜於秦始皇,當然在國家法律和政策方面有很多不同的地方,都是建立豐功偉績的一代帝王。

    共同點:1、都是政治強人:都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戰略家、改革家:秦始皇奮六世之餘烈統一六國建立強大的秦朝,成為歷史上第一位皇帝。朱元璋乞丐出身,從一無所有到萬人之上,歷經十五年櫛風沐雨篳路藍縷最終重建漢家王朝。

    2、都是大一統王朝的開國皇帝。

    秦帝國版圖

    3、他們二人建立的一系列制度都對後世產生很大影響:秦始皇書同文、車同軌,統一貨幣,統一度量衡,實行郡縣制,修築長城等等不一而足。朱元璋廢除丞相制度,加強中央集權,設定內閣,強化皇帝權威。這對明清時代產生很深影響。

    秦始皇陵兵馬俑

    4、都非常勤政:秦始皇的勤奮在《史記》裡有明確記載:“天下之事無大小皆決於上,上至以衡石量書,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秦始皇每天需要批閱的奏章重達一百二十多斤,二十多萬字的內容需要一字不落的仔細閱讀然後回覆。朱元璋也是當仁不讓,歷史學家吳晗做過統計:在洪武十七年(1384年),從九月十四日到二十一日的八天中,全國各級官員上呈了1160份奏章,累計彙報了3391件事情。每件奏章按照1000字計算,總字數就達116萬字之巨。平均每天需要批閱20萬字,處理423件事情,這在常人看來簡直不可思議難以理解。

    5、都在皇位繼承人的選擇上出了問題。秦始皇的繼承人是秦二世胡亥,昏庸無能,驕奢淫逸。大好江山在他手上幾年光景全部丟光。朱元璋因為大兒子朱標的去世直接將皇位傳給了孫子朱允炆也就是建文帝,因為有一個強勢叔父燕王朱棣坐鎮北疆,建文帝最終在靖難之役中下落不明。

    朱元璋畫像

    6、都是識人用人的高手:秦始皇能夠統一六國與手下一大幫子團隊的努力密不可分,李斯、蔚繚、王翦、王賁、蒙恬、蒙毅等赫赫有名、能力超群。朱元璋更是靠著自己慧眼識英才才完成了大業。劉伯溫、李善長、徐達、常遇春等耳熟能詳家喻戶曉的奇才。

    不同點:1、出身不同:秦始皇從小及時王族貴胄,雖然跟著他父親在趙國做人質的時候出生,但並未絲毫改變他高貴的血統和天生的氣質。少年時期回到秦國發奮讀書刻苦習武,最終成為一位雄才大略的偉大君主。朱元璋不一樣,出生在多苦多難的農民家庭並且還趕上災荒年景,為餬口做過和尚當過乞丐。在郭子興的紅巾軍中開始嶄露頭角,一路拼殺最後定都南京建立大明王朝。

    朱元璋劇照

    2、建立功業的基礎不同:秦始皇能夠統一六國除卻自己的遠大抱負和精明強幹之外還要歸功於自秦孝公以來歷任秦王的勵精圖治久久為功。實乃是奮六世之餘烈。用今天的話說就是典型的富二代官二代。朱元璋就不一樣了,一窮二白出身。全靠著自己的勇敢、膽量、眼光、謀略、智慧、勤奮等等。一步一步踏踏實實,積小流成江海,集跬步至千里。

    3、對待功臣的態度不一樣:秦始皇一生未殺一個在統一六國中立下過戰功的文臣武將,並且君臣相處十分和諧親如一家。出身的不同和後期受教育的程度差異決定了朱元璋最自己始終缺乏自信,為了給後世的子孫一個穩定的統治,功臣們在朱元璋手下幾乎無一倖免全遭清洗。

    綜上所述:在功業方面對後世的影響上來看秦始皇要明顯強於朱元璋。但是從二人的經歷來看兩人能力相比較朱元璋絲毫不遜於秦始皇。

  • 3 # 闡史官曉悅

    秦始皇與朱元璋的過人之處是不盡相同的,我們可以從下面幾個方面來分析:

     

    一、兩個人的出身不同,決定他們的起點不一樣。

    秦始皇一出生就是秦國王位的繼承人,從小就受到帝王之道的培養,也是從小就有強秦的志向,也是從小就有吞併六國,統一天下的雄心。所以在戰國末期群雄混戰的局面中,秦始皇可以高瞻遠矚,一枝獨秀。

     

    朱元璋出身貧民,從小深受元朝統治者的壓迫,甚至家破人亡,朱元璋的青少年時代始終掙扎在死亡邊緣,那時候他人生的最大目標就是吃飽飯,活下去。朱元璋造反是為了生存,屬於迫於無奈。

     

    所以說秦始皇從一開始便縱觀全域性,能夠敏銳洞悉政治動向,他年紀輕輕便鬥敗呂不韋控制的秦國的政局,後面又滅六國建立大一統的國家政權,這些都體現了一個政治家的巨集才大略。而朱元璋來自社會底層,更瞭解老百姓的疾苦,也對“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道理省油感悟,所以朱元璋更關注民生,注重官員施政的有效性和老百姓生活的安定。

     

    二、兩個人的軍事戰略不同

    秦軍之所以可以橫掃六國,所向無敵,與秦國有一支強大的軍隊是分不開的。秦始皇治軍非常嚴格,並且秦國花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去發展軍事,當時的秦國的軍事裝備是六國中最先進的。由於秦國在部隊推行“軍功制”,士兵們作戰的主動性非常高,戰場上勇猛異常,令對手聞風喪膽,這也是秦國軍隊所向披靡的原因。

     

    朱元璋在軍事上,則在不同時期,採用了不同的策略,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在發展壯大期,他韜光養晦,利用同為起義軍的陳友諒和張士誠的勢力,不與元軍產生正面衝突,實行“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戰略,積攢實力,養精蓄銳。在實力逐步強大後,才分別消滅了張士誠和陳友諒,佔據了他們的地盤,並一舉推翻了元的統治。

     

    三、兩個人的治國理念不盡相同

    秦始皇推崇法家理論,注重依法治國。秦法雖然以專制嚴苛著稱,但是確實推動了秦國經濟的發展,大大增強了秦國的國力。秦國是世界上最早實行標準化和質量監督制度的。比如:考古發現證明,秦國的兵器不僅有嚴格的規格和質量標準,而且每個部件都要標註生產者的名字,以便日後可以追蹤到人。這種嚴格的法制體系,約束不僅僅是官員和手工業者,更是對全民的約束和管控,在秦始皇的治理下,秦國就像一部強大的機器,運轉規則而有序。

     

    朱元璋來自底層,注重民生,關心百姓疾苦,所以特別重視政府官員的廉潔。在朱元璋執政時期,是中國古代歷史上,反腐力度最大的時期,對官員貪汙的處置力度前無古人。朱元璋嚴厲打擊貪官汙吏從不姑息貪腐者的身份地位,被他懲治的貪官中,既有跟隨他出生入死的功臣,也有皇親國戚。在朱元璋高壓反腐的政策下,明朝初期,幾乎成為了中國封建歷史上最為清明的時期。正是這種以民為本和堅決反腐的政策,使明朝初年的國力得以增強,這其中朱元璋功不可沒。

     

    綜上所述,秦始皇與朱元璋雖然都是英明的開國皇帝,但他們各有所長,各有各自的過人之處。

  • 4 # 相信相信的力量17

    可能很多人想他們共同點時,心裡都是有答案的,那就是殘暴。而且不少人都會說:“人家朱元璋也就對大臣殘暴,誰讓秦始皇對平民殘暴呢!”

    似乎這麼回答很完美了,可是,就算秦始皇對平民很好,國家就一定能夠長久嗎?不一定,但開國皇帝若是想達到這個目的,是一定要想到下面這些的。

    首先,攘外必先安內,一定要治理好內部。皇帝至高無上的權力讓很多人眼饞,自古以來,造反的比比皆是。任何一個有一定影響力的功臣們,都想做得更大。

    所以說,必須解決權力這個問題。通常,要麼是集權,要麼是平衡。平衡多少不安全,指不定哪天就控制不住了。所以不少皇帝都是集權,今天說的這兩位就是集權,而且方法都是殘暴。

    秦始皇后來便不再給功臣和六國後嗣爵位和土地了,而且就是自己的後代也沒有分封。國家推行的還是郡縣制,也就是誰,他暴力集中權力。非常徹底。但很容易造成控制皇帝便可以掌控全國。

    朱元璋怎麼解決的呢?他把宰相廢了,還藉著“洪武四大獄”等事件奪權。可是他推行的是藩王制,孩子們還有權力。

    朱元璋不僅集權,他也讓六部、內閣、錦衣衛、宦官等互相牽制。這也就避免把皇帝控制了就控制天下了。因此,就算朱元璋後嗣不安分,甚至比秦二世還過分,但並無誤國的。

    接下來再說說繼承人,這兩位在這方面做得都不夠好。唯一的區別是,秦始皇后代未能平定。

    說完繼承人,再說說對輿論的控制。他們一個文字獄,一個焚書坑儒。對比一下,朱元璋的文字獄要更好一些,他的意思就是,不該碰的別碰就可以。而秦始皇則直接讓百姓不讀書。

    最後要說的就是關於刑罰了。他們倆都是嚴刑峻法,唯一不同的就是秦始皇是針對所有人。朱元璋則不是,他是對某一部分人。比如說殉葬只是對去世的皇帝的妃子而言,相較而言打擊面不是很大。

  • 5 # 大秦帝國6666

    我的觀點是並不相同。因為他們二人無論從出身,到統一全國,那經歷簡直千差萬別。

    首先說一下秦始皇,雖說小時候在趙國當人質,可人家畢竟是王族出身,關鍵時候自會有人關照,等自己成了大王之後文有李斯,武有王翦、蒙恬等,最最關鍵的是從秦孝公開始六代人攢下的家底,足可以統一全國了。

  • 6 # 雲遊霧裡櫻兒遠方的詩

    朱元璋比秦始皇陰險,最起碼秦始皇殺人都是光明正大的,但朱元璋是誘殺.不過要說殘忍的話朱元璋自然比不上秦始皇.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開一個盈利性自習室的可行性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