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畫素說

    自1931年日本在東北發動“九·一八事變”起,開始其侵華的計劃,先是霸佔中國東三省,而後1937年發動“七七事變”,全面掀開全面侵華。直至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日本侵華戰爭才正式落下序幕。

    前後共計一十四年,同時這一十四年是中國歷史上永遠無法抹去的血淚史。在這一十四年裡,無數中華兒女前赴後繼,用他們的鮮血創造了今天的和平時代。

    自維新後,日本的國力迅增,搖身一變成為一個政治大國,加之剛好搭上了工業革命的末班車,也使其信心、野心爆棚,國內要求擴張的聲音越來越大。反觀同期的清朝,經歷戊戌變法的失敗、八國聯軍侵華、太平天國運動,在到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後,又陷入了軍閥混戰的局面。

    也就是說在那近百年的時間裡,中國在政治上一直落後於日本。

    20世紀30年代,日本取得了突破性的成就,但也遇上了1929年世界經濟危機,日本一度萎靡不進,不過日本官方也推出一系列刺激政策,如大力發展軍事工業,僅1929至1937年,日本的重工業產值增加了3.6倍,到1937年,日本重工業在工業總產值中的比重甚至上升到62.1%,工農業總產值也從1885年的52700萬日元增長到1935年的1020100萬日元,僅50年便增長了7倍。

    這一期間,雖說中國經濟也有發展,但與日本相比,仍遠遠不及。

    日本的飛機有3700架,同期中國只有280架;日本士兵實彈射擊規定步槍不低於150發子彈,機槍不低於300發子彈,火炮過萬門,大口徑火炮數千門,每年可自主製造數萬門小口徑火炮,700餘大口徑炮。坦克年產300輛。同期中國嫡系的中央軍實彈訓練每人僅15發子彈,上戰場每人為20發,大口徑火炮48門,且不具備自行製造能力,坦克幾乎沒有。

    現今的和平來之不易,這是那個時代無數的中華兒女拋頭顱灑熱血用換來的,我們要銘記落後就要捱打這一真理,時刻牢記歷史教訓,只有國家強大了,我們才能立足於世界民族之林。

  • 2 # 薩沙

    我們看看新四軍對日寇最大一戰,車橋戰役,殲滅日軍460人。

    1944年3月5日凌晨1時50分,新四軍第1師兼蘇中軍區以三個主力團和地方武裝發起車橋戰役。

    新四軍採取攻堅和打援同時並舉的戰法,利用夜暗,穿過日軍外圍據點之間的空隙,首先進攻車橋日軍據點。快速攻佔日軍圍牆上的碉堡並迅速攻入鎮內,新四軍的突然襲擊是日軍完全陷於被動。

    經過激烈戰鬥,於當日中午全部殲滅了鎮內的一個偽軍大隊。

    接著,新四軍對日軍駐守的土圩及碉堡展開攻擊經一天一夜戰鬥,日軍一個小隊大部被殲,殘敵固守掙扎,新四軍開始對日軍展開政治攻勢。

    被俘後加入新四軍的日本上等兵鬆野覺拎著喇叭筒靠近日軍碉堡喊話,“不要打槍,我代表日本工農大眾和你們說話……”

    大家看出了什麼東西沒有?

    不錯,我軍使用3個主力團對付車橋,其中新四軍使用第七團猛攻日軍1個小隊,打了1天1夜,並沒有將他全殲。

    大家都知道,新四軍一個團少則1000多人,多則2000到3000人。

    而日軍1個小隊只有四五十人。

    具體為,中午,新四軍全殲駐守偽軍。接著,分兩路向固守小土圍的日軍發起攻擊,攻佔暗堡、庫房等處。

    下午4時,八連上去由五連配合,攻打負隅頑抗的日寇,先後佔領了敵外圍碉堡,殲滅了數十名日寇,殘敵退至中間大碉堡繼續頑抗。

    最終激戰到第二天拂曉,新四軍無法吃掉剩餘的十幾個日寇,又阻擋不住援軍,被迫撤退。

    據參戰的張玉成回憶:在攻打車橋日軍據點時,“僅剩下十幾個鬼子退守在中心堡內,我連幾次衝鋒均未攻克。對峙到下半夜約4點鐘,一位同志來到陣地對我說:‘張連長,首長要見你。’我心想:‘我剛從團部回來,怎麼又要我去?’我跟隨那位同志來到圍子外乾溝後面的一所房子裡,進門一看是粟司令帶著幾名參謀人員在那裡。粟司令問了問戰況,我一一如實回答。為了進一步搞清地形和敵我情況,粟司令……跟著我匍匐前進,爬進距離敵火力僅二三十米圍子內。粟司令在圍子內隱蔽地反覆來回地仔細觀察,後來非要我帶著他爬進剛剛攻下的地堡裡。”

    “地堡和房子裡面沒有燈火,漆黑一片,裡面有我們一個班,還有五六具日本鬼子的屍體。粟司令摸黑踩到日本鬼子的屍體……粟司令側身站在地堡的射擊孔前,用了大約20分鐘的時間觀察日軍的中心堡,這個中心堡在廣場中間,工事特別堅硬,牆厚40至50釐米,分上下兩層,門開在上面,進去後抽梯子,堡的上下均有兩層槍眼,敵人可以向下扔手榴彈,而我們的槍打不進去。沒有炮和炸藥是難以攻下的,但是硬攻,會傷亡很大。”

    “粟司令自言自語地說:‘日本鬼子真壞啊!’然後問我:‘張玉成同志,你打算用什麼方法攻下日軍這個中心堡?’我回答說,還是用老辦法,借老百姓的方桌,鋪上幾次棉被,製成‘土坦克’攻打這個中心堡。”

    “粟司令問:‘中心堡裡還有多少鬼子?’”

    “我回答:‘可能有十三四個鬼子。’”

    “粟司令擺著手說:‘不能用土坦克的方法攻打這個中心堡。不能為了這十幾個鬼子,再傷亡我們更多的同志。我們可以調炮過來攻打。’說完,他就走了。”

    “因為當時圍子外面是河溝,我們的炮過不來。大約過了一個小時,粟司令再次來到八連突擊隊前沿陣地,詳細察看久攻不下的堡壘,查清情況後,命令我們撤出圍子。粟司令說:‘你們撤出圍子,放鬼子出來,車橋戰場這麼大,你們這個連不打他們,其他部隊可以在運動中殲滅他們。’我們執行了粟司令的命令,撤出圍子,那十幾個鬼子逃出中心堡後,在車橋以北地區被我軍殲滅。”

    這可以看出日軍的戰鬥力。

    區區十幾個日寇,固守一個碉堡,面對新四軍整整1個團,第一不投降,第二頑抗,第三新四軍竟然就吃不掉,還必須放出來打。

    大家要知道,這是區區十幾個人,也就是一個班,能夠擋住1個團。

    所以說,你能說日軍戰鬥力弱嗎?又能說正面戰場的國軍是窩囊廢嗎?

    日軍真的很難打。

  • 3 # 作訓參謀

    二戰日軍真實的戰鬥力

    二戰日軍還是戰鬥力較強的,主要體現在大隊、聯隊基本單位作戰中。但日軍在大規模合成化作戰,裝甲叢集作戰中缺乏戰略戰役指揮思想。

    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二戰前日軍作戰思想和作戰理論

    集中反映在1929年之前頒佈的《統帥綱領》 、《戰鬥綱要》 、《海戰要務令》、《步兵操典》、《陣中要務令》 等檔案中。1937年日軍發動全面侵華戰爭後,於1938年頒佈了《作戰要務令》 。《作戰要務令》儘管是日本軍、師及其以下部隊作戰行動和教育訓練的法令法規, 視野也較窄,但標誌著日軍作戰思想、作戰理論的進一步完善。

    日軍軍校培養方向的問題

    日本二戰時,有如下著名軍校,日本陸軍士官學校、日本陸軍大學、日軍後方勤務要員養成所、日軍中野特工學校、日本天皇將官學校、甲南軍校、江田島海軍兵學校、日本橫須賀國防學院。從整個軍校教授的內容看,輕視戰爭後勤、輕裝甲、多兵種合成、戰略思想十分侷限。

    日軍單兵素質良好

    受武士道精神的影響,日本軍隊的作風應該是最頑強的,幾乎沒有成建制投降的部隊。日軍普通士兵訓練好,每個士兵都攜帶有士兵手冊,再者日軍特別擅長近戰和夜戰,善於夜襲。三是下級指揮人員受過很好的訓練,執行上級命令異常堅決。

    日軍的裝備總體落後停留在一戰水平

    日軍的裝備不能與軍事強國相比,不注意戰場上各兵種的火力協同作戰,對坦克和裝甲部隊的運用遠比不上西方軍隊。日本沒有裝備大量坦克,更沒有組建高速機動能力的獨立坦克機械化兵團。其坦克師團主要還是配合步兵作戰,根本沒有接受持續,大縱深,快速打擊的新軍事觀念。中高階軍官思想僵化,主動性差,習慣於墨守陳規。

    基本武器配置有年96式輕機槍,38式步槍,擲彈筒,手槍。4式輕戰車、五式輕戰車、八九式甲型中戰車、89式乙型中戰車、九七式中戰車、一式中戰車一直到五式都是在不斷的改進。

    日軍每班13人,包括班長、4名機槍射手和8名步槍兵。有一挺輕機槍,編制四人(指揮官、射手、兩名攜彈藥的副射手),這四人是配備自衛手槍的,在戰鬥中有時也攜帶步槍(機槍射手除外); 其餘八名步槍兵,每人一支單發步槍。特別加強的部隊中,加強班會多配置一個兩人攜帶的50毫米擲彈筒。

    小隊:日軍的一個小隊有前述編制的三個班和一個裝備三個擲彈筒的擲彈筒班。共54人。

    軍事資源匱乏,工業基礎薄弱,軍事科技技術專家羸弱。比如,美國有以愛因斯坦為首的科學家團隊,還有美國組建的軍事技術研究中心。

    受到以上各因素的影響,日軍綜合戰力只能算二流。無法與德國、美國先進的裝甲合成突擊,海陸空立體協調作戰相比。

    此外日軍在陣地戰、掩體坑洞防守、火力奇襲等,成功戰力有關家堖戰役,典型大隊戰力展示;長條山戰役,聯隊合縱,指揮協調較中國軍隊有較大優勢;還有松山戰役,塞班島戰役,硫磺島戰役等。

  • 4 # 魏博鎮節度使王前策

    問題主要是想日本陸軍的戰鬥力吧。筆者就解答下日本陸軍戰鬥力好了。

    如果不算後期日軍招募的那些亂七八糟的士兵。整個抗戰和二戰期間,日軍的戰鬥力是凶悍無比的。

    日軍在華的部隊說來戰鬥力都在下降。比如被日本軍隊認為精銳的關東軍,在44年和45年的時候,關東軍可謂是大換血。老資格的部隊全部調走了。新補充的部隊或者新組成的部隊,一些師團甚至是1945年7月組成的。但是,這不代表關東軍的戰鬥力弱到一個很差的地步。事實上,就算是這支三流部隊,也憑藉戰場工事給蘇軍重創。即使在日本播放投降命令後,關東軍依然有部隊與蘇軍交火。

    要說這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鬼武五一少將指揮的第132旅團了。在關東軍集體投降的情況下,這支孤軍還死守要塞到8月29日,如果不是要塞日軍投降。蘇軍還不知道能什麼時候能消滅132旅團。

    可以說日軍的戰鬥意志力和戰鬥力是劃等號的。再比如在關內的日軍,被認為是中國軍隊擊潰日軍的湘西會戰中。參戰的日軍師團如116師團,68師團等部,中國軍隊也未能全殲。照理來說,這時的參戰日軍也認為打仗必敗無疑,但還是殺出血路返回了自己的佔領區域。

    還要說到單兵素質。筆者認為,最能代表日軍單兵作戰能力的人。大概就是直到70年代才向當地政府投降的小野田寬郎了(記不清了,不知道地名是不是菲律賓,人名是叫小野田二郎)。在戰爭中,他接到的命令就是,他的上司谷口少佐命令,除了他以外,小野田不許接受任何人的投降。也就是說,除非見到他的上司本人,否則戰爭不會結束。後來小野田果然照做了。

    而且做得事情之好,出人意料的地步,連日本人也想不到會那樣。

    小野田回憶,他和他的戰友,沒吃沒喝,沒有任何後勤補給。真的感覺到身體疲憊,添一口隨身攜帶的鹽巴就行。雨季到來,小野田等人就是被雨淋溼,也沒想過退卻。當地政府也知道有日本人在胡鬧,進行了起碼好幾年的圍剿。就是無法徹底剿滅日本人的游擊隊。

    不僅如此,為了結束戰爭,當地政府和日本政府也希望那些人出來投降,在勸降過程中,找來了游擊隊的親人,還讓傳單和報紙讓游擊隊員看到。但作用就像後來小野田最後投降一樣。十分有限,甚至可以說無用。

    幸運的是,小野田的長官谷口少佐還活著。如果這個下命令的人死了,誰知道小野田還要死撐到什麼時候。

    那一天,谷口少佐向小野田下達了投降命令。二戰才能說是結束。

  • 5 # 海綿章魚海星螃蟹龍蝦

    你好,現在或者以前,我們喜歡叫日本人為小日本鬼子,或多或少的讓我們以為日軍的戰鬥力很差。

    其實當時大部分日軍的身高不會超過170,身高都平均在150-160之間,然而他們卻對身材魁梧的俄羅斯人造成了巨大的傷害,這是為什麼,是因為日本人為了爭奪一個地方,他們動員上萬人,不是日軍的武器裝備有多麼的先進能夠碾壓俄中國人,而是日軍上萬人自殺式的衝鋒,打的俄中國人措手不及。

    然而不僅僅是俄國,中國也一樣,二戰期間,我們東北駐紮了許多的關東軍,當時中國長期混戰,許多交通裝置和基礎裝置都很落後,所以日軍放棄了公路鐵路上作戰,所以日軍對部隊進行了負重訓練,負重40公斤進行長期的鍛鍊,這樣一來日軍體力遠遠比我們好的多,所以日軍可以在各種地形上面行軍。

    不單單這些,而是日軍的武士道和孝忠天皇的精神,這種精神促使著他們不停的戰鬥,在這過程中喪失了自己人性和良心,讓他們不停的殺戮。

  • 6 # 趙教授備用

    老父說:日軍戰鬥力和民兵打,一比十五,國軍一比六,八路一比四。

    武器裝備差太遠了。

    就這樣還有差距。

  • 7 # 青春不將就523

    你好,很榮幸來回答這個問題,我來談一下我的看法。

    眾所眾知,日軍對全世界發動了侵略戰爭,造成了無法估量的損失,或許我們經常從電視上看到手撕鬼子,幾百米外子彈拐彎打死鬼子,那麼實際情況是咋樣的呢

  • 8 # 任心飛翔10

    很強的,他和德軍是世界頂級的,德國頑強和自殺式攻擊不如日軍,也不錯太多,理念不同,德軍不贊同以士兵身體做代價達到某種目的,殘暴性差異也極大,從對俘虜的態度上可看出,我說的是德軍對美英等國俘虜(蘇聯有很多政工幹部德軍是見了必殺)和日軍對各國戰俘的殘暴相比。單兵技戰術水平上德軍高於日軍太多,蘇聯戰略戰役後期可以,士兵體能好於日軍身高體重,也頑強比日軍弱,單兵技戰術不如日軍,諾門坎之戰蘇聯動用了巨大的人員裝備贏了,這都是壓倒性的力量對比,蘇軍坦克數量多還質量遠勝日軍直接就是碾壓,但人員損失遠高於日軍這是不爭的,裝備好於日本,人死的多說明啥就是士兵的突擊力

  • 9 # 歷史軍魂

    二戰日軍的單兵作戰能力特別強,這一點美國大兵是比不上的。但是戰爭是綜合國力的較量,二戰的日本是一個工業國,武器裝備能夠自產,中國軍隊往往要5個軍的兵力才能和日軍一個師團抗衡。但是日軍的國力和火力同歐美國家相比那就是戰五渣,日軍只能在中國軍隊面前耀武揚威。

    現在抗日神劇裡面的日軍都比較呆、傻、蠢,這樣拍電視劇既侮辱日軍的智商,也是侮辱我們自己的智商。既然日軍這麼傻,戰鬥力這麼低下,為什麼偉大的抗日戰爭我們要辛辛苦苦打14年呢?戰爭是殘酷的,並不是一件好玩的事情。

  • 10 # 立志成蟲

    知道的很有限,說幾句二戰時侵華日軍士兵的情況,當時日軍的文盲率很低,最差的也是小學畢業的,會看地圖會觀測地形甚至還有會使用照相機的。新兵訓練時,步槍手要打滿300發子彈,機槍手要打滿400發子彈。同時進行嚴苛的投彈拼刺訓練。望遠鏡的配備班長(日軍的軍曹)手裡就有,注重協同作戰特別是隊形的戰術配合。因為有“武士道”思想的洗腦,日軍頑強凶狠異常,即使處於劣勢也要死戰,抗戰初期能抓個日軍俘虜都是新鮮事兒。對比一下當時中國軍隊的情況,無論是國軍還是八路軍,戰鬥力難以抗衡日軍是很普遍的情況。不過隨著日本的資源枯竭,無法進行標準的訓練和保障供應的匱乏,抗戰後期兵源素質嚴重下降甚至還有娃娃,不少部隊缺額,戰鬥力嚴重下降。即使這樣,中國仍然艱難的經歷了14年之久的抗戰,一寸山河一寸血

  • 11 # 小約翰

    日軍的戰鬥力如何,我們不看抗日神劇,也不舉中國軍隊吃敗仗的例子。

    也就是說,我們先不說日軍過五關斬六將,單說日軍走麥城。就以讓國共軍人引以為榮的平型關戰役為例,來看一下日軍最背運的時候,它的戰鬥力如何。

    平型關戰役發生在1939年秋天,參戰的中國軍隊有閻錫山所部7個軍和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兩個師(林彪的115師,賀龍的120師),一共有10萬之眾。

    此戰是一個伏擊戰,設伏地點叫平型關,位於山西省東北部,是晉東北的一個咽喉要道,是日軍進犯山西的必經之路,地勢非常險要,易守難攻,兩邊是陡峭的山峰,左右兩側都是制高點。在平型關前方是一條自西南向東北延伸的狹窄溝道,是純天然的打伏擊戰的地方。

    戰爭結果是大捷:中國軍隊傷亡39000餘人,日軍傷亡2900餘人(而且一部分是戰鬥力很差的後勤兵即輜重部隊)。

    在中國戰場上,日本投入的兵力不過百萬。準確地說,日本‘中國派遣軍’總兵力是105萬人。對付的卻是130萬八路軍和430萬國軍, 平均一個日本兵要應對6名中國軍人。

    抗日戰爭日軍的傷亡,不能相信國民黨的數字(臺灣方面的數字是276萬,估計是把偽軍也算在裡面了),不嚴謹、不符合事實。

    相比來說日本的數字比較準確,因為日本有個靖國神社,每個士兵都有名字,都要放到裡面供奉的。

    日本軍隊傷亡的數字是502400人,而中國軍隊的傷亡是3227926人,達到日軍上網人數的6倍。

    實事求是地說,日本兵並不是那麼容易死的,更不是輕易會被手撕的,戰鬥力遠在中國軍隊之上。

    日本軍隊戰鬥力為什麼這麼強?

    一、軍人有信仰,被洗腦

    日本人有信仰,天皇在他們心裡就是神一樣的存在,日本人深信“大和魂”,都有“為天皇盡忠”的理念,為了天皇他們可以付出所有,不惜生命,有信仰的軍隊戰鬥力是非常恐怖的。

    而且日本人崇尚武士道精神,武士在日本很受尊重,武士道精神在日本形成已經幾個世紀,深入日本男人骨髓。日本人鄙視懦夫,以臨陣脫逃為恥,視死如歸,把戰死當做軍人無比的榮耀。

    這種精神連德國軍人都沒有,蘇聯軍人更是望塵莫及,像蘇聯軍人那樣成建制投降,讓斯大林不得不出臺227法令專門處決逃兵的情況,在日本根本就不會發生。

    在相同裝備的情況下,一個不怕死的軍隊戰鬥力至少要超過對方5倍,這就是日本軍隊戰鬥力高的其中一個原因。

    二、日本軍人素質高

    偉人說過,一個沒有文化的軍隊是愚蠢的軍隊,愚蠢的軍隊是不能戰勝敵人的。而日本是一支有文化的軍隊,戰鬥力自然沒說的。

    日本早在19世紀60年代末就開始了全盤西化的改革,這場改革的重頭戲是教育體制改革,說白了就是提高日本國民的受教育水平。

    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日本人沒有喊出這樣的口號,但是他們實實在在地去做了。

    為了提高日本的國民素質,日本在1871年就設了文部省,專抓文化教育事業。第二年文省部就出臺了一部教育改革的法令《學制》,開始了有綱領有計劃的教育改革。這個法令可不僅僅是掃盲,而是涵蓋了日本初級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職業教育以及女子教育等各個方面。

    日本在19世紀80年代末已經實現了6至14歲的兒童的義務教育,比中國早了100年。日本每600人就有一所小學,中國現在都達不到這個水平。

    反觀中國,在建國後還在掃盲,抗戰時期中國軍人的文化水平可想而知。

    三、日本軍隊裝備先進

    這個因素我們就不用詳細舉例了,日本軍隊跟中國軍隊的裝備簡直就是代差。

    中國國力跟日本差距太大,工業水平跟日本不能同日而語。

    因此,中國陸軍裝備落後,沒有像樣的海軍和空軍,在作戰中無法取得制空權,這是不爭的事實。

    所以日本侵略者才能在中國橫行霸道,以少打多,有恃無恐。

    但是到了太平洋戰場,這種力量對比反過來了,美軍在各方面佔據了優勢,日本讓中國軍隊吃的苦頭,這一次也輪到了自己,日軍最精銳的部隊,死亡110多萬,美軍卻只有12萬人傷亡。

    由此可見,一個國家軍隊的戰鬥力跟除了跟武器裝備有關,也跟軍人素質有很大關係。

  • 12 # 黑白文史

    揭露二戰日軍真實戰鬥力,原來抗戰是這麼的不易!在時下流行的抗日神劇裡,神功蓋世的“中中國人民”玩弄日軍如虐殺螞蟻。一箇中中國人輕鬆滅掉成片的日軍。“神劇”中日軍愚蠢猥瑣,無能弱智。很多人,尤其是咱們中中國人,認為二戰日本實力不怎麼樣,是軸心國中最差的,只不過是因為碰到了軍閥割據的中國才顯得牛逼。許多人有這樣一種錯覺,認為二戰中日軍的陸軍很弱,是軸心國中最弱的,主要原因是他們沒有重灌坦克也沒有重炮等裝備,不像德軍、蘇軍、美軍、英軍有麼多重 裝備,於是得出一個結論,與當時真正的一流的部隊的對比中,日軍是多麼的孱弱。  可以負責任的告訴你,二戰中日本陸軍的戰鬥力是相當凶悍的,其陸軍的戰鬥力是僅次於德軍的軍隊。  一支部隊是否有戰鬥力,其實第一因素是人,而不是武器,如果你不相信就看看現在的ISIS的伊斯蘭國軍,ISIS的伊斯蘭國軍沒有多少重灌備,人數也少,但仍可將擁有眾多重灌備的敘利亞與伊拉克正規軍打得潰不成軍,主要原因他們都是瘋子,一群不怕死的戰爭瘋子。  當時的日本軍隊就是一群武裝起來的瘋子,其戰鬥力是相當凶悍的。  二戰中的日軍戰鬥力倒底如何,看一看二戰中日本陸軍與蘇軍、美軍、英軍交戰真實戰例你就知道當時日軍的凶悍。  日軍與蘇軍交戰的典型戰例是諾門坎戰役,很多年以來,說法都是蘇軍輕鬆在諾門坎殲滅日本第6軍50000-60000人,蘇軍只損失6000人,什麼蘇軍輕鬆的殲滅了什麼幻想中的日本戰車第一師團,什麼這一戰以後日軍不敢再北進。但根據1994年蘇聯解密的絕密檔案來看,諾門坎戰役蘇軍的傷亡仍然是非常慘重的,僅僅蘇軍的傷亡就高達2.5萬人,如果再加上蒙軍的傷亡,兩方傷亡人數其實幾乎相當,要知道當時蘇軍加蒙軍其人數比日軍人數要多得多,其裝備的坦克、重炮、飛機的數量也是日軍的數倍,其指揮者又是蘇聯號稱軍事天材的朱可夫,但日軍仍能對蘇軍造成重大的傷害!可見其日本陸軍戰鬥力之凶悍。  這次戰役後蘇聯相當重視日軍的戰鬥力,即使莫斯科會戰的時候,蘇聯部署在遠東地區的軍隊都高達80萬以上,還有近3000輛重型坦克,而面對的日軍關東軍,僅有60萬軍隊,1500輛輕型坦克。  而1945年蘇軍反攻盤據在中國東北的日本關東軍時,集結的總兵力就高達到200萬,僅進攻兵力就多達150多萬,動用了7000輛坦克,而當時的關東軍其實力由於不停的向外抽調其實已經大不如前了,但從中我們可以看出蘇軍對日軍戰鬥力的重視程度。如果日本陸軍真的那麼次,真的是一支二、三流的軍隊,蘇軍也不會對他們如此重視。  太平洋戰爭爆發初期,日軍出兵菲律賓,日軍動用的兵力僅12萬人,而美菲聯軍多達15萬人,但美軍只抵抗了四個多月就全軍覆滅。而英軍對抗日軍時更是一觸即潰,太平洋戰爭初期,美、英沒有絕對制空、制海權的情況下,同樣軍力的陸軍與日軍陸軍對抗,基本上就是屢戰屢敗,根本就不是日本陸軍的對手。  太平洋戰爭初期,日軍只用了半年的時間,就從美、英、法、荷手中奪取了整個東南亞,而動用的兵力不到四十萬人,比當時美、英、法、荷在當地的駐軍還少,僅輕微的代價就佔領了整個東南亞,可見當時日軍戰鬥力之凶悍。  即使到了太平洋戰爭的未期,硫磺島戰役兩萬多日軍竟能給美軍造成兩萬多人的傷亡,當時進攻硫磺島的美軍多達十餘萬人,擁有絕對的制空、制海權,仍然要付出相 當長的時間,巨大傷亡後才能攻下硫磺島,由此可見當時的日本陸軍戰鬥力的凶悍,美中國人的戰鬥力如何,中中國人民志願軍在北韓戰場交過手,美軍沒有那麼弱。  反觀中國的抗戰史,你會發現是多麼的了不起。  日本侵華日軍在中國最多時人數高達230多萬人。即1937年7月7日至1941年12月。當時日本共有軍隊300餘萬人,除保留必要的留守日本本土約70萬人及少量侵略北韓的日軍外,日軍的絕大部分都被日本調來全力進攻中國。  1937年7月7日至1941年12月,中國獨自抗戰時間長達四年零五個月,以中國當時如此簡陋的軍事裝備,在日軍絕對制空權、制海權的重兵攻擊下,抵抗如此長的時間,現在想來確實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當時法國是一個工業化強國,也是一個大國,但與德軍的抗衡中僅半年就亡國了。  在整個侵華戰爭中,中國戰場日軍傷亡是非常慘重的,日軍在整個侵華期間,死亡人數高達四十四萬人,傷者多達百萬以上,總計傷亡一百五十萬人以上。  日本1937年7月7日至1941年12月對華侵略戰爭,日本耗盡的幾乎所有的財力,對華開面戰爭前日本有數百噸黃金儲備,而1941年時已經全部耗盡,日本國家財政面臨崩潰邊緣。  日本對華開戰後的第四年,日本事實上已經無法提供為軍隊繼續對華全面戰爭的物資,1941年日本在糧食、鋼鐵、石油、金融等領域等出現嚴重危機,日本只得冒險南進掠奪資源以支撐對華戰爭。進而導致了太平洋戰爭的爆發。從資源角度看,如果日本不發動太平洋戰爭,其戰時經濟根本不足以支撐到1945年年未。  中國當時是一個農業國,一個積貧積弱的國家,對抗一群瘋子般的現代化的日軍達八年時間而不亡國,無論從那方面來看都是了不起的,我們要明白一個道理,前期日軍的戰鬥力是後期的日軍所不能相比的,兩者戰鬥力相差可謂是天差地別,我們不要看美軍在太平洋後期的戰果有多大,蘇軍在二戰結束前幾天在東北的戰果有多大,最早的那批鬼子那才叫凶, 最凶的鬼子是中國擋住的,是中國消滅的,這功績是誰也否定不了的,我們中國不容易啊!  整個抗戰華人民傷亡千萬,損失的財產無以計數,但中國還是最終堅持下來了,中國沒有亡,中國在東方擋住了這個法西斯惡霸,正是由於中中國人民在二戰中的巨大的犧牲與付出,使得中國最終在戰爭結束後位列四大國行列,成為聯合國的常任理事國之一。  重溫歷史,感嘆抗戰勝利多麼的不易,向抗日戰爭中每一位中國老兵致敬,正是由於你們的犧牲與無畏,才有了現在中國的國際地位。  你們的功績永垂不朽!你們的事蹟萬古長存!! 在時下流行的抗日神劇裡,神功蓋世的“中中國人民”玩弄日軍如虐殺螞蟻。一箇中中國人輕鬆滅掉成片的日軍。“神劇”中日軍愚蠢猥瑣,無能弱智。很多人,尤其是咱們中中國人,認為二戰日本實力不怎麼樣,是軸心國中最差的,只不過是因為碰到了軍閥割據的中國才顯得牛逼。許多人有這樣一種錯覺,認為二戰中日軍的陸軍很弱,是軸心國中最弱的,主要原因是他們沒有重灌坦克也沒有重炮等裝備,不像德軍、蘇軍、美軍、英軍有麼多重 裝備,於是得出一個結論,與當時真正的一流的部隊的對比中,日軍是多麼的孱弱。  可以負責任的告訴你,二戰中日本陸軍的戰鬥力是相當凶悍的,其陸軍的戰鬥力是僅次於德軍的軍隊。  一支部隊是否有戰鬥力,其實第一因素是人,而不是武器,如果你不相信就看看現在的ISIS的伊斯蘭國軍,ISIS的伊斯蘭國軍沒有多少重灌備,人數也少,但仍可將擁有眾多重灌備的敘利亞與伊拉克正規軍打得潰不成軍,主要原因他們都是瘋子,一群不怕死的戰爭瘋子。  當時的日本軍隊就是一群武裝起來的瘋子,其戰鬥力是相當凶悍的。  二戰中的日軍戰鬥力倒底如何,看一看二戰中日本陸軍與蘇軍、美軍、英軍交戰真實戰例你就知道當時日軍的凶悍。  日軍與蘇軍交戰的典型戰例是諾門坎戰役,很多年以來,說法都是蘇軍輕鬆在諾門坎殲滅日本第6軍50000-60000人,蘇軍只損失6000人,什麼蘇軍輕鬆的殲滅了什麼幻想中的日本戰車第一師團,什麼這一戰以後日軍不敢再北進。但根據1994年蘇聯解密的絕密檔案來看,諾門坎戰役蘇軍的傷亡仍然是非常慘重的,僅僅蘇軍的傷亡就高達2.5萬人,如果再加上蒙軍的傷亡,兩方傷亡人數其實幾乎相當,要知道當時蘇軍加蒙軍其人數比日軍人數要多得多,其裝備的坦克、重炮、飛機的數量也是日軍的數倍,其指揮者又是蘇聯號稱軍事天材的朱可夫,但日軍仍能對蘇軍造成重大的傷害!可見其日本陸軍戰鬥力之凶悍。  這次戰役後蘇聯相當重視日軍的戰鬥力,即使莫斯科會戰的時候,蘇聯部署在遠東地區的軍隊都高達80萬以上,還有近3000輛重型坦克,而面對的日軍關東軍,僅有60萬軍隊,1500輛輕型坦克。  而1945年蘇軍反攻盤據在中國東北的日本關東軍時,集結的總兵力就高達到200萬,僅進攻兵力就多達150多萬,動用了7000輛坦克,而當時的關東軍其實力由於不停的向外抽調其實已經大不如前了,但從中我們可以看出蘇軍對日軍戰鬥力的重視程度。如果日本陸軍真的那麼次,真的是一支二、三流的軍隊,蘇軍也不會對他們如此重視。  太平洋戰爭爆發初期,日軍出兵菲律賓,日軍動用的兵力僅12萬人,而美菲聯軍多達15萬人,但美軍只抵抗了四個多月就全軍覆滅。而英軍對抗日軍時更是一觸即潰,太平洋戰爭初期,美、英沒有絕對制空、制海權的情況下,同樣軍力的陸軍與日軍陸軍對抗,基本上就是屢戰屢敗,根本就不是日本陸軍的對手。  太平洋戰爭初期,日軍只用了半年的時間,就從美、英、法、荷手中奪取了整個東南亞,而動用的兵力不到四十萬人,比當時美、英、法、荷在當地的駐軍還少,僅輕微的代價就佔領了整個東南亞,可見當時日軍戰鬥力之凶悍。  即使到了太平洋戰爭的未期,硫磺島戰役兩萬多日軍竟能給美軍造成兩萬多人的傷亡,當時進攻硫磺島的美軍多達十餘萬人,擁有絕對的制空、制海權,仍然要付出相 當長的時間,巨大傷亡後才能攻下硫磺島,由此可見當時的日本陸軍戰鬥力的凶悍,美中國人的戰鬥力如何,中中國人民志願軍在北韓戰場交過手,美軍沒有那麼弱。  反觀中國的抗戰史,你會發現是多麼的了不起。  日本侵華日軍在中國最多時人數高達230多萬人。即1937年7月7日至1941年12月。當時日本共有軍隊300餘萬人,除保留必要的留守日本本土約70萬人及少量侵略北韓的日軍外,日軍的絕大部分都被日本調來全力進攻中國。  1937年7月7日至1941年12月,中國獨自抗戰時間長達四年零五個月,以中國當時如此簡陋的軍事裝備,在日軍絕對制空權、制海權的重兵攻擊下,抵抗如此長的時間,現在想來確實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當時法國是一個工業化強國,也是一個大國,但與德軍的抗衡中僅半年就亡國了。  在整個侵華戰爭中,中國戰場日軍傷亡是非常慘重的,日軍在整個侵華期間,死亡人數高達四十四萬人,傷者多達百萬以上,總計傷亡一百五十萬人以上。  日本1937年7月7日至1941年12月對華侵略戰爭,日本耗盡的幾乎所有的財力,對華開面戰爭前日本有數百噸黃金儲備,而1941年時已經全部耗盡,日本國家財政面臨崩潰邊緣。  日本對華開戰後的第四年,日本事實上已經無法提供為軍隊繼續對華全面戰爭的物資,1941年日本在糧食、鋼鐵、石油、金融等領域等出現嚴重危機,日本只得冒險南進掠奪資源以支撐對華戰爭。進而導致了太平洋戰爭的爆發。從資源角度看,如果日本不發動太平洋戰爭,其戰時經濟根本不足以支撐到1945年年未。  中國當時是一個農業國,一個積貧積弱的國家,對抗一群瘋子般的現代化的日軍達八年時間而不亡國,無論從那方面來看都是了不起的,我們要明白一個道理,前期日軍的戰鬥力是後期的日軍所不能相比的,兩者戰鬥力相差可謂是天差地別,我們不要看美軍在太平洋後期的戰果有多大,蘇軍在二戰結束前幾天在東北的戰果有多大,最早的那批鬼子那才叫凶, 最凶的鬼子是中國擋住的,是中國消滅的,這功績是誰也否定不了的,我們中國不容易啊!  整個抗戰華人民傷亡千萬,損失的財產無以計數,但中國還是最終堅持下來了,中國沒有亡,中國在東方擋住了這個法西斯惡霸,正是由於中中國人民在二戰中的巨大的犧牲與付出,使得中國最終在戰爭結束後位列四大國行列,成為聯合國的常任理事國之一。  重溫歷史,感嘆抗戰勝利多麼的不易,向抗日戰爭中每一位中國老兵致敬,正是由於你們的犧牲與無畏,才有了現在中國的國際地位。  你們的功績永垂不朽!你們的事蹟萬古長存!!

  • 13 # 請喊我小馬Horse

    二戰期間,日軍真實的戰鬥力到底是怎樣的?

    二戰日軍的戰鬥力其實是比較強悍的,至少不弱,尤其是戰術層次,不像一些評論認為日軍除了欺負中國軍隊外,一旦遇到蘇軍、美軍就被打成屎。

    日本陸軍主要作戰編制

    班:日軍每班13人,包括班長、4名機槍射手和8名步槍兵。特別加強的部隊中,加強班會多配置一個兩人攜帶的50毫米擲彈筒。小隊:日軍的一個小隊有前述編制的三個班和一個裝備三個擲彈筒的擲彈筒班,共54人。中隊:3個小隊,大隊:日軍一個標準的1100人編制的大隊包括30人的大隊部,一個110人的運輸中隊,四個前述的步兵中隊,一個174人的機槍中隊,一個55人的炮排。聯隊:日軍的一個標準的3800人的聯隊包括一個54人的指揮部,一個121人的運輸隊,三個步兵大隊,一個122人的炮兵中隊。極少數聯隊有一個364人的炮兵大隊。師團:日軍的師屬單位主要有3個步兵聯隊,一個野戰炮兵聯隊,一個偵察聯隊,一個工兵聯隊,一個運輸聯隊,通訊隊。野戰炮兵聯隊編制2322人,偵察聯隊編制730人,工兵聯隊編制900-1000人。卡車大隊由2到3箇中隊組成,每中隊最多有50輛載重1.5噸的卡車, 許多師團都缺少卡車,一些根本就沒有。在二戰時期師團在日本陸軍中是最最主要的作戰編制。

    日軍與蘇聯紅軍對比

    日軍與蘇軍交戰的典型戰例是諾門坎戰役,但根據1994年蘇聯解密的絕密檔案來看,諾門坎戰役蘇軍的傷亡仍是非常慘重的,僅僅蘇軍的傷亡就高達2.5萬人,如果再加上蒙軍的傷亡,兩方傷亡人數其實幾乎相當,要知道當時蘇軍加蒙軍其人數比日軍人數要多得多,其裝備的坦克、重炮、飛機的數量也是日軍的數倍,其指揮者又是蘇聯號稱軍事天材的朱可夫,但日軍仍能對蘇軍造成重大的傷害!可見其日本陸軍戰鬥力之凶悍。這次戰役後蘇聯相當重視日軍的戰鬥力,即使莫斯科會戰的時候,蘇聯部署在遠東地區的軍隊都高達80萬以上,還有近3000輛重型坦克,而面對的日軍關東軍,僅有60萬軍隊,1500輛輕型坦克。  而1945年蘇軍反攻盤據在中國東北的日本關東軍時,集結的總兵力就高達到200萬,僅進攻兵力就多達150多萬,動用了7000輛坦克,而當時的關東軍其實力由於不停的向外抽調其實已經大不如前了,但從中我們可以看出蘇軍對日軍戰鬥力的重視程度。如果日本陸軍真的那麼次,真的是一支二、三流的軍隊,蘇軍也不會對他們如此重視。

    日軍與美歐盟軍對比

    太平洋戰爭爆發初期,日軍出兵菲律賓,日軍動用的兵力僅12萬人,而美菲聯軍多達15萬人,但美軍只抵抗了四個多月就全軍覆滅。而英軍對抗日軍時更是一觸即潰,太平洋戰爭初期,美、英沒有絕對制空、制海權的情況下,同樣軍力的陸軍與日軍陸軍對抗,基本上就是屢戰屢敗,根本就不是日本陸軍的對手。  太平洋戰爭初期,日軍只用了半年的時間,就從美、英、法、荷手中奪取了整個東南亞,而動用的兵力不到四十萬人,比當時美、英、法、荷在當地的駐軍還少,僅輕微的代價就佔領了整個東南亞,可見當時日軍戰鬥力之凶悍。  即使到了太平洋戰爭的未期,硫磺島戰役兩萬多日軍竟能給美軍造成兩萬多人的傷亡,當時進攻硫磺島的美軍多達十餘萬人,擁有絕對的制空、制海權,仍然要付出相 當長的時間,巨大傷亡後才能攻下硫磺島,由此可見當時的日本陸軍戰鬥力的凶悍,美中國人的戰鬥力如何,中中國人民志願軍在北韓戰場交過手,美軍沒有那麼弱。

    日軍與中國軍隊對比

    日本侵華日軍在中國最多時人數高達230多萬人。即1937年7月7日至1941年12月。當時日本共有軍隊300餘萬人,除保留必要的留守日本本土約70萬人及少量侵略北韓的日軍外,日軍的絕大部分都被日本調來全力進攻中國。  1937年7月7日至1941年12月,中國獨自抗戰時間長達四年零五個月,以中國當時如此簡陋的軍事裝備,在日軍絕對制空權、制海權的重兵攻擊下,抵抗如此長的時間,現在想來確實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當時法國是一個工業化強國,也是一個大國,但與德軍的抗衡中僅半年就亡國了。  在整個侵華戰爭中,中國戰場日軍傷亡是非常慘重的,日軍在整個侵華期間,死亡人數高達四十四萬人,傷者多達百萬以上,總計傷亡一百五十萬人以上。  日本1937年7月7日至1941年12月對華侵略戰爭,日本耗盡的幾乎所有的財力,對華開面戰爭前日本有數百噸黃金儲備,而1941年時已經全部耗盡,日本國家財政面臨崩潰邊緣。  日本對華開戰後的第四年,日本事實上已經無法提供為軍隊繼續對華全面戰爭的物資,1941年日本在糧食、鋼鐵、石油、金融等領域等出現嚴重危機,日本只得冒險南進掠奪資源以支撐對華戰爭。進而導致了太平洋戰爭的爆發。從資源角度看,如果日本不發動太平洋戰爭,其戰時經濟根本不足以支撐到1945年年未。

    結語 

    日軍的真實戰鬥力應該跟二戰時期的德軍是差不多的。

    二戰時期主要參戰國中實力排名

    第一檔:德軍

    日軍(日軍吃虧在裝備比較差,如果跟德軍美軍同等裝備日軍戰鬥力應該要強於德軍)

    第二檔:美軍(主要是裝備優勢以及後期通過戰爭洗禮美軍戰鬥力確實提高不少)

      蘇軍(部隊數量眾多,武器裝備要強於日軍,落後於美德盟軍)

    中國軍隊(中國軍隊吃虧在武器裝備落後,補給條件落後,對日主要作戰部隊,戰鬥意志要高於美軍蘇軍。)

    第三檔:英軍,法軍

    第四檔:義大利,各殖民地軍隊

  • 14 # 中匡史化

    我個人認為,日本作為二戰時軸心國的三極之一,其戰鬥實力自然不俗,戰爭初期,日本兵強力壯,綜合實力毋庸置疑。做個比喻,如果二戰時期,國軍的單兵作戰能力為1的話,日本的單兵作戰能力就能夠達到3。所以二戰初期,日本才能夠在中國大陸勢如破竹搬佔領了大半個中國。

    然而對比中日的整體經濟實力,日本鋼產量是中國的145倍,中國一年的鋼產量是5萬噸,日本僅鋼產量就是中國的29倍;石油產量是中國的129倍;日本有作戰飛機2700架,中國600架,是中國的近5倍,這還沒衡量飛行員的素質;二戰期間中國生產步槍30萬支,日本生產了360萬支;日本有10萬門各種型別的火炮,有一萬輛坦克。

    總之,整體而言,二戰初期的日本整體實力上是完勝中國的。

    二、單兵作戰能力

    在二戰初期,日本兵素質非常高,單兵作戰能力強,士兵基本普及了高中教育,並且從小受軍國主義教育,信奉武士道精神,戰鬥意志頑強。根據中國抗戰老兵的回憶,早期日本兵槍法都很準,一兩百米距離基本上一槍一個,而日軍的特色裝備擲彈筒更是爐火純青,機槍火力點一般打完一個彈匣就必須要轉移,不然肯定就會被日軍擲彈筒精準敲掉。拼刺刀就更不用說了,僅在在張鼓峰戰鬥中,日軍和蘇軍的白刃戰傷亡交換比是1:28!

    而在國軍抗戰的歷史中,也有一支單兵作戰能力極強的隊伍,就是國民革命軍獨立九十五師,俗稱“趙子龍師”。在第二次次長沙會戰中,“趙子龍師”283團一個連在橫田鎮一個樹林裡與日軍荒木支隊一個大隊(也相當於一個連)近距離遭遇。日軍們退掉子彈抬著38槍高叫著衝了上來,國軍士兵們毫無畏懼迎上去,一場激烈血腥的白刃戰進行了近一個小時,殺紅了眼的雙方竟然都無退意,直到一方的人全部倒下。

    抗戰時期日軍的白刃戰極其厲害,連善使大刀的西北軍也很少佔到便宜,可是這次戰鬥的結果是“趙子龍師”傷亡六十多人,日軍被斃九十四人,一個大隊幾乎被全部殺死。據日方記載,後日軍部隊所發現屍體極少槍傷,大部為白刃格殺,大隊長上原更是被三把刺刀釘在一棵大樹上。從此“趙子龍師”揚名全國。

    當然,抗戰前期,像“趙子龍師”這樣單兵作戰能力強的部隊還是極少的,雖然我們的士兵有奮勇殺敵的勇氣,但是我們不得不承認,當年我們的單兵作戰實力確實技不如人。

    綜上所述,日本在抗戰初期,綜合實力還是很強的,只不過戰爭後期,由於國內經濟奔潰,自身戰線過長,加之內外部政治環境,才導致日本整體實力的下降,當然抗戰的最終勝利,是我們傷亡3500萬軍民為代價,我們民族自己奮鬥來的。

    因此今天的我們不能只被一些燒腦的抗戰神劇,而盲目自大,不能夠客觀的認識彼此的真實情況,如果真是那樣,我覺得就是非常可悲的了。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 15 # 清啊久

    我先說一下日軍對國軍

    抗戰中各種資料總說紛紜,但是基本有一個共識,就是日軍對中國軍隊的戰力是1:8,就是說,差不多我們擁有八倍與日軍的兵力,才可以與之一戰。

    那麼日軍到底厲害在哪呢?

    首先,日本軍隊的武器裝備比我們要好的多

    日本鋼產量是中國的145倍,中國一年的鋼產量是5萬噸,不夠日本造一個戰列艦的

    石油產量是中國的129倍

    日本有作戰飛機2700架,中國600架,而且日本飛行員的素質遠高於我們。

    二戰期間中國生產步槍30萬支,日本生產了360萬支。

    日本有10萬門各種型別的火炮,有一萬輛坦克(你也許會說那也叫坦克,在中國還真就是坦克)

    日本兵98%的小學畢業,日本的士官(大概就是班長的概念)50%具有中等學歷,或中等的軍事學校。

    日本新兵入伍前要進行11個月的嚴格的軍事訓練,前幾個月是新兵的基礎訓練,包括射擊,刺殺,游泳,強行軍。

    日本拼刺刀的技術,都聽二戰老兵說過了,三個日本兵背靠背,7-8個人也近不了身。很多老兵都能記起當兵器與日本兵相碰,虎口發麻的感覺,日本人個子是不高,可是很壯實。

    日本兵體能訓練,日強行軍100公里以上(同時代的國軍是勉強60公里,營養問題)

    日本兵的新兵設計訓練是,50米停頓射殺任何目標,100-200米70%射殺移動目標,或機槍手,800米80%首發擊中城牆上牆垛中的中國士兵。

    也就是說在日軍衝鋒的過程中,一個日本兵就可以殺死3到25箇中國士兵。

    別說國軍無能了,想想他們當時碰見的是什麼樣的人了吧

    除了這些基本訓練之外,新兵還必須經過各種規模的戰鬥戰役級別的軍事演習,以幫助日軍樹立大局觀念,所以戰爭中即使長官戰死,日本兵很少發生混亂潰敗的情況,他們會自發的執行派下的命令。直至目標達成。

    日本軍隊脫胎於日本武士,他們有極強的武士道精神,重視忠誠與目標達成,輕視自己也輕視別人的生命,面子高於生命,他們好狠鬥勇,又極端的亡命,令人非常頭疼。我們的神劇中,都是日本兵端著槍,豬突式的衝鋒,其實這非常的錯誤。

    日本兵的進攻是互動掩護的波次進攻,一撥人找到掩體,利用精準射擊,掩護另一撥人前進,那波人找到適合掩體,又會精準壓制射擊,掩護別人前進。

    我們看二戰史的時候很奇怪,為什麼眾多的國軍,會被少量的日軍趕鴨子式的追擊。日軍在戰場上極端的重視進攻,以掌握戰鬥的主動權,他們往往會以遠少於對方的兵力去包圍對方,一部接近佯攻,另一部側面迂迴,與佯攻部形成火力交叉,對手的防線很快就會崩潰,在對手潰逃的路上放少量的兵力襲擾,結果就會形成兵敗如山倒的趕鴨子的情形。抗戰中國軍幾乎都是這樣被打敗的,包括張自忠也是死於這種戰法。

    英美經常譏笑蔣介石,可是等他們真的跟日軍交手後,才明白日軍的厲害。

    總結陳詞:1943年以前的日軍的單兵作戰素養,尤其是1937年以前的,天下無敵,以師為單位的野戰,雙方全部配裝日軍的三八大蓋,不帶任何別的武器,就用步槍,簡單的擲彈筒,一個師的日軍幹掉一個師的 美軍,德軍,蘇軍都沒有問題。

    綜合評定:

    孱弱的國力 古代的武士,一戰的高層思維,對於大縱深與壓路機戰術,毫無勝算

    日軍對壘蘇軍,依然會強調進攻去掌握戰場的主動權,他們會集中優勢兵力,去撕開蘇軍的防線,然後向縱深展開,向蘇軍背後迂迴,形成火力交叉,迫使蘇軍崩潰,可是當日軍一露頭,就會遇見,漫山遍野的火炮與喀秋莎,地動山搖,寸草不生,日軍即使能接近蘇軍,也所剩無幾,等待著他們的不是白刃戰,而是劈頭蓋腦的卡賓槍,進攻受挫的日本挖掘戰壕準備與蘇軍進行拼意志的陣地戰,可是蘇軍在日軍陣地寬20公里,長10公里的地方用喀秋莎造了一個無人帶,T34叢集迅速從這個無人地帶穿過,挺近日軍陣地後方,切斷日軍後勤補給,對陣地日軍進行合圍。在地動山搖的炮火對日軍陣地清洗一遍之後,漫山遍野的T34 後面跟著烏泱泱的蘇聯紅軍來給陣地上的日軍收屍了,不怕你意志堅定,7比1的後勤部隊,正源源不斷的把無窮無盡的火炮往陣地這邊送,以保證打擊的持續性。

    。。。。。我們的飛機已被擊落殆盡,你們趕快找一些山洞做掩體,以避免美軍的轟炸。。。。

    美國的戰列艦上的大口徑火炮,空中的B29,,對著日軍藏匿的據點,造無人區,美國大兵坐著謝爾曼,嚼著口香糖,等著日軍把山上的樹皮啃光,餓死,或出來投降。

  • 16 # 活到120歲的方法

    日本一是有武士道的傳統,一直非常重視軍事和軍人培養,二是日本當時是世界上少有的亞洲唯一的工業國,所以他的軍事力量是吊打當時的中國的,中國一是長期不重視軍事和軍人培養,二是中國當時是一個農業國,沒有系統的軍事工業。現在的中國軍事可以吊打日本,因為我們現在是全世界第一的工業國,而且中國痛定思痛,幾十年來非常重視軍事,無論是完整的軍工系統和龐大的軍事人才都是日本望塵莫及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人在亞馬遜上開店嗎?能不能講講經驗?