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從孩子出生我和婆婆一起看孩子,在孩子三四個月的時候我找了份兼職,孩子醒著的時間差不多是九個小時,婆婆大概帶7個小時,我一天帶孩子的時間差不多兩個多小時,中午晚上睡覺是我帶,我不覺得陪伴的少啊,為什麼看見奶奶就特別激動,看見我沒什麼反應呢?孩子現在六個多月。不是說陪睡也很重要嗎?怎麼看不到呢?

回覆列表
  • 1 # 簡一育兒資訊

    明明是自己肚子裡出來的孩子,平時又是和婆婆共同撫養孩子,結果孩子和婆婆親近勝過我這親媽,是個怎麼回事兒[what][思考]

    首先小寶寶是有肌膚飢渴症的,所以媽媽想一下日常互動中是否和寶寶有非常多的肢體碰觸,如:給寶寶洗澡,做撫觸,擁抱等等[送心][求抱抱]

    而在和寶寶的親密接觸中,自然聲音就會放柔和甚至有些膩歪,和孩子有非常豐富的情感交流,相對來說,老人家會更能表現出孩童的一面也更容易滿足孩子的需求。如果媽媽下班後回家是一副帶著疲倦的面容、單一而沒有高低起伏的嗓音,那麼寶寶在非高質量的陪伴中肯定會選擇讓ta覺得更加生動有趣的玩伴[飛吻][笑]

    再有,從親子關係調查研究的資料分析,大部分家庭的長輩對於孩子會比較寵愛,大概率幾乎抵擋不住孩子的“假哭”“撒嬌”,屬於有求必應。而年輕的父母對於孩子的帶教往往會比較嚴格,所以“誰對我好我就和誰親”這是自然走向。並且,雖然父母的帶教理念更加科學,但往往又沒有帶娃經驗豐富的長輩細緻周到[摸頭][委屈]

    所以,綜上所述,高質量的陪伴和情感交流是孩子最需要的,想要拉回孩子的心,可以試試做以上改觀[機智][耶]

    和孩子的相處耐心、愛心和肯定,缺一不可[可愛][可愛]

  • 2 # 凱樂開心育兒說

    首先,恭喜你有一個讓孩子喜歡的婆婆幫助你帶孩子,這才讓你有機會出去兼職賺錢補貼家用。

    其次,要對你說一聲辛苦了。接上班回家還要帶未斷奶的孩子,真的是很辛苦。因為孩子夜裡不一定睡整夜覺。

    再次,你覺得孩子看到奶奶反應激動。那是因為白天的時候孩子的所有需求都是奶奶給滿足的。孩子有這樣的反應很正常。

    陪孩子睡覺也很重要不假,孩子能夠感受到媽媽的氣味,內心有安全感。

    我們不可以單憑孩子的反應是否激烈來評判孩子和誰更親。

    最後,我想說你的這種感覺實際上是一種“嫉妒”,想要改變,那麼你就要更加高質量的和孩子互動。不能僅僅陪著孩子,要抓住一切機會和孩子多交流,讓孩子多聽你的聲音。多多感受媽媽的撫摸等。

  • 3 # YouYou

    陪伴需要用心呢大多數孩子都是比較親媽媽的,對他的呵護給他的愛他是能感覺到的。

    小寶寶比較嬌弱,說話嗓門都不能大了,不然以為是在吼她呢,多抱抱,多講話。

  • 4 # 就住大海邊

    等孩子再大些,整天跟屁股後面轉,一天到晚“媽.媽.媽”的時候能煩死你血緣關係抹不掉的,放心吧。

    說句特實在的,孩子陪你婆婆還指不定能陪幾年呢,沒必要吃這種乾醋。現在你婆婆身體好,能幫你帶你就享享福,等她帶不了了有你吃累的時候。

  • 5 # 君寶樂寶

    放心吧,孩子不管是誰帶大的,只要讓他能感受到媽媽是愛他的,媽媽始終是他最親的人。我身邊有一朋友,孩子是奶奶帶大的,現在孩子也都上幼兒園了,每次爸爸媽媽鬧著玩,媽媽一呼救,孩子們馬上就跑過來保護媽媽,他們不管誰打誰,媽媽呼救,媽媽就是需要他們保護,他們就是得保護媽媽,因為媽媽最愛他們,他們也最愛媽媽。

  • 6 # 貝克漢德

    先反思一下自己平時對孩子的關心多嗎?孩子都是最純真的,誰對她好給他陪伴時間多他就跟誰親近。如果感覺自己和孩子不親,那以後就應該多注意陪陪孩子,多溝通,增進感情。

  • 7 # 兩魚寶媽

    您好,是不是因為孩子平時和你觸的少呀,一個孩子跟我們親不親,主要是我們對孩子付出的時間多不多呢,是不是專心陪伴他,這些孩子都會感受到的,經常陪伴孩子肯定會跟你親近呢,有空多陪陪孩子哈~

  • 8 # 大林那個媽呀

    這種情況你真的應該開心高興才對,說明奶奶是拿真心對待孩子,把孩子交給她你多麼放心呀。

    如果孩子特別粘你,說明帶她這個人沒有給他足夠安全感,更沒有精心的去照顧孩子。

    孩子其實跟媽媽天生就會親近,即使你有一段時間特別忙,忽略了孩子,可能有一段時間不是特別粘你,其實不用擔心,孩子需要的是陪伴,當你有時間跟孩子多玩耍,交流,千萬不要人在孩子身邊,卻是拿著手機在玩,那樣並不是有效的陪伴,每天對孩子只要是有效的陪伴,相信只要隨著時間的推移,孩子會跟你越來越親的,孩子就像養的小樹苗,需要家長不斷的去澆灌和照顧,才能健康的茁壯成長。

    對孩子多付出耐心和愛,隨著慢慢長大,孩子跟媽媽和跟奶奶的感情是不一樣的,千萬不要嫉妒和不開心,做好媽媽該做的,相信不久的將來你會看到孩子跟你的感情就不一樣了!

  • 9 # 婷美a守候

    孩子誰帶和誰親,我家大寶從小就是我媽帶所以和我不親,但是我自從生了二寶以後我就覺得帶大寶帶少了,所以經常帶大寶,現在大寶小寶和我很親,真的陪伴孩子是最重要的

  • 10 # 俊毅媽媽育兒記

    放心吧,我也是滿月後就工作,晚上照樣下班陪孩子,孩子一直跟我睡,不影響感情,重點是你好好珍惜陪伴跟孩子,跟你好玩,也是會親你的。

    跟奶奶親不也挺好的嗎?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證明奶奶也很用心在帶孩子,孩子喜歡她,你上班也可以放心讓孩子給奶奶帶,比起那種隨便帶,還打麻將啊,打罵孩子的,豈不是你好很多嘛,你這很多人都羨慕不來呢。

  • 11 # 一凡親子教育

    相信每個媽媽都有過這樣的想法,如果有一天發現孩子只和爸爸親,或只好爺爺奶奶親,卻跟自己這個當媽的不親的時候,心裡都會感覺悵然若失。

    只要想一想自己十月懷胎的辛苦,只要想一想自己生產時的撕心裂肺,就會覺得自己是個特別偉大的母親,為了孩子可以出生入死。既然我們當媽的為孩子付出了這麼多,為什麼孩子就跟自己不親呢?

    你婆婆每天陪孩子7個小時,你才陪孩子2個小時,在陪伴上的時間相差巨大,孩子當然看到奶奶就會特別的激動。看見媽媽只是淡淡的沒什麼反應了。

    可是這不併不代表孩子就不愛媽媽了。只是因為媽媽上班的的時候,他在奶奶身上找到了安全感,所以才會比較依賴奶奶。媽媽雖然沒有太多的時候陪伴孩子,但是可以通過睡前給孩子讀繪本,講故事之類的給孩子講,媽媽白天是出去給寶寶賺錢錢去了,賺了錢錢可以給寶寶買好吃的好玩的等等。

    不要因為忙了一天累得不行了,回家就板著個臉,把孩子往屋裡一放,就忙自己的,也不逗孩子,也不與孩子交流,時間長了,孩子當然會對媽媽冷淡了。

    孩子是最容易感知大人的情緒的,如果他感覺到你在關注他,喜歡他,逗他玩,他也會喜歡你的。

    高質量的陪伴孩子才是真正的陪伴。有的家長抱著孩子看電視,全心在電視內容上,或者抱著孩子玩手機,只想著怎麼跟別人聊天,這些都不是高質量的陪伴。

    高質量的陪伴是要把全部的心思放在孩子身上,與孩子交流、互動,別看六個多月的孩子不會說什麼,但是你的一舉一動都被他看在眼裡,記在心裡,他能從父母的言行舉止中明白,父母的心到底在沒在自己的身上。

    所以,這位寶媽,以後一定要注意高質量的陪伴孩子,與孩子多交流、多溝通、多在一起做遊戲,孩子就會越來越喜歡你這位媽媽的!

  • 12 # 作弄

    孩子不是和你不親,而是他已經習慣了醒著的時候找奶奶,睡覺找媽媽。

    醒著一共九小時,大部分時間都是奶奶帶,孩子找奶奶也是正常。睡覺的時候肯定會推開奶奶來找媽媽。

    一人找一回,這樣一想,心裡也就平衡了。

    睡覺的陪伴,會在孩子的潛意識裡種下一個因,那就是在媽媽身邊最安心。

    這個效果在平時是看不出來的,只有在一些緊要關頭才會顯現。

    我孩子小時候,幾乎都是我帶的,醒著陪他玩,困了陪他睡。

    但他每次看到外公,還是很激動得撲過去。

    但外公其實只有晚上才看到他一會兒,也不怎麼會逗他說話聊天。

    這種事沒辦法用科學資料來下定論,只能玄學地來一句,緣分。

    孩子現在才六個月,還小,很多事情都不大懂,只會憑習慣憑感覺。

    等他大些了,他會從更多方面來體會到什麼是愛,也會知道媽媽的付出很大,心疼媽媽的。

    我有個朋友,孩子從小就是爺爺奶奶帶的,一直到學前班了,才到父母身邊。(之前父母大約幾個月去看孩子一次。)

    現在跟爸媽關係很好,跟爺爺奶奶關係也挺好。沒有存在說更偏向爺爺奶奶的現象。

    孩子大了,有自己的判斷力了,知道什麼是對什麼是不對。

    也知道什麼是愛,該怎麼跟父母相處,怎麼跟爺爺奶奶相處。

    還有一個小建議,就是對孩子的愛要回用語言表達出來,明明白白讓他知道你愛他。

    這樣的做法,會在傳統含蓄的用行動表達愛的方式上,加更多的分。

  • 13 # 安妮智慧父母課堂

    題主你好,看得出在孩子醒著的時候,老人陪伴的時間更多,孩子和老人更親就不足為怪了。

    心理學家說,孩子是誰生的不重要,關鍵是誰養,誰在撫養的過程中耗費的心血多,和孩子互動更多,孩子就和誰更親。

    不過,你既然意識到這個問題,現在調整還來得及。因為2歲以前是孩子心理成長的重要時期。這裡介紹一下這個時間段孩子的心理特徵以及媽媽該如何做:

    01兩歲以前對媽媽的依戀

    兩歲以前,孩子內心是缺乏安全感的,對媽媽充滿依戀。媽媽就是溫暖的港灣,安全的靠山。如果要培養親密感,媽媽一定要堅守崗位,及時響應。比如他餓了、難受了,要給他溫暖的懷抱,讓他得到愛的滋養。如果得不到,他會尋找一個替代的物件,比如爸爸、老人、保姆等。

    02陪伴需要共情和交流

    對孩子的陪伴,不是簡單餵奶、陪著睡覺。在孩子醒著的時候要和他共情、交流。和他一起對話、逗他開心、做小遊戲、出去看風景、晒太陽。要讓孩子感到愛的滿足感,如果這種感覺不夠的話,他從小會有愛的匱乏感,成年後缺乏安全感、不自信,甚至在戀愛中也在尋找童年缺失的愛。

    總之,千萬不要忽略了2歲之前孩子的心理特徵,生完孩子就要做個負責任的媽媽,給他全情的陪伴,為孩子形成健康的人格打好基礎。

  • 14 # 才智寶貝學堂

    因為孩子醒著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和奶奶一起,吃飯、玩耍等活動都是奶奶在陪伴,孩子看見奶奶激動是常理,這也說明奶奶把孩子照顧得很好,媽媽也可以放心地把孩子交給奶奶照顧,安心地工作了。

    媽媽因為孩子看見自己沒什麼反應,而看見奶奶時卻表現得很激動而感到失落,這也是可以理解的。畢竟孩子是自己含辛茹苦生出來的,對孩子的付出也很多,希望孩子和自己親近些。媽媽平時也陪在孩子身邊,孩子雖然對你沒什麼反應,但是對你也是親近的,只是沒有表現出來而已。因為跟奶奶關係好,才表現得明顯些。

    母親平時儘可能多、高質量地陪伴孩子,讓孩子快樂地成長,做孩子信賴的人,孩子自然也會對你流露出更多的情感。

  • 15 # 美樂兒童心理

    孩子和父母的親切感是天生的,要繼續和他建立可靠的親子關係,不是說陪孩子在一起的時間有多長就會更親,關鍵還是看你的陪伴質量

    加油哦!

  • 16 # 小綿羊親子溝通

    給你個辦法,陪伴孩子的時候啊,專心陪孩子,感受孩子的情緒,滿足他的需求,這裡注意不是溺愛孩子。

    其實有一段時間高質量的陪伴,她也會跟你很親的。

  • 17 # 使用者6369754017301

    遇到什麼問題,先找自身原因。但你不能想的太多,孩子必定是你生的,你做為母親付出的將來一定是有回報的!彆著急,為什麼說可憐天下父母親。

  • 18 # 梓妍育兒

    孩子是誰生的不重要,要看孩子是誰養的。

    根據題主的描述,在孩子醒著的時間是婆婆帶的時間多,這樣的情況下孩子跟婆婆親一點是正常的。

    不過當母親的也不要心急,孩子還小,只要在孩子醒著的時間給予更多的陪伴就可以糾正過來的。

    兼職時間

    題主在做兼職,想賺一份收入,這種做法身為寶媽的我非常贊同,自己有經濟收入。

    要兼顧帶孩子,又怕孩子與自己不親,可以把兼職時間調整一下。儘量選擇孩子睡覺時間段去工作。

  • 19 # 精神小騰

    因為你現在對他的陪伴時間太少了呀,但是很讓人糾結的是,你打工兼職是為了孩子有更好的生活。孩子現在並沒有什麼記憶,也不明事理。其實現在完全不要把這個想法放在心上。過了幼兒期,好好陪伴孩子的童年期,這個是必須的。

  • 20 # 我叫許桃桃

    有了老二後,明顯感覺到老大跟他爸越來越親了!因為疫情在家裡呆的時間比較長,他爸要上班,家裡就剩下我們三個,我既要照顧老二,又要管理老大學習,有時候教他題不會的時候,我批評的比較多,耐心全無!就覺得你老大就應該什麼都知道,真是,每天的批評成了我的必修課,也成了他的必修課!有段時間我感覺到老大特別怕我,他爸爸一上班走時就問,爸爸你什麼時候回來?今能不去上班嗎?當時我就會直接問,怎麼了?我在家你害怕我嗎?我能吃了你嗎?孩子只會吐下舌頭,就跑來了!他爸爸一下班,他就特別開心,好像是他的保護盾,心情一下釋放了!那種感覺真的能看出來,後來我躺在床上想了很久很久,我不能讓孩子對我產生畏懼的心裡吧,我得改掉我的方法!第二天我徹底跟老大談了談心,此後好了很多!哎,堅決要改掉自己的毛病!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軍人、混混、搏擊運動員,請問三者的強弱排序(徒手搏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