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重點241

    高山為什麼挺立,江河為什麼不息,莽莽原野啊,為什麼鮮花怒放?你呀,因為忘記了使命才問了這個可悲的“哲學”問題。

  • 2 # 老於52080

    這三個問題,最好用佛教文化去領悟,用最平常的語言來回答,我是誰?我是塵世中的一個平凡的人,來自塵世,歸於塵土。人生如夢,生於斯,歸如塵土。我記得有這樣一句話:赤身來人間,空手歸黃泉。人生的確如此,不論你有多大能力,多少金錢,死後帶不走半分,不論生前多麼尊貴或卑賤,到了向上帝報到的時候,都是同等待遇,平等的貴賤。

    哲學更是實事求是,不論你的父母是達官貴族、富商大賈,還是貧窮百姓,來到這個世界裡,都是平等而且平凡的人,既然來自塵世,自然就會歸於塵土。在哲學裡不可能把人類分出貴賤,劃分等級。

  • 3 # 與時俱進8008

    所有的問題都有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從表觀上所呈現的;另一方面是從內隱上所深藏的。

    表觀上看,我們都來自於受精卵,我們都屬於社會的某個角色,我們都將歸為塵埃。

    內隱上看,我們都是由宇宙的本元(母體)設計和創生的!我們都只是宇宙母體為實現宇宙辯證演化的有生命的工具,我們都只是他人因果輪迴的陪襯!我們都將最終迴歸靈界!

  • 4 # 震天雷

    哲學的三大問題“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到哪裡去?

    這三個問題是西方哲學的最重要的三個問題,每一個人都被這三個問題困擾過。同樣能把這三個問題思考明白,人生就不會有疑惑了。

    能問出這三個問題,說明你正處於迷茫中,找不到自己人生的方向。這個問題和人的三層境界一樣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是山。

    首先,恭喜提問者進入第二層次,懂得思考自己為什麼來到這個世上,進入更高層次思考自己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我們每一個人來到世上都不是偶然的,佛家講的人隨業走,萬般不帶去,只有業隨身。我們有幸和自己的父母結緣來到世上,就是來完成自己業力中帶的任務的,這個任務是什麼我們還要隨著自己的本心走。每個人來到世上有的當老闆、有的做老師、有的做工人等等一切好的壞的都是他本人業力中要求他的任務。我們要順著自己的本心找自己需要做的事情,需要扮演的身份及享受的一切。

    我們要時常反思自己,檢討自己是不是做了違背本心的事情。當然,我們還是要多做正面的、積極的、對社會有貢獻有意義的事情。

    我們的到來第一要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不管父母是貧窮還是富貴,我們的成長離不開他們的辛勞和汗水。

    第二要繁衍並養育好我們的後代子女,這是我們的社會責任。人類社會發展到今天我們所享受的成果,都是人類文明進步的標誌,是一代又一代人不斷努力的結果,我們要完成自己這一代的任務。

    第三我們要努力工作,給父母晚年和子女的未來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是父母能安心度過晚年生活,這是對父母的孝敬。給孩子創造好的發展環境,是為人父母的責任。

    總之,我們只要來到這世上就要完成我們應該完成的任務。不管自己是誰,都要在現有環境條件下努力奮鬥。拼搏出自己的立足之地,更好的完成自己的任務。

  • 5 # 無人車來也

    一、哲學一般分為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兩類。

    1、唯物主義三個終極問題是:如何更好的認識宇宙世界、並解決關於宇宙的問題。 如何更好的認識人類社會、並解決關於人類的問題。 如何更好的認識自我人生、並解決關於人生的問題。

    2、唯心主義三個終極問題是:我是誰? 我從哪裡來? 我要到哪裡去

    這是法國大畫家高更的名言。

    高更的這三個問題,也是哲學理論的三個基本問題:

    1.“我是誰? ”講的是“自我意識的本質問題”;

    2.“我從哪裡來? ”講的是“人的本質問題”;

    3.“我要到哪裡去? ”講的是“自由的本質問題”。

    上述的三個基本問題,實際上是圍繞著“怎麼認識自己”這個總的問題而展開的

    在 2000多年前的古希臘,太陽神的德爾斐神廟上有一個神諭:“認識你自己”。 把神說

    的話轉換成我們自己的話,就是要“認識我自己”。

    這三個問題標誌著追溯過去,把握現在,預測將來三種時態,表達了人類的來龍去脈,是人類必須具有的哲學智慧。

    對這三個基本問題的思考的回答,叫做“哲學起步”。

    三、我是誰? ———自我意識的本質

    探討“我是誰? ”,實際上就是闡明“自我意識”的本質,這是人之為人的特徵所在

    1.超越與反思

    自我意識的基本結構是超越與反思。 超越指超出自身之外,反思指從外部返回自身。 當我把自己設想為別人,將心比心,並且進而把物件從人類擴充套件為其他自然物,就可以視人類與萬物為一體,感悟到“天人合一、民胞物與”。

    既然物件、他人、世界萬物和我都是一體的,我也可以把自己的本質物件化,把自己也看作物件。

    當我說“我是誰?”的時候,我把自己當成一個物件來追問,把自己物件化了,嘗試著用一種好像是“別人”的眼光來看我自己,這就是“反思”,這時,自我意識就產生了。 反思就是照鏡子,reflexion 這個詞就是鏡子裡面光的反射。 “物件世界就是你的一面鏡子,你的靈魂就是你發出的光,這個光在鏡子上面反射回來,你才可以在鏡子裡看到自己的形象。 這就是反思的本來的含義”。

    2.自我意識辨義

    “我”和“自我”是有詞性上的區別的:“我”是進行反思的我 ,是主詞;“自我”是被反思的物件,是物件化了的,是賓詞

    笛卡爾的“我思故我在”,嚴格地表達應該是“我思故自我在”。

    康德認為,作為一個靈魂實體的“我”的存在,只能是自在之物,不能單憑自己的思維就推出來。

    黑格爾曾經講,自我意識就是把我和物件區別開來,但又沒有區別。

    3.自我意識的自欺

    自我意識本身就是一個自欺的結構。 “因為他只有把自己當作物件看,他才有真正的自我;而且只有把物件當作自我來看,他才有真正的物件。 把自己當作物件看,但自己不是物件;把物件當自己看,但物件也不是自己”(《哲學起步》第 170 頁)。

    康德崇拜形式邏輯,不允許有矛盾,在他那裡,自我與物件是兩個自在之物,現象背後的那個物件是自在之物,不可認識的。

    但在實際上,真正的自我意識與真正的物件意識,本來就是一回事。 只有承認這個自我意識的內在矛盾,才能認識世界。

    人有自我意識,而自我意識就帶有自欺性,也是一種人性的劣根性,是無法克服的。

    基督教就把人的劣根性說成是人類的“原罪”。

    4.懺悔與真誠

    自我意識中的自欺結構,要引伸出一種懺悔精神,而與懺悔相連的是真誠,以求真實地把握自我。

    孟子的“反身而誠”,莊子的“得其環中”,禪宗的逃入虛無,都只是一種態度,不是一種行動,都是對生命力的一種壓抑和放棄。

    “懺悔”與通常所說的“後悔”不同。 懺悔與後悔都是事後的,都是於事無補的,但兩者是有區別的。

    在西方,懺悔精神主要是由基督教建立起來的。

    我從哪裡來? 這個問題實際上就是人的本質問題;而要弄清人的本質,不外乎要回答:人類的起源、人的歷史和人的精神。

    1.人類的起源

    自古以來,哲學家對這個問題曾給予了各種回答。 西方有“上帝造人”之說,中國有“女媧氏造人”之說。 要說對人的本質給出一個定義,西方直到古希臘的亞里士多德才有。 按照亞氏關於本質下定義的思路,一個事物的本質應該是“屬加最近的種差”。 他提出“人是理性的動物”“人是政治的動物”“人是能說話的動物”,人首先要學會說話,然後才能從政。

    到了現代,恩格斯的說法是比較經典的:“勞動創造了本身”,人通過製造和使用工具,形成了人與猿的根本區別。

    《哲學初步》指出,作為人的無機的身體或延長的手,工具是可以傳承給別人的。 與此相聯絡,語言形成後也可以傳承,而這種傳承,導致類意識的形成。 對工具的製造與傳承,對語言的使用與傳承,這兩者的結合體現了真正意義上的社會性。

    馬克思關於人的本質的著名論斷:人的本質在其現實性上“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

    歷史有雙重的含義,既指過去實際發生的事實或事件又指對這些事實或事件的講述。 19 世紀以來,人們越來越重視人對歷史的創造性解釋和對史實的能動處理,歷史學開始真正成為一門人文學科。

    人對歷史的看法,總希望從歷史裡面看出點什麼,用今天的眼光與古人的眼光相融合,形成有意義的歷史。 如義大利的克羅齊所說“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

    歷史在大量的偶然性中存在著某種內在的必然性 ,歷史哲學家從中探求其發展的規律性,追尋歷史與邏輯的統一。

    歷史的意義是人賦予的,而人本身是發展的,人性、人的精神都在發展。

    3.人的精神

    人的精神是人的本質的重要方面。所謂“自我意識”就是把自己當作物件來看,同時又把物件當作自己來看的意識。 通俗地說,把自己當作別人,又把別人當作自己。

    人的精神在“知”的方面,與動物相比,有一個巨大的飛躍,就是“把自己的表象抽象化、物件化,提升為具有普遍性、抽象性的概念”。

    人的精神在“意”的方面比動物高明之處在於:人的意志行動不僅出自本能,它的重要標誌是它有自己按照理性的普遍法則所設立的目的性。

    人的精神在“情”的方面與動物不同之處在於:動物只有情緒,沒有情感,人既有情緒,又有感情。 知、意、情或者真、善、美都是關於人精神的展開,都是在人與人之間發生的關係。

    現代哲學強調主體之間有一種 “主體間性”(inter-subjec-tivity),分析隱藏於人與物之間關係中的人與人的關係。 在物質與精神兩者關係中,物質是存在,精神是存在的本質,人類的精神生活代表了自然界的本質和精髓。

    馬克思主義提出,人類社會由必然王國向自由王國飛躍,自由王國離不開必然王國的物質基礎,但物質必須服從精神的需要,人不僅獲得支配物質世界的自由,尤其要在精神世界思想領域裡獲得自由。

    “我們到哪裡去? ”這實際上是說:我們要到哪裡去? 這個“要”字涉及到自由意志。 所謂自由,就是自由意志,自由是將來時,是開放的。 “自由”是一個純粹的,不可定義的概念。

    1.自由的起源

    人是從無機物到有機物,從植物到動物,人是自然界的最高花朵,自然界作為一個包含人在內的整體,是以人、人的自由為目的

    人的自由可以代表自然界的自由,人的自由意志反映出自然界本身固有的、最深刻的本質。

    動物只有慾望而無意志,而意志是與自由分不開的,意志既有感情的色彩,也有理性的原則。

    意志包含慾望,動物靠本能來限制它的慾望,而人是靠意志和理性來剋制他的慾望,實現對自然本能的超越。

    人的自由的超越既有內在的,也有外在的,有了內在超越,才會有外在超越。 而且,人的超越能力一旦形成,就具有了全面超越的可能性,不僅可以超越暫時的某個慾望,而且可以超越所有的慾望,甚至可以根本不考慮,任何慾望,純粹為了精神的創造或者精神的享受。

    在現實的生活中,可能的自由人要在不斷地解脫枷鎖、突破枷鎖的過程中,才能變得越來越自由。

    黑格爾在《歷史哲學》中把自由意識的進展分為三個階段,是一個從東方到西方的發展過程。黑格爾還說,在上帝面前,所有人的靈魂都是平等的,沒有誰的意志可以取代你的意志,你可以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中中國人所理解的自由,在古代,曾經是一個貶義詞,自由就是“由著自己”的意思

    西方人的自由觀與上述中中國人的自由觀大相徑庭。 古希臘人理解的自由

    就是體現為正義、公平的政治自由。 康德完成了西方近代自由主義的理論建構,他把道德與義務建立在實踐理性的基礎之上,而黑格爾又以他的富有辯證思維的“異化”學說,把康德的理論具體化,把它的實現看作是一個歷史過程。

    黑格爾的哲學術語把自由分為三個層次:自在的自由,自為的自由,自在自為的自由。 所謂“自在的自由”,從個體來說,童年是自由的,是自在的自由。

    所謂“自為的自由”,指的是自由不是自然的,而是人為自覺地設計出來的。自在的自由,體現為人與自然的關係,自為的自由就體現為人與人的關係。

    所謂“自在自為的自由”,是前兩者(“自在自由”、“自為自由”)的合題。是一種理想。 但這個理想可以“用它來衡量這個社會的自由達到了什麼程度,衡量人心達到了什麼程度,並且用它來追求自我超越”

    4.自由與必然的關係

    建立自由的社會,實現從“必然王國”到“自由王國”的飛躍,自由與必然的關係是對立統一的。

    斯賓諾莎曾提出“自由是對必然的認識”,黑格爾則把“對必然的認識” 看作是自由本身的一種外化的環節。 恩格斯在後面加了一句:“認識這些規律,從而能夠有計劃地使自然規律為一定的目的服務。 ”

    弗洛伊德人格理論認為,一個嬰兒剛生下來是隻有"本我"而沒有"自我"的,只有當他開始探尋"我是誰"這個概念的時候,他才開始真正的成為一個"人"。而當人有了“自我”意識以後,人生似乎就總要經歷這麼一個階段——我們會思考“我是誰?從哪裡來?到哪裡去?”這三大終極哲學問題。

    我每次思考這三個問題的時候,常深陷其中不能自拔,至今未能參透。

    在混沌世界,一切皆有可能。

    本我永恆,自我不息,這是我們最理想的永遠歸宿。

    親,你說呢?

  • 6 # 熊冬英001

    我覺得我們都是踏祥雲穿越來紅塵使命召喚來的。我們都是一顆小宇宙,從天上飛來的!<投影在地球媽媽肚子裡>力所能及奉獻愛心!體驗人生/提升心靈!”悟”活在當下<感恩每個遇見>早安![祈禱][祈禱][祈禱]

  • 7 # 在愛裡相交就有永生

    “我"只是一隻盛物的杯子。“我”由土造的肉體,神的生氣進入這土造的杯子中生出靈魂,成為活人,又因人的罪性,人的靈睡著了,那樣就只有魂和肉。

  • 8 # 小草無名

    我無處不在,因為我們都是地球最開始的生命的延續,所有的生命都有著最開始人類的基因,所有生命的從新組合基因都會產生一點變化,萬變不離其中,所以在怎麼變我們都是最開始的那個生命體。我來自宇宙裡面的能量轉化,最終也會回到宇宙裡面的,地球是宇宙的一小部分所以我們和宇宙是分不開的,根本不存在天上與地下。我認為宇宙萬物都是能量的起源,每個星球,每個生命都有它的價值,宇宙運動宇宙形成都需要能量,我們和宇宙相輔相成。

  • 9 # 易眼看世

    我是誰?前生經歷。

    我從哪裡來?前世因果。

    我到哪裡去?今生因果。

    因果輪迴。能把這些碎片與殘存的線索穿在一起可知前兩個問題。修行證悟後可總結今世因果,知道第三個問題答案。是為得道。

  • 10 # 趙日金141

    搞什麼哲學三大問題呀。簡單的很,使勁扭一下自己的臉,感到疼,就知道“我是誰”,別人喊疼,肯定不是你。問一下你爸媽,你就知道“我從哪裡來”。去一下火葬場,你就知道“我到哪裡”去了,哈?

  • 11 # 高山仰止1808

    路過。這不是唯物,也不是唯心,是唯識。我,非我,是名是我。我從哪裡來,看你的累世;我到哪裡去,看你的前世今生。

  • 12 # 廣法居士

    誰也不是我,

    我也不是誰。

    我從無中來,

    還往無中回。

    觀有是緣起,

    觀無是性空。

  • 13 # 王年平

    這三個問題非好回答。

    我是誰,答案是,我就是我。我不可能是別人,別人也不可能是我。我就是頭,面,身,手,足五大部組成了我。我不同於別人,別人也不同於我。我就是獨立的我。

    我從哪裡來,我是從孃的肚裡來,來到了人間。只有這唯一正確的答案。

    我到哪裡去,我要在天地之間活,也要在天地之間亡。一句話,到天地之間去。這也是唯一正確的答案。

  • 坐汽車怎麼申請電子身份證?
  • 網上彩票跟單是不是騙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